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宁波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义建设服务。 通过实验操作教学环节,使学生实验着重形态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训练和识别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及其主要代表种类,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了解实验的各种方法和新的手段,并系统介绍实验材料的采集,培养,麻醉,固定和保存方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从技能和技巧上培养学生学习动物学的兴趣和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实验设置 10 个实验,分成验证和综合两类。 每次实验需要 34 学时 ,每 14 人一组。 每次实验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 五、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多媒体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实际操作。 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各单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 10%左右、实验理论占 15%左右;操作技能占 50%左右;实验报告占 25%左右。 2. 成绩考核一般采用百分制。 百分制与五级记分制的换算比例为: 优秀( 90100)、良好( 8089)、中等( 7079)、及格( 6069)、不及格( 60 分以下)。 七、教材 及参考书目 教材:黄诗笺主编《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年 参考书目:刘凌云、郑光美主编《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 》,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 姜乃澄等,《动物学实验指导》,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年 八、实验(实验或实训或上机)项目的设置与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或能力标准 实验类别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实验学时数 1 动物细胞、组织 动物的细胞结构和四大组织观察 了解细胞结构和四大组织特点 专业 验证 必修 3 2 草履虫(原生动物)形态结构 与生命活动 草履虫活体、整体装片的观察 了解草履虫的结构及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业 综合 必修 3 3 水螅、涡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 水螅、涡虫活体、整体装片的观察 了解水螅、涡虫等的形态结构及门的主要特征 专业 综合 必修 3 6 4 蛔虫和蚯蚓 蛔虫、蚯蚓横切片的观察;蚯蚓的解剖 了解蛔虫、蚯蚓的形态结构及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专业 验证 必修 3 5 软体动物 河蚌的解剖 了解河蚌等的形态结构及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专业 验证 必修 3 6 虾、蝗虫 虾、蝗虫的形态观察;虾、蝗虫的解剖 了解虾、 蝗虫等的形态结构及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专业 验证 必修 3 7 鱼的系统实验 鲫 ( 鲤 ) 鱼类的形态观察;鲫 (鲤 )鱼类的解剖 了解鱼类的形态结构及鱼纲的主要特征 专业 验证 必修 4 8 蛙的系统实验 青蛙的形态观察;青蛙的解剖 了解青蛙的形态结构及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专业 验证 必修 4 9 家鸡( 兔 )外形和内部解剖 家鸡 (兔 )的形态观察;家鸡 (兔 )的解剖 了解鸟类(哺乳类)的形态结构和主要特征 专业 验证 必修 4 10 常见动物种类认识 标本的观察、鉴定 认识常见动物种类 专业 综合 必修 4 主要仪器设备:显微镜,解剖器 撰写人: 谢志浩、张永靖 审核人: (系主任或主管院领导): 植物生物学 Plant B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131Z01B 学 分: 2 周 学 时: 2 总学时: 34 学时分配: (讲课 34)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专升本) 先修课程:无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及课堂讨论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植物学生物学是生物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高等本科院校生物学相 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了解植物界中各类群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繁殖生活史和亲缘关系等知识,从而建立植物演化发展的概念;掌握种子植物分类的一般知识和重要科、属、种的特征,认识当地常见的代表植物;了解国内外植物生物学发展的新成就。 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讲授、多媒体辅助、课堂讨论 第一节 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地位(掌握) 第二节 地球上植物的产生(了解) 第三节 植物与植物生物学(了解) 第四节 植物科学 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了解) 第二章 植物体的结构基础 6 学时讲授、多媒体辅助、课堂讨论 第一节 细胞的概念(掌握)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掌握)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与增殖(掌握) 第四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分化与组织形成(理解) 第五节 植物的组织(掌握) 7 第三章 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20 学时 讲授、多媒体辅助、课堂讨论 第一节 种子的形态结构及萌发过程(掌握) 第二节 植物的根(掌握) 第三节 植物的茎(掌握) 第四节 植物的叶(掌握) 第五节 植 物的花(掌握) 第六节 植物的果实(掌握)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与植物的分类 2 学时 讲授、多媒体辅助、课堂讨论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概念及意义(掌握)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方法) 第三节 植物命名法(了解) 第四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掌握) 第五节 植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了解) 第五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4 学时 讲授、多媒体辅助、课堂讨论 第一节 藻菌植物(了解) 第二节 地衣苔藓植物(了解) 第三节 蕨类植物(了解) 第四节 裸 子植物(了解) 第五节 种子植物(掌握) 五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平时 20 分 %,期末考试 80% 六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植物生物学》 杨继 等编著 《植物学》 付承新 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植物学》(上册) 陆时万 等编著 《植物学》(下册) 吴国芳 等编著 