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表1-1新津县主要河流水文特征内容摘要:

环境的改善,减轻水质污染。 生活污水排放量 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 %,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为 吨。 (二 ) 废气 新津县能源以煤炭、电力、天然气为主,煤炭是最主要的能源。 2020 年全县煤炭消耗量 万吨,其中工业耗煤 万吨,占 94%,民用耗煤 万吨,占 6%。 工业耗煤以非金属矿制品业、化学工业、食品、造纸及纸制品业为主。 新津县工业排放的主要废气污染物是 SO2和烟尘,其次是氮氧化物。 废气包括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排放出的废气以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2020 年对全县排放 14 污染企业 110 家进行了调查、监测统计,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 197784 万标 m3。 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见表 16。 表 16 新津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项目 工业耗煤量(万吨 /年 ) 废气排放总量 (万标 m3) 燃料燃烧废 气排放量(万标 m3) 工艺废气排放量 (万标m3) 工业排放废气中主要污染物 (万吨 /年 ) 二氧化硫 烟尘排放量 197784 131938 65846 2020 年,新津县工业企业废气治理设施设备为 39 套,工业废气治理率为92%,全县烟尘去除率为 %,二氧化硫去除率为 %。 (三 ) 固体废弃物 2020 年新津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万吨,其中粉煤灰 万吨,炉渣 万吨,尾矿 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 万吨,其中粉煤灰 万吨,炉渣 万吨,尾矿 万吨,综合利用率为100%。 四、环境质量评价 (一 ) 环境空气质量 2020 年新津县城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为: SO2 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mg/m3,日均值为 ; NO2 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mg/m3,年日均值为 mg/m3;总悬浮物颗粒物( TSP)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mg/m3, 年日均值为 mg/m3;全年日均值均未超标;降尘平均浓度值为 月。 结合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GB30951996),从单项污染指数看,新津县2020 年度的 SO NO2 以及总悬浮颗粒物的日均值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按《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中的评价标准,降尘浓度未超过评价标准。 (二 ) 地面水质量 三河(南河、西河、杨柳河)地面水中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钾指数、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粪大肠菌群。 监测结果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Ⅲ类标准执行,按各类污染物总和分类平均指数来看,三河中,有机类、三氮类、三氧类属中度污染 (PO=, PN=, =),有毒类( Pc=)、重金属类属于轻度污染 (PH=)。 表明我县三河水质呈有机污染特征(表 17)。 从三河的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及污染负荷比来看,南河综合污染指数 P=属中度污染。 西河污染综合指数 P= ,属于轻度污染,较 2020 年度 (P= 15 )下降了 11%,表明西河水质较 2020 年有所好转,污染得到控制。 杨柳河污染综合指数 P= ,属于轻度污染,较 2020 年度 (P= )稍有上升,表明杨柳河水质有变坏的趋势。 表 17 主要河流污染物平均浓度季节变化统计表 单位:毫克 /升 河流 断面 季度 CODmn BOD5 氨氮 挥发酚 南河 南江渡口 枯水期 丰水期 平水期 西河 龙王渡 枯水期 丰水期 平水期 杨柳河 徐家渡 枯水期 丰水期 平水期 (三 ) 声学环境质量 2020 年度城区噪声监测值为 (A),比 2020 年度提高了 dB(A)。 从声源构成情况来看,影响新津县环境的主要声源是生活噪声,占 %。 从污染强度来看,污染最重的是交通噪声,其影响范围居于第二位,占 %。 功能区噪声平均值为 dB(A),比 2020 年降低了 dB(A),昼间超标率 %,夜间超标率 %,其中文教区、商业混杂区、超标在 dB(A)以上的有 5个(属中度污染)。 由此可见, 2020 年度噪声超标污染有所下降。 各功能区污染强度排序为:交通干线两侧>居民商业混杂区>居民文教区;季度变化规律为:二季度>四季度(表 18)。 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 dB(A),比 2020 年高出 dB(A),低于国家标准 dB(A)。 但仍有 %的路段 (金三角、交通驾校路段 )超过国家标准,属中度污染范围,其主要 原因是车辆流量大,从而加重道路负荷。 表 18 功能区定期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达式单位: dB/A 二季度 四季度 全年 功能区面积 % 一类区 Ld Ln Ldn 二类区 Ld Ln Ldn 四类区 Ld Ln Ldn 全县 Ld Ln Ldn 16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一、环境保护 (一 ) 环保机构 新津县环境保护局由局办公室、规划与财务科、环境监督管理科和现环境监测站组成。 现有人员 56 人,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25 人,具有工程师职称的 7人。 (二 ) 环境执法 1999- 2020 年,全县大力宣传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四川省 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法律、法规。 2020 年新津县环保局按照成府发〔 1999〕 64 号文件和新津府发〔 1999〕 21 号文件要求,狠抓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方案的实施工作,对全县列入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治理计划的所有企业开展了季度督察和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强化对重点治污企业的指导与服务,促成新津制革厂、邓双造纸厂等重点污染源完成了污染治理工程。 全县 4 家市控企业全部实现达标; 9家县控企业中有 5家经过治理实现达标, 3 家企业倒闭或转产,另有 2家企业处于停滞状况,县控以上重点排污企业达标率达 100%,全面完成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目标任务。 新津县环保局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把控制新污染与治理老污染相结合,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有污染项目,严格查处环境污染事件。 全县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水环境质量有恶化趋势,城区噪声基本稳定。 (三 ) 环境综合治理 1997 年以来,先后关闭了新津县造纸厂、新津县氮肥厂两家省市重点污染源企业及 8 家“十五小”企业,全面完成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任务,工业废水 COD 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比例达 85%。 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基本符合国家Ⅲ类 水域标准,县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优于国家二混区标准,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 95%以上。 城区绿化覆盖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城市气化率 81%,生活垃圾处理率近 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 100%,工业企业废水主要污染物达标率达 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17 90%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全县森林覆盖率 %,矿山土地复垦率 %。 全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 70%,农膜回收率 70%,秸秆综合利用率70%。 (四 ) 环境宣传 1999 年结合 地球日和 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大力宣 传环保地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散发宣传资料 1300 余份,悬挂标语 20 多幅,设咨询点多个,在全县掀起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高潮。 