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工程技术论文内容摘要:
在河床、河谷、沟谷和受泥石流影响区域内管段上,修筑施工作业带应与组装焊接工艺紧密相接,且不得在洪水期施工。 腰陷地形的处理 方法 腰陷地形由于路窄 , 两边均为深沟,管线施工场地狭窄,在清理作业带时先将水工保护施工,然后按正常段施工。 4 运布管系列方法 正常程序运布管 对经过 修整 、 承受 力较好的作业带,采用管车运管、吊车卸管、吊管机布管等方法,按正常程序布管作业。 槽子车 二次倒管和布管 对于山 区狭窄地 段 , 由于施工便道狭窄管车无法行进 处,采用运管槽车二次倒运。 或 第 5 页 共 23 页 在 D60 推土机上安装托管架,进行二次倒管 (每次拖运 1~2 根钢管 )。 牵引车牵引爬犁运管 对于坡度较大的地段采用牵引车牵引爬犁的方法运管。 采用吊管机运管 地形复杂爬犁运管困难地段采用吊管机运管。 采用卷扬机运管 纵向坡度超过 20176。 的地段采用卷扬机运管 堆管 采用运管车将管子堆放在临时堆管场。 管子不允许与地面接触,管子与地面的最小距离为。 管堆管高度不宜超过 3 层;管垛支撑应以管子的中部对称布置,管端距端部支撑的距离为 ~ 2m,管垛支撑 6 道,管垛支 撑采用编织袋装稻壳,编织袋与管子的接触宽度不少于。 人工布管 在轻轨上安装特制轨道车,采用吊车将管子放在轨道车上,使用人工将管子推至管道组对区域,采用吊管机卸管。 轨道车制作图 4- 1 所示: 图 4- 1 轨道车制作图 第 6 页 共 23 页 表 主要机具设备 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 号 数 量 1 吊管机 572G 1 台 2 吊车 25t 1 台 3 指挥车 越野车 1 辆 4 轻轨 自制 1000m 5 轨道车 自制 4 辆 6 道木排 自制 16 块 表 劳动组织 分配表 职务 数量 职务 数量 机组长 1 机手 2 技术人员 1 司机 2 HSE 协调员 1 普工 14 起重工 2 合计(人) 23 5 山区管道敷设组焊施工 技术 概述 由于 山区的地形地貌 崎岖复杂 , 给管道下沟 组焊 造成 很多的困难, 根据山区的地形地貌,可将管道 敷设 分为沿山脊敷设,沿山坡敷设,两种敷设方式。 纵坡管道 敷设 组焊技术 15176。 时的敷设组焊技术 当坡度小于 15176。 时,可进行小 区域内的焊接流水作业,使用吊管机布管、组对,履带式二弧焊机焊接, 施工设备用道木找平。 当坡度大于 15176。 小于 20176。 时 的敷设组焊技术 当坡度大于 15176。 小于 20176。 时 , 沿施工作业带每间隔 50m,修筑一施工作业平台,停放焊接设备。 利用吊管机布管,三步搭组对焊接。 当坡度大于 20176。 时的敷设组焊技术 当坡度大于 20176。 时 , 管道爬坡段在坡顶设置卷扬机,在坡脚下修建管道预制场地,可进行单根预制牵引,或二、三联管预制牵引就位。 管道下坡段或防腐管可利用施工便道直接运至坡顶的地段 ,在坡顶设置卷扬机,防腐管由卷扬机牵引单根从坡顶经过管沟滑下, 第 7 页 共 23 页 布在管沟内,管线自下向上焊接。 为防止布在管沟内的防腐管产生滑动,在两侧管沟壁上打上钢桩,用钢丝绳捆绑防腐管固定在钢桩上。 防腐管底部放置两架小托车,以利于管子的下放,并能防止防腐层贴地损伤。 在作业带上每隔 50m 设置一个 6 6m 的焊接作业平台,利用三步搭或横担对口,管道的布管要与焊接紧密连接。 如图 5- 1 所示 图 5- 1 当坡度大于 20176。 时的敷设组焊技术 图 横坡管道敷设 焊接 技术 横坡管道敷设关键问 题是施工作业带开拓。 横坡坡角为 1020176。 时的敷设组焊技术 当横坡坡角为 1020176。 时,可直接在斜坡上挖填土修建; 横坡坡角为 2030176。 时的敷设组焊技术 当横坡坡角为 2030176。 时,采用铲土的方法; 横坡坡角超过 30176。 时的敷设组焊技术 当横坡坡角超过 30176。 的土方地段,必须修建挡土墙或采用打桩等其他有效方法使作业带保持稳固。 管道沿山 体斜坡 敷设组焊技术 管道沿山体斜坡敷设,坡度相对较缓。 施工便道沿施工带修筑,局部陡坡区段绕行。 采用爆破方式用单斗挖掘机将高 处碎石导到低处,推土机推扫碾压,人工找平。 为减小施工作业带的宽度,管沟开挖后,将返土摊平。 吊管机辅助三步搭布管沟下组对,履带式二弧焊机焊接。 回填当坡度较大,作业带开拓困难时,可先进行石方段管沟开挖,然后将管摊平,利用小型机具布管,采用三步搭和小型焊接设备组对焊接,管底铺设横担,管道焊 第 8 页 共 23 页 接完 成后进行 人工清沟,三 步搭下管。 对于坡底形成的积水采用人工修筑排水管沟进行排出。 如图 5- 2 所示 图 5- 2 管道沿山体斜坡敷设组焊技术 图 管道遇到大冲沟时的敷设组焊技术 当管道遇到大冲沟,修建施工便道 非常 困难,管 子 无 法运至沟底时,采用悬索吊装的方法施工。 在施工作业带上每间隔 50m 修筑一个施工作业平台,停放焊接设备。 用三步搭或横担组对,用小型轻便焊接设备焊接。 如图 5- 3 所示 图 5- 3 管道遇到大冲沟时的敷设组焊技术 图 设备配置 表 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履带式二弧焊机 台 8 2 轮式二弧焊机 台 2 3 林肯单弧焊机 台 2 返修口 4 吊管机 70T 台 4 第 9 页 共 23 页 5 推土机 D80 台 2 6 装载机 75B 台 1 7 挖掘机 台 2 8 卷扬机 50T 台 1 6 黄土塬地貌段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从马路壕至黄河西岸,管道沿线经过几个典型的黄土塬:大树园林场黄土塬、神腰岭到桑壁的黄土塬、桑壁塬、杨家园黄土塬等。 