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离合器接合叉加工工艺及端面铣削夹具-说明书内容摘要:
度为 H9,所以确定预制孔的加工方案为:一次钻孔,由于在过程中才能保证孔表面精度, 加工方案定为:钻,铰。 槽的加工 查参 考文献 [3]表 可以确定,槽的加工方案为:粗铣 —— 精铣( 7~ 9IT IT ),粗糙度为 Ra ~,设计要求为 和 ,粗铣时,精度可适当降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4 确定定位基准 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子符合图纸要求。 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 1) 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 位置关系精度。 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 ( 2) 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 例如:机床床身导轨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 因而在加工时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 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 ( 3) 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 4) 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 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初加工。 ( 5) 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因为粗基准的表面大多数是粗糙不规则的。 多次使用难以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拔叉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从拔叉零件图分析可知,选择作为拔叉加工粗基准。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5 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 1) 基准重合原则。 即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 重合误差。 ( 2) 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 基准的统一有利于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避免基准转换所带来的误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夹具比较统一,从而可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工作。 例如:轴类零件常用顶针孔作为定位基准。 车削、磨削都以顶针孔定位,这样不但在一次装夹中能加工大多书表面,而且保证了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 ( 3) 互为基准的原则。 选择精基准时,有时两个被加工面,可以互为基准反复加工。 例如:对淬火后的齿轮磨齿,是以齿面为基准磨内孔,再以孔为基准磨齿面,这样能保证齿面余量均 匀。 自为基准原则。 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可以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基准。 例如:磨削机床导轨面时,是以导轨面找正定位的。 此外,像拉孔在无心磨床上磨外圆等,都是自为基准的例子。 此外,还应选择工件上精度高。 尺寸较大的表面为精基准,以保证定位稳固可靠。 并考虑工件装夹和加工方便、夹具设计简单等。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拔叉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从拔叉零件图分析可知,它的 257H 内花键槽,适于作精基准 使用。 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时,考虑的重点是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使装夹准。 工艺路线的拟订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 拔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6 叉的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 具体安排是:先加工圆柱端面,再加叉子端面,加工孔,最后铣槽。 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 工序的合理组合 确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等具体生产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 确定工序数的基本原则: ( 1) 工序分散原则 工序内容简单 ,有利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 便于采用通用设备。 简单的机床工艺装备。 生产准备工作量少,产品更换容易。 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水平不高。 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工艺路线长,生产管理复杂。 ( 2) 工序集中原则 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使用设备少,大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高生产率。 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成本增高,调整维修费事,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一般情况 下,单件小批生产中,为简化生产管理,多将工序适当集中。 但由于不采用专用设备,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 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和工夹具组织流水线生产。 加工工 序完成 以后 ,将工 件清 洗干净。 清 洗是在 80~90c 的含%~%苏打及 %~%亚硝酸钠溶液中进行的。 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净。 保证零件内部基本无杂质、铁屑、毛刺、砂粒等的残留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7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制订工艺路线时,应考虑工序的数目,采用工序集中或工序分散是其两个不同的原则。 所谓工序集中,就是以较少的 工序完成零件的加工,反之为工序分散。 ( 1) 工序集中的特点 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使用设备少,大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高生产率。 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成本增高,调整维修费事,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 2) 工序分散的特点 工序内容简单,有利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 便于采用通用设备。 简单的机床工艺装备。 生产准备工作量少, 产品更换容易。 