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党员远程教育基础设施方案内容摘要:

20 世纪中叶,我国远程教育进入重要发展阶段。 60 年代初我国在世界上首创城市电视大学。 70 年代末,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广播电视 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进入 90 年代,我国开展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 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事业非常重视,明确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当前,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 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 现代远程教育正在带来 21 世纪一场新的教育革命。 发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已经起步。 首先,教育部的“校校通 ”工程、“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国家广电总局的“村村通”工程等,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 最近,农业部、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 23 个部门将联起手来,以中央农村广播电视学校为依托,构建我国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公共平台,为农村党员教育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支撑。 截止 2020 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 9400 万,宽带用户已达 4280 万, ADSL宽带接入技术已经广泛使用。 1998 年 12 月,河南省基本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 目前, ADSL 宽带接入可敷设 60%左右的行政村。 天地人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河南已基本成熟,这些都为开展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网络教学应用的发展,网络教学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等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 它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实现交互式教学和群体化协作教学,并且能够提供具有创造性且易修改的教学内容。 其次,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资源。 党校系统制作了较多的适合农7 村党员干部学习的理论课程;各级组织部门电教中心制作了大量的党员教育电视片;教育系 统开发了一大批网络课程和教学课件;农业部、中国科协等部门开发并建立了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的信息资源库;文化系统建立了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库群。 这些都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尽管广大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各类教学资源还有待整合,但是目前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条件已经具备。 三、应用需求与特点 应用需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也提出了“开放视野看教育,集中力量抓培训”的重 要思想。 如何把中央的要求落实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工作中去,需要我们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进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满足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 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接受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迫切希望更多地学习农业科学知识,了解市场经济信息,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收看电视节目,改善和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 ,提高农村干部管理水平,提高农村人员综合素质。 应用特点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涉及到组织、设计、实施和系统操作使用培训等方面的众多人员。 各试点地区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有的地区已经具备了宽带接入互联网的条件,有的地区还不能收看电视节目,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系统应用条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8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用户是广大的农村党员干部,这一用户群体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个体差异大。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的用户对农业科技、文化知识、经济信息、文体电视节目等内容需求不同。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教学内容等各种资源,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避免重复建设,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基础上 ,构建一个开放型、多功能、广覆盖、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 四、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力争经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建成覆盖全国农村的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建立健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为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 证。 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目标是:从满足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应用需求出发,建立满足试点工作任务要求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主要包括 省级播出平台和 终端接收站点 两 部分。 各部分设计内容和目标如下: 省级播出平台 省级播出平台主要接收鑫诺一号卫星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并依托河南网通宽带网络,向试点地区播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同时,向试点地区播出本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供社区、乡镇、行政村终端站点接收。 9 终端接收站点 终端接收站点主要负责接收、播放省级播出平台播出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供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学习时使用。 同时,可通过电视上网等方式获得远程教育辅助教学信息。 