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安装绑扎,钢筋的安装绑扎顺序如下:水泥砂浆垫块保护层→底层钢筋→蹬筋(撑架筋) →面层钢筋→预埋内衬墙或柱钢筋及其它预埋钢筋→焊接杂散电流钢筋。 由于底板钢筋较大较密,在底板钢筋绑扎前,先安放垫块,然后绑扎地梁底层钢筋,之后绑扎梁侧钢筋,最后绑扎上层钢筋。 底板下层钢筋绑扎后随即焊接上下层之间的蹬筋,形成钢筋桁架,以确保两层钢筋之间的间距符合图纸要求。 上下层之间的蹬筋用 Ф18 钢筋,按间距 3m 梅花型设置。 下层钢筋按规范要求垫特制的同标号水泥砂浆垫块或符合相关要求的塑料垫块形成砼保护层,由于底板钢筋较密,保护层垫块间距按 1500mm1500mm 梅花形布置。 蹬子筋与上下层钢筋点焊,以防滑脱,造成钢筋变形。 在绑扎底板钢筋时,应将所有预留的内衬墙、中隔墙、柱、梁钢筋同时绑扎。 钢筋接***市轨道交通***站土建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专项方案 20 头长度,按焊接要求留设。 墙、柱钢筋用拉条或支撑加固,避免歪斜。 内衬墙或中隔墙钢筋绑扎衬墙竖向钢筋在底板(中板)钢筋绑扎时就要同时进行。 本工程内衬墙竖向钢筋直通到中(顶)板,所以在绑扎钢筋时,需搭设组合脚手架(在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时,先行搭设内衬墙或中隔墙两侧两排脚手架,满足内衬墙或中隔墙钢筋电渣焊和绑扎及内衬墙防水施工)。 墙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墙钢筋除了在板边、除暗柱边要全部绑扎外,其余中间部分可交叉绑扎。 墙钢筋外垫 50mm 厚垫块形成砼保护层,垫块用铁丝按间距1500mm1500mm 梅花型布置固定好。 钢筋接头应按规定错开,同一断面上的钢筋数量不超过 50%,墙内水平分布筋沿高度每隔一根内外排错开搭接。 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 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程序:安装焊接钢筋→安装引弧铁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装放焊剂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 40~50V,“电渣”工作电压 20~25V→造渣过程形成渣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溶化→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剂拆卸焊盒→拆除夹具。 a. 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夹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中心线要一致。 b. 安放引弧铁丝球: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球安放在上、下钢筋焊接端面的中间位置,放下上钢筋,轻压铁丝球,使接触良好。 放下钢筋时,要防止铁丝球被压扁变形。 c. 装上焊剂盒:先在安装焊剂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然后再装上焊剂盒,并往焊剂盒满装焊剂。 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应严密,防止焊剂泄漏。 d. 接通电源,引弧造渣: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同时将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引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 “造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 40~50V 之间,造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需通电时间的 3/4。 e. “电渣过程”: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即时转入“电渣过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电渣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上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 “电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 20~25V 之间,电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需通电时间的 1/4。 f. 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市轨道交通***站土建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专项方案 21 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 g. 卸出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绳及夹具。 