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内容摘要:

15cm。 施基肥 挖植穴完毕后,将有机肥撒于穴边及种植绿地上,以改良土壤结构,同时增施迟效性氮磷钾复合肥以增加土壤肥力。 16 选苗 ? 、一、二年生花卉,分枝不应少于 4 枝,叶簇健壮,色泽明亮。 ? 、宿根花卉,根系必须完整,无腐烂变质。 ? 、球根花卉,根茎应茁壮、无损伤,幼芽饱满。 ? 、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叶簇丰满,无枯枝,无病虫害。 ? 、规则式种植的乔灌木,同一品种必须规格统一;丛植或群植的乔灌木应该高低错落有致。 起苗及运输 按设计要求,充分理解设计意图、设计效果。 除特殊树形和设计要求外,均要采用生长健壮、分枝多且均匀、冠幅丰满、无病虫害、无老化等非正常状况的苗木;以苗木大小确定土球规格,普通苗木土球直径 =2树地径周长 +树直径,大苗土球应加大,根据不同情况土球是胸径的 710 倍。 挖出符合规格的泥土后,用草绳或编织袋按要求包好。 苗木装卸车时应轻吊、轻放,不得损伤苗木和土球而影响植物存活。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足够措施,保证树身、树形、重要观赏部位的枝条和着尘点不被损坏,土球完整结实;装运竹类时,不得损伤竹竽与竹鞭之间的着尘点和鞭芽。 灌木及花草应分层放置,以防断枝、烂 叶而影响景观。 对于运抵现场后而不能立即种植的植物应放在阴凉处,必要时作假植处理,并浇足充分的水分,确保植物成活。 苗木种植 种植顺序:按先种乔木、再种灌木、地被及色带的程序进行栽植。 ? 乔木种植 种植要求:种植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种植位置。 将基本肥、复合肥与种植土充分混合,再将树木放入树穴内,应注意观赏面的 17 合理朝向。 随即填入肥泥混合土,约每填 20cm松土压实一次,覆土深度比泥头高出 35cm。 ? 灌木种植 树木置入种植穴前,应先检查种植穴大小及深度, 不符合根系要求时,应修整种植穴。 种植裸根树木时,应将种植穴底填上呈半圆土堆,置入树木填土至 1/3时,应轻提树干使根系舒展,并充分接触土壤,随填土分层踏实。 带土球树木必须踏实穴底上层,而后置入种植穴,填上踏实。 ? 地被色带种植 色带成块种植时,应由中心向顺序退植,坡式种植时应由上向下种植,大型块植或不问彩色丛植时,宜分区分块种植;独立花坛,应按 “中心向外 ”的程序种植;高低不同品种的花坛苗混种时,先种高的品种后种矮的品种;模型或花坛,先种植图案的各条轮廓,然后再 水准仪 激光经纬仪 18 为了保证乔木、灌木、色带等苗木种植在平面都能符合设计要求,互相连成统一的整体,因此要遵循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的原则。 即先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然后以此为基础,测设出各种乔木、灌木、色带等苗木的位置。 在施工测量之前,应建立健全测量的组织和检查制度。 并核对设计图纸,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和大样详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要向设计单位提出,进行修正。 然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实 地踏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测设详图,计算测设数据。 对施工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应进行检验、校正,否则不能使用。 控制方格网的布置,应根据总平面图上乔木、灌木、色带等苗木的布置情况,参照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计划,以选定方格网的主轴线,然后再布置方格网。 定位依据:根据附近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定位;以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定位依据。 此外,定位依据点的具体位置,也必须是明确的,必要时在现场用红白漆标出,以防出现差错。 (确定标高 ) 水准点的密度 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中测设出所需的高程点。 而测量土方造型时敷设的水准点往往是不够的,因此,还需增设一些水准点。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方格网点也可兼作高程控制点。 只要在方格网点桩面上中心点旁 19 边设置一个突出的半球状标志即可。 场地和建 (构 )筑物的 177。 0. 0 设计标高是否合理的核查,场地的坡度、排水方向和设计标高是否合理,应从是否符合城市规划部门对该地区竖向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及场地排水方向和出口标高是否合理可行。 另外,土方是否平衡、工程费用是否合理等需进行核定。 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放线方案 一般应从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施工次序、进度安排和施工现场暂设工程布置等方面了解。 暂设工程的布置,直接关系到整个场地测量平面和标高控制网的布设及点位的长期保留。 因此,在现场施工总平面图布置时,要与各方面协调一致,选好点位,防止事后相互干扰,以保证控制网中主要点位能长期、稳定的保留。 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与工程进度安排,明确测量放线的先后次序、时间要求以及测量放线人员的安排。