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内容摘要:

作比较认真,经指导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方案基本正确,图面质量一般。 报告论点一般,没有严重错误。 不及格 设计过程中,工作不认真,经指导后仍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方案错误,图面质量差,存在严重错误。 5 6.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的选 题 题目及 设计 要求 通信 系统 设计 类 适用于煤矿井下话音通信和数据采集的无线通信系统方案 1. 设计背景 煤矿井下是一个相对恶劣的通信环境,而井下无线通信和数据采集对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查找相关资料,确定一种网络技术及网络结构以及一种物理层技术,满足井下环境下的话音通信和相关数据采集。 2. 设计提示 1. 设计环境 假设一段井下巷道,结合环境给出一个网络结构,及如何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2. 网络可考虑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物理层技术可考虑 WiFi 技术或zigbee 等 技术。 、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 4. 给出网络结构及如何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3. 设计要求 1. 先假定环境,再根据环境特点完成网络拓扑图,说明理由。 2. 明确 WSN 网络的特点和功能,明确物理层技术的特点和选取依据。 3. 五人合作完成设计报告,要有明确的分工,报告最后要有每个人总结,包括所做的工作和感受。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以便统一装订成册。 6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的方案设计 1. 设计背景 利用移动通信系统本身的信息而发展起来的无线定位技术就成为近 年来研究的热点。 蜂窝移动定位技术在公共安全服务 (如 :紧急医疗、紧急定位、紧急报警服务 )、犯罪侦查等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2. 设计提示 1. 设计环境可 假定办公楼的某层。 2. 常用的定位技术包括: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 ( RSSI) 的定位方法 、 基于信号 到达 时间 ( TOA) 的定位方法 、 基于信号到达角度 ( AOA) 的定位方法等,结合设计环境比较不同定位技术的优缺点,确定一种定位技术。 3. 针对环境描述如何实现定位,不仅仅 有 原理 描述 , 还 要有相应的拓扑图。 3. 设计要求 1. 掌握常用的定位技术的原理,特点。 2. 结合具体环境完成定位方案的设计。 3. 五人合作完成设计报告,要有明确的分工,报告最后要有每个人总结,包括所做的工作和感受。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以便统一装订成册。 7 PHS 系统基站覆盖选址方案设计 1. 设计背景 PHS 系统与 GSM 等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相比较,系统结构和所涉及的技术相对较简单,但它同时又是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系统。 这个设计使学生能了解一个较简单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网络结构、相关设备及其功能,掌握电波传播的特性,基站覆盖的特点及选址的原则。 设计环境可考 虑临潼校区大门前那条公路,实现对 2 公里长距离的覆盖,完成选址方案。 2. 设计提示 1. 设计环境可考虑临潼校区大门前那条公路,实现对 2 公里长距离的覆盖,完成选址方案。 2. 首先学习 PHS 系统相关理论,熟悉网络结构,相关设计性能参数。 3. 熟悉电波传播特性,估算路径损耗,确定基站覆盖半径。 4. 熟悉基站选址的原则,结合估算的覆盖半径确定基站位置。 5. 完成相关容量的配置,可假设用户数,利用相关理论知识确定信道数。 3. 设计要求 1. 给出选址的依据。 2. 给出容量计算的过程和依据 3. 五人合作完成设计报告,要有明确的分工,报告最后要有每个人总结,包括所做的工作和感受。 4. 设计报告格式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以便统一装 订成册。 8 基于光路交换的光因特网体系结构设计 1. 设计背景 随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提出一种速度更高,容量更大的新一带网络技术—— 光因特网。 通过对 基于光路交换的光因特网体系结构设计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并通过对课题的分析与设计,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设计要求 设计出基于光路交换的光因特网体系结构。 设 计时考虑 光因特网的帧结构、系统组成、体系结构、优缺点。 研究分析光路交换光因特网结构体系、网络结构、网络的参考模型、网络拓扑结构的重配制、光数据流 /光路交换技术以及 IP 的传输。 五人合作完成设计报告,要有明确的分工,报告最后要有每个人总结,包括所做的工作和感受。 并由组长签字证明该同学在本设计小组中所占地位,供评分老师参考。 设计报告格式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以便统一装订成册。 3. 设计提示 了解国内外光因特网的发展状况,熟悉光路交换的基础知识; 分析光路交换光因特网的网络逻辑体系结构 和功能模型; 与基于其它的光因特网结构体系相对比,有哪些主要优势和不足; 分析光因特网 在通信领域中的发展趋势。 9 无源光网络在接入网中的 设计 1. 设计背景 随着 PON 的发展,应用于 PON 的技术也层出不穷,基于 ATM 的无源光网络( APON) /宽带无源光网络( B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EPON)以及最近出现的千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GPON)技术都进一步推动了宽带光接入网的发展。 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分析能力。 2. 设计要求 对几种无源光网络技术进行对比,选择最优的一种进行应用设计; 设计前考虑其 在成本、协议与效率、业务支持、管理能力、服务质量、可用带宽灵活性分配和可规划性等性能优势; 五人合作完成设计报告,要有明确的分工,报告最后要有每个人总结,包括所做的工作和感受。 并由组长签字证明该同学在本设计小组中所占地位,供评分老师参考。 设计报告格式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以便统一装订成册。 3. 设计提示 了解接入网技术的基本知识; 熟悉 PON 的技术及其关键技术; 掌握 PON 的关键技术以及几种 PON 技术的对比 研究结果; 了解国内外 PON 技术的发展状况。 10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设计 1. 设计背景 由于传统的 OADM 只能提供特定波长的上下载,并不能满足全光网络的弹性需求,因此其在全光核心网络的地位将渐渐被可弹性调度波长的 ROADM 所取代。 通过 课题的分析与设计 , 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分析能力。 2. 设计要求 在 设计 中 支持动态信道,因此采用可调谐器件, “ 可调谐滤波器+可调谐激光器 ” 组合实现。 整个 OTU 单元包括传送、控制、通信、电源、显示和接口等六个部分 ,对其中的每一部 分进行设计,最后进行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 五人合作完成设计报告,要有明确的分工,报告最后要有每个人总结,包括所做的工作和感受。 并由组长签字证明该同学在本设计小组中所占地位,供评分老师参考。 设计报告格式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以便统一装订成册。 3. 设计提示 熟悉 OADM 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分析 ROADM 技术的发展演进过程,找出 ROADM 相对于 OADM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查找资料了解 ROADM 的各组成部分,包括个部分的结构、功能、原理、实现方式; 了解分析多个 ROAMD 在光网络中的应用实例,包括应用环境、原理和相关技术。 11 软件设计类 直扩系统的实时仿真 1. 设计背景 直扩系统以其抗窄带干扰、抗多址干扰、抗衰落、保密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是 CDMA 系统的基础。 通过理论及仿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其特性。 2. 设计要求 1. 设计一个频带扩频收发系统, 扩频码可考虑用 m 序列,通过仿真分析其抗干扰的能力; 2. 五人合作完成设计报告,要有明确的分工,报告最后要有每个人总结,包括所做的工作和感受。 3. 设计报告格式 专业综合课程 设计报告模板 以便统一装订成册。 3. 设计提示 1. 熟悉 MATLAB 软件的 Simulink 实时仿真模块; 2. 理解直扩系统的收发端信号处理的过程; 3. 对于不同信道条件下(加性高斯信道及瑞利衰落信道)及干扰(正弦干扰和多径干扰)下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