卸出焊剂时,应将料斗卡在剂盒下方,回收的焊剂应除去溶渣及杂物,受潮的焊剂应烘、焙干燥后,可重复使用。 h. 钢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为了防止电渣焊的飞溅物对防水层的损坏,在电渣焊接口相应的 1000mm 范围内用 铁皮保护防水层后才对保护范围内的钢筋进行电渣焊施工。 在施工完每根钢筋时,移动保护铁皮至下一根钢筋相应的位置保护好防水层后才施工下一根钢筋。 中(顶)板钢筋绑扎中(顶)板钢筋绑扎钢筋的安装程序一般为:暗梁→板→预埋构造柱→墙钢筋,最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杂散电流的焊接。 顶板的钢筋制安与中板基本相同。 柱钢筋绑扎柱钢筋施工方法同内衬墙钢筋施工,主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施工,施工方法见 内衬墙或中隔墙钢筋绑扎的电渣压力焊施焊接工艺程序。 在施工时按施工图纸要求预埋站台板筋及相关的预埋件。 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如下:套柱钢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①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扎不少于三个绑扣要向柱内,便于箍筋向上移动。 ②柱箍筋绑扎:A、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宜采用缠押绑扎。 B、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C、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绑扎。 D、柱上、下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箍筋的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E、有抗震要求的,柱箍筋端头应弯成 135 度,平直长度不小于 l0d。 如箍筋采用 90度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焊缝不小于 5d。 ③柱筋保护层:垫块应绑扎在柱竖向筋外皮上,间距一般 1000mm 左右,以保证主筋保护厚度尺寸正确。 ④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钢筋弯折的位置、尺寸要符合要求。 压顶梁施工结构顶板施工完成后,进行压顶梁锚固钢筋的植筋施工,当锚固钢筋达到设计要求后,***市轨道交通***站土建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专项方案 22 方可进行钢筋绑扎。 施工工艺与规范要求同墙、板施工。 盾构井预留孔洞钢筋在本工程中,中板、顶板在盾构井预留孔洞边均须预留钢筋接驳器,在盾构井预留孔洞板钢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钢筋连接。 在盾构井预留孔洞钢筋施工时先预留剥肋滚压直螺纹钢筋,钢筋螺纹接头处必须带好钢筋保护帽,以防止钢筋螺纹接头损坏。 在以后剥肋滚压直螺纹钢筋连接出现困难。 给盾构井板、梁施工工期带来影响。 ①剥肋滚压直螺纹钢筋连接工艺流程:预接:钢筋端面平头→剥肋滚压螺纹→丝头质量检验→利用套筒连接→接头检验;现场连接:钢筋就位→拧下钢筋保护帽和套筒保护帽→接头拧紧→作标记→质量检验。 ②钢筋丝头加工:按钢筋规格所需的调整试棒并调整好滚丝头内孔最小尺寸。 按钢筋规格更换涨刀环,并按规定的丝头加工尺寸调整好剥肋直径尺寸。 调整剥肋挡块及滚压行程开关位置,保证剥肋及滚压螺纹的长度符合丝头加工尺寸的规定。 钢筋丝头加工完成、检验合格后,要用专用的钢筋丝头保护帽或连接套筒对钢筋丝头进行保护,以防螺纹在钢筋搬动或运输过程中被损坏或污染。 使用扳手或管钳对钢筋接头拧紧时,只要达到力矩扳手调定的力矩值即可。 钢筋端部平头最好使用台式砂轮片切割机进行切割。 ③连接钢筋注意事项:钢筋丝头经检验合格后应保持干净无损伤。 所连钢筋规格必须与连接套规格一致。 连接水平钢筋时,必须从一头往另一头依次连接,不得从两头往中间或中间往两端连接。 连接钢筋时,一定要先将待连接钢筋丝头拧入同规格的连接套之后,再用力矩扳手拧紧钢筋接头。 连接成型后用红油漆作出标记,以防遗漏。 力矩扳手不使用时,将其力矩值调为零,以保证其精度。 ④检查钢筋连接质量:检查接头外观质量应无完整丝扣外露,钢筋与连接套之间无间隙。 如发现有一个完整丝扣外露,应重新拧紧,然后用检查用的扭矩扳手对接头质量进行抽检。 用质检力矩扳手检查接头拧紧程度。 ⑤直螺纹接头试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 500 个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 500 个也为一验收批。 每一批取 3 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 ***市轨道交通***站土建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专项方案 23 当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时,该验收批定为合格。 如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取六个试件进行复检。 复检中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判定为不合格。 