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放线方案,它是保证测量放线工作顺利进行的重 要措施。 测量放线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工程概况,包括场地面积与工程位置。 ? 对测量放线的基本要求。 包括场地与规划红线的关系、定位条件及工程对测量精度与进度的要求。 ? 场地测量准备工作。 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与施工现场布置总平面图,测定应保留的地下管线、地上建 (构 )筑物与名贵树木的树冠及根系范围。 场地平整与暂设工程定位放线。 ? 起始依据的校测。 若起始依据为原有建 (构 )筑物,则应与建设单位、设 20 计单位共同在现场进行具体位置的确认,以防发生差错。 ? 场地控制网的测设。 根据场地情况、 设计与施工的要求,按照便于控制整体又能长期保留的原则,测设场地平面控制网与标高控制网。 三、整理绿化地 绿化地的整理是本次工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它的成败与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绿化景观效果,同时还要考虑园林植物的生长要求,所以土方工程施工应该精心组织,认真管理,真正达到设计要求的效果。 主要内容有:检查图纸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标高,设计要求以及地下管线的分布等,如有疑问及时与业主及设计单位联系确认。 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资料,包括:地质 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相邻建筑、地下管道、线基础,水、电、道路等详细情况。 ,清除障碍物 按设计要求的范围,标高平整场地,需回填的部分要分层回填逐层压实,并将表层土分别放置,同时清除所有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将地表杂物、渣土等垃圾外运。 土层厚度:乔木的翻土深度应不小于 100 厘米;灌木的翻土深度应不小于80 厘米。 翻地深度内土壤中的混杂物,如杂草根、碎砖、石块、玻璃等应加以清除。 草坪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一般在 2030厘米。 肥沃的土壤对草坪的生长、发育有利。 所以,种草坪的土 壤,其翻土深度应不小于 40 厘米为宜,并须耕翻疏松,为草坪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21 土壤改良:在土壤回填翻耕平整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良处理。 如土壤碱性过大,用过磷酸钙剂均匀撒施土表,用量为 120kg/亩,以中和土壤碱性并增加上层肥力,在施肥后及时洒水使之溶解。 为快速有效改变土壤酸碱度,可用上述方法,隔 2 天后重复,反复 2- 3 次,另每亩加施 30m3 发酵过的醋渣,以利苗木今后的良好生长。 ? 乔木种植区 根据乔木规格配以相应营养土(轻质土)进行人工换土,确保植物有充足养分供其尽快 恢复生长。 ? 灌木、地被种植区 在种植前铺设轻质土(营养土) 5~10cm 深翻 40cm,二次平整后再进行种植,确保营养土均匀分布在植物根系四周。 ? 草坪种植区 播种时,先把土地整平,地形符合设计要求,再将表土疏松,镇压后播种,然后耙平,使种子和土壤混合,再过磙压实。 播种后应及时喷水,水点宜细密均匀,浸透土层 8cmlOcm,保持湿度。 施工项目部组织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建筑物、地下管线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和预防措施。 四、选苗、起 苗、运输、种植 选好苗木:苗木质量的好坏是影响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高栽植成活率和以后的效果,移植前必须对苗木进行严格的选择。 选苗时除根据设计所提出的苗木规格、树形等特殊要求外,还要注意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 22 病虫害和树行端正的苗木。 号苗时用喷漆、系绳、挂牌等方式,做出明显标记,以免掘错。 苗木数量上应多选出一定棵数,以供备用。 起苗是决定苗木栽种是否成活的关键点,为了提高本工程种植质量,优先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当地苗木。 按采购已选定标 记的苗木进行起苗,按规定技术要求执行。 : ? 查看起苗地的土壤墒情:起挖前要对土壤进行处理,土壤过干,应提前浇水湿润;土壤过湿,应设法排水。 ? 苗木修剪:苗木起挖前须进行修剪。 修剪时,不得破坏树木的原有姿态;修剪方法主要是前去枯枝、病虫枝、徒长枝、内向枝、重叠枝;修剪量在全株的三分之一左右。 ? 拢冠:对于侧枝低矮的常绿树(如大叶女贞、雪松、白皮松等),冠丛庞大的灌木(如连翘、金银木及球类等),特别是带刺的灌木,为方便操作,应称用草绳将其冠捆拢,但应注意松紧适度,不要操作枝条。 拢 冠的作业也可与选苗结合进行。 ? 起苗工具:准备好锋利的起掘苗木的工具,铁锹、镐、手剪、手锯等。 起挖带土球的苗木时,还要准备草绳、蒲包、塑料布等包装材料。 : 为保证苗木根系规格符合要求,特别是对一些情况不明之地所生长的苗木,在正式挖苗之前,应选几棵苗木进行试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挖苗的根系规格,裸根移植落叶灌木根幅直径可按苗高的三分之一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