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公民消费权益保护意识调查问卷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 1 ) 划分的档次不宜太多 , 每一档的范围不宜太宽。  ( 2 ) 在无法确定档次的数目时 , 采取宁多勿少的做法 , 因为频次小的档次可以在整理时进行合并。  ( 3 ) 各档的数字之间应正好衔接 , 无重叠 、 中断现象。 (三)问句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1) 避免提一般性的 、 不确切的问题; ( 2) 避免用含糊不清的和引导性的文句; ( 3) 避免断定性和令被调查者难堪的问题; ( 4) 问句要考虑到时间性 、 要具体; ( 5) 拟订问句要有明确的界限; ( 6) 要避免问题与答案不一致。 案例分析 清凉啤酒公司的经理正在考虑改进啤酒包装 , 采用 250 毫升的小瓶并采用 4 ~ 6 瓶组合包装出售的策略。 这样做目的:一方面是方便顾客 , 因为小瓶容量小适合单人饮用 , 不需另用杯子也不会造成浪费。 第二方面是希望对更多的人具有吸引力 , 使小瓶装啤酒进入一些大瓶装啤酒不能进入的社交场合。 第三方面是方便顾客购买并促进销售。 这种啤酒在国外早已流行 , 但目前是不是在我国推出的时机呢 ?在正式作出采用新包装的决策之前 , 必须获得下面问题的答案:新包装是否有足够的市场 ?目标市场是什么 ?一般在什么时候饮用 ?顾客希望在哪类商店买到 ? 第一组 ——问句设计  (1)您已经 18 岁了吗 ?(视情况发问 ) 是 ( ) 否 ( )  (2)您喝酒吗 ?  (3)您喝什么类型的酒 ? 白酒 ( ) 葡萄酒 ( ) 香槟酒 ( ) 啤酒 ( )其他 ( )  (4)您喝啤酒吗 ? 是 ( ) 否 ( )(询问结束 )  (5)您认为啤酒适合在正规场合还是在非正规场合喝。 正规场合 ( ) 非正规场合 ( ) 两者都行 ()  (6)您多长时间喝一次啤酒 ? 天天喝 ( ) 一星期一次 ( ) 半个月一次 ( ) 一个月一次 ( ) 一年几次 ( ) 第二组 ——问句设计  (7)您在什么场合喝啤酒 ? 日常进餐时 ( ) 特别节日 ( ) 来客人 ( ) 周末假日 ( ) 聚会 ( ) 郊游 ( ) 感到轻松愉快时 ( ) 其他 ( )  (8)您知道酒类用多个小瓶组合包装出售吗 ? 是 ( ) 否 ( )  (9)您认为将 250 毫升的啤酒六个一组捆在一起销售这种方法如何 ? 好主意 ( ) 不好 ( ) 无所谓 ( )  (10)为什么 ?  (11)您喝过 啤酒吗 ? 是 ( ) 否 ( ) 第三组 ——问句设计  (12)如果价格不比单瓶装贵的话 , 您愿意购买这种包装的 啤酒吗 ? 愿意 ( )(到 14题 ) 可能 ( ) 不愿意 ( ) 不知道 ( )  (13)为什么 ?  (14)您会在哪些场合使用这种小瓶装啤酒 ? 正常进餐 ( ) 特别节日 ( ) 小型聚会 ( )周末 ( )野餐( ) 大型聚会 ( ) 休息放松 ( ) 体育运动后 ( ) 其他 ( )  (15)您希望在哪类商店买到这种包装的啤酒 ? 食品商店 ( )专门酒店 ( )百货公司 ( )连锁超市 ( )  (16)您觉:得这种包装的啤酒应该与哪些酒类摆在一起 ? 白酒 ( )香槟酒 ( )葡萄酒 ( )其他啤酒 ( )饮料 ( )其他 ( ) 二、问题的措辞 词不达意,问题的措辞没有准确反映问题的内容。 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一般有:措辞错误,无法表达原意;模棱两可,令人产生歧义;缺少重要句子成分等。 例如: “ 你最近是出门旅游,还是休息 ?”出门旅游也是休息的一种形式,它和休息并不存在选择关系,正确的问法是: “ 你最近是出门旅游,还是在家休息 ?”  典型案例  客户对某产品的价格和服务质量感兴趣,询问消费者 “ 您对它的价格和服务质量满意还是不满意。 ”  [分析提示 ]  该问题实际上包括价格和服务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结果 “ 对价格不满意 ” 、 “ 对服务不满意 ” 或 “ 对价格和服务不满意 ” 的被调查者可能回答 “ 不满意 ” ,该结果显然得不到客户想了解的信息。 