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壳体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机械加工过程中 ,定位基准的选择合理与否决定零件质量的好坏 ,对能否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相互位 置精度要求,以及对零件各表面间的加工顺序安排都有很大影响,当用夹具安装工件时,定位基准的选择还会影响到夹具结构的复杂程度。 因此,定位基准的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工艺问题。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的正确和合理,可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在加工工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甚至还会造成大批零件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的进行。 A 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时,主要要求保证各加工面有足够的余量,使加工面与不加工面间的位置符合图样要求,并特别注意要尽快获得精基面。 从零件图 标注可以看出,选取顶端面与底端面为粗基准。 B 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基准重合原则,选取顶端面作为精基准。 工件在最初加工时,只能以毛坯上未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个是粗基准。 该零件应该选用上端面作为粗基准来加工其底面。 以上选择符合粗基准选择原则中的(如果必须保证零件某些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分布均匀,就应该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准,应该用毛坯的尺寸与位置可靠表面,而且平整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作为基准)在以后的工序当中,则使用经过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个基准也就是精基准。 在选精基准时采用基准重合;基准统一;自 为基准以便于装夹。 这样定位比较的简单可靠,为以后加工重要表面时做好了准备。 制定工艺路线 ( 1)分析零件图样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0 ( 2)确定毛坯类型或型材规格 ( 3)拟定工艺路线 ( 4)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差 ( 5)确定各工序的机床设备及工、夹、刀、量具 ( 6)确定切削用量 ( 7)确定工时定额 ( 8)填写工艺文件并完成审批手续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通过分析产品零件图和装配图,了解零件在产品结构中的作用和装配关系,从而对其技术要求进行审查,确定其是否恰当,工艺上能否实现,找出技术要求的关键问题,以便采取 适当措施,为合理制定工艺规程作好必要的准备。 零件结构的工艺分析: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拟订工艺路线:是设计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是: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加工顺序划分工序,在切削加工的工序中,可以选择各工序的工艺基准,确定工序尺寸,设备工装,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等。 分阶段加工: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研磨或抛光)。 定位:工件在机床和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装夹: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定位并夹紧的过程。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该 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 能够 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中小型大批生产的条件之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型机床配备专用夹具,并尽量的使工序集中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到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的降低。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 01:铸造 工序 02: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 工序 03:铣壳体底面 工序 04:铣壳体顶面 工序 05:扩Φ 28孔至Φ ;铰Φ 孔至Φ 30H7;倒角 C2 工序 06:扩Φ 30孔至Φ 48H7;倒角 C2 工序 07:钻壳体顶面Φ 12 孔深 40;钻壳体顶面 M6 螺纹底孔Φ 深 18;攻壳体顶面 M6 螺纹深 16 工序 08:锪平 4Φ 16 工序 09:钻 4Φ 7 孔 工序 10:锪平 6Φ 14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1 工序 11:钻 6Φ 7 孔 工序 12:铣 285 槽 工序 13:钻Φ 6孔;扩Φ 6孔至Φ 12 深 8;钻 2M6 螺纹底孔Φ 深 15;攻 2M6 螺纹深 13 工序 14:钻Φ 30端面上Φ 12 孔;扩Φ 12 孔至Φ 20 深 12;倒角 C2 工序 15:去毛刺 工序 16:检验至图纸要求 工序 17:入库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 01: 铸造 工序 02: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 工序 03:铣壳体底面 工序 04:铣壳体顶面 工序 05:扩Φ 28孔至Φ ;铰Φ 孔至Φ 30H7;倒角 C2 工序 06:扩Φ 30孔至Φ 48H7;倒角 C2 工序 07:钻壳体顶面Φ 12 孔深 40;钻壳体顶面 M6 螺纹底孔Φ 深 18;攻壳体顶面 M6 螺纹深 16 工序 08:锪平 4Φ 16;钻 4Φ 7 孔 工序 09:锪平 6Φ 14;钻 6Φ 7 孔 工序 10:铣 285 槽 工序 11:钻Φ 6孔;扩Φ 6孔至Φ 12 深 8;钻 2M6 螺纹底孔Φ 深 15;攻 2M6 螺纹深 13 工序 12:钻Φ 30端面上Φ 12 孔;扩Φ 12 孔至Φ 20 深 12;倒角 C2 工序 13:去毛刺 工序 14:检验至图纸要求 工序 15:入库 工艺路线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区别在于,方案二把锪平 4Φ 16;钻 4Φ 7 孔放在了一道工序里,把锪平 6Φ 14;钻 6Φ 7 孔也放到一个工序里,方案一则是把它们分开来加工,通过零件图观察分析,我们知道,如果两个合在一个工序里,钻孔时麻花钻没法钻部分被挡到的孔,故采用方案一。 