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血库工作手册内容摘要:

83。 142 11.关键环节和过程控制管理 143 12.输血过程的 质量控制 145 13.监控血液预订、发放、管理所要考虑的问题 146 14.质量目标 148 15.临床输血的质量评价指标 149 16.临床输血的质量评估 149 17.试剂的质量控制 149 18. ABO和 Rh(D)定型试剂效价测定 154 19. A A B型试剂红细胞配制方法 155 20. ABO和 Rh( D)定型试剂的特异性试验 155 21.设备的质量控制 156 6 22.血型鉴定和配血试验的质量评定 158 七、附录 161 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 161 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165 3.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要求(试行) 190 4.医疗机构临床输血质量评估细则(试行) 197 5.输血科(血库)常用设备、试剂、耗材一览表 202 6.择期手术患者输血服务指南 205 7.国外最新输血医学文献选编 210 输血前相容性试验操作指南 210 英国红细胞临床应用指南 239 血小板输注指南 251 FFP、冷沉淀及冷上清应用指南 279 日本辐照血液和血液成分预防 PTGVHD指南 291 患者的识别: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301 与输血相关的可预防差错的来源 311 输血科(血库)工作手册 1 一、岗位职责 1.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成立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输血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输血、科学输血的教育和培训,促进输血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指导、督 促、检 查临床科室及输血科(血库)的输血工作,使之不断规范化。 负责对全员进行输血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培训。 解决临床 输血 过程 中 存在的具体问题 ,负责组织对临床输血过程中遇到的疑难 问题的会诊,为特殊输血患者制定输血治疗方案。 促进科学、合理输血 ,推广成分输血,尽量少用全血,督促 开展自身输血。 审查临床用血计划并监督实施。 为保证 临床 合理用血,有权禁止 给无输血指征的患者输血以及其他 浪费血 液资源 的现象。 对严重违反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予以教育 以及差错事故的认定、惩罚。 岗位职责 2 协调临床医师与输血科(血库)人员关于使用血液及其成分的不同意见;协调和裁决在血液及其成分使用过程中的医疗纠纷。 促进输血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对输血科(血库) 准备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及将要引进的设备进行论证,为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组织制定输血管理方面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及相关记录表单,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对全院输血工作进行年度工作总结,集中讨论输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组织 1~2次全院输血知识学术活动,不断提高临床输血技术水平。 2. 输血科(血库)主任(负责人) 在业务副院长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制定本科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及质 量评定标准,并组织实施。 制定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有检查,有总结。 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输血工作情况。 根据本院医疗需要,定期向市中心血站申报用血计划,贮备一定数量的血液,确保临床医疗用血的需求。 督促全科人员遵守医院及本科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履行规定的职责,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经常进行医疗安全教育,严防差输血科(血库)工作手册 3 错事故的发生。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指导进修及实习人员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各级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 定期组织本科人员进行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科室人员的政治素质及业务水平,严 肃考勤制度,杜绝人情考勤。 经常对本科室的各项工作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拟定贮血计划,遇有库存锐减及用血偏型等情况及时与血站联系,保持血液的供求平衡。 及时解决本科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如疑难或特殊血型的鉴定及交叉配血、免疫血液学诊断等。 督促科室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保存、统计及上报工作。 经常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情况。 对科室所需耗材的增补应做到及时、节约。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了解用血情况,积极推广输血新技术,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参与疑难病例的输血会诊。 通过室内质量考核和室间质量评价,加强血型 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质量控制。 通过向临床科室发放调查问卷,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组织实施本科承担的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各项任务。 3. 技术人员 上岗前必须经过输血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的卫生技术人员才能从事输血技术工作。 岗位职责 4 在科主任(负责人)领导下,负责贮血、发血、血标本接收、血型鉴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等技术工作。 