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手册内容摘要:

存在渗漏问题。 通病 1 污水、雨水、冷凝水管不做闭水试验便做隐蔽。 产生 后果 可能造成漏水,并造成用户损失。 防治 措施 闭水试验工作应严格按规范检查验收。 地下埋设、吊顶内、管子间等暗装污水、雨水、冷凝水管等要达到确保不渗不漏。 通病 1 管道系统竣工前冲洗不 认真,流量和速度达不到管道冲洗要求。 甚至以水压强度试验泄水代替冲洗。 14/72 产生 后果 水质达不到管道系统运行要求,往往还会造成管道截面减少或堵塞。 防治 措施 用系统内最大设汁流量或不应小于 3m/s 的水流速度进行冲洗。 应以排出口水色、透明度与入口水的水色、透明度目测一致为合格。 通病 1 冬期施工在负温度下进行水压试验。 产生 后果 由于水压试验时管内很快结冰,使管冻坏。 防治 措施 尽量在冬施前进行水压试验,并且试压后要将水吹净,特别是阀门内的水必须清除于净,否则阀门将会冻裂。 工程必须在冬季进行水压试验时,要保持室内正温度下进行,试压后要将水吹净。 在不能进行水压试验时,可用压缩空气进行试验。 通病 1 寒冷地区管道试水后,在冬季没有及时排泄管路积水。 产生 后果 管道和零件冰冻损坏,造成停水修理,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用水。 防治 措施 在寒冷地区应及时排除管中积水。 通病 隐蔽工程项目不经检查或不合格时,便开始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产生 后果 工程遗留隐患,往往会造成返工损失。 防治 措施 凡是工程中埋地或埋入混凝土的部位,有隔热保温要求的管道或设备,以及安装在人不能进入的管沟、管 井和设备层内的管道及附件,都应及时进行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通病 2 水泵基础的强度不检查便安装水泵。 产生 后果 水泵运行中,基础强度不够损坏。 措 防治 施 水泵安装前,不但对其基础尺寸、位置和标高校对外,还应对其强度进行检查,保证符合设计要求。 15/72 通病 2 水泵进出口处的配管和阀门不设固定支架。 产生 后果 水泵配管和阀门的重量直接由水泵接口承受,以及造成水泵进出门连接柔性短管扭曲变形。 防治 措施 水泵配管或阀门处、应设独立的固定支架,同时保证水泵进出口连接柔性 短管轴线,在管道与泵接口两个中心的连线上。 为保证准确度,在安装过程中应做临 通病 2 水泵进出口连接柔性短管安装在水泵进出口阀门 外侧 (相对水泵 ),水泵出水管压力表和止回阔安装在出口阀门外 侧。 产生 后果 由于连接柔性短管安装在阀门的外侧,不仅水泵运行 中产生振动直接传递给阀门,同时当柔性短管损坏需要更换时,将无法截断管道的水。 水泵止回阀安装在控制阀外侧,同样也存在上述检修工作困难。 至于水泵出水管的压力表,安装在控制阀的外侧,当关闭出水阀门,启动水泵时,将无法显示水泵启动后的出水管压力值,对水泵运行管理十分不利。 防治 措施 水泵进出口应先连接柔性短管然后安装 控制 阀门。 水 泵出水口应先安装压力表依次再装止回阀和控制阀门。 通病 2 管道支、吊架用电、气焊开孔。 产生 后果 不但影响美观,同时往往开孔过大螺母紧固不牢。 防治 措施 给排水 管道安装的型钢支架开孔,螺栓孔径 ≤Ml2 时, 不得用电气焊开孔、切割,应使用专用工具。 螺栓孔径 M12 如 需用气焊开孔时,应保证孔径不能过大,并保证开孔平整、光滑。 通病 2 给、排水管穿过配电间,穿过电子计算机房和网站。 产生 后果 若产生漏水影响该房间的设备安全运行。 防治 措施 所有在配电间、电子计算机房和网站内的与本机房无 关的给、排水管道应移到室外。 16/72 通病 2 管道穿越垃圾道、烟道、风道以及伸缩缝、沉降缝 时无特殊技术措施。 产生 后果 管道遭受锈蚀、损坏,在寒冷地区冬期时由于冰冻破 坏。 防治 措施 给排水 工程管道不宜穿越垃圾道、烟道、风道、伸缩缝 及沉降缝,必须穿越时,应装套管,在伸缩缝和沉降处应以柔性管连接,在寒冷地区还应有保温防冻措施。 通病 2 大型综合标管线地方较多的管道不刷色环。 产生 后果 管道不易辨认,特别是在吊顶内的管线较多的地方更 不好识别。 防治 措施 大型综合标管线地方较多的管道按设计要求刷色 环。 通病 2 埋设管道使用管补心、油任,法兰等活接头部件。 产生 后果 管道在施工中由于成品保护不够遭受外力,或者因系统运行产生的水锤现象而损坏。 防治 措施 埋设管道变径,应采用异径管箍连接,不应使用油任、法兰等活接头部件。 通病 2 埋地管道的地面立管预留甩口不能满足立管安装的距墙尺寸要求。 产生 后果 返工修理,甚至破坏地面。 防治 措施 管道立管甩口施工前应准确了解墙体尺寸,特别是装饰层的厚度,保证管道或附件外边距墙体表面不小于 1 ㎝间隙。 