因而,该问题应分为两个问题询问:  “ 您对它的价格满意还是不满意。 ”  “ 您对它的服务质量满意还是不满意。 ” 被调查者无法正确理解问题 其原因主要有: ①缺少必要的定义说明。 调查对象是非专业人员时,可能不理解某些专业词语的含义。 【 题 1】 某 VCD光盘生产厂商就市场潜力派员访问调查, 请问您是否使用过。 A. 使用过 【 分析提示 】 对于专业术语或日常用语,不同人的理解也可能不同。 ② 用词生僻或过于专业。 一般调查中,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分布广泛,生僻、专业的词语会阻碍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 【 题 2】 某保险公司调查顾客对本公司业务的印象, 请问您对本公司的理赔时效是否满意。 请问您对本公司的展业方式是否满意。 【 分析提示 】 “理赔时效 ” 、 “ 展业方式 ” ③词语过于复杂,也容易使被调查者理解错误。 使被调查者不能准确回答。 ① 问题、答案选项的措辞诱导被调查者的思维。 【 题 3】 您并不认为应该增加反污染法规吧。 【 分析提示 】 这种否定句提问对被调查者的回答有诱导作用。 ②问题给出的答案选项含义模糊或相互交叉,使 被调查者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例如:询问被调查者对某品牌商品的购买时间,选项中有 “ 最近三个月内购买 ” 和 “ 最近一年内购买 ” , 如果消费者是上周购买的,则选这两个选项都对。 ③ 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忆、估计,而回忆是造成计量误差的主要原因。 如:某次汤料市场调查询问被调查者每次做几碗汤,尽管说明了碗的大致容量,但这种估计明显会有很大的计量误差。 ④问题含有假定性,使被调查者无法准确回答。 【 题 4】 您辞去日前的职位后是否会立即找其他工作。 【 分析提示 】 被调查者可能因为假设不成立(不打算辞职)而说不,也可能因为辞职后不会立即找其他工作而说不。 缺少必要说明,问题或选项较抽象,都会使被调查者回答的口径不一,引起计量误差,甚至使数据无效。 例如,询问消费者购买 VCD的平均单价,但没有对单价进行定义说明。 有些问题含有 “ 偶尔 ” 、 “ 许多 ” 、“ 大致 ” 等含义模糊的词语,不同被调查者的理解显然也是不同的。 问题的措辞可能会影响回答率,使被调查者不原意回答或不愿意真实回答。 例如,直接询问一些敏感性问题总会使被调查者产生反感而拒答。 又如被调查者可能不愿示弱或怕被看不起而说谎。 所以在决定措辞时要注意研究被调查者的心理。 问题中出现褒义词、贬义词或否定问题都会影响被调查者的回答。 【 题 5】 1941年罗格( RUGG)进行的试验: A:您是否认为美国应该禁止反对民主的公开言论。 B:您是否认为美国应该准许反对民主的公开言论。 [分析提示 ] 结果问题 A中 54%的调查者回答 “ 是 ” ,问题 B中 75%的被调查者回答 “ 否 ” ,显然是过于严格的措辞 “ 禁止 ” 导致这两题结果的显著差异。 II.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预防和控制的措施有: 遵守准确性原则,总措辞表达意思要准确并完整,不要模棱两可,避免一般性问题。 一个问题只询问一个问题,不要随意为被调查者做假设。 例如:经常询问的收入问题,应对收入的内容进行界定,是税后收入还是税前收入,是否包括第二职业收入、投资收益、转移收入等。 问题不要带有倾向性,避免诱导性和暗示性。 例如,褒义词、贬义词、否定问题都应尽量避免,即尽量给出中间的 “ 一般 /无所谓 ” 选项(中间项)。 遵循可靠性原则,避免使用过于生僻、专业的词语。 必须使用时,应进行定义和说明。 措辞要标准、规范、具体,防止不同被调查者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不同,同时还有可比性。 【 题 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