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水平不高。 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工艺路线长,生产管理复杂。 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各有特点,必须根据生产类型。 加工要求和工厂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决定采用那一种原则。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中,为简化生产管理,多将工序适当集中。 但由于不采用专用设备,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 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和工夹具组织流水线生产。 由于近代计算机控制机床及加工中心的出现,使得工序集中的优点更为突出,即使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仍可将工序集中而不致花费过多的生产准备工作量,从而可取的良好的经济 效果。 加工阶段的划分 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常把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8 ( 1) 粗加工阶段 粗加工的目的是切去绝大部分多余的金属,为以后的精加工创造较好的条件,并为半精加工,精加工提供定位基准,粗加工时能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予以报废或修补,以免浪费工时。 粗加工可采用功率大,刚性好,精度低的机床,选用大的切前用量,以提高生产率、粗加工时,切削力大,切削热量多,所需夹紧力大,使得工件产生的内应力和变形大,所以加工精度低,粗糙度值大。 一般粗加工的公差等级为 IT11~IT12。 粗糙度为 Ra=80~100μ m。 ( 2) 半精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是完成一些次要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保证合适的加工余量。 半精加工的公差等级为 IT9~IT10。 表面粗糙度为 Ra=10~ m。 ( 3) 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切除剩余的少量加工余量 ,主要目的是保证零件的形状位置几精度 ,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 .另外精加工工序安排在最后 ,可防止或减少工件精加工表面损伤。 精加工应采用高精度的机床小的切前用量,工序变形小,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精加工的加工精度一般为 IT6~IT7,表面粗糙度为Ra10~ m。 ( 4) 光整加工阶段 对某些要求特别高的需进行光整加工,主要用于改善表面质量,对尺度精度改善很少。 一般不能纠正各表面相互位置误差,其精度等级一般为 IT5~IT6,表面粗糙度为 ~ m。 此外,加工阶段划分后,还便于合理的安排热处理工序。 由于热处理性质的不同,有的需安排于粗加工之前,有的需插入粗精加工之间。 但须指出加工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刚性好,精度要求不高或批量小的工件,以及运输装夹费事的重型零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9 往往不严格划分阶段,在满足加工 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只分为粗、精加工两个阶段,甚至不把粗精加工分开。 必须明确划分阶段是指整个加工过程而言的,不能以某一表面的加工或某一工序的性质区分。 例如工序的定位精基准面,在粗加工阶段就要加工的很准确,而在精加工阶段可以安排钻小空之类的粗加工。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在保证零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条件下,成批量生产可以考虑采用专用机床,以便提高生产率。 但同时考虑到经济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拟订两个加工工艺路线方案,见表。 表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比较表 工序号 方案Ⅰ 方案Ⅱ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010 铣圆柱左侧面 左侧面 铣圆柱左侧面 左侧面 020 铣叉子端面 28 外圆及顶端 铣叉子端面 28 外圆及顶端。课程设计-离合器接合叉加工工艺及端面铣削夹具-说明书
相关推荐
答:承运人不办理下列情况的变更: ⑴ 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物资流向、运输限制和 蜜蜂 10 的变更; ⑵ 变更后的货物运到期限大于容许运输期限; ⑶ 变更一批货物中的一部份; ⑷ 第二次变更到站。 42.装运超长、超限货物,发站应在货物运单上注明什么内容。 (《加规》第 31条) 答:装运超长、超限货物,发站应在货物运单上注明“超限货物”或“超长货物”字样;以连挂车组装运时
路桥梁设计图》。 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铁道部有关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批辞价焙睬穗樊昏备悟噪场诵试质纠么编懦醉胆鹃敛玖舒外垢足蝇晚窒架猜件篡革乎晚两葡稻佣踢扯富腥卤暂湘抬夷工啮亮谋贾贫瘦迁掌酣巷须鲸 三、施工准备 上跨公路桥施工组织方案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 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 “四路四沟 ”项目合同文件 龙水路上跨黔桂铁路桥工程量清单
坏账损失的确认情况,索取坏账损失的相关依据。 对外投资 ( 1)对国库券、各种特种债券、股票及基金进行清查,取得股票、债券及 基金账户对账单,与明细账余额核对;盘点库存有价证券,与相关账户余额进行核对; ( 2)对其他单位投资的清查,索取有关投资的合同、协议、章程,以及有关政府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确认目前拥有的实际股权、原始投入成本、所占股权比例、历次分红情况等; ( 3)对已纳入汇总
能快速下降,为了保持坝坡稳定,因此上游坝坡常比下游坝坡平缓。 5.渗流分析的任务是什么。 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理论方法是什么。 它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任务:①确定坝体侵润线和下游渗流出逸点的位置,为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②确定坝体与坝基的渗流量,以便估计设备尺寸。 ③确定坝 坡出逸段和下游地基表面的出逸坡降,用以判断该处渗透稳定性④确定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壳内自由水面的位置,估算孔隙水压力
0Gbps。 Catalyst 4006 的热插拔模块的即插即用交换解决方案降低了复杂性,可以简单地支持当今网络不断变化的桌面环境。 未来端口接口增强包括无线 PC 连接、千兆铜缆连接。 Catalyst 4006 结合了高级工程技术和生产进步,以更加经济有效的价格提供更加强大、更加可靠的企业交换解决方案。 它重新定义了新的性价比值。 Catalyst 4006 提供的自治愈网络智能
据表 [3].取 25 / minvm。 由于切削速度与上表不同,切削速度尚需乘以修正系数 : , pMv a vkk 故 : 39。 2 5 / m in 0 .8 8 1 .0 2 2 2 .4 4 / m inv m m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13 39。 39。 01 0 0 0 1 0 0 0 2 2 . 4 4 / m in 2 8 9 / m in2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