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永高速公路漳州华安段a6项目经理部大湖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内容摘要:
险评估的结果:坍塌和洞口失稳为大湖底隧道重大风险源。 重大风险源评估思路: A、按《指南》要求,建立评估风险矩阵; B、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预测事故后果,进行评估; C、参照风险矩阵,确定风险等级。 ( 2)风 险矩阵的建立 推荐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重大风险源动态估测。 按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建立风险矩阵表。 下表为事故可能性和后果等级分级表。 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 概率范围 中心值 概率等级描述 概率等级 > 1 很可能 4 ~ 可能 3 ~ 偶然 2 < 不太可能 1 注:①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 ②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 等级 1 2 3 4 定性描述 一般 较大 重 大 特大 人员伤亡 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 3 或重伤人数< 10 3 ≤ 人员 死 亡(含失踪)人数< 10 或 10≤重伤人数< 50 10≤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 30 或 50≤重伤人数< 100 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 30 或重伤人数≥ 100 注:人员伤亡是指在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等 级 1 2 3 4 定性描述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经济损失(万元) Z< 10 10≤Z< 50 50≤Z< 500 Z≥ 500 注:直接经济损失是指 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 根据要求,结合风险矩阵法,建立风险接受准则。 专项风险分为四个等级:低度(Ⅰ级)、中度(Ⅱ级)、高度(Ⅲ级)、极高(Ⅳ级)。 低度(Ⅰ级)表示有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中度(Ⅱ级)表示有显著风险,需加强管理不断改进;高度(Ⅲ级)表示高度风险,需制定风险消减措施;极高(Ⅳ级)表示极高风险,不可忍受风险,需纳入目标管理或制定管理方案。 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1 2 3 4 很可能 4 高度 Ⅲ 高度Ⅲ 极高Ⅳ 极高Ⅳ 可能 3 中度Ⅱ 高度Ⅲ 高度Ⅲ 极高Ⅳ 偶然 2 中度Ⅱ 中度Ⅱ 高度Ⅲ 高度Ⅲ 不太可能 1 低度Ⅰ 中度Ⅱ 中度Ⅱ 高度Ⅲ 结合本项目实际,隧道洞口及洞身地质条件较差,缺乏自稳能力,集中降雨状态下洞室内呈淋雨状或点滴状出水;以下将坍塌和洞口失稳列为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 ( 3)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根据评估指南要求,按下表建立案例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计算指标分值M。 案例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评估值 说明 总包企业资质A 三级 3 / 二级 2 / 一级 1 / 特级 0 0 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 B 无资质 1 / 针对当前作业的主要分包企业 有资质 0 0 历史事故情况 C 发生过重大事故 3 / 指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从事过的工程项目曾经发生的事故情况 发生过较大事故 2 / 发生过一般事故 1 1 未发生过事故 0 / 作业人员经验 D 无经验 2 / 从特种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的工程经验考虑 经验不足 1 / 经验丰富 0 0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E 不足 2 / 从“三人类 ”的持证、在岗情况考虑 基本符合规定 1 1 符合规定 0 / 安全投入 F 不足 2 / 基本符合规定 1 / 符合规定 0 0 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 G 不符合合同要求 2 / 基本符合合同要求 1 / 符合合同要求 0 0 专项施工方案 H 可操作性较差 2 / 可操作性一般 1 1 可操作性强 0 0 大湖底隧道总包企业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资质为公路工程总承包特级,总包企业资质 A 为 0 分。 无劳务分包由企业自己组织施工,有资质, B 为 0 分。 历史事故情况 按保守取值 ,取历史发生过一般事 ,故 C 为 1 分。 作业人员经验较为丰富, D 为 0 分。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按保守取值 ,取基本符合规定, E 为 1 分。 安全投入按保守取值 ,取基本符合规定, F 为 1 分。 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符合合同要求, G 为 0 分。 专项施工方案按保守取值 ,可操作性一般, H为 1 分。 经过计算: M= A+B+C+D+E+F+G+H= 3 根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可得:折减系数 y=。