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汇总(第二期)a单元常用化学计量【最新精选】内容摘要:

ClO2具有 ____▲__性。 (2)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取 ClO2,请完成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 SO2===2ClO2+ ______▲____。 (3)自来水厂用 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 ClO2的浓度在 ~ mgL- 1之间。 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 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 Ⅰ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 蓝。 Ⅱ .加入一定量的 Na2S2O3溶液。 (已知 : 2S2O2-3 + I2===S4O2-6 + 2I- ) Ⅲ .加硫酸调节水样 pH 至 1~ 3。 操作时,不同 pH 环境中粒子种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① 操作 Ⅰ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确定操作 Ⅱ 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在操作 Ⅲ 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④ 若水样的体积为 L,在操作 Ⅱ 时消耗了 10- 3 molL- 1的 Na2S2O3溶液 10 mL,则水样中 ClO2的浓度是 ____▲____mgL- 1。 【知识点】 本题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相关 知识 【答案解析】 (1)氧化 (1分 ) (2)K2SO4(1分 ) (其余 每空各 2 分 ) (3)① 2ClO2+ 2I- ===2ClO-2 +I2 ② 蓝色消失 , 半分钟内不变色 ③ ClO-2+ 4I- + 4H+ ===Cl- + 2I2+ 2H2O ④ 解 析: (1)消毒水时, ClO2还可将水中的 Fe2+ 、 Mn2+ 等转化成 Fe(OH)3和 MnO2等难溶物除去,在这个过程中, Fe2+ 、 Mn2+ 的化合价升高,说明 ClO2具有氧化性。 (2)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取 ClO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给出部分: 2KClO3+ SO2===2ClO2+ ____可知 SO2中 S 元素必须升高,同时根据守恒关系,则可推知产物为 K2SO4, 即反应为 2KClO3+SO2===2ClO2+ K2SO4。 (3)自来水厂用 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 ClO2的浓度在 ~ mgL- 1之间。 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 ClO2的浓度,步骤 Ⅰ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可推知 Ⅰ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ClO2+ 2I- ===2ClO-2+ I2, Ⅱ .加入一定量的 Na2S2O3 溶液,确定操作 Ⅱ 完全反应的现象是蓝色消失 , 半分钟内不变色, Ⅲ .加硫酸调节水样 pH 至 1~ 3,在操作 Ⅲ 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O-2+ 4I- + 4H+ ===Cl- + 2I2+ 2H2O, 若水样的体积为 L, 在操作 Ⅱ 时消耗了 10- 3 molL- 1的 Na2S2O3溶液 10 mL,由反应关系可知, 2S2O2-3~I2~2ClO2则水样中 ClO2的物质的量为 10- 5 mol mol 则 ClO2的质量是 10- 5 mol。 则水样中 ClO2的浓度是 0,657mgL- 1。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相关 知识,本题结合化学与生活、化学实验对学生综合考察学生能力,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属于难题。 【效实中学高二下期末】 20. A4 B3 现有等物质的量的铜和银的混 合物 g,与 mL 的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 产生气体 L(标准状况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 mol NO2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2 molL- 1 C.反应中被还原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 3∶ 2 D.要使产生的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需要通入氧气 mol 【知识点】 本题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计算的相关 知识 【答案解析】 D 解析:根据题意条件 等物质的量的铜和银的混合物 g, 64n+108n=可计算得 n=,则反应中 Cu 失去的电子为 , Ag 失去的电子为 ,硝酸所得到的电子为 , 若气体为 NO2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NO2为 ,所以 A错误。 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 NO3为 , HNO3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气体为 所以总的硝酸为 , 反应中被还原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 2∶ 3,所以 BC错误。 D.要使产生的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即使氮氧化物又氧化成硝酸,则失去的电子任为 ,则需要 . 【思路点拨】本题抓住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和质量守恒及电荷守恒三个守恒关系即可解答。 难度较大。 【效实中学高二下期末】 B3 已知:还原性强弱: I― > Fe2+。 往 100 mL 碘化亚铁 溶液中缓慢通入 L(标准状况 )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 1/2 的 Fe2+被氧化成 Fe3+。 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L1 B. L1 C. L1 D. L1 知识点】 本题考查 氧化 还原反应的计算 【答案解析】 C 设 FeI2 的物质的量为 n. 这里涉及到 还原性 强弱问题 I 比 Fe2+的 还原性 强,当 Fe2+有一半被氧化成 Fe3+时 ,I 已经没有了 .由电子得失守恒 Fe2+ Fe3+失 1 个电子, ()*2 = 2n + n/2 解 n= ,C(FeI2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注意离子反应顺序。 较难题。 【效实中学高二下期末】 2. A4 在 80 g密度为 d gcm- 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 g Fe3+ ,则此溶液中 SO2-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单位为 molL- 1) A. 15d/16 B. 5d/16 C. 3d/8 D. 5d/8 【 知识点】 本题考查 溶 液中浓度计算知识 【答案解析】 A解析: V(溶液) =80g/dgcm- 3, n Fe3+ = g/56gmol- 1=,则 n SO2-4=,所以 C( SO2-4 )= n SO2-4 /V=15d/16 molL- 1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 溶液中浓度计算 ,注意单位换算及公式间的转换。