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树村民小组安置小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坑外侧设置集水井,并在基坑底设置盲排水沟,排水沟深 50cm,宽 30cm,铺填寸石,并作 2‰排水坡。 设Φ 800mm 集水井,井深 ,井周围用粘土砖干码护坡,用 4寸污水泵将水经沉淀后抽至污水井。 基坑每 30~ 40m 设一个集水井。 基础防止沉降措施 在该建筑物附近布设三到五个水准基点作为工作基点,其高程从国家二等水准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引测并定期复测。 本工程观测点位置及要求详见相应结施图或按有关规定。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点采用 20mm 圆钢制作,与预埋于墙内的铁件焊接。 观测周期为:每施工一结构层观测一次;围护墙砌筑阶段观测三 五次;装修完再观测一次。 工程交竣工时最后观测一次。 待工程竣工后,依据实 测数据,编制成果表,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 钢筋工程 一、钢筋进场 所用钢筋进场要有出厂证明和材质单,并按批量进行机械性能试验,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筋采用经建设、监理单位认可的合格产品。 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无污染、无铁锈,在使用前必须清除干净,钢筋应按施工顺序配套加工,每种规格的钢筋必须挂牌标注,堆放整齐。 工程中使用的成品钢筋型号、直径、形状、尺寸、数量必须和施工图、料单相符。 钢筋按施工图放样并制作后,分规格、型号、部位码放,并书写标志牌。 二、钢筋加工 : 钢 筋加工集中设在基坑内进行制作、绑扎。 配备一台钢筋调直机、一台钢筋切断机、一台弯曲机、两台电焊机。 在加工箍筋时,需保证箍筋弯钩成 135176。 角,平直长度≥ 10d。 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倍。 三、钢筋焊接: 钢筋电渣压力焊: 【施工准备】 ①将钢筋端头 120MM 范围内的铁锈、污物进行清理; ②检查电路观察电压波动情况,当电压降至 4%时,不宜操作; ③采用与钢筋材质相适应的焊剂、焊丝。 【操作方法】: 将夹具的下钳口夹牢在下钢筋的 70~ 80 ㎜处,将上部钢筋扶直,并夹牢至上钳口内约 15 ㎜处,并保持上下钢筋同心。 安放焊剂盒,并投入焊剂。 操作时,先将上、下钢筋接触,接通焊接电源后,立即将上钢筋提升 2~ 4 ㎜,引燃电弧,继续缓缓上提钢筋 5~ 7 ㎜,使电弧稳定燃烧。 之后,随着钢筋的熔化而渐渐下送,并转入电渣过程。 待钢筋熔化到一定程度后,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迅速进行预压,持续数秒后,方可松开操作杆,以免接头偏移或接合不良。 所有墙体、暗柱≥Φ 18 钢筋均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钢筋电渣压力焊的接头焊包四周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 4mm。 接头不得有裂纹,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 接头处钢筋轴线 的偏移不得超过 倍钢筋直径 ,同时不得大于 2mm。 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 4 度(长度为 1m 的位置偏移轴线 7cm)。 进行钢筋电渣压力焊所需的焊剂,使用前,须经恒温 250176。 C 烘焙 1~ 2 小时。 做好烘焙记录。 四、钢筋搭接 : 墙体竖向钢筋(接头按 50%错开)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规范》要求的搭接长度的 倍 ,不得小于 500mm。 墙体水平钢筋(接头按 25%错开)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规范》要求的搭接长度 ,不得小于 500mm。 五、钢筋绑扎 墙体钢筋绑扎: 在浇筑楼板混凝土时,及 时清理钢筋上的浮浆。 浇筑完毕,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时,测量员弹好墙身、门窗洞口等边线及 50cm 模板控制线。 用云石机沿墙身线内 2mm 处,切出深 10mm 左右的缝隙,剔除线内的砂浆薄弱层,要求剔露石子。 检验合格后进行墙体钢筋绑扎,要求挂线绑扎,绑扣余头全部折向墙内,弯钩朝向必须准确。 墙体竖筋从暗柱边 5cm 起开始排设。 墙体水平筋从楼板上、下各 5cm 起开始排设。 梁、暗梁箍筋由柱边 5cm 起开始排设,且入暗柱一个箍筋,距柱边 5cm。 在洞口插筋上划好洞口标高线,当水平筋绑至过梁下皮时,先绑过梁钢筋,过梁钢筋绑 扎完毕,再绑相应水平筋,遇边长小于 300mm 的洞口时,墙体钢筋绕洞而过,超过 300mm 时,墙体钢筋切断,并按设计要求加附加筋。 固定线盒须加附加筋焊接固定,严禁与主筋点焊连接。 墙体钢筋应逐点绑扎,不得有松扣、丢扣现象。 角部钢筋角部钢筋线坠定位固定筋Φ20 @10 0绑扎在脚手架上在上、中定筋上画出竖筋位置外墙竖向筋墙筋绑扎定位示意图3道箍筋3道箍筋洞宽暗梁或过梁钢筋墙体钢筋为双层双向布置,水平筋在主筋的外侧。 内墙墙体钢筋采用搭接接头。 