协助科主任(负责人)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保存、统计工作,定期对科室仪器设备进行保养。 协助科主任(负责人)督促本科工作人员遵守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科主任(负责人)汇报。 协助科主任(负责人)做好本科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指导实习和进修人员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结合本科实际,推广输血新技术,促进输血事业发展。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推广成分输血,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血,参与 疑难病例的输血会诊。 如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协助临床科室分析原因。 参加科室值班。 4. 当班工作人员 检查并准备好当天所需使用的各种试剂及器材。 负责接收、核对并记录临床科室送来的受血者的血标本及《临床输血申请单》。 负责临床用血的血型鉴定、交叉配 血、抗体筛选及其他血型血清学试验(急诊优先),通知电脑系统收费。 如发现未交费的急诊患者输血科(血库)工作手册 5 应做好记录并与临床保持联系,防止漏收费。 配血合格后通知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取血,取血与发血者双方需仔细核对,准确无误后共同签名方可将血液发出。 根据临床用血及库存情况负责与血站预约血液及其成分。 负责接收血站送来的血液及其成分,清点品种、数量,检查质量、日期等无误后签名、登记入库,对血站供应的全血及红细胞制品应按要求复查血型。 血液入库按 不同品种、血型、规格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竖立放置于篮中或金属架上,在 专用冰箱的不 同层或不同的专用冰箱内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定期观察冰箱温度并做好记录。 负责临床输血技术咨询,遇到不能解决的临床输血疑难问题时应向上级技术人员或科主任汇报。 下班前负责清理和消毒实验工作台,将当日血标本整理后放入冰箱,处理超过保存期的血标本。 做好当日进出血液量统计及输血费用核对工作,做好交接班。 有两位以上同时当班者,可设主班与副班,亦可安排白班、中午班、夜班。 根据工作情况由科主任(负责人)分配任务并制定相应岗位职责,做到各司其职。 5. 质量监督员 在科主任 (负责人 )领导下,负责本科业务技术的全面 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员必须坚持原则,作风正派,熟练掌握输血科(血库)岗位职责 6 专业技术知识。 协助科主任(负责人)对贮血、发血、血标本接收、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等各工作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差错事故隐患及时向科主任(负责人)报告。 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指正,如遭到当事人的拒绝,有义务向科主任(负责人)报告。 协助科主任(负责人)做好室内质量考核和室间质量评价。 室内质量考核可每月一次,室间质量评价可每年一次,由科室研究决定。 每月检查一次科室相 关记录,发现缺项、涂改、漏记、错记等情况及时向科主任(负责人)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 6. 卫生员 在科主任(负责人)领导下,按要求完成科内实验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 试管架、配血板用消毒液浸泡 30分钟。 每天更换消毒盘内的消毒液。 保持室内整洁,每日对台、桌、地面用消毒液消毒两次,发现污物及时清理。 负责本科人员工作服及值班用被服等的清洗及领取。 负责领取科内用的各种耗材。 遵守《感染管理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 输血科(血库)工作手册 7 二、工作制度 1. 总则 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丰富的输血专业理论知识, 必须热情、周到地为患者和临床服务。 上班时仪表端庄,服装整洁,语言文明。 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必须以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为指导原则开展专业技术工作。 临床用血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医疗废物处理及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要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要求。 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传染病检测的实验室要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要求。 所有试剂、器材要求具有国家正式批准文号,所有仪器设备符合质量要求,并定期维护及校准。 所有实验技术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血液出入库登记本》、《交叉配血标本登记本》、《临床输血申请单》等资料必须妥善保存 10 年,电子记录要有良好的备份。 冰箱温度记录及消毒记录须保存 1 年。 输血虽然是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但输血科(血库)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要求做到:“一切行为有依据,一切行为有记录,一切行 为可溯源”,使每一个过程和方法都有章可循,有证据可查。 有关规定须告知临床科室。 工作制度 8 2.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避免滥用血液、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输血科(血库)应认真做好用血计划,库存血液应尽量在 2 周内周转。 一般认为,库存的血量应是全月用血总量的 1/4~1/8。 血型按 O、A、 B、 AB 大约 3:3:3:1 的比例贮备,使供应不致脱节。 ※ 凡需申请输血者,受血者必须在输血前做有关检查,内容包括血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 ALT、 HBsAg、抗 HCV、抗 HIV 1/梅毒,检验结果录入病历保存。 急诊输血患者可在输血之前留取血标本,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留取血标本的时间及“结果待报”字样,待结果出来之后将报告单入病历。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指出,低血容量患者可应用晶体液或胶体液, Hb100g/L,可以不输红细胞。 为了预防输血发生差错事故,建议领血时一位医护人员一次只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