2020 年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配合实施“一控双达标”、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农作物秸秆禁烧等环保工作。 涌现出了邓双中心小学、华润学校、五津一小等环保宣传教育典型,有力带动了新津县中、小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 邓双中心小学在县环保局的指导下,开展了以“环保”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教师和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环保”教育。 电视台专题报道后,在全县范围内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2020 年 4 月,县环保局、教育局组织五津一小、华润学校、邓双镇中心校30名学生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生“施乐杯”环保绘画比赛,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生态建设 (一 ) 植树造林 林业建设已被列入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借助于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 (草 )工程”的契机,制定了《新津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020- 2030 年 ),《新津县林业发展“九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新津县高标准平原绿化规划》、《新津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02020 年 )、《新津县 19972020 年林业用地规划》、《新津 县秀美山川工程》、《新津县 2020 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新津县 20202020 年竹业产业化规划》等专项规划,正有计划地进行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给荒山荒坡披绿妆,使山川更秀美。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共实施人工成片造林 2218hm2,森林覆盖率由 70 年代的 11%增长到现在地 %,建成了万亩雪梨基地和万亩脐橙基地等优良果树基地。 18 (二 ) 水土保持与灾害防治 新津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2 km2,水土流失等级降至微度,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近年来,新津水利建设以“防洪保平安、抗旱夺丰收”为重点,狠抓江河 治理、水利建设、防灾增效。 自 1998 年以来,累计完成水利投入近 亿元,新修河治理江河堤防 ,整治牧马山干渠等大中型渠道 ,修建集雨节灌池 903 口,推广应用“ U”型槽 ,发展喷灌、滴灌 610 亩,连续三年获成都市水利建设先进县。 (三 ) 生物多样性保护 新津县境内拥有市级森林公园 — 斑竹林,园中有省二级重点保护树种桢楠近 200 株和数百年树龄的古银杏 ,还有国家级保护野生鸟类白鹭和灰鹭万余只。 同时,与县城仅一河之隔的宝资山森林公园中四季花卉、盆景以及森林植被等已初具规模。 森林公园的设 立,将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县境内的生物多样性。 (四 ) 生态产业 近年来,充分利用丰富的水体资源和毗邻大城市消费市场优势,新津生态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主要以优质、绿色、高效的粮油基地、蔬菜基地、果树基地、无公害水产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庭院绿化和花卉基地开发为主。 利用生态农业的规模开发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了一大批诸如鹤的王国斑竹林、张大 名柚园、银杏园、荷花风情园、梨花溪风景区、喻槽垂钓园、南河风光带、宝资山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区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 三、现状评价结论与发展趋势预测 多年来, 在党的领导下,新津县人民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全县的生态环境现状总体是好的,尤其是在平原绿化、道路和农田林网化方面,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土保持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产业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同时也要看到,新津县的基础设施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丘陵、台地区的水土流失仍未得到控制,森林植被的生态功能低下;城镇的生活污水未加以治理,水环境除受县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外,还受县外来水的制约;洪旱灾害仍未彻底根除。 19 近年来,新津县政府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积极调 整产业结构,强化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抓基础设施建设,抓污染治理,新津县的经济正稳步快速的发展,生态环境将得到更有效的治理。 随着中国的入世和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新津县的民营经济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生态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为突出。 第五节 新津生态示范区建设功能评价 一、生态示范区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落实党中央的“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并举”方针而发动的群众性生态建设活动。 它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环境与发展为目的,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 用为重点,根据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总目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使示范区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并辐射带动其它地区的工作。 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多是以县为单位,其建设模式强调了实现以生态可持续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自 1995 年启动至 2020 年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批准了 212 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我国生态示范区的模式大体上有生态农业型的生态示范区、农工商一体化型的生态示范区、生态旅游型生态示范区、乡镇工业型的生态示范区、城市化的生态 示范区及生态破坏恢复型的生态示范区等几种典型类型。 其建设内容包括发展生态经济,乡镇工业合理布局和清洁生产,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保护农田生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治理恢复退化生态区域,美化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开发、培育、壮大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自然保护产业等。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举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坡耕地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区域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 游,生态住宅,建设生态示范区,实现可持续 20 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键。 二、新津县生态示范区建设意义 新津县生态示范区的示范功能是多方面的、综合的,既有广泛的代表性,又有突出的典型性,原因在于: (1)新津县在四川属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县,当前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是全省可望提前建成全面小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