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 计算分值 M 折减系数 y M> 12 9≥ M≤ 12 6≤ M≤ 8 3 ≤ M ≤ 5 0≤ M≤ 2 ( 4)坍塌事故危险性评估 A、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建立下表洞身开挖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评估值 说明 围岩级别A Ⅴ、Ⅵ级 45 4 可根据围岩节理发育情况和岩性适当调整分值 Ⅳ级 3 / Ⅲ级 2 / Ⅰ、Ⅱ级 01 / 断层破碎情况B 存在宽度 50m 以上的大规模断层破碎带 34 4 存在宽度 20m 以上、 50m 以下的中等规模断层破碎带 2 / 存在 宽度 20m 以下小规模断层破碎带 1 / 不存在断层破碎带 0 / 渗水状态C 岩溶管道式涌水 / 渗水状态应考虑天气影响因素 线状一股状 / 线状 / 干一滴渗 地质符合性D 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文件相比较差 23 / 由监理工程师确认 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文件基本一致 1 1 施工控制与设计 0 / 施工方法E 施工方法不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 23 / 可参照有关技术标准确定是否适合 施工方法基本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 求 1 1 施工方法完全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 0 / 施工步距 F= a+b a Ⅴ、Ⅵ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 120m 以上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 250m 以上 45 / 二次衬砌距离掌子面的距离是影响隧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指标主要考虑施工时台阶法施工、全断面法施工二次衬砌是否及时跟上 Ⅴ、Ⅵ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 120m 以上、250m 以下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 120m 以上、 160m 以下 3 / Ⅴ、Ⅵ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 70m 以上、 120m 以下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 120m 以上、 160m 以下 2 2 Ⅴ、Ⅵ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 70m 以下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 120m 以下 01 / b 一次性仰拱开挖长度在 8m 以上 23 / 一次性仰拱开挖长度在 8m 以下 01 1 隧道坍塌事故可能性分值 P= y( C*A+B+D+E+F)= ( *4+4+1+1+3)=。 建立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 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 计算分值P 事故可能性描述 等级 P≥ 15 很可能 4 8≤P< 15 可能 3 3≤P< 8 偶然 2 0≤P< 3 不太可能 1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隧道发生坍塌的等级为 3;为可能性。 B、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 经过评估计算,大湖底隧道发生坍塌事故的可能性为可能,隧道如果发生坍塌,会造成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 310 名作业人员发生死亡事故,后果较为严重。 C、坍塌事故危险性评估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 后果定性描述 特大 重大 较大 一般 后果等级 4 3 2 1 人员伤亡数量(人) ≥ 30 或≤ 100 10≤ F< 30 或 50≤ SI< 100 3≤ F< 10 或 10≤ SI< 50 F< 3 或 SI< 10 根据人员伤亡等级标准,坍塌事故为中度(Ⅲ级)风险,有显著风险,需制定风险消减措施。 5 洞口失稳危险性评估 A、建立洞口失稳可能性评估指标表 ,洞口失稳可能性评估指标。 洞口失稳可能性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评估值 说明 围岩级别A Ⅴ、Ⅵ级 45 4 可根据围岩节理发育情况和岩性适当调整分值 Ⅳ级 3 / Ⅲ级 2 / Ⅰ、Ⅱ级 01 / 施工方法B 施工方法不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 23 / 可参照有关技术标准确定是否适合 施工方法 基本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 1 0 施工方法完全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 0 0 洞口偏压C 洞口存在较严重偏压 3 / 洞口存在可矫正偏压 2 2 洞口无偏压 01 / 大湖底隧道围岩为Ⅴ、Ⅳ、Ⅲ级,整体围岩较好, A 为 4 分。 施工方法选用单侧壁导坑法、弧形导坑法、台阶法和全断面法施工,基本适合水文地质条件要求, B 为 1 分。 洞口存在偏压,洞口偏压 C 为 2 分。 隧道施工区段洞口失稳事故可能性分值计算公式为: P= y( A+B+C)。 代入数值 ( 4+0+2)得 P= 对照等级标准表 ,发 生洞口失稳为 3 级为可能。 隧道施工区段洞口失稳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 计算分值 P 事故可能性描述 等级 P≥ 8 很可能 4 5≤ P<8 可能 3 2≤ P< 5 偶然 2 0≤ P< 2 不太可能 1 B、洞口失稳事故后果评估 经过计算,大湖底隧道发生洞口失稳事故的可能性为可能。 事故发生后,可能会造成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 3~10 名作业人员发生重伤事故,后果较为严重。 C、洞口失稳事故危险性评估 洞口失稳事故为中度(Ⅲ级),有显著风险,需制定风险措施。 八、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接受准则 按评估指南要求 ,一般风险源由施工企业按常规制定控制措施。 重大危险源应按照预案、预警、预防等三阶段来制定控制措施。 风险接受准则。 