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汇编内容摘要:
6 管理实务 3 54 3 7 金融理财实务 3 54 3 8 文学作品赏析 3 30 3 9 应用文写作训练 3 30 3 10 03 岁亲子教育 2 36 2 11 幼教名著导读 2 36 2 15 12 幼儿园体育游戏及身体律动 2 34 2 13 现代科技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 2 34 2 14 学前英语教育 2 20 2 15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 20 2 合计 18 210 3 3 5 5 2 表 五 专业核心技能考核标准 技能名称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评定标准 权重 考核方式 考核时间 口语 普通话 朗读单音节字词 100个、朗读多音节词语 50个、朗读作品、 3 分钟说话 参照《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50% 口试(机测) 第一至第五学期 教师口语 五分钟说课与实习阶段课堂口语考核相结合 普通话 20% 语言表现力 30% 课堂口语综合表现 50% 50% 口试 第四学期实习阶段 钢琴 幼儿歌曲弹奏 从指定幼儿歌曲中任选一首弹奏 正确性 30% 连贯性 30% 节奏表现 20% 情感表达 20% 70% 现场弹奏 第四学期 即兴伴奏 为一首指定儿歌伴奏 和乐性 50% 流畅性 30% 表现力 20% 30% 第五学期 舞蹈 舞蹈基本功 完成指定基本动作 动作准确性 50% 动作协调性 25% 肢体柔韧性 25% 30% 现场表演 第二学期 幼儿舞蹈创编 自选一首幼儿歌曲创编舞蹈 节奏表现 20% 动作协调性 20% 创编能力 40% 表现力 20% 70% 第五学期 简笔画 幼儿简笔画 在规定时间内画出给定主题 特征明显 40% 线条流畅性 30% 造型生动 30% 100% 现场默画 第四学期 书写 钢笔字 钢笔字书写 200 左右的儿童故事 参照《全国书法(业余)等级考试标准》 40% 现场书写 二年级下学期 16 技能名称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评定标准 权重 考核方式 考核时间 粉笔字 粉笔字书写一首儿童诗 40% 二年级上学期 毛笔字 毛笔字书写一首儿歌 20% 一年级下学期 表六 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考试安排表 职业等级证书名称 与考试对应的课程 考试时间 通过率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校统一安排 预期 100% 国家外语 A、 B级 英语 学校统一安排 预期 100% 普通话水平测试 普通话 第一至第五学期 预期 100% 八、成绩考核 (一)理论课程考核 理论课程考核以考试和考查相结合形式,考试以百分制,考查以百分制或优、良、及格、不及格等次评定。 考试课程 60 分以上、考查课程及格以上等次,才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 (二)实践技能考核 实践技能考核主要采用考查方式,评定等次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合格以上为及格通过。 合格以上等次才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 (三)毕业论文 论文由学生自主选题或教师指导选题两种,均需要有简单的开题论证过程,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定有优、良、合格、不合格等次。 合格以上等次才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 (四)毕业 本专业 学制 三年,共计 173 学分; 24年内完成学业且取得 160 学分方可毕业。 17 ☆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 学 大 纲 课程 : 学前心理学 适 用 专 业 : 学前教育 系部 : 人文系 2020 年 10 月 18 日 18 课程教学大纲审核表 课程名称 学前心理学 课程代码 05010008 总学时 96 学分 6 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考核形式 考试 开课学期 第一、二学期 授课单位 人文系 撰写人 任巍 职称 教研室 学前教研室 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系部审核意见 系部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校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备注: 19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5010008 学 时: 78 学 分: 5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学前期幼儿心理现象,同时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于指导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的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学习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自然情境和实验情境了解幼儿心理及行为表现,尝试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幼教实践,分析解决幼儿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探索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础性、指导性和应用性。 前导课程 :本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学习的入门课程、基础课程。 同时也需要有学前卫生学的知识、学前教育学的思想,以及本专业其他课程的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后续课程 : 学前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一起建构起学前专业的基础,因此,在该课程基础上可以修读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指导、幼儿园游戏等课程。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其表现差异;学习运用所学的儿童心理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课程教学重点是36 岁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及个性发展特点及其在教育中的运用,同时关 20 注 学生观察、测量幼儿心理现象及进行简单幼儿心理实验的能力。 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实践、作业、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幼儿作品分析法;学生实践主要包括:观察、实验、调查活动。 作业旨在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心理现象及在幼儿园活动中运用心理知识的能力。 考试环节:考试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对于幼儿心理现象的分析能力,在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上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条件 、调查、实验的幼儿园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 绪论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 掌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熟悉 心理现象的内涵,并能联系自身实际谈心理活动过程 3.了解学前期各阶段的划分,并理解学前心理学是一门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学科,由此把握该课程的框架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1. 心理现象的内涵 2. 学前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学前期的界定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 理论教学内容: 1. 儿童的心理需要我们来研究吗。 ( 1)儿童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儿童是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 ( 2)幼儿的心理现象举例与分析 ( 3)学习该课程的意义:了解幼儿、走进幼儿,更好地支持幼儿发展。 2. 什么是心理学。 ( 1)定义 ( 2)心理现象的内涵分析 ( 3)心理的发展历史: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21 3. 什么是学前儿童心理 ( 1)定义 ( 2)研究基础 ( 3)学前期阶段划分 (二)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人心理的实质 3. 举例说明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1. 