表 64 丝头加工尺寸表(mm)规格 剥肋直径 螺纹尺寸 丝头长度 完整丝扣圈数16 177。 2 20~ ≥818 177。 M19 25~ ≥720 177。 M21 27~30 ≥822 177。 M23 ~ ≥925 177。 M263 32~35 ≥928 177。 M293 37~40 ≥1032 177。 M333 42~45 ≥11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65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长、宽 177。 10 钢尺检查绑扎钢筋网网眼尺寸 177。 20 钢尺量连续三当,取最大值长 177。 10 钢尺检查绑扎钢筋骨架宽、高 177。 5 钢尺检查间 距 177。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排 距 177。 5 取最大值基 础 177。 10 钢尺检查柱、梁 177。 5 钢尺检查受力钢筋 保护层厚度 板、墙、壳 177。 3 钢尺检查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177。 20 钢尺量连接三档,取最大值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预埋件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注: 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到其中的较大值。 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 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 倍的尺寸偏差。 防迷流措施防迷流的具体措施是结构内纵横向钢筋电气连续。 ① 横向每间隔 1m 选一纵向主筋通长焊接,每两根钢筋搭接处的焊接长度不小于 5d,且需双面焊接。 ② 节段施工时,对防迷流的钢筋进行醒目(红色油漆)标识,钢筋焊接时不得漏焊和误焊。 ③ 纵向每间隔 5m 选一横向钢筋与交叉的纵向钢筋焊接成网状闭合回路。 在侧墙上填设防迷流的引出端子。 ○ 4***市轨道交通***站土建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专项方案 24 模板支顶工程模板工程在主体结构成型施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结构的外观质量、形体尺寸以及结构的抗渗防裂功能。 为此,模板支顶体系的设计、制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保证工程结构和配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和砼的浇筑养护等工艺要求。 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 本工程模板安装的特点:侧墙高度大,垂直度、防变形要求高,每块楼板、侧墙模板安装工作量大。 底板模板安装底板的模板安装除施工缝处的端模外,均为悬空模板。 而悬空模板的固定是安装的最大难点,如固定不牢,砼浇筑时产生变形,走模都导致结构尺寸的改变。 特别是侧墙,将影响整个墙体模板安装及砼外观。 底板各种主要悬空模板包括侧墙起角处悬空模板和上翻梁处悬空模板。 底板(或中板)与侧墙转角处须设置转角模板,为了防止模板移位,须加设固定螺栓,将模板牢牢扣紧,该螺栓直接焊接在底板(或中板)钢筋网上。 详见底板模板支护图:侧墙起脚处悬空模板安装由于设计在该部位设斜肋角,为此应对此专门制作异型模板,以供安装。 而模板固定则依靠底板及侧墙钢筋骨架,在底部处利用 φ12 钢筋与底板钢筋点焊形成对模板挡、压托的三种作用,保证模板底脚不上浮不走位,而悬空模板的上部则利用 φ12 钢筋作用斜撑将侧压传递至底板钢筋骨架上。 上翻墙处悬空模板安装该处模板安装同样利用 φ12 钢筋托、挡模板体系的底脚,模板侧向压力则利用对拉螺杆承受。 ***市轨道交通***站土建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专项方案 25 图 62 底板模板支护图 中隔墙模板安装中隔墙位于停车线段,中隔墙可以采用 Ф14 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固定。 根据总体的施工计划,中隔墙模板的支撑体系结合楼板的支顶架及侧墙的支顶架进行综合考虑。 中隔墙模板主要靠对拉螺杆承受新浇砼的两侧张力,拉杆、斜撑保持其稳定性,不向两侧倾倒。 中隔墙模板采用 20 厚胶合模板进行拼装,内围檩采用 100mm80mm 木枋,外围檩采用钢管 2ф48(Φ16 对拉螺杆 500800)。 支撑体系(楼板支顶架)采用构件式 Ф48钢管脚手架及 Ф48 钢管斜撑@1500,同时在墙模两侧设 Φ8 拉筋作斜拉(兼作垂直度调解措施),确保墙模垂直。 浇筑底板(或中板)的同时需在斜拉筋底角位置预埋 Φ14 以上的钢筋)。 中隔墙砼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速度,以防止中隔墙支顶体系失稳。 分层浇筑厚度约 30cm。 钢管框架离中隔墙之间留出 550mm 的宽度,供模板安装的作业空间。 模板完成后,采用顶托撑于围檩与支架之间,使模板侧压力传于围檩后通过顶托再传递到支顶架及斜撑。 详见下图。 ***市轨道交通***站土建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专项方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