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1两套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内容的比较分析内容摘要:

0、数据库。 1构建数据库。 1“拥有我的计算机”。 1“数字创造未来”。 (注:增加的内容既包括较小范围的内容要点,又包括较大范围的内容方面。 为了方便统计,本文把一个内容方面也算为一个内容 ) 由表 12 可知,两套教 材在课标所涉及的四个主题内容方面都对课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和创新。 其中,地图版教材扩展比较大,大致增加了 13 个内容或知识点,能给起点较高的学 3 生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教科版教材大约增加了 11 个方面的内容或知识点,扩展度相对较小,但是也较能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需求。 二、两套教材内容要点的具体比较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由“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四个主题组成;两套《信息技术书基础》新课标教材都是以这四个主题为线索进行教材的编写和内容的设置,因而,本文也就以这四个主题为 主线对两套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对比。 (一 )信息获取 在信息社会里,培养人们的信息意识和综合处理、运用信的息能力尤其重要;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 “信息获取”主题在高一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教育基础上,一方面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升,使学生能对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强的求知欲,为教材后续内容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另一方面,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以后有效的组织和处理学习奠定基础。 关于此主题,两套教材与课标的符合度见表 21。 表 21 两套教材与课标的匹配情况 (“信息获取”部分 ) 教材版本 主题:信息获取( 10 个内容要点) 涉及到的内容要点的总数 缺少的内容要点数 匹配度 % 教科版 10 0 100 地图版 85 本主题共有 10 个内容要点,由表可知,教科版教材按课标的基本要求讲解了所有的内容要点,因而与课标完全匹配;地图版教材除了没有介绍“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内容要点外,对“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要求和信息来源”也仅提到而己,未做详细的说明,因而其匹配度要小一些 (85%)。 关于两套教材对此主题 的扩展情况,具体见表 22: 表 22 两套教材对“信息获取”主题的扩展情况 教材版本 增加的内容要点 教科版 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 文件及其类型; 下载效率的提高;网络数据库的评价; 地图版 信息的作用; 信息的数据化表示: 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网上获取信息进阶; 电子档案袋; 从表 22 可以看出,两套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标都进行了补充和扩展。 其中,地图版教材增加了五方面的内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