《种子植物检索表》 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合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撰写人:倪穗 审核: 植物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 of Plant Biology 实验教学大纲 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 ★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 微生物学实验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实验教学大纲 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 遗传学 Geics 课程教学大纲 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 8 遗传学实验 Experiment of Geics 实验 教学大纲 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 ★ 细胞生 物学 Cell B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 细胞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 of Cell Biology 实验 教学大纲 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 野外综合实习 The Outdoor Practice of Biology 实习 教学大纲 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 生物技术大实验 Experiment of Biotechnology 实验 教学大纲 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 生物统计学 Biostatistics 课程教学大纲 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 普通生态学 General Ec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 细胞工程 Cell Engineering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137B09A 学分: 2 周 学 时: 2 总学时: 34 学时分配: (讲课 34+实验 0 +自主学习 17) 课程类别: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转升本) 专业教育平台 选修;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制药模块 选修、 基因工程模块 选修; 海洋生物开发与利用模 块 选修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转升本);生物工程;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先修课程: 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 二、 教学方法 多媒体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系统地介绍细胞工程的概念、发展历史与现状、与其他生物工程间的关系、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术,以及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胞工程。 让学生掌握细胞工程的主要知识,为其考研及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 学时) 第一节 生物工程 (掌握) (了解) (了解) 第二节细胞工程 (掌握) (了解) (掌握) 要应用(了解) 9 (了解) 第二章 细胞工程基础( 2 学时)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基础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基础 (掌握) (掌握) 第三节 普通生物学基础 (了解) (掌握) 第三章 细胞工程实验室及实验基本操作 ( 学时) 第一节 细胞工程实验室基本 设置 (了解) 备配置 第二节 基本技术 (掌握) 第三节 培养基及其配制 (掌握) 第四章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5 学时 ) 第一节 区别(了解) 第二节 发展历史(了解) 第三节 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养的应用(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第四节 植物细胞培养 1.定义(掌握) 2.方法(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10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第五节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 1.原生质体(了解) 2.原生质体制备(掌握) 3.原生质体培养(掌握) 4.原生质体的发育和植株再生(掌握) 5.原生质体培养的应用举例(了解) 第五章 转基因植物 (2 学时 ) 第一节 植物基因工程概述 (了解) 1. 植物基因工程概念 2. 植物基因工程发展历史与现状 3. 植物的遗传学特性 第二节 转基因植物相关操作及原理 (掌握) 第三节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与安全性 (了解) 第六章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6 学时 ) 第一节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特点和定义(了解) 第二节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的历史(了解) 第三节 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生长的特性 1. 贴附型细胞(掌握) 2.非贴附型细胞(掌握) 第四节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掌握) (1 学时 ) 1.体外培养特点(了解) 2.培养工具(掌握) 3.培养条件(掌握) 4.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生长与生殖过程(了解) 5.动物细胞培养的传统方法(掌握) 6.原代与传代培养技术(掌握) 7.贴壁培养技术(掌握) 8.大规模培养技术(掌握) 9.生物反应器培养(掌握) 10.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掌握) 11.细胞冷冻保存技术(掌握) 12.动物细胞体外培养 举例(了解) 13.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现状与展望(了解) 第五节 组织工程 1.定义(掌握) 2.组织培养(掌握) 第六节 器官培养 (1 学时 ) 11 1.定义与特点(掌握) 2.器官培养技术(掌握) 3.器官培养的应用举例(了解) 4.器官培养的最新进展(了解) 第七节 干细胞 1.干细胞的特性(掌握) 2.胚胎干细胞(掌握) (了解) 第七章 细胞融合 (3 学时 ) 第一节 细胞融合的意义、定义(掌握) 第二节 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掌握) 第三节 细胞融 合的材料 1. 植物或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掌握) 2. 动物单个细胞的获得(掌握) 第四节 细胞融合的技术 1. 生物法 —— 仙台病毒法(掌握) 2. 化学法 —— PEG 结合高钙 pH 诱导法(掌握) 3. 物理法 —— 电融合诱导法(掌握) 4. 细胞融合的影响因素(了解) 第五节 融合细胞的选择(了解) 第七节 细胞融合的应用举例 (1 学时 ) 1.克隆抗体生长(掌握) 2.用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技术培养新植物(掌握) 3.用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