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某市燃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作用下,双面紧贴到加热板上,观察待焊面在加热板的两边逐渐溢出熔融料,当卷边的高度达到参数表的值时,通过减压按键将吸热压力将至 P1,吸热时间达到后,将卡具移开,迅速撤出加热板,使两个待焊端面熔接,线性加压,是两个端面完全帖合,同时溢出的熔融物料在熔缝区周围形成两道均匀的焊环。 为使焊接面不被污染,每次焊接前必须用清洁的棉织物将加热板擦净(或用镜头纸,无水酒精擦拭)。 当遇到大风天气时,管材的另一端应封堵,避免管内通风冷却。 冷却定型:熔接完成后,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冷却时间到后,管件焊接完成。 冷却过程中不应 受到任何外力的影响。 禁止任何形式的人工加速冷却方式。 焊接参数记录:焊接完成后,记录操作者、焊机型号、天气、环境温度、拖动压力、焊接压力、焊接温度、焊接时间、吸热时间、操作时间等参数。 ③ PE 管埋地敷设要求: 埋地深度:管顶离地面 700800mm。 管道两侧及管顶 200mm 内的回填不得含坚硬、冻土块等。 设置阀门、消火栓等附件时,其重叠不得由管道支撑。 必须设置单独基础。 管道转弯接头处设置混凝土止推墩,与钢管铸铁管及其他材质管道连接处设置混凝土镇墩。 钢管组装焊接 ①准备工作 a 检查上道工序管口清理的质量。 b 检查施工作业带是否平整,顺畅。 c 保证所有设备的完好性。 d 每位焊工必须持有本工程的焊接考试合格证,由监理确认后,方可上岗。 e 施工人员应熟悉本工序的技术质量要求,按施工作业指导书指导操作。 f 电焊条的储存和运输应按照厂家的要求执行,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对口组装 a 管线采用 20材质钢管,管道的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接工艺,焊条采用E5015。 b 管道焊接探伤执行规范《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SY046697)。 管道焊缝 100%进行环象焊缝的 X 射线探伤,Ⅱ级标准为合格。 执行标准《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 SY405693)。 c 直管与弯管或弯头连接时,不留预留口,采用一次顺序焊接。 并预先清除管内杂物。 ③管口组装要求: a 接头的坡口形式应为V型,管道坡口角度应为 65176。 - 75176。 ,钝边 ,间隙,组对错边量按 10%管壁厚控制,最终错边量小于。 对口预先清除管内杂物。 b 钢管切割宜采用机械方法 ,如用乙炔焰切割 ,必须将切割表面的热影响区除去。 切口表面应平整,不得 有裂纹,与管子中心线垂直,偏差不得超过 毫米。 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铁、铁屑等均应清除干净。 在修整消除有害缺陷时,打磨后的管子必须是圆滑过渡的表面,打磨后的管壁厚度不得低于管子壁厚的 90%,否则将受损管段切除。 凡是大于公称直径 2%的凹坑、凹痕等,必须将受损管段切除。 管口有轻微变形可用专用工具校正,不得用锤直接敲击管壁,校正后的管口周长差不超过管径的 1%,错口误差小于管径的 3‰,否则将变形管段切掉,并重新加工坡口。 不得采用任何方式强行对口。 c 一般地段均采用沟上组装,组对的管口端部应设置稳固的 支撑。 ④焊接 a 焊接材料准备 按焊接工艺评定要求准备; 焊条烘干温度,按说明要求进行烘干及保温。 b 技术要求 层间必须用砂轮或电动钢丝刷清除熔渣和飞溅物,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焊下一层焊道。 焊机地线应尽量靠近焊接区,用铜卡具将地线与管表面接触牢固,避免产生电弧。 严禁在坡口以外管表面引弧。 每相邻两层焊道接头不得重叠,应错开 20~ 30mm。 焊工钢印打在气流流向上方距焊口100mm 处,并做好记录。 根焊完成后并检查合格后应尽快进行下一焊道焊接,层间间隔时间不大于 34 分钟。 焊接过程中,发现缺陷应立即 清理修补。 盖帽焊完成后,应迅速检查焊缝质量,若缺陷超标,应趁焊口温度未降,及时修补。 手工焊过程中,应避免焊条横向摆动过宽。 每处修补长度应大于 50mm,相邻两修补处的距离小于 50mm 时,则按一处缺陷进行修补,每处缺陷允许修补二次。 各焊道的累计修补长度不得大于管周长的 20%。 