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液化天然气(_lng_)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接通。 当利用潜液泵卸车时,则宜与槽车气相管相接; 16) 出口管道和储罐的气相之间应设旁通阀; 17) 在泵出口管道上应设置全启封闭式弹簧安全阀。 安全阀的设置应符合第 条第 4 款的规定; 18) 每台泵的出口管道上应设置止回阀; LCNG 系统宜使用柱塞泵或使用分级加压的输送泵。 LCNG 加气站及合建站应设置 2 台及 2 台以上 LNG 柱 塞泵。 邻近居民区、旅业、公寓及办公楼等加气站,柱塞泵的噪音设置应符城市居住区域噪声标准。 柱塞泵室的外壁与 LNG 储罐防护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1m。 其入口与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 距离不应小于表 的规定。 柱塞泵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9) 应采用向外推开门; 20) 宜采用防水、防渗漏箱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 21) 柱塞泵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 ,与墙壁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 ,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 22) 宜采用强制通风换气,通风装置能力可按每小时换气次数12 次计算,并应与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联锁; 柱塞泵进、出 口管道阀门及附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3) 从 LNG 储罐至泵前的液相管道应符合 LNG 柱塞泵的吸头要求。 管道应坡向泵的进口,不得有窝存气体的地方; 24) 泵的进出口及预冷管道上宜安装长度不小于 的挠性管; 25) 在泵出口上应设置止回阀; 26) 在泵出口管道上应设置全启封闭式弹簧安全阀。 安全阀的设置应符合第 条第 4 款的有关规定。 每台泵应有就地启动和控制室启动功能,就地启动按钮应为防爆型。 气化器计算选用的环境温度值不宜高于加气站所在地区冬季的最低平均温度。 充装汽车的 CNG 温度不宜低于 20℃。 LNG 储罐宜设置空温 式自增压气化器,进入 LNG 储罐的气相管道上宜设调压阀。 加气站内的气化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27) LNG 储罐系统的空温式气化器的设计、制造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设计压力不应小于 ,设计温度不应大于 196℃; 28) LCNG 高压气化器宜采用空温式气化器,且不应少于 2 台。 在寒冷地区应增设 1 台复热式高压气化器。 LCNG 空温式及复热式高压气化器的设计、制造应符合《钢制压力容器》 GB150 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0004 的有关规定。 LCNG 高压气化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 30MpaG,设计温度不应高于 196℃; 29) 高压气化器的通过能力可按冬季环境平均温度条件下的CNG 充装能力的 倍; 30) LCNG 空温式高压气化器出口阀与储气设施之间应安装全启封闭式弹簧安全阀。 安全阀的设置应符合《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ZF0012020 的规定,且应设置温度一次仪表和温度变送器。 LNG 管道组成件及设备外保冷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工艺、防结露和经济性的要求,同时对绝热结构的机械强度提出要求。 对有振动的设备与管道的绝热结构应进行加固。 加气站的低温管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LNG 充装管路系统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 , LCNG 充装管路系统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 倍最大工作压力; 32) LNG 和 LCNG 管道的设计温度不应高于 196℃; 33) 选用的管子和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工业管道》TSG D0001 和 《 压力管道规范 》 GB/ T 的有关规定; 34) 管件应与管子材质相 同,应采用 OCr18Ni9。 管子标准应符合《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149762020,管件标准应符合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GB/T12459 的有关规定; 35) 法兰、垫片、紧固件应符合《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系列 HG20592~ 20635 的有关规定。 