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果 检验 , 确认降水效果符合要求。 降水后 , 通过观测井水位观测 , 确认水位符合施工设计规定 , 方可开挖沟槽或基坑。 施工期间施工排降水应连续进行 , 不得间断。 箱涵、管渠 及其附属构筑物未具备抗浮条件时 , 不得停止排降水。 排降水机械设备的电气接线、拆卸 、维护必须由电工操作 , 严禁非电工操作。 排降水结束后 , 集水井、管井和井点孔应及时填实 , 恢复地面原貌或达到设计要求。 明排水 22 施工现场水域周围应设护栏和安全标志。 进入水深超过 水域作业时 , 必须选派熟悉水性的人员 , 并应采取防止发生溺水事故的措施。 4. 采用明沟排水 , 不得扰动地基 , 并应保证沟槽、基坑边坡的稳定。 排水井应在沟槽、基坑土方开挖至地下水位以下前建成。 排水沟应随沟槽基坑的开挖及时超前开挖 , 其深度不宜小于 30cm,并保持排水通 畅。 排水沟开挖过程中 , 遇土质不良 , 应采取护坡技术措施 , 保持排水沟和沟槽、基坑的边坡稳定。 采用明沟排水 , 排水井宜布置在管道和构筑物基础的范围以外 , 并不得扰动地基。 当构筑物基坑面积较大或基坑底部呈倒锥形时 , 可在基坑范围内设置 , 但应使排水井井筒与基础紧密连接 , 并在终止排水时 , 便于采取封堵的安全措施。 修建排水井应遵守下列规定 : 1 排水井应设安全梯。 2 排水井井底高程 , 应保证水泵吸水口距动水位以下不小于 50cm。 3 排水井处于细砂、粉砂等砂土层时 , 井底应采取过滤或封闭措施。 4 排水井应根 据土质、井深情况对井壁采取支护措施。 5 排水井进水口处土质不稳定时 , 应采取支护措施。 6 安装预制井筒时 , 井内严禁有人。 排水井内掏挖土方应遵守下列规定 : 1 井内环境恶劣时 , 人工掏挖应轮换作业 , 每次下井时间不宜大于 1h;23 掏挖作业时 , 井上应设专人监护。 2 上、下排水井应走安全梯。 3 掏挖过程中 , 应随时观察土壁和支护的变形、稳定情况,发现土壁有坍塌征兆和支护位移、井筒裂缝和歪斜现象,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 并撤至地面安全地带 , 待采取措施 , 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4 在孔口 1m 范围内不得堆土 (泥)。 使用离心式水泵 应遵守下列规定 : 1 离心式水泵吸水口应设网罩 , 且距动水位不得小于 50cm; 潜水泵泵体距动水位不得小于 50cm。 严禁潜水泵陷入污泥中运行。 2 离心泵运转中严禁人员从机上越过。 3 潜水泵运转中 30m 水域内 , 人、畜不得入内。 轻型井点降水 高压水冲孔成型应遵守下列规定 : 1 严禁在架空线路下方及其附近进行冲孔作业。 2 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 , 道路通畅 , 作业空间应满足孔机械设备操作的要求。 3 冲孔时应设专人指挥 , 并划定作业区。 非操作人员不得 入内。 4 冲孔水压应从 开始 , 逐步调试至控制压力值。 冲孔过程中 ,不得超过控制压力 , 且不宜大于。 5 现场应设泥水沉淀池 , 冲孔排出的泥水 , 不得任意浸流。 6 作业中 , 严禁高压水枪对向人、设备、建(构)筑物。 7 吊管时 , 吊点位置应正确 , 吊索栓系必须牢固,保持吊装稳定;吊管下方禁止有人。 降水过程中 , 应按技术要求观测其真空度和井水位 , 发现异常应及24 时采取技术措施 , 保持正常降水。 多层井点拆除 , 必须自底层开始逐层向上进行。 当拆除下层井点时,上层井点不得中断抽水。 拔除井点管时应先试拔 , 确认松动后 , 方可将井管抽出 , 不得强拔、斜拔。 拔出井管后应及时将 井孔封闭。 管井井点降水 管井井点钻机成孔后 , 应及时安装井管。 由于条件限制 , 不能及时安装时,必须安设围挡、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井管安装时 , 吊点位置应正确 , 吊绳必须拴系牢固 , 并用控制绳保持井管平衡。 向孔内下井管时 , 严禁手脚伸入管与孔之间。 管井井口必须高出地面 , 不得小于 50cm。 井口必须封闭,并设安全标志。 当环境限制不允许井口高出地面时 , 井口应设在防护井内;防护井井盖应与地面同高;防 护井必须盖牢。 向井管内吊装水泵时 , 应对准井管 , 不得将手脚伸入管口,禁用电缆做吊绳。 电缆不得与井壁或其他尖利物摩擦遭受损伤。 使用深井泵应遵守下列规定 : 1 深井泵抽水的含砂量应低于 ‰。 长期运行(至少三个月以上)的含砂量应小于 ‰。 2 泵在试运转过程中有明显声响、不出水、出水不连续和电流超过额定值等情况 , 应停泵查明原因 , 排除故障后方可投入使用。 3 泵在运转过程中 , 应经常观察井中水位变化 , 水泵的 12 级叶轮应浸入动水位 1m 以下。 4 停泵前应先关闭出水阀 , 再切断电源 , 锁闭闸 箱。 5 降水工程完成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井孔回填处理。 