心理的实质 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 理论教学内容: 1. 脑是心理的器官 ( 1)心理产生论: “灵魂说 ”“心脏说 ” ( 2)各类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是由脑产生的活动 2.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 1)脑的结构 ( 2)人脑的机能 3.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地反映 (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 2)心理的反应具有主观能动性 4.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 1)遗传为学前儿童心理提供了可能性 ( 2)环境因素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成为现实 (三) 学前儿童的注意 教学时数: 6 教学目标: 1. 了解注意的内涵及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区别 22 2. 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3.学会分析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并能寻求合适的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2. 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 理论教学内容: 1.注意的概述 ( 1)什么是注意:定义、特征、外部表现 ( 2)注意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 3)注意的种类 2. 学前儿童的注意 ( 1)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 ( 2)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 ( 3)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3. 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 1)幼儿注意力分散的原因 ( 2)幼儿注意力分散的防止措施 ( 3)审慎处理幼儿多动症现象 实践教学内容: 1.学前儿童注意广度实验 目的要求: 根据注意广度的特点设计幼儿注意广度测验卡片,并通过合理的指导语和操作过程尝试测量幼儿注意的广度单位。 实验内容: 1.设计广度测验卡片内容 2. 选择合理的测试环境 3. 尝试用正确科学规范的步骤测量 4. 对结果进行分析 5.观察小、中、大班幼儿注意发展水平 目的要求: 掌握观察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尝试通过实际观察描述幼儿的注意活动,分析幼儿的注意发展水平 23 观察内容: 根据幼儿注意发展特点,有目的地观察不同年龄、性别、情景下,幼儿注意力持续 时间 (四)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教学时数: 8 教学目标: 1. 了解感知觉的内涵、功能、种类和特性 2.熟悉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3.掌握学前儿童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2. 学前儿童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理论教学内容: 1.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 1)感觉和知觉的内涵、联系 ( 2)感知觉的功用 ( 3)感知觉的种类 2. 感觉和知觉的特性 ( 1)什么是感受性 ( 2)感受性变化规律:相互作用、适应、对比、感觉的训练 ( 3)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3.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 1)视觉的发展:视觉集中现象、视敏度、颜色视觉 ( 2)听觉的发展 ( 3)触觉的发展 4.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 1)空间知觉的发展:方位知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 ( 2)时间知觉的发展 5.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 1)观察力的内涵 ( 2)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24 ( 3)测量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常用方法 ( 4)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 教学时数: 6 教学目标: 1. 了解记忆的基本内涵和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 2.熟悉记忆的品质,并能根据幼儿记忆活动分析品质 3.熟悉学前儿童记忆发生发展的脉络 4.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教育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前儿童记忆发生发展的脉络 2.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教育措施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理论教学内容: 1. 记忆的概述 ( 1)记忆的内涵、种类 ( 2)记忆过程的分析 ( 3)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准备性 ( 4)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2. 学前儿童的记忆的发生和发展 ( 1)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 ( 2)学前儿童记忆量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汇编
相关推荐
应具备承担本标段施工的资质条件、能力和信誉。 ( 1)资质条件: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 2)财务要求: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 3)业绩要求: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 4)信誉要求: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 5)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要求:见投标人 须知前附表; ( 6)其他要求: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本工程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投标人不得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才谈得上具有可持续性前景。 安全问题是移动电子商务核心技术问题,解决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并很好的与 3G 技术结合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安全策略框架。 只有采取了必要和恰当的技术才能充分提高移动商务的可用性和推广性。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本文主要针对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重点就安全技术进行深 入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率高、抗无线信道衰落能力强。 (3)在覆盖漫游范围、容量、保密性、业务种类(数据、短消息)等方面弥补了模拟集群通信的种种不足。 数字集群的基础技术包括 :TDMA( GT800)、 FDMA/CDMA( GoTa)和 FHMA(跳频)等。 运营方式分专网和共网两种,专网由某一单位独自建设、维护和使用,共网由运营商负责建设 和维护,多个单位通过 VPN 方式共同使用。
...........................................................................................129 科莱恩特殊化学品 (镇江)有限公司 年产 1000 吨高级有机颜料一期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IV 建议 ....................................................
、严格维护课堂纪律和执行学生考勤,认真检查学生到课的情况,以保持良好的教学秩 序,促进教风建设。 5 、认真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达到合格及以上。 三、主讲教师资格的认定 第五条 主讲教师资格的认定 (一)范围 和对象 :符合主讲教师条件并且 从未担任过主讲教学任务的教师。 (二)认定程序 : 1 、 申请人 提交 主讲课程 1/2 以上的教案 ( 讲稿 ), 经所在专业或教研室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