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标隧道初期支护二衬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衬砌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程序,应提前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 3) 当混凝土面超过拱顶时,泵管出口理设在混凝土面以下,保证拱顶所有空间能填满、填实; 20 ( 4) 二次衬砌施作前,铺设防水层;防水板与喷层面平顺密贴,无钢筋或锚杆外露,凸凹较大时先行补平; ( 5) 二次衬砌施作前,将喷层或防水层表面的粉尘清除干净,并洒水润湿。 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收缩开裂,振捣时不损坏防水层; ( 6) 二次衬砌的内轮廓、中线及标高须符合图纸要求; ( 7) 二次衬砌拆模时间:承重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0%以上;不承重结构:当混凝土强度达到 以上; ( 8) 隧道拱、墙背后空隙回填密实,并按下列要求与衬砌同时施工: ① 边墙基底以上 lm范围内的超挖,用与边墙相同材料一次灌筑; ② 其余部位,超挖在允许范围内,采用与衬砌相同材料灌筑;在起拱线和墙基以上 1m 范围内用同级混凝土回填,其余超挖部分采用同级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回填密实并保证初期支护必须与围岩密贴。 、钢筋的制作 ( 1)二次衬砌钢筋在 1∶ 1 的制作样台上,分单元分片制作成形,各单元间预留足够的搭接长度。 ( 2)用于制作加工的钢筋表面应洁净。 油渍、漆污、浮皮和铁锈在使用前应清除干净。 在焊接处的水锈在焊接前应清除干净。 钢筋除锈一般可以在钢筋冷拉调直过程中进行,或使用电动除锈机或钢丝刷进行。 ( 3)钢筋下料切断采用 GQ40 型钢筋切断机。 先制作钢筋下料平台,每种规格下料前,先将钢筋需要的下料长度标识在下料平台上,经复核无误后,设置断料尺寸栏板,再开始下料,以保证下料尺寸准确。 ( 4) 钢筋弯曲成型一般可采用 GW40 型钢筋弯曲机,辅以手摇扳手、卡盘、扳头等手工工具。 不允许热弯曲,也不允许锤击弯曲或尖角弯折。 ( 5)将在放样台上分单元分片制作成形的 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对特殊位置及不同尺寸的钢筋网片应作好安装断面位置的标记。 为便于钢筋网片的吊运及安装,将大面积的钢筋网片分多片制作,运至现场。 安装时,将每片钢筋用纵横向钢筋联结成一个整体,连接采用绑扎连接,纵向钢筋应预留一定长度以便与下组衬砌钢筋的联接,并设加强连接筋。 为方便边拱钢筋的安装搭设作业台架。 ( 6)钢筋安装施工误差及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按规范要求的数量和频度进行钢筋质量检验。 21 、洞口崩坡积体 崩坡体积位于上槽隧道建德端洞口段,平面面积约 99000平方,最大厚度约 2025m。 崩坡积体以含 粘性土碎石块、块石土为主,松散现状稳定,但性质差,开挖后易变性失稳。 崩坡积体设置两排抗滑桩,每排抗滑桩提供的每米 1000KN 水平抗力,对坡体的稳定系数可达。 建德端洞口右侧设置 7 根抗滑桩( 11~14 桩长 22 米, 15~17桩长 24 米),左洞左侧设置 11 根抗滑桩( 22~26桩长 35米, 27~211 桩长 30米)。 对于洞口崩坡体积我项目部根据设计要求采取以下措施 、先对滑坡体进行治理:隧道进洞口段两侧距离隧道 1倍洞径以外,沿崩坡积体主划方向布置两排抗滑桩,抗滑桩间距 6m,界面形状矩 形,断面尺寸 2m*3m。 此外,加强地表及洞内排水设计,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做到一次根治,不留后患。 、适当延长明洞长度,建德段左右洞均采用削竹式洞门。 为减少右洞偏压,左洞明洞二衬浇筑完成后,经行明洞回填,待左洞洞口完成及进洞 30米后方可经行右洞洞身开挖,保证右洞安全进洞。 、加强地下排水设计:为更好地引排地下水,在防水层与围岩间设环向盲管,集水钻孔、纵向排水管等,组成全方位排水系统。 、加强隧道穿越爆破积体段复合衬砌支护结构设计,补充 SCZ5 型衬砌,采用 φ 108*6mm 大管棚或 φ 42*4mm 注浆小导管作为超前支护; 42*4mm 系统注浆小导管纵横间距 *,梅花型布置; 26cmC25 喷砼 +A6 钢筋网、 20d 工字钢拱架 ;50cm 厚 C30 模注钢筋混凝土二衬。 、暗洞段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案: SCZ5 型复合衬砌 Ⅴ 级围岩先,后行洞均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抗滑桩开挖采用跳槽法开挖,护壁采用钢筋砼,每模护壁质量都报监理检验合格后才进入侠义道施工工序,对于滑坡体主划方向的 24~26 桩等右侧抗滑桩施工完成后方可施工,保证山体的稳定性,防止滑坡体的扰 动。 、待抗滑桩施工结束后,左洞建德端洞口明洞边仰坡进行拉槽式开挖的方法,洞口边仰坡施工完成后进行暗洞开挖, 左洞进洞 30~50 米左右,洞口段进行仰拱成环及二衬的施工,明洞二衬也及时施作并进行明洞反压回填 ,暗洞二衬紧跟期开挖工作。 待左洞暗洞进洞 50 米后右洞方可进洞施工,这样就减少了右洞的偏压,使右洞安全进洞施工作业。 