25 5 土方工程 一般 规定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根据设计文件、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沟槽或基坑深度、现场情况,确定施工方法、挖掘程序、开挖断面、现况管线和构筑物拆改与加固措施、施工机具等,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中遵照执行。 土方开挖存土、运土、弃土应统筹安排有序进行,保障道路畅通,不得互相干扰。 挖、运、填土机械进退场前,应察看行驶道路上的架空线路、桥梁、涵洞、便桥、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确认安全。 必要时应对 道路上的设施、地下构筑物等进行验算,确认安全。 当危及其安全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验收合格形成文件后,方可通行。 沟槽、基坑外侧必须设围挡和安全标志,夜间和阴暗处应加设警示灯。 施工现场的坑、井必须加盖或设围挡、护栏,并 设 专人检查 和维护。 设围挡、护栏时应设安全标志,夜间和阴暗时必须加设警示灯。 沟槽、基坑穿越道路时,开工前应制定交通疏导方案,并经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施工中应在社会道路与施工区域之间设围挡和安全标志,并设专人疏导交通。 需设临时交通便线、便桥时,应设专人经常维护 ,保持完好。 施工机具应完好,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 使用前应检查、试运转,确认合格。 26 施工中,沟槽、基坑应设安全梯或人行土坡道。 严禁攀登撑木、土壁上下。 安全梯、人行土坡道间距不宜大于 50m。 施工中需设置行车土坡道时 , 应遵守下列规定 : 1 土体应稳定、坚实 , 坡面宜硬化处理。 2 坡道应顺直、无障碍物,不宜设弯道。 3 坡道宽应大于运输车辆宽度加 纵坡不宜陡于 1: 6。 4 坡道两侧边坡应采取稳固措施。 5 施工中应采取防扬尘措施。 使用平板拖车运输大型施工机械应遵守下列规定: 1 运输前应根据机械质量、结构形式、运输环境等选择平板拖车 , 并制订运输方案 , 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 运输超限机械时,应向交通管理部门办理通行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超高机械应有专人监管,并派电工随带工具保护途中电力架空线路,保持运行安全。 3 装卸机械时,拖车应停放在平坦坚实的路面上,轮胎应制动并挡掩牢 固。 4 装 卸 机械搭设的跳板应坚固。 跳板与地面夹角:装卸挖掘机、压路机 不得大于 15176。 ,装卸履带式推土机不得大于 25176。 沟槽、基坑开挖 土方开挖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 必须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并形成文件。 交底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施工中涉及的各类地下管线、建(构)筑物位置、现状及其保护方法。 2 开挖方法、程序、使用机具。 27 3 开挖断面。 4 作业人员和机械与车辆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 5 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6 深度超过 5m 的坑槽,应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方案,并报监理及相关部 门审批。 开挖前应对地上障碍物妥善处理,对地下管线应按规定进行拆改或做出标记。 沟槽、基坑底部开挖宽度应满足构筑物和管道结构、排水设施与施工安全的要求。 地层中有水时,应先将水位降至沟槽、基坑底设计高程 50cm 以下,方可开挖。 挖土必须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严禁掏洞挖土。 挖土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的断面开挖。 当土质发生变化边坡可能失稳时,必须采取保护边坡稳定的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 开挖土方不得扰动天然地基。 由于条件限制,施工中可能发生扰动时,应在开挖前与设计、建设 ( 监理 ) 单位研究处理措施,并按设计规定处理。 在变压器等供电设施附近挖土应遵守供电管理单位的规定。 