竖向钢筋搭接长度为 45d,墙体的水平和竖向钢筋错开搭接,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钢筋搭接处,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墙筋上口处放置墙筋梯形架(墙筋梯形架用钢筋焊成,周转使用),以此检查墙竖筋的间距,保证墙竖筋的平直。 梯形架与模板支架固定,保证其位置的正确性。 (见下图) 墙筋定位梯形架墙竖向筋钢筋端部刷防锈漆≤1000m mb墙 竖筋间距剪力墙厚度? 12钢筋 焊接 墙体钢筋在楼层处布设竖向钢筋架立筋、拉筋。 架立筋为 2Φ 20;拉筋呈梅花形布置。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用塑料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墙 15mm。 将塑料垫块绑在墙竖筋上,每隔 1000mm 纵横设置一个。 门窗洞口上方的过梁或暗梁钢筋伸入两侧墙内长度 ,不小于最大钢筋直径的锚固长度。 (见下图) 每接头绑扎3 个扣墙竖筋接头布置示意图*45d*45d预留洞口尺寸≥ 300mm 时,需切断钢筋,在洞口两侧加设“ U”型钢筋套子。 (见下图) 工程结 构中要预埋各种机电预埋管和线盒,埋设时为了防止位置偏移,预埋管和线盒用 4根附加钢筋箍起来,再与主筋绑扎牢固。 限位筋紧贴线盒,与主筋用粗铁丝绑扎,不允许点焊主筋。 梁钢筋绑扎 : ( 1)施工流程图: 支设梁底模板→布设主梁下、上部钢筋、架立筋→穿主梁箍筋并与主梁上下筋固定→穿次梁下、上部纵筋→穿次梁箍筋并与次梁上下筋固定→布设吊筋 ( 2)梁钢筋绑扎 a)梁的箍筋均为封闭箍,弯钩角度及弯折段直线长度按设计要求设置。 b)在主次梁或次梁间相交处,两侧按图纸要求设附加箍筋。 c)根据设计要求,次梁上下主筋 置于主梁上下主筋之上;纵向框架梁的上部主筋置于横向框架梁上部主筋之上;当两者梁高相同时纵向框架连梁的下部主筋置于横向框架梁下部主筋之上;当梁与柱或墙侧平时,梁该侧主筋应置于柱或墙竖向纵筋之内,构造按设计说明。 d)梁内纵向钢筋的接头位置:下部钢筋在支座内,上部钢筋在跨中 1/3 净跨范围内。 洞口35d加设“U”型钢筋(此钢筋直径相同于墙体钢筋直径)线盒附加钢筋主筋线盒定位示意图说明:附加钢筋与主筋用粗铁丝绑扎12铅丝绑扎点焊梁筋保护层塑料卡6 @1 0 0 0 处梁筋保护层塑料卡安放示意图e)在梁箍筋上加设塑料定位卡,保证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f)梁箍筋按设计要求弯钩均为 135o。 顶板钢筋绑扎: ( 1)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部受力钢筋→绑上层钢筋 ( 2)板钢筋绑扎 a)清扫模板杂物 ,模 板上表面刷涂脱模剂后,放出轴线及上部结构定位边线。 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依线绑筋。 b)按画出的间距线,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c)板端下部钢筋锚入梁支座长度≥ 15d 及 1/2 支座宽,上部钢筋锚入梁支座长度≥ 25d。 楼板的上下部钢筋锚入抗震剪力墙内均≥ 25d。 d)楼板短跨上部主筋应置于长跨上部主筋之上,短跨向下部主筋应置于长跨向下部主筋之下。 e)板内的通长钢筋,其板底钢筋应在支座处搭接,板上部钢筋应在 1/3 范围的跨中搭接,钢筋搭接长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 f)绑扎板钢筋时,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 为确保板负弯矩的钢筋的位置,在两层钢筋间加设马凳铁,马凳铁用φ 12 钢筋加工:马凳的长度为每跨负弯矩筋的宽度,马镫的排矩为不大于 米。 绑扎时在负弯矩筋端部拉通长小白线就位绑扎,保证钢筋在同一条直线上,端部平齐,外观美观,间距均匀。 g) 在顶板钢筋绑扎前,在模板上画好钢筋位置线,钢筋从墙边 5cm 起开始排设。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洞要及时配合安装。 在顶板上下两层钢筋之间架设马凳以确保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准确,顶板混凝土浇筑前 应搭设马道,严禁人员在钢筋网片上行走踩踏,最后在下层主筋下按间距 800~ 1000mm 梅花形放置塑料垫块。 应逐点进行钢筋绑扎,不得有松扣、丢扣现象。 楼梯钢筋 : 1)施工工艺流程: 铺设楼梯底模→画位置线→绑平台梁主筋→绑踏步板及平台板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安装踏步板侧模→验收→浇筑砼 2)楼梯钢筋绑扎: a)在楼梯段底模上画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b)绑扎楼梯钢筋时,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绑扎。 c)当休息平台有梁时,在浇筑墙砼先在梁位置处预留梁豁,梯梁伸入 墙内与梯板一同浇筑砼。 梁豁深 度为 3/4 墙厚,在楼梯剪力墙外侧留出 1/4 墙厚,确保梁钢筋满足锚固长度且砼不出现色差。 (见下图) d)楼梯板钢筋锚固到墙、梁内长度为 30d(上筋)、 15d(下筋)。 e)楼梯板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为 15mm,为保证保护层厚度用塑料垫块垫筋。 