函江水利枢纽工程泄水闸设计内容摘要:

1) 水位 正常蓄水位: 灌溉水位: 设计洪水 Q2%=9540m3/s,相应闸下水位 H 下 = 校核洪水 %=9540m3/s,相应闸下水位 H 下 = ( 2) 计算水位组合 1) 闸孔净宽计算水位 设计洪水 Q2%=9540m3/s,相应闸下水位 H 下 =; 设计水位差△ H= ( H 上 = ); 校核洪水 %=9540m3/s,相应闸下水位 H 下 =; 计算闸上雍高水位 H 上 (供墩顶高程用); 2) 消能计算 水位 闸上水位 H 上 = ; 闸下水位 H 下 = ; 下泄流量:以闸门开启度 e= 、 e= 以及全开时的泄量。 3) 闸室稳定计算水位(关门) 闸上设计水位 H 上 = , H 下 = ; 闸上校核水位 H 上 = , H 下 = ; ( 3) 地震设防烈度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不考虑地震设防。 ( 4) 安全系数 1) 安全超高 水闸为 3级混凝土建筑物,根据《水闸设计规范》( SL 265─ 2020)安全超高下限值: 泄洪时 (设计洪水位 ), (校核洪水位 ); 关门时 (设计洪水位 ), (校核洪水位 )。 2)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土基上的 3级混凝土建筑物,基本组合(设计)为 ;特殊组合(核校)为。 ( 5) 其它资料 1) 单孔净宽: 8~ 12m; 2) 门型结构:平面钢闸门; 3) 闸门类型:直升门; 4) 底板与中砂的摩擦系数 f= ; 5) 闸孔的允许单宽流量 q= 30m3/s/m; ( 6) 公路桥 公路桥载重按汽 20 设计,挂 100 校核,双车道桥面净宽 ,两侧人行道 2 ,总宽 ,采用 T 型结构。 梁高 ,梁腹宽 ,梁翼宽 ,用 5 根组梁组成,两侧人行道为悬臂式,每米延长重量按 8T/m 计。 (二) 工程总体布置 函江枢纽的主要建筑物有船闸、泄水闸和水电站三部分组成。 船闸的通航能力,按照五级航道标准进行设计。 水电站总装机为 6600Kw,设计水头为 ,水闸的泄洪能力为13000m3/s。 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地形地质资料,以及功能要求,枢纽总体布置如下: 船闸的布置 船闸的通航能力,按照五级航道标准进行设计。 船闸布置在函江的左岸,船闸本身由三部分组成:上游引航道、闸室和下游引航道。 上游引航道:长度不小于 5 倍设计船队 的长度,根据经验五级航道标准的设计船队的长度为 91m,故上游引航道的长度为 455m,设计时取为 500m;上游引航道的底宽度为 35m,两岸采用浆砌石护坡,边坡采用 1: ;上游引航道的底高程为。 下游引航道:长度不小于 5 倍设计船队的长度,根据经验五级航道标准的设计船队的长度为 91m,故下游引航道的长度为 455m,设计时取为 600m;下游引航道的底宽度为 35m,两岸采用浆砌石护坡,边坡采用 1: ;下游引航道的底高程为。 闸室:闸室的长度为 135m,宽度为 ;闸室的顶高程为 ,底高程为。 上下闸首控制船只的进出。 水电站的布置 考虑河床的主槽比较靠近右岸,上下游不容易发生淤积,为最大的可能提高水电站的出力,发挥水电站的效益,将水电站布置在函江的右岸。 水电站的厂房的平面尺寸:主厂房的长度为 米,上下游方向的宽度为 米,主厂房总高度为 米。 水轮机的型号为: GE(F02)WP380 发电机的型号为: SFG20070/3960 总装机: 3 2200KW 设计水头: 最高水头: 最小水头: 最大引用流量 225m3/s。 泄水闸的布置 泄水闸布置在水电站和船闸之间。 泄水闸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上游连接段、闸室段和下游连接段。 (三) 主要建筑物(泄水闸) 闸孔设计 水闸闸孔设计主要是确定闸孔型式、尺寸河设置高程,以保证水闸在设计水位组合情况下有足够的过流能力。 ( 1) 堰型和堰顶高程确定 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显示,函江流域水面平缓,含砂量少,本 水闸的主要功能为挡水灌溉和泄水,故 本次设计采用堰流式闸室,堰型采用无槛宽顶堰。 