焊缝外观:宽度为每边超过坡口边缘 1~2mm 为宜;余高为≤ 2mm;局部不大于 3mm 且不长于 30mm;咬边深度≤ ;累计长度≤ 50mm;接口错边量< 1mm;无裂纹、气孔、凹陷、夹渣、融合性飞溅 施焊环境要求 当下述任一条件时, 如无有效的防护措施应停止焊接作业: a 雨天、雪天; b 风速超过 8m/s c 相对湿度超过 90%; d 环境温度低于 5℃ 注意事项 a 管道焊接宜采用流水作业。 b 当天施工结束时,不得留有未焊完的焊口。 对已组焊完毕的管段, 每天收工前或工休超过 2 小时管口应做临时活动封堵。 每天工作结束时,必须在焊接部位的开口端装上一个管帽,并不许将工具及杂物存放在管内,管帽不允许点焊在管子上,待下次焊接工作开始前不允许取下管帽,管帽加胶垫防止泥水进入管内; c 每个台班每天施工结束后的临时封堵不允许点焊,采用管箍固定 封堵;下沟后待连头的管口采用焊接盲板封堵;试压段管口统一采用业主提供的椭圆封头焊接封堵。 聚乙烯管道与金属管道连接 聚乙烯管道与金属管道的连接,必须采用钢塑过渡接头连接。 钢管补口补伤 管线补口补伤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 a 补口准备 b 热收缩带表面应平整,无气泡、麻坑、裂纹,无氧化变质现象,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热收缩带胶层应无裂纹,内衬护薄膜应完好。 c 喷砂除锈所用的砂子颗粒均匀,粒径在 14mm,无泥土草棍等杂质。 d 空压机运转良好,高压喷嘴 砂粒速度应达 50m/S 以上。 管口清理 a 应将焊口及两侧涂层 150mm 范围内的油污、泥土等清理干净。 b 焊缝及其附近的毛刺、焊渣、飞溅焊瘤应整平。 c 焊口两则涂层应切成≤45176。 的坡角。 喷砂除锈 a 喷砂时应将两侧涂层 150mm 范围内一并打毛。 b 当金属表面呈现金属、没有黑色或红色斑点时,即可停枪检查。 除锈质量应达到 GB8923 中规定的 级的要求。 c 除锈完毕后应将焊口及焊口两侧涂层上的粉尘清除干净。 预热、测温 a 管 口加热时,应在管道两侧两人对称进行,加热应均匀,特别是钢管底部与侧面的温度应一致。 b 加热后用点温计测量管顶、管侧、管底 4 点温度,温度达到要求后,可安装热收缩带。 否则应继续加热,直至符合预热温度要求。 热收缩带安装:预热温度达到要求后,应迅速安装热收缩带。 加热热收缩带 a 调好火焰喷枪,对热收缩带接头进行加热。 首先对环向接缝及固定片加热,戴耐热手套挤压“水槽”将空气赶出,火焰应呈轴向摆动。 然后沿管道环向快速摆动火焰,火焰应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移动,一边收缩一边用轮碾 压排挤空气,必要时用加热后的螺丝刀从热收缩带的端部插入将气泡引出,特别是环向接缝处空气要排干净。 b 在加热时火焰不可对准一点长时间喷烤,以免烧坏烤焦聚乙烯基层,防止发生碳化现象。 c 待热收缩带收缩完毕、全部紧紧贴合后,轴向接缝和环向接缝有粘胶均匀溢出时,即可认为热收缩带安装收缩完毕。 外观检查 a 补口处应光滑平整,无皱折、鼓泡,涂层两端坡角处与热收缩带贴合紧密,不留空隙。 b 同向环向缝及固定片接缝均应被粘胶充满溢出。 c 表面不应有烧焦碳化现象。 火花检漏 表 面检查合格后,用火花检漏仪的 15kV 电压档进行检漏,无漏点时为合格。 补伤 a 清除损伤处的泥土、油污等,用钢丝刷或类似工具将损伤处周围涂层打毛,打毛面积应向伤口边缘外延伸 150mm 以上。 b 用火焰给清理好的表面加热,加热温度用点式测温计控制(大约 60℃ 80℃)。 c 对直径小于 30mm 的损伤,可用空心冲头冲孔,然后用补伤片进行补伤。 补伤片的大小,以补伤片边缘距损伤孔边缘距离不小于 100mm 为准。 给补伤片加热,戴上耐热手套挤压补伤片将空气全部排出,补伤片周围应有粘胶均匀溢出。 d 对于直径≥ 30mm 的损伤,在清理后将损伤处切成圆形边缘并带有坡口,然后涂上胶粘剂按照要求贴上补伤片,最后的在补伤处包覆一条热收缩带。 现场操作要求 在雨天、风沙天,若无有效的防护措施,应停止防腐、补口补伤作业。 管沟开挖 开挖前检查白灰线是否正确。 管沟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不适宜机械开挖的地段采用人工开挖。 管沟开挖前先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测量人员配合,另配二名人员配合挖沟,主要是监测沟底标高及平整度控制,同时监测地下障碍物 (如 电缆、管等 )不受损坏。 管沟开挖深度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管沟边坡坡度以保证不塌方不偏帮为准。 管沟沟底宽度 管沟沟底宽度 =D+2A。 其中 D 为输气管道外径, A=。 管沟开挖时断面尺寸必须准确,沟底平直,沟内无塌方、积水及杂物等。 管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