通病 安装水表时,水表贴着墙面,以及水表前后没有足够的直线管段。 产生 后果 水表贴紧墙面,则给水表的安装、检修和查看水表数据带来困难;水表前后没有足够的直线管段,那么流过水表的水的形态是杂乱无章的,造成很大阻力。 17/72 防治 措施 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查看和不受曝晒、污染、冻结的地方;安装螺翼式水表时,表前阀门应有 8~ 10 倍水表直径的直线管段,其他水表的前后应有不小于 300mm 的直线管段;室内分户水表其表外壳距净墙表面不得小于 30mm,表前后直线管段长度大于 300mm 时,其超出管段应拗弯沿墙敷设。 通病 3 水表的前后两连接管段不在同一直线上,强行用活接头连接。 产生 后果 水表的活接头处承受很大内应力,造成水表活接头破裂、漏水。 防治 措施 安装水表时,首先应检查活接头质量是否可靠、完整无损,若水表与其连接的前后管段不在同一直线上,必须认真调整,调整合适后,先用手把水表两端活接头拧上 2~ 3 扣,左右两边必须同时操作,再检查一遍,到水表完全处于自然状态下,再同时拧紧活接头。 通病 3 生活热水管道安装位置不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产生 后果 影响使用,甚至造成烫人事故。 防治 措施 冷、 热水管和水龙头并行安装,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上面;垂直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面向的左侧;在卫生器具上安装的冷热水龙头,热水龙头应安装在面向的右侧。 通病 3 生活水箱给水进水口低于溢流管水口。 产生 后果 给水管停水后因水箱水回流而给水管被污染。 防治 措施 生活的饮用水不得因水倒流而被污染,给水管配水进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生活水箱给水进水口高出溢流管其最小间隙为给水管管径的。 溢流管不得与下水道直接连接,出口应设网罩。 通病 3 高层热水供 应系统管道间支管阀门与立管直接连接。 18/72 产生 后果 因立管的伸缩变形,使支管阀门损坏断裂。 防治 措施 高层热水供应系统管道间支管阀门与立管连接时,支管不能直接与立管连接,支管必须使用两个弯头以利于伸缩。 通病 3 生活饮用水管道与非饮用水管道连接。 产生 后果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遭到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防治 措施 生活饮用水管道不得与非饮用水管道连接。 在特殊情况下,必须以饮用水作为工业备用水源时,两种管道的连接处应采取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 通病 3 生活的饮用水管道与大便器 (槽 )冲洗管道直 接连接。 产生 后果 污染生活饮用水管道,影响人体健康。 防治 措施 采用大便器由水箱供水或有隔离措施的专用阀门,使饮用水管与大便槽 (槽 )冲洗管隔开,确保水质不受污染。 通病 3 给水管道穿过橱窗、壁柜、木装修甚至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 产生 后果 影响这些设施的功能,破坏建筑物的装修。 防治 措施 发生以上现象时应采取措施,将管道移到这些设施外面。 通病 3 给水管道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产生 后果 当管道渗漏时会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产生爆炸或燃烧。 防治 措施 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同时也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通过。 通病 3 给水管道埋地布置在受重物压力下方。 产生 后果 可能将给水管道压坏,造成供水中断事故。 防治 措施 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 19/72 通病 生活给水引人管与污水排水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 过小。 产生 后果 往往造成给水管穿过污水井中,不便 于 维修。 