22 施工计划 本标段隧道工程计划开工时间为 2020 年 5 月 20 日,完工时间为 2020 年 9 月 31日。 隧道抗滑桩开工时间为 2020 年 5 月 20日,完工时间为 2020 年 11 月 15 日。 隧道洞口及 洞身 初期支护计划开工时间为 2020 年 11 月 1 日,完工时间为 2020 年 12 月 31日,隧道二衬计划开工时间为 2020年 1月 10 日,完工时间为 2020 年 3月 30 日。 上槽隧道的施工投入劳动力及机械:计划投入人员 180 人,其中技术人员 6 人,施工管理人员 7 人, 专职安全员 1 人, 施工人员 166 人,其施工用混凝土由 K175+150右侧隧道混凝土拌和场集中拌和供应; 拟投入的施工机械主要有凿岩台车 2 台、 HBT60砼输送泵 1 台、 9m 衬砌台车 2 台、通风、排风设备 2 套、 20m3 空压机 6 台、 10m3 空压机 1 台、 PC 挖掘机 2辆、 ZL50装载机 2 辆、 8m3砼运输车 2 辆、砼拌和站 2套、 潜孔钻 2 台、 28 型风钻 50 把、 混凝土喷射机 4 台、注浆机 1 台、空压机 7 台、钢筋加工设备 1 套,型钢弯曲机 1 台、 直卸车 6辆、 200KW 发电机 2台、 800KVA 变压器及 400KVA变压器各 1 台。 倒石岗隧道的施工投入劳动力及机械:计划投入人员 80 人,其中技术人员 2人,施工管理人员 3 人, 专职安全员 1 人, 施工人员 74 人,其施工用混凝土由K177+450~K177+700 右侧混凝土拌和场集中拌和供应; 拟投入的施工机械主要有凿岩台车 2 台、 HBT60 砼输送泵 1 台、 9m 衬砌台车 1台、通风、排风设备 1套、 20m3 空压机3台、 10m3 空压机 1台、 PC 挖掘机 1 辆、 ZL50装载机 1辆、砼拌和站 2套、 8m3砼运输车 2 辆、 潜孔钻 2 台、混凝土喷射机 2 台、注浆机 1 台、空压机 7 台、钢筋加工设备 1 套,型钢弯曲机 1 台、 直卸车 5辆、 180KW 发电机 1 台、 400KVA 变压器 2 台。 危险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和危险因素评估。 工程开工前,对隧道初期支护、二衬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并采取控制措施。 、 危险源辨识 根据地形和地质水文的复杂情况, 隧道 施工 采用系统安全工程 的方法对风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受伤害人员、致害物、事故原因等,确定主要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致险因子分析 23 致险因子分析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考虑: 人,指有关作业人员的素质,包括人员行为、安全意识、技能水平等; 机,指机械、设备等是否运行正常,是否具有本质安全性事; 料,材料本身的特性、材质、规格等符合安全要求; 法,指作业方式、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符合安全要求; 环,指人的作业环境,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 、受伤人员类型、伤害程度分析 可能受到事故伤 害的人员类型分为作业人员本身、同一作业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及周围其他人员;人员伤害程度分为死亡、重伤和轻伤。 、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分析 不安全状态: 0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0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0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有缺陷 04 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05 吊装不符合要求 不安全行为: 0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0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03 使用不安全设备 04 手代替工具操作 05 物体存放不当 0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07 攀、坐不安全位置 08 违章操作 09 机器运转时加 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 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2 不安全装束 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24 14 设备检查不到位 隧道初期支护、二衬施工中从各施工工序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工作的缺陷失误四个方面查找、辨识危险源。 