各工序加工设备、刀具、量具选用以及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 1. 壳体底面的加工余量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2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 8 级,加工余量等级 MAE,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得铸件的单边加工余量 Z=,表面粗糙度 aR 25,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一步铣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2. 壳体顶面的加工余量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 8 级,加工余量等级 MAE,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得铸件的单边加工余量 Z=,表面粗糙度 aR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 简明手册》表 ,一步铣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3. Φ 30H7 孔的加工余量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 8 级,加工余量等级 MAE,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得铸件的单边加工余量 Z=,表面粗糙度 aR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需经过扩 —— 铰方能满足其精度要求,首先扩Φ 28 孔至Φ ,再铰Φ 孔至Φ 30H7。 4. Φ 48H7 孔的加工余量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 8级,加工余量等级 MAE,因其尺寸与Φ 30H7 孔相差不大,故采用相同的毛坯孔,加工Φ 30H7 孔后,直接扩Φ 30H7 孔至Φ 48H7 深 14。 5. Φ 12 孔的加工余量 因孔的尺寸不大,故采用实心铸造,孔的表面粗糙度 Ra25,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知,一步钻削即可达到其精度要求。 6. M6 螺纹的加工余量 因螺纹的尺寸较小,故采用实心铸造,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知,先钻 M6 螺纹底孔Φ ,再攻 M6 螺纹。 7. 4Φ 7的加工余量 因孔的尺寸较小,故采用实心铸造,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一步钻削即可达到 其精度要求。 8. 6Φ 14 孔的加工余量 因本工序只是锪平,不需要留余量,表面粗糙度 Ra25,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一步锪削即可满足其要求。 7孔的加工余量 因孔的尺寸较小,故采用实心铸造,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一步钻削即可达到其精度要求。 10. 285槽的加工余量 因尺寸较小,故不留余量,表面粗糙度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知,一步铣削即可满足其要求。 11. Φ 6孔的 加工余量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3 因孔的尺寸较小,故采用实心铸造,孔的面粗糙度 Ra25,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一步钻削即可达到其精度要求。 12. Φ 12孔的加工余量 因孔的尺寸较小,故采用实心铸造,由零件图知,Φ 12 在Φ 6 孔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也是就扩Φ 6 孔至Φ 12,表面粗糙度 、 Ra25,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一步加工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13. 2M6螺纹的加工余量 因螺纹的尺寸较小,故采用实心铸造,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知,先钻 M6 螺纹底孔Φ ,再攻 M6 螺纹。 14. Φ 30端面上Φ 12 孔的加工余量 因孔的尺寸不大,故采用实心铸造。 粗糙度 Ra125,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一步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15. Φ 30 端面上Φ 20 孔的加工余量 因孔的尺寸较小,故采用实心铸造,由零件图知,Φ 20 在Φ 12 孔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也是就扩Φ 12 孔至Φ 20,表面粗糙度 、 Ra25,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知,一步加工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16.其他不加工表面,铸造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确定切削用量以及基本工时 工序 01:铸造 工序 02: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 工序 03:铣壳体底面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端面铣刀 mmap , mmd 600 , min/150mv , 4z。 2. 