黄土塬地貌的特点是:塬上比较平坦、种植有大量果树、开垦有大量农田;边缘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冲沟,黄土塬的上塬和下塬处坡度较陡。 黄土塬 施工技术措施 山区黄土塬地段,施工设备和管材运行困难,给管道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山区陡坡地段管道安装更为困难。 因此, 有无施工便道,施工作业带的宽窄,是影响山区施工的主要问题。 应根据管道走向、山势的特点和湿陷性的土质特点,进行开辟施工便道、施工作业带,以满足钢管运输、施工机具设备的通行要求。 在满足运输的条件下,根据地形组织适宜的组焊、安装施工方式,进行管道安装作业,在管道安装完成后组织进行完善的水工保护作业。 利用伴行路和施工便道运管技术 首先利用伴行路和施工便道将防腐管运到黄土塬上,在黄土塬上的上塬和下塬处设堆管场,堆管场的尺寸为 20 15m。 管沟开挖技术 根据控制桩放出管道中心线,开挖管沟, 管沟底部要清理平整。 布管技术 在黄土塬的坡顶设置卷扬机,防腐管由卷扬机单根从坡顶经过管沟滑下,布在管沟内。 为防止布在管沟内的防腐管产生滑动,在两侧管沟壁上打上钢桩,用钢丝绳捆绑防腐管固定在钢桩上。 材 下放防损伤技术 为了保护管材的防腐层不受损伤,管材在下放的过程中,在 防腐管底部放置两架小托车,以利于管子的下放,并能防止防腐层贴地损伤。 如图 6- 1 所示 : 第 10 页 共 23 页 图 6- 1 管道的布管与焊接连接技术 在作业带上每隔 50m 设置一个 6 6m 的焊 接作业平台,利用三步搭或横担对口,管道的布管要与焊接紧密连接。 如图 6- 2 所示 : 图 6- 2 管道的布管与焊接连接技术 图 黄土塬塬上施工技术措施 对于黄土塬塬上的管道其布管、焊接方法与平段主线路相同。 临时水工保护 管道沟下组焊或下沟后,如不能及时回填,则用 编织袋 装土堆砌在管道上,压住管子 ,以防下雨时沟内积水造成管道漂浮或细土流失,一般地段间隔 50m,积水地段间隔 20m,每处压管长度 4m。 如图 6- 3 所示 : 第 11 页 共 23 页 图 6- 3 临时水工保护图 7 管道沿河谷敷设技术 工程概况 管。管道工程技术论文
相关推荐
和砂浆材料用量定圭灿教越邵坪磨周栗硬棉克驱的赐缎观尚后仙勋启婴闺朗贰纸醋沮樟家矾娄濒朗吭此九诚圃温粥化砒摩递丈淳掌李傲葵厕友皱皿迸躯菩铱末柯兼肉 ⑵ 给、排水工程:水源设施、净水厂、加压站、清水池、水塔、雨污水泵站、给排水管道、渠道等; 沿海港口水工工程定额编制说明及规定沿海港工概预算编制规定总说明为适应交通水运工程建设市场发展的需要,按照交通部《水运工程定额管理办法》的规定, 对
~ 2m;基岩主要为 T2m11 和 T2m12 的沉积岩,角砾岩分布于边坡底部,紧接角砾岩之上为一层厚度 2~ 6m的泥岩层,泥岩之上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砂砾岩相间分布,在角砾岩之下有少量花岗岩分布。 大部分为弱风化下部和微新岩体。 主要发育的节理有 3 组,节理面多平直粗糙,浅部多张开夹泥膜,深部一般微张。 ② 左侧边坡 左侧为溢洪道引渠底板开挖至高程 ,地层岩性
3)呼吸设备; 4)急救设施。 应制定火警、易燃及有害气体泄漏、爆炸、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的紧急应变程序和方法。 沼气站内严禁烟火,在醒目位置设置 “严禁烟火 ”标志。 严禁违章明火作业,动火操作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经过安全部门审批;禁止石器、铁器过激碰撞。 该沼气站周边没有高压电线,距民用建筑物 25 米以上,距人员密集区 100 米,完全满足安全要求。 另外,公司制定消防预案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 90%,实验效果好; 有开放性实验室,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开放范围及覆盖面广。 必修课程实验开出率为≥ 90%,所开实验基本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 有开放性实验室。 实践教学基地及场所( 4 分)(学年) 有充足且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场所; 实习指导教师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越来越大的决定作 用 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 这是科技进步直接作用于生产力诸要素的结果 . 它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 对劳动者的智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推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发展 , 使社会分工趋于合理和优化 . 这些说明 , 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 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源泉 . 科技进步构成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