法兰、垫片、紧固件的配制应与相连装置、阀门等连件的标准体系、规格一致; 36) 法兰宜选用带颈法兰。 公称通径> DN50,焊接宜采用对接焊;≤ DN40 可采用承插焊; 37) 垫片宜选用高性能不锈钢金属缠绕垫片,外环和金属带材料宜为 OCr18Ni9,非金属带材料宜为 柔性石墨; 38) 紧固件材质与管道材料相同。 输送 LNG 管道和低温气相管道上的阀门应选用 LNG 专用阀门。 LNG 储罐液相管道首道阀门与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阀体材质与 管子材质一致。 保温管道上的阀门宜采用长轴式,非保温管道上的阀门可采用短轴式。 LNG 储罐的液相管道、气相管道应采取保冷措施。 绝热保冷材料应具有良好防潮性能的阻燃性材料。 加气站内的天然气放散应符合下列规定: 39) 天然气系统宜采用集中放散。 放散管管口应高出 LNG 储罐及 范围内的建、构筑物 以上,且距地面不应小于。 放散管管口不得设雨罩等改 变放散气流垂直向上的装置。 放散管底部宜有排污措施; 40) 需放散的天然气应按二个压力系统进行集中放散。 LNG 系统放散汇总管系由 LNG 卸车、储罐和 LNG 充装的放散接管组成,CNG 系统放散汇总管系由 CNG 或 LCNG 柱塞泵后的放散接管组成; 41) 低温天然气系统的放散应经空温式气化器进行加热气化和提高温度。 放散天然气的温度不宜低于 20℃。 (按燃规写) LNG 的卸车 LNG 卸车全过程平均流量不应小于 300L/min。 连接槽车的液相管道上应设置紧急切断阀和止回阀,气相管道上宜设置紧急切断阀。 LNG 卸车软管应采用奥氏体 不锈钢波纹软管,其试验压力不应小于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 5 倍。 与槽车连接的软管应设置拉断装置。 卸车系统应设有吹扫、预冷管路。 加气区 加气机不得设在室内。 LNG 加气机数量应根据加气汽车数量确定 ,每辆汽车加气全过程平均流量不宜小于 50L/min。 LNG 加气机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42) 加气系统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 ; 43) 加气机计量精度不应低于 级; 44) 加气机应配置 LNG 预冷系统,充装汽车 LNG 储罐的放散气宜回收利用或回至储罐; 45) 加气枪上的加气口应和汽车的液化天然气加气口配套,且加气嘴应为自封式, 卸开连接后应立即自行关闭,由此引发的液体泄漏量不应大于 3mL; 46) 加气机配置软管应符合第 条的有关规定。 47) 过流控制系统关闭流量宜为最大工作流量的 ~ 倍(明确)。 加气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8) 高度应不高于加气汽车停车位地面 ; 49) 宽度不应小于 ; 50) 加气岛应设置非燃烧材料的罩棚。 罩棚净高不应小于 ;距加气机的水平投影距离不宜小于。 多排加气岛应设置整体防护罩棚; 51) 罩棚支柱距加气岛端部不应小于 ; 52) 加气区照明灯光照度不得小于 100 lx。 在 LNG 加气岛上宜配置用于 吹扫加气枪接头上可能产生冻冰的氮气或压缩空气管。 加气机应在靠近汽车一侧设置防撞护栏。 防撞护栏高度不应小于。 紧急切断系统 加气站应设置紧急切断系统,应能在事故状态下迅速使加气站停车及关闭 LNG 管道阀门。 LNG 储罐的进口和出口液相管道、连接槽车的液相管道上应设紧急切断阀。 紧急切断阀宜为气动阀,气源可选 1 台小型空压机或氮气系统。 紧急切断阀,应具备手动或自动功能,应实现就地和远程操控。 由手动启动的遥控切断系统操纵关闭。 并用人工复位供电。 紧急切断系统应在以下位置操控: 1) 距卸车点或储罐 10m处; 2) 在 加气机旁; 3) 在控制室内。 紧急切断阀系统应只能手动复位。 报警系统 加气站内所设置的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3) 储罐区、卸车点、 LNG 泵区、加气岛等容易泄漏的场所应设置天然气浓度检测器和配备固定式防爆型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 54) 检测器所测环境天然气浓度报警设定值按照爆炸下限的25%; 55) 检漏报警装置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493 的有关规定; 56) 报警装置宜集中设置在控制室或值班室内,并与紧急切断系统联锁。 储罐 液位计 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57) LNG 储罐应配备具备就地显示和远传功能的液位计。 液位计应明确显示储罐的上限和下限液位; 58) 液位计应 设置带远传二次仪表的液位传感器,应为隔爆产品;二次仪表应 有 直接 显示功能。 应设置液位上、下限报警和液位上限限位控制的联锁装置。 上限与进液系统连锁,下限与出液系统连锁 自控系统或关断系统 应满足以下要求:当遇到动力 源中断 时,系统应 停止在安全 状态。 储罐 压力表 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压力表精度等级不应低于 级,测量范围上限值 : LNG 系统宜为 , LCNG 系统 宜为 30MpaG; 2) 压力表 应 设置远传二 次仪表。 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