风险接受准则 风险等级 接受准则 处理措施 低度 可忽略 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 中度 可接受 一般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 高度 不期望 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 极高 不可接受 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规避措施并加强监测,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 通过表可以看出,大湖底隧道洞口失稳属“可接 受”风险,需采取一定的监测措施。 大湖底隧道坍塌属“不期望”风险,需采取处理措施并加强监测,防止事故发生。 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 一般风险源指风险源相对简单,影响因素间关联性较低,运用一般知识与经验即可防范的风险源。 主要包括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事故。 ( 1)安全甩电及洞内电气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A、所有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 B、洞内电气设备的操作符备下列规定:非 专职电工不得操作电气设备;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接触的部位,设有良好的绝缘。 C、高压线引至施工现场的室内变电所,所内通风及排水良好,门向外开,上锁并由专人负责。 人员不得随便进人,变压器安设位置、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B、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二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统一编号。 其安装形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造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C、现场内支搭架空路线的线杆底部要实,不得倾斜下沉,与基坑边及临近建筑有一定安全距离,且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成束 架空敷设,达不到要求必须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D、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严格按 TN― S系统布置,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E、现场内各用电设备,尤其是电焊、电热设备、电动工具,其装设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维修保管由专人负责。 F、直接向洞内供电的馈线上,严禁设自动重合闸,手动合闸时与洞内值班人员联系。 ( 2)安全焊接作业 A、工作时穿戴工作服、绝缘鞋、电焊手套、防护面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系安全带。 B、焊接作业周围 1 Om 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漳永高速公路漳州华安段a6项目经理部大湖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
相关推荐
升器4钢 内 筒钢 内 筒提升器2相敏解调A/D主令信号工控机调制器比例阀提升器1钢 内 筒YA主令点A 18 液压提升系统安装完成后,按下列步骤进行调试: , 检查溢流阀的调压弹簧处于是否完全放松状态。 器 主油缸、锚具缸之间的油管连接是否正确。 ,检查液压泵主轴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手动操作控制柜中相应 按钮,检查电磁阀和截止阀的动作是否正常,截止阀编号和提升器编号是否对应。 (行程传感器
主要技术指标 图 LKK01 LKK01B 手动报警按钮上的有机玻璃为可复位型 向下打开 TEL 保护 编址手动报警按钮 盖 可使 用电话插孔 工作电压 DC24V 报警电流 1mA 环境温度 0 50 相对湿度 95 线制 二总线 有极性 带电话插孔 外形尺寸 长 宽 高 = 120 mm 92mm 48mm 如图 所示 拨码方式 二进制拨码 占用报警回路中 1 个地址 1 2 3 4 5 6
经验、现场环境以及招标文件的要求,由投标人自主报价。 投标人的报价由不可竞争费用和可竞争费用构成。 不可竞争费用 (规费) 应严格执行 合造价字( 2020) 01 号文件 有关费用标准,不得降低标准进行竞标。 不可竞争费用包括: 规费(见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计算基数 费率(%) 工程名称 1 养老保险费 人工费 20. 00 建筑、装饰装修、安装、市政、 园林 绿化及仿古工程 2
me Relay 等。 漯河市广电综合信息网络总体技术方案第 四章 、 漯 河 市 广 电 综 合 信 息 网 络 总 体 技 术 方 案 漯 河 市 广 电 宽 带 I P 网 络 建 设 的 总 体 规 划 宽带 IP网络的建设工作也要本着循序建设、逐步扩大的原则进行。 当前,在本期建设中,首先解决集团用户的接入问题
将派遣专家组分阶段进驻施工现场,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项目进行研究指导,帮助项目部抓好施工生产,直接参与重大施工方案的决策。 施工组织机构 见《 施工组织机构图 》。 2 施工组织机构图 施工组织机构职能与分工 项目经理职责 项目经理是法人代表的被授权人,代表企业法人对整个工程负责,是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安全副经理 对外协调副经理 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部 安全质量部 物资设备部 计划经营部
eader, read t he relevant inf ormat ion, larger harvest , inspired. I t hink t he abilt y of r epelling is t o str engthen t he par ty39。 s governing capacit y in quest ions of the constr uction of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