隧道初期支护、二衬施工危险源分析表 序号 危险源类别 存在的范围、部位或工序 产生的原因 造成后果 1 物体打击 锚喷支护、二衬 石渣反弹、物料坠落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钢筋及铁件加工 钢筋、铁件或其料 头飞起伤人 2 车辆伤害 便道行驶 翻车、撞车、撞人等,包括工程车,行政车,生活车和他方车辆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隧道内行驶 撞车、撞人等,包括工程车,行政车,生活车和他方车辆 3 机械伤害 钻孔 机械故障或使用不当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洞内支护、洞外防护、二衬 设备故障 供水、压风、送风设备 设备故障 钢筋及铁件加工 加工机械设备故障 设备运转 设备故障 场地清理、物料喂送 机械伤人 4 触电 配电室 设备故障、防护用品有缺陷或使用不当、操作不当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用电线路 线路安设不当、绝缘受损、防护用品有缺陷、使用不当或操作不当 用电设备 设备绝缘受损、使用不当 照明 安装不当、材料缺陷或使用不当 5 淹溺 隧道施工 突发涌水、水泵故障 人员伤亡、财产损 失 6 火灾 氧气、乙炔瓶 气体泄漏被引燃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焊接、切割场所 余热及焊渣引燃可燃物 配电房、配电设施 电气火灾 用电线路、设备 线路、设备电器短路 7 高处坠落 工作台架上作业 防护措施不完善、操作不当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脚手架上作业 防护措施不完善、操作不当 8 坍塌 隧道开挖 开挖方式不当,爆破装药量过大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超前支护 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未及时施做 25 9 爆破事故 警戒措施不当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杂散电流 盲炮、瞎炮处理措施不当 通过以上分析辨识,隧道初期支护、二衬施工存在的危险源主要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 、 机械伤害、触电、淹溺、火灾、 高处坠落、坍塌、 爆破 等。 、危险因素评估 、风险估测方法选择 风险估测是在风险辨识、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 定量的方法,估计和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过程。 本工程采用 LEC 法进行风险估测: L 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 D=LEC。 、量化分值标准 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人员暴露时间、事故发生后果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 如下表所示。 事故发生可能性 L 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6 相当可能 极不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实际不可能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人员暴露时间 E 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非常罕见暴露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 C 等级划分及赋值 26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 7 严重 40 3~9 人死亡 3 重大,伤残 15 1~2 人死亡 引人注意 根据公式 D=LEC 就可以计算作 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将结果按下表分级。 LEC 法评估结果分级 D 值 危险程度 D 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风险估测 按照 LEC 法将隧道工程风险源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隧道初期支护、二衬施工 LEC 法风险估测计算 序号 危险因素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等级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L)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 E)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 C) 危险 程度 ( D) 1 物体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