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下期末】 9. A4 C3 Fe2O ZnO、 CuO 的固体混合粉末 a克,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 CO 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 克,将生成的 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 克白色沉淀,则 a 的数值为 ( ) A. . . . 【知识点】 金属的性质,计算型选择题的 方法。 【答案解析】 C 解析: 发生的有关反应为: Fe2O3+3CO ==2Fe+3CO2, ZnO+CO== Zn+CO2, CuO+CO == Cu+CO2, 生成的 CO2为 ,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 CO2中的 O 原子来源于CO 和金属氧化物,则氧化物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 n( O) =, m( O)=16g/mol=,所以金属氧化物的质量为 +=,即 a=,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质量计算 ,题目难度中等,利用元素质量守恒的方法确定CO2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 【宁波市高二下期末】 2 A4 B4 D4 ( 10 分 ) 某稀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 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 NO)。 向另一份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 (2)OA 段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BC 段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AB 段的反应为 ; (3)原混合酸中 HNO3的物质的量为 mol, 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 mol/L。 【知识点】 物质之间的反应和图像的分析 【答案解析】 (1)FeSO4 (2)NO H2 Fe +2Fe 3+=3Fe2+ (3) 4 解析: 当在溶液中加入铁粉时,铁首先应该与硝酸反应生成 Fe3+,即 OA 段产生的是NO;当硝酸完全反应时,铁与 Fe 3+反应生成 Fe 2+,即 AB 段发 生的反应为 Fe +2Fe 3+=3Fe2+;当 Fe 3+完全反应后再加入铁粉,铁与溶液中的 H+反应,即 BC段产生的气体是 H2;根据分析得到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FeSO4。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溶液中的 H+足够,所以在 OA 段 NO3—完全反应, Fe+4H++NO3—= Fe3++NO+H2O ① n(Fe)=( NO3—) =n(HNO3), 故原混合酸中 HNO3的物质的量为 ; BC 段发生的是 Fe+2H+= Fe2+ +H2 ② n( H+) = 2n(Fe)=2, 在 ① 中由硫酸提供的 n( H+) =3 n( NO3—) = , 故第二份溶液中 n( H+) 总 =,n(H2SO4)= , 则原溶液中 n(H2SO4)= , 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 /200 mL =4mol/L。 【思路点拨】 ① 此溶液分成了两等分, ② 硝酸根在酸性的条件下提供氧化性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是易错题,综合性强。 【宁波市高二下期末】 2 A4 D3 J4( 12分) 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 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Ⅰ :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固定装置已略去)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 烧杯中的溶液通常是。 (3)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 (4)实验结束后,证明 A 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5)为说明浓硫酸中的水是否影响 B 装置现象的判断,还须进行一次实验。 实验方案为。 实验 Ⅱ :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 (6)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经查阅文献获得下列 资料。 资料 1: 硫酸 /molL- 1 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 /℃ 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 /℃ 15 约 150 约 236 16 约 140 约 250 18 约 120 不消失 资料 2: X射线晶体分析表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为 Cu2S、 CuS、 Cu7S4中的一种或几种。 仅由上述资料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__。 a.铜与浓硫酸反应时所涉及的反应可能不止一个 b.硫酸浓度选择适当,可避免最后产物中出现黑色物质 c.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硫酸浓度 ≥15 mol/L d.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快 出现、越难消失 (7)为测出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 mL 溶液,取该溶液 mL 加入足量 KI溶液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 b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 I2, 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 Na2S2O3 溶液 V mL。 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 a 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 _。 ( 已知 : 2Cu2+ + 4I- ===2CuI+ I2, 2S2O2-3 + I2===S4O2-6 + 2I- ) 【知 识点】 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化学计算 【答案解析】 (1)Cu+2H2SO4(浓 ) CuSO4 +SO2+2H2O (2)氢氧化钠溶液(或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等) (3)D 装置中黑色固体颜色无变化, E 中溶液褪色; (4)将 A 装置中试管内冷却的混合物沿杯壁(或玻璃棒)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看溶液是否变蓝 (5)使用上述装置,不放人铜丝进行实验,观察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 (6)abd (7) 解析: (2)在此反应中产生了酸性的气体,故可以用 碱液吸收,在其中主要是 SO2 气体,故也 可以选择氧化性的溶液进行吸收。 (3)如果产生氢气,即可以把氧化铜还原,如果没有氢气氧化铜的颜色不会发生改变,硫酸的还原产物为 SO2,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 (4)铜离子在稀溶液中的颜色是蓝色,所以检验铜离子时要在稀溶液中。 (6) a. 铜与浓硫酸反应: Cu+2H2SO4(浓 ) CuSO4 +SO2+2H2O,因 X射线晶体分析表明,铜与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