开挖中对沟槽、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已建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应采取 保护措施,并经常维护,保持完好。 在有支护的沟槽、基坑内挖土时,应采取防止碰撞支护的措施。 施工中发现危险物、文物和其他不明物时,必须停止作业,保护现场,不得随意搬动、敲击。 作业间歇时,严禁施工人员在沟槽、基坑内休息。 采用 粉喷桩、 旋喷桩等结构支护的沟槽或基坑,应先支护,待支护28 结构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后方可开挖。 挖除旧道路结构应遵守下列规定 : 1 施工前应根据道路结构和现场环境状况,确定挖除方法和选择适用的 机具。 2 现场应划定作业区,设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 3 作业中人员应避离运转中的机具。 4 使用液压振动锤时,严禁将锤对向人、设备和设施。 5 使用风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作业时,空压机操作工应服从风钻操作工的指令。 2) 风钻运行时,严禁将钻头对向人、设备和设施。 3) 风钻检修时,必须停机、卸压确认安全后,方可检修。 4) 风钻停止作业后,必须关机、断风、卸压。 6 挖出的道路残渣应及时清理出场。 挖掘机挖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1 严禁挖掘机在电力架空线路下方挖土 , 需在线路一侧作业时 , 应设专人监护。 2 挖掘机 挖土应按土方开挖标志线和施工设计规定的开挖程序作业。 3 在距直埋缆线 1m 范围内必须人工开挖,严禁机械开挖,并约请管理单位派人现场监护。 4 在各类管道 1m 范围内应人工开挖,不得机械开挖,并宜约请管理单位派人现场监护。 5 挖土时应设专人指挥。 指挥人员应在确认周围环境安全、机械回转范围内无人员和障碍物后,方可发出启动信号。 挖掘过程中指挥人员应随29 时检查挖掘面和观察机械周围环境状况,确认安全。 6 配合机械挖土的清槽人员必须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作业需在回转半径以内作业时,必须停止机械运转并制 动牢固后,方可作业。 使用推土机推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在沟槽、基坑或陡坡地区推土时,应有专人指挥,其垂直边坡高度不得大于 2m。 2 两台以上推土机在同一地区作业时,前后距离应大于 8m,左右相距应大于 在狭窄道路上行驶时,未经前机同意,后机不得超越。 人工挖槽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槽深超过 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大于 2m。 2多层沟槽的层间平台宽度,未设支撑的槽与直槽之间不得小于 80cm,安装井点时不得小于 ,其他情况不得小于 50cm。 3 操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得小于 2m,纵向间距不得小于 3m。 4 层间平台应随时清理并检查边坡,确认稳定。 土方堆运 堆土应避开房屋、围墙等建(构)筑物墙体,堆土高度等对墙体进行验算,确认安全。 堆土不得掩埋消火栓、检查井、闸室、地下管道等设施并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和维护。 电力架空线路、变压器等供电设施下方,不得堆土。 沟槽旁堆土,堆土距槽边不得小于 1m,高度不得大于 ,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30 土方运输前应根据土方调配方案、车辆和环境 状况,确定运输道路。 运输前,应现场踏勘。 确认安全。 士方运输中,遇机械、车辆 非 作业人员繁忙和道路较狭窄路段,应设专人指挥交通,确保安全。 存土场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存土场应避开建(构)筑物、围墙和电力架空线路等。 2 存土高度不得超过地下管道、构筑物的承载能力,且不得妨碍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等的正常使用与维护,不得遮压和损坏各类检查井,消火栓等设施。 3 存土场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不得积水。 4 存土场周围应设护栏,并设安全标志,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 5 现场应设专人指挥机械、车辆。 6 存土场应采取防扬尘措施。 7 存土取走后应恢复原地貌。 弃土场的堆土应及时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