防治 措施 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水管管外壁的水乎净距不应 小于。 通病 4 建筑物内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埋设净距 离过小。 产生 后果 不便于维修,如修理一支管道会损坏另一支管道。 防治 措施 建筑物内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问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 时应为 ,交叉埋设时应为。 且给水管宜在排水管上面。 通病 4 给水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 不设套管。 产生 后果 管周围出现渗水,维修时也会损坏墙体的防水功能。 防治 措施 给水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应 采取防水措施。 如设置刚性或柔性套管。 通病 4 给水管、消防水管在不防冻的房间内敷设。 产生 后果 有可能使管道冻坏,影 响正常供水功能。 防治 措施 给水管不宜设在不防冻的房间内,如敷设在有可能结 冻地方应采取防冻措施。 如采用电热带装置,保证管道在正温下运行 (见图 1- 1)。 图 11 自限温电热带 通病 4 中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 20/72 产生 后果 中水管道的水质标准达不到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如误饮用中水会对人的身体有很大伤害。 防治 措施 必须限制中水的使用范围,根据中水回用的水质标准 要求,只能作为生活杂排水用,如厕所冲洗便器、城市绿化、洗车、扫除等。 不得用于生活饮用水。 通病 4 中水贮存池 (箱 )没采用耐腐蚀 和易清垢的材料制 作。 钢板池 (箱 )内壁供水系统没采取防腐处理。 中水供水管道 及附件采用非镀锌钢管。 产生 后果 降低设备用管道的使用寿命。 防治 措施 中水贮存池 (箱 )宜采用耐腐蚀、易清垢的材料制作。 钢板池 (箱 )内壁供水系统应采取防腐处理。 中水供水管道及附 件不得采用非镀锌钢管。 中水管道不得装取水龙头。 便器冲洗宜采用密闭型设备和器具。 绿化、浇洒、汽车冲洗宜采用壁式或地下式的给水栓。 通病 4 中水管道外壁、水池 (箱 )、阈门、水表及给水栓无 标志。 产生 后果 会造成误饮用中水,对人体造成伤害 防治 措施 中水管道外壁应涂浅绿色标志。 中水池 (箱 )、阀门、 水表及给水性均应有明显的“中水”标志。 中水验收应逐段进行检查,防止误接。 通病 4 埋设排水管道支墩不稳固,或间距超过施工规范要求。 产生 后果 因为回填土等施工,使管道损坏或局部形成倒坡。 管道发生渗漏或流水不畅、堵塞。 防治 措施 管道支墩要牢靠,当支墩超过 30cm 时,应分层回填土,防止挤压管道。 同时严禁管道上面和两侧使用机械夯实。 铸铁管道支墩间距不应大于 2m。 排水硬聚氯乙烯管横管直线管段支承件的间距 (见表 13)。 排水硬聚氯乙烯横管直线管段支 承件间距 表 13 管径( mm) 40 50 75 90 110 125 160 间距( m) 21/72 通病 4 管道甩口封堵不及时;排水塑料管件质量粗糙,内部注塑膜未清除干净,造成管径缩小。 产生 后果 管道堵塞,甚至清通不成,只好截断管道重新设计安装。 防治 措施 管道安装前,首先应认真清除管道和管件中的杂物,管道甩口特别是向上甩口应及时封堵严密,防止杂物进入管道中。 为了截留掉入立管中的杂物,当首层立管检查口安装后,在立管检查 口处及时安装防堵铁簸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当排水立管安装开始时,在首层立管检查口处拆除检查口盖,及时装入铁簸箕,铁簸箕前端应与管内壁贴紧,下部伸出管外。 铸铁排水管使用的铁簸箕在其尾部开孔,以便将其固定在立管检查口下部的螺栓上 (见图 12); UPVC 管道使用的铁簸箕宜将其尾部焊 — 上自制的扁钢抱卡,抱紧在立管上 (见图 13)。 这样在施工过程中掉入排水立管中的杂物就可以从铁簸箕排出管外,防止进入立管底部。 铁簸箕宜采用 ~ 的钢板制作,因为若钢板过薄强度不够,铁簸箕无法拦挡较重的异物,易 损坏;而钢板过厚,制作成簸箕形状又较困难。 制作铁簸箕时,其宽度应不大于检查口的直径,以方便其拆卸使用。 UPVC 管道使用的扁钢抱卡可采用 B20 3 的扁钢制作。 在工程后期,管道基本安装完毕,立管透气罩也已安装完成后,就可以将铁簸箕拆除,并及时将立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