五、设计依据与原则 设计依据 本方案主要依据《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方案》、《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方案》、国家及有关部门政策法规、国际 /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等,在对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现状和农村党员干部学习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设计原则 ( 1)实用性与易用性。 系统设计要重实际 、讲实用、求实效,适应用户对远程教育内容的实际需求,符合用户的实际学习能力,功能提示明确,操作简单方便。 ( 2)先进性与成熟性。 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开放的体系结构;采用网络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主流技术;选用市场覆盖率高和技术成熟的产品。 ( 3)可靠性。 具有容错功能和灾难备份能力,满足当地的环境条件,抗干扰能力强。 能处理多种类型数据,满足不同的使用条件。 在操作异常情况下,系统恢复能力强。 ( 4)安全性。 确保数据传输流、教学内容和网站处于适当的安全等级之上。 采用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 系。 10 ( 5)经济性。 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投资合理,选用性价比高的设备,以合理的系统总造价完成项目建设,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6)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 系统在未来需要修改某个模块、增加新的功能以及重组系统时,要易于扩展;系统结构、资源存储结构和设备选型在充分考虑其合理、规范的基础上要便于维护。 ( 7)资源整合与共享。 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基础设施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 8)国产产品优先。 在满足系统需求、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和优先使用国产产品。 六、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结构 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 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含省级播出平台和 终端接收站点。 其系统结构见图 1。 11 鑫 诺 1 号卫 星 天 线终 端 接 收 站 点全 国 农 村 党 员 干 部 现 代 远程 教 育 网省 级 资 源 库省 级 辅 助教 学 网 站省 级 信 息管 理 系 统省 级 播 出 平 台河 南 网 通 宽 带 网 络 图 1 系统结构图 方案特点 充分 利用 卫星网络和电信宽带网络 资源,实现了 “ 天网 ” 和 “ 地网 ” 合一,实现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接收、存贮、播放等 功能,在手段上体现了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发挥电信宽带互联网络优势,加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 目前,全国已发展 4000 万宽带互联网用户,而且正以每年 2020 万用户的速度增长。 河南目前已发展 80 万宽带用 户,并以 60 万用户 /年的速度增长。 电信宽带网络正在从城市、县 /区向乡镇和农村发展。 卫星接收一点落地,全省共享,省、市、县均可方便接入本地化教学内容以及12 乡土教材。 教学资源丰富,省级平台标准配臵 存贮容量( 4000 小时节目),地市平台标准配臵 存贮容量( 2020 小时节目),并可在线随时点播。 县级(边缘点播服务器) 650GB 存贮容量( 1000 小时节目),存放热播节目,教学内容涵盖党建、教育、科技、娱乐、卫生等多个方面。 系统投资少( 3000 元 /接收站点),建设速度快。 系统交互功能强,可点播 IP 流媒体、 IP 课件节目内容,并可浏览相关 IP 图文教学资源。 系统管理功能完善, 可对平台的运行情况、各终端接收站点的点播记录等进行监控和管理,便于查询、统计分析和报表生成,全面及时地掌握系统运行情况和各终端接收站点的节目收看情况。 宽带网络由电信部门通过其专业化的运维体系进行维护,终端接收站点设备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运行稳定,维护简单。 河南网通宽带网络介绍 河南网通网络结构示意图 见图 2。 1 2 4 1 61 2 0 1 66 5 0 9s ws w s w1 2 0 1 6s ws w s w s w s w s w s w… …… …6 5 0 9s w… …1 0 G2 . 5 GG EG EG E G EG E G E G E G E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图 2 河南网通宽带网络结构图 13 河南省网通宽带互联网 通过两台 Cisco12416 以主备方式联接到全国 CHINA169骨干网 , 10 联带宽达 10GB。 全省 18 个地市分公司均通过两台 Cisco12020 以主备方式联接至洛阳和郑州两个核心节点,上联带宽达 5GB。 在核心层网络上,共部署有106 台 Cisco6509 骨干路由交换机,其背板交换带宽达 320GB,以 50%的使用率计算,在保证 2Mbps 带宽到桌面的情况下,全省可满足 200 万宽带用户使用。 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基于此宽带网络环境,分省、市、县三级结构建设。 其中省平台和市平台部署在核心层, 县平台部署在汇聚层,终端接收站点部署在接入层。 从省到市或从市到县均采用一条或者多条千兆光纤链路连接,按照 50%的有效利用率计算,平均 10 秒钟即将一部片长为 1 小时的教育节目分发到县平台的边缘点播服务器。 其中县平台的网络结构图见图 3。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县 县 县 县 V O D 县 县 县县 县 D S L A M县 县 县 县 县县 县 县 D S L A M1 0 0 0 M 县 县1 0 0 0 M 县 县1 0 0 M 县 县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图 3 县平台网络结构图 14 系统层次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层次结构由基础设施层、资源层和应用层三部分组成。 其层次结构见图 4。 图 4 系统层 次结构图 基础设施层包括省级播出平台、河南网通宽带网络和终端接收站点等,它们构成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的教学平台。 资源层主要包括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鑫诺 1 号卫星的 IP 流媒体、 IP 课件和IP 信息等教学资源,及中心网站、省级网站、党校、农业部门、农业大学等的教学资源组成。 应用层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业务逻辑应用系统的集合。 包括节目资源接收、转换和制作,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统计查询,门户功能、用户接入、界面管理,资源管理、分发、播放,点播、直播、上网等业务功能。 系统的不同层次在统一的安 全体系下工作。 应用层 节目资源接收、转换和制作,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统计查询,门户功能、用户接入、界面管理,资源管理、分发、播放,点播、直播、上网等。 资源层 IP流 媒体、 IP 课件、 IP 信息,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河南省及各省辖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基础网络 省级播出平台、宽带网络、终端接收站点等。 安 全 体 系 15 系统功能 省级播出平台 省级播出平台分两层结构,分别为省平台和省辖市平台。 省平台和省辖市平台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通过节目分发系统,共享省级资源库。 省级播出平台由卫星接收系统、节目格式转换系统、节目分发系统、节目点播系统和节目直播系统组成。 终端接收站点 终端接收站点是农村党员干部接收现代远程教育节目的基础设施之一,通过“ ADSL调制解调器+机顶盒+电视机”方式实现教育课件及节目的点播收视、直播收视,并可实现电视上网功能。 系统安全设计 河南省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构建在河南网通宽带网络基础上,省中心、地市中心构建独立的局域网,网络安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非授权访问 信息泄漏或丢失 破坏数据完整性 网络攻击 为此,系统通过以下手段实现安全保障: ( 1) 集中的身份识别和认证系统 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