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施工技术总结内容摘要:

料尽快运到摊铺现场,如运距远、天气不好,车上的混合料要覆盖以防雨淋、水分过分损失,并尽快摊铺碾压,成型。 摊铺和压实 a) 基准线一定要拉紧,拉力应不小于 150kg,控制标高支架间距不超过 10m,同时基准线拉好后要仔细观察一下是否有误。 b) 基准线无误后,摊铺机就位,调好纵横坡仪, 熨平板垫好垫木,进行摊铺,摊铺速度应尽量与拌和机产量相适应均匀行驶,尽量减少停机,如一幅分两次摊铺其分段长度不宜过长,一般以 100m 为宜。 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c) 选用大吨位压路机首先不振动稳压,然后振动碾压,后用胶轮压路机柔压。 在碾压过程中表面应保持湿润。 d) 摊铺机后设专人检查处理离析边角缺料现象。 e) 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达到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实度的 96%以上;不够时及时进行补压。 f) 成型后及时进行洒水养生,七天内洒水养生并严禁开放交通。 g) 先行自检验收,对不合格处加以自治 ,达到要求标准方准交验。 养生 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生。 养生时间不应少于 7 天。 养生方法采用洒水养生,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不能封闭时,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将车速限制在 15km/h 以下,但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施工时注意事项: a) 工地气温低于 5℃时,不应进行施工,并应在冰冻之前一个月结束; b) 雨季施工,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摊铺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c) 上 (顶 )层混合料的最少压实厚度不得少于 10cm 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厚度 ,且必须 采用摊铺机摊铺。 d) 当基层施工时现场气温低于 20℃时 ,在一定距离内暂留一段不做 ,待气温高于 25℃时再补做。 沥青石屑下封层施工方法 1. 煤油稀释沥青 透层油 基层验收合格后,首先对施工段进行交通封闭,再进行清扫及用水车清洗,基层表面做到无松散物及其它的不适合物质,以确保透层油完全渗透。 施工采用机械洒布车喷洒,洒布时应保持稳定的速度和洒油量。 ① 透入基层的深度为至少 5 ㎜。 ②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进行使用。 ③ 在施工前对机械进行调试,将喷洒量标定好,确保洒布量均匀,并将透层油循环搅拌,保证施工的 正常进行。 ④ 保持均匀的车速及洒布量,避免由于车速过快或过慢产生的露白或油膜。 ⑤ 洒油时如出现打花或油膜等现象时,及时进行处理。 ⑥ 浇洒透层油前对路基周围构造物适当加以防护,以防止造成污染。 ⑦ 如遇天气下雨时,不得洒布透层油。 ⑧ 气温底于 10℃时,不宜喷洒透层沥青。 ⑨ 应按沥青用量一次喷洒均匀,当有遗漏时,应采用人工补洒。 ⑩ 喷洒透层油后,严禁车辆和行人通过。 2 乳化沥青 稀浆封层施工 透层洒布完成 1~ 2天后,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稀浆封层施工。 i.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① 对封层所施工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实验测定。 ② 对原工作面进行检查,如果出现污染或破损,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所要摊铺的基层表面干净及无松散物。 ③ 施工前对摊铺机械进行全面的标定,使摊铺出来的成品能达到试验所要求的指标。 ④ 施工摊铺前对摊铺设备作全面的检查并调试,全面正常后按规范要求和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摊铺宽度。 ii.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① 每次施工时应保证半幅车辆通行,以确保施工作业面内无行车干扰。 ② 改性乳化沥青在使用前将其搅拌均匀,发现乳液结块或沉淀,则应废弃不在使用。 ③ 质检人员必须在摊铺时,经常检查其摊铺厚度,控 制在 6mm。 ④ 施工时,如有铺损及人为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人工修补,确保整体完整。 ⑤ 如遇天气下雨或温度低于 10℃以下时不能施工。 ⑥ 注意早期养护,在摊铺完后 20~30 分钟及时用胶轮压路机碾压两遍,车速控制在 5~8km/h,这样有利于提高密实度、防水性能、早期强度和平整度。 当完全成型后开放交通。 我们将根据天气及温度情况,随时调整碾压的时间。 ⑦ 定期检查并及时调整铺筑机的称量系统,以保证按生产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种材料用量 比例准确配料。 ⑧ 混合料的拌合应均匀,不得有结团,成块或“花白”现象,若出现此类情况应停止铺筑,从矿料 级配,油石比及拌合速度、时间等方面检查原因,及时进行调整。 ⑨ 稀浆封层铺筑后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两遍,如发现团块或松散等缺陷,应将其铲除重铺。 沥青砼路面施工 拌和站 : 备料 → 设备安装调试 → 计量系统校核 → 管理及操作人员就位 → 空载运行 →输入电脑指令设置配合比例 → 负载运行 → 运料车过磅称重 → 运输到前场 前场 : 准备下卧层 →施工放样→架平衡梁→摊铺机、压路机就位→来料摊铺→整形 (松铺厚度、平整度、沥青用量指标检测)→碾压(碾压遍数与压实度关系验证)→接缝处理→养护。 路面厚度和平整度的控制 由于下面层施工采用了钢丝基准对高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所以中面层施工采用平衡梁来控制厚度和平整度已能满足高程的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