决定铣削用量 1)决定铣削深度 mmap 2)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X52K 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中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 mmfz ,则 m in/ 0100 0 rd vn s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4 按机床标准选取 wn = 800 min/r m in/ 0 0 0 800601 0 0 0 mdnv w 当 wn = 800r/min 时 rmmznff wzm /6 4 08 0 按机床标准选取 rmmfm /600 3)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mml 921 , mml , mml 33 ,则机动工时为 m ifn lllt wm 工序 04:铣壳体顶面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端面铣刀 mmap , mmd 800 , min/150mv , 4z。 2. 决定铣削用量 1)决定铣削深度 mmap 2)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X52K 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中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 mmfz ,则 m in/59 78015 010 0010 00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 wn = 600 min/r m in/ 0 0 0 600801 0 0 0 mdnv w 当 wn = 600r/min 时 rmmznff wzm / 按机 床标准选取 rmmfm /600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5 3)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mml 891 , mml , mml 33 ,则机动工时为 m ifn lllt wm 工序 05:扩Φ 28孔至Φ ;铰Φ 孔至Φ 30H7;倒角 C2 工步一:扩Φ 28孔至Φ 利用扩孔钻将 mm28 孔扩大至 ,根据有关手册规定,扩钻的切削用量可根据钻孔的切削用量选取 rmmff /~ ~~ 钻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取 rmmf / m in/4~61231~2131~21 mvv 钻 则 主 轴 转 速 为 min/34~ rn , 并 按 车 床 说 明 书 取min/68rnw ,实际切削速度为 m in/ 0 0 0 0 0 0 mndv ww 切削工时: mml 80 , mml , mml 32 ,则机动工时为 m fn lllt wm 工步二:铰Φ 孔至Φ 30H7 根据参考文献Ⅳ表 225, rmmf /~ , min/12~8 mv ,得 m in/ 5 4~ 6 9 rn s 查参考文献Ⅴ表 ,按机床实际进给量和实际转速,取rmmf / , min/198rnw ,实际切削速度 min/ mv。 切削工时: mml 80 , mml , mml 32 ,则机动工时为 m fn lllt wm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6 工步三:倒角 C2 工序 06:扩Φ 30孔至Φ 48H7;倒角 C2 工步一:扩Φ 30孔至Φ 48H7 利用扩孔钻将 mm30 孔扩大至 mm48 ,根据有关手册规定,扩钻的切削用量可根据钻孔的切削用量选取 rmmff /~ ~~ 钻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取 rmmf /。泵壳体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相关推荐
产安全,提高对大型活动突发事 件的处置和协调能力, 特制定本预案。 一、制定预案目的 (一)、确 保本次活动期间校园内 不发生影响活动有序进 行的事端。 (二)、确保本次活 动期间现场不发生意外 的事故。 (三)、确保本次活动 期间校园内不发生重大 火灾、交通事故及其他 影响稳定的重大安全事 故。 (四 )、确保参加本次活动 人员的安全。 二、指导思想
约到 20世纪 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 ② 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 ③ 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20世纪 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 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
全技术将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支持在各异种接入媒体包括蜂窝网、无线局域网以及固定网之间的全球无缝漫游。 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核心网安全技术 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一样 , 3GPP 组织最初也并未定义核心网安全技术。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核心网安全也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它必将被列入 3GPP 的标准化规定。 目前一个明显的趋势是 , 3G 核心网将向全 IP网过渡
52g6 右端面为精基准来加工 其他端面。 这可 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选用外圆 52g6 为定位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 拟定工艺过程 选择表面加工方法 法兰盘的加工面有外圆、内孔、端面、槽及小孔等。 材料为 HT150, 查阅 [10]P20 表、表 、表 其 加工方法如下表。 表 各加工表面加工方法及相关信息 加工表面 工序工步名 称 工序工步余 量 工序工步基本尺寸
胜利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键入文字 ] 月平均累计规模与平均地震深度等数值,这些参数即为各子网格本身的背景特性,亦即无大地震序列发生的情况下,该地区例行性的表现结果。 另外,在分析地震活动常用的 a、 b 值研究方面,依据每个子网格周围 20 公里半径、子网格间距 176。 、分析样本数至少 100 个地震以上以及回归分析时拟合度须达 90%以上等条件进行计算,所得 a 值等值图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