这种型式闸室对于泄洪较为有利,它能使闸前漂浮物随着水流下泄,而不会阻塞闸孔而影响泄洪。 根据资 料提供的地形图,考虑水闸的运行、河道冲刷淤积以及闸孔允许单宽流量和工程造价等因素,本次设计取堰顶高程与河床底高程齐平为。 ( 2) 闸孔净宽计算、泄流能力校核 1) 水位 Q2%= 9540m3/s, H 上 = , H 下 = ; %= 12350m3/s, H 上 =待算, H 下 = ; 2) 闸孔净宽计算 闸孔总净宽的确定,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过闸单宽流量的大小;另一个是闸室总宽度与河道总宽度的关系。 如果采用的闸孔总净宽过小,使过闸单宽流量过大,将增加闸下游消能布置的困难,甚至影响 水闸工程的安全;反之,如果采用的闸孔总净宽过大,使过闸单宽流量过小,工程量加大,造成浪费。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闸孔允许单宽流量不大于 30m3/s,初步拟定闸孔总净宽为 倍主河槽宽为 350m,闸孔分成 35 孔,每孔宽 10m,中墩厚 ,缝墩厚。 水闸底板为无槛宽顶堰,闸孔泄流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2300 2 HgmBQ  (《水闸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附 A) 式中: Q—— 过闸流量( m3/s); σ —— 淹没系数,根据上下游的堰上水深查得; ε —— 侧收缩系数; m—— 流 量系数; B0—— 闸孔总净宽( m); H0—— 堰顶以上上游总水头( m)。 ①堰上总水头 H0 H1(上游水头) =- = Hs(下游水头) =- = 行近流速 V0=Q/A=9540/[700 (- )]= H0=H1+V2/2g=+(2 )= ②淹没系数σ hs/H0=查《规范》附表 , 得σ= ; ③流量系数 m 按 P/H0=0 查表得 m= ; ④侧收缩系数ε 水闸中墩厚度取为 ,缝墩取 ,根据《规范》附录 公式 计算得ε =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试算出闸孔总净宽 2300 2 HgmQB=9540/( )=333m 一般来说,采用的闸孔总净宽要略大于计算值,本次设计闸孔总净宽取 350m,相应单宽流量为 ,小于闸孔允许单宽流量 30 m3/s/m,满足要求。 但校核工况下,水闸单宽流 量为 ,大于闸孔允许单宽流量 [q]=30m3/s/m,若本次设计水闸总净宽以校核工况下通过闸室的单宽流量为控制,水闸规模将偏大,工程量加大,与消能工造价比较而言,会造成浪费。 校核工况稍大于允许单宽流量,可能会出现局部破坏,但只要工程消能防冲设施得当,个人认为是能满足工程安全运行要求。 因此,经综合考虑本次设计水闸总净宽取 350m,闸孔总数为 35 孔,单孔净宽为 10m。 根据规范的要求,中墩厚取 ,缝墩厚取。 因此水闸总宽度为: B=350+36 = 3) 校核工况上 游水位 根据水闸泄流能力计算公式,可以试算出校核情况下的上游水位。 设△ H= ,则 H 上 = += ; hs=- =; 行近流速 V0=Q/A=12350/[700 (- )]= ; H0=H+V2/2g=(- )+(2 )=; hs/H0=,查《规范》附表 得σ= ; 按 P/H0=0 查表 得 m= ; ε= ; Q 试 = Bσε m(2g) H3/2 =350 (2 ) =11589m3/s %= 12350m3/s; 假设不符,重新假设试算。 经试算,当△ H= 时, Q 试 ≈ %= 12350m3/s。 相应上游洪水位 H 上 =。 消能防冲设计 消能防冲设计主要包括消能防冲设备形式的选择、以及各种消能设施尺寸设计和上下游两岸护坡的设计。 本工程消能形式采用消力池消能,消力池后布置一定长度的海漫,海漫末端设置 柔性防冲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