控制钢筋保护层措施: 板的下层钢筋、墙体暗柱钢筋和暗梁钢筋用绑扎垫块的方法来控制受力主筋的保护层。 要求垫块的尺寸必须准确,用定型的塑料垫块。 板的上层钢筋的保护层用马蹬来控制,制作的马蹬如下图所示。 同墙体钢筋直径定距框间距为墙体内横筋间距为墙体水平筋间距负弯距筋下通长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60 0m m12钢筋焊接板厚保 护层负弯矩筋直径 模板工程 梁、顶板模板施工: 梯梁在侧墙上预埋洞口板筋预埋在楼梯剪力墙内AA1/4 墙厚墙厚楼梯梁、板A A( 1)梁模板 梁侧模和底模均采用覆膜多层板,主次龙骨分别采用 100179。 100 木方和 60179。 90 木方,在梁侧模板与板模板交接处的拼接采用板模压梁模的方式。 ( 2) 顶板模板: 主体施工以单元墙为基准划分为二个施工流水段。 ( 3)预留洞模板: 预留洞模板用 60179。 90 木方做成定型盒子,合模前放入,盒子放入前刷脱模剂,以利于拆模时取出。 ( 4)梁板模板支设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梁板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板模支架→安装梁主次龙骨→铺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上下 销口楞、斜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立板主次龙骨→调整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板底模→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梁位置线及梁板水平线,并复核。 ,梁支架的排列、间距要符合模板设计的规定。 ,先安装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再安装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支柱间距 1200mm,主龙骨间距 1200mm,次龙骨间距 300mm。 立杆加可调底座和可调顶托,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或斜杆。 ,将主龙骨找平 ,当梁底板跨度等于及 大于 7m 时,梁底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的 1/400。 :先铺梁底模,顺次铺梁侧模、板底模,板模拼缝处用胶带封死。 ,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办预检。 ( 5)安装主次梁交接处模板 ,先支设柱头梁豁模板,再支设主次梁的底模和侧模。 ,先支设梁底模,在较高的次梁侧模上留梁豁,同时支设次梁侧模,在交接处粘贴海绵条保证模板支设的严密性,防止漏浆。 楼梯模板施工: 踏板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支设必 须满足行人通过。 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支设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底模板,然后支设楼梯外梆侧模,外梆侧模先在其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模的档板,在现场装钉侧板。 支模详见下图: 模板的拆除: 拆除支撑及模板时,应满足砼养护期,并请示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拆除模板。 模板拆除时不得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伤。 ,然后拆除立杆,每根龙骨留 2根立杆暂不拆。 ,拆去近旁余下的立杆。 ,然后 拆除梁模板。 ,一般 1224h 左右,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以防止模板碰撞使砼产生裂缝。 常温条件下墙体模板的拆除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且不小于 (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确定)。 顶板模板的拆除以同条件下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为准。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楼板跨度均在 8米以内时,为了方便施工,要求同时拆除模板,则楼板混凝土同条件试块的抗压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 75%才允许拆模。 悬挑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 拆模条件(通过制作同条 件试块并作试验来确定) 大模板靠放架子大模板大模板堆放示意图75176。 80176。 75176。 80176。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 板 ≤ 2 50 2,≤ 8 75 8 100 梁、拱、壳 ≤ 8 75 8 1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