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内容摘要:

高 177。 2 3 预埋件 中心 5 螺栓位置 2 螺栓外露长度 ﹢ 10,﹣ 5 4 预留孔中心 10 注:表中 L 为预制梁、柱的长度;括号内为梁、柱的允许偏差。 水池的悬臂梁轴线位移应不大于 8mm,支承面高程允许偏差应为 +2mm,-5mm。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仪器测量。 喷涂混凝土的强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砂浆流淌、流坠、空鼓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集水槽安装应与水池同心,允许偏差应为 5mm。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堰板加工厚度应均匀一致,锯齿外形尺寸应对称、分布均匀。 检验方法:尺量 检查。 堰板安装应平整、垂直、牢固,安装位置及高程应准确。 堰板齿口下底高程应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接缝应严密。 保证全周长上的水平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 177。 1mm。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仪器测量。 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 主控项目 浇筑池壁混凝土之前,混凝土施工缝应凿毛,清洗干净。 混凝土衔接应密实,不得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验记录。 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其他项目质量验收应按本规范 、 、 条款执行。 混凝土结 构部位的变形缝(止水带)应坚直、贯通、密实,三维位置准确,功能有效,不得有渗漏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有害裂缝,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相关规范规定,且应平整。 洁净,边角整齐。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现浇混凝土水池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现浇混凝土水池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池壁、柱、梁 8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轴线各计 1 点 2 高程 池壁 177。 10 水准仪测量 柱、梁、顶板 177。 10 3 平面尺寸(池体的长、宽或直 径) 边长或直径 177。 20 用尺量长宽各计 1 点 4 截面尺寸 池壁、柱、梁、顶板 ﹢ 10,﹣ 5 用尺量测 孔洞、槽、内净空 177。 10 用尺量测 5 表面平整度 一般平面 8 用 2m 直尺检查 轮轨面 5 水准仪测量 6 墙面垂直度 H≤5m 8 用垂线检查每侧面 5m< H≤20m 7 中心线位置偏移 预埋件、预埋支管 5 用尺量测 预留洞 10 沉砂槽 177。 5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轴线各计 1 点 8 坡度 % 水准仪测量 注: H 为池壁全高。 水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为 0, +3mm。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预埋管、件、止水带和填缝板等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尺量检查。 土建与设备安装连接部位 主控项目 设备安装的预埋件或预留孔的位置、数量、规格应准确无误,预埋件标高允许偏差应为 177。 3mm ,中心位置允许偏差应不大于 5mm。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水池顶部平面的混 凝土应平整,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仪器检测。 安装刮泥机设备的水池底板应平整,高程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检查施工记录。 螺旋泵的泵叶与混凝土基槽之间的间隙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一般项目 安装刮泥机和螺旋泵的池底板,在水泥砂浆抹面前应凿毛处理、分层抹面。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水池满水试验 每座水池完工后,必须进行满水的渗漏试验。 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41)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 7 污泥处理构筑物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污泥处理系统的浓缩池、消化池、贮泥池等构筑物工程。 污泥处理构筑物工程验收时,检查的有关资料应符合本规范第 规定。 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混凝土质量验收应符合本规范第 6 章规定。 消化池应具有密封性能和保温性能。 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工艺时,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现浇钢筋混凝土构筑 物 主控项目 消化池模板施工支架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 池体混凝土如采用纵、横预应力钢筋张拉,张拉顺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模板计算书、张拉施工记录,观察检查。 污泥处理构筑物的穿墙管件处混凝土应密实、不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消化池池壁预应力钢筋张拉应对张拉控制应力和伸长值进行双控。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消化池池壁预应力钢筋张拉时发生的滑脱、断丝数量不应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预应力钢筋总量的 1%。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 预应力钢筋张拉后严禁采用电弧、气焊切断。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现浇混凝土消化池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现浇混凝土消化池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垫层、底板、池顶高程 177。 10 水准仪测量 2 池体直径 D≤20m 177。 15 激光水平扫描仪、吊垂线和钢尺测量 20m< D≤30m D/1000 且 ≯ 177。 30 3 同心度 H/1000 且 ≯ 30 同上 4 池壁 截面尺寸 177。 5 钢尺测量 5 表面平整度 10 2m 直尺或 2m 弧形样板尺 6 中心位置 预埋件(管) 5 水准仪测量 预留孔 10 注: 1 D 为池直径, H 为池高度; 2 卵形池表面平整度使用 2m 弧形样板尺量测 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规格、形状、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尺量检查。 灌注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留置垂直施工缝,止水带安装应准确牢固。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尺量检查。 混凝土表面应无蜂窝 、麻面,无明显错台,且应平整光洁、线型流畅。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 消化池与设备安装连接部位 主控项目 预留孔,预埋件位置的标高、尺寸、数量应准确。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尺量检查。 消化池的检查孔封闭必须严密不漏气。 检验方法:检查气密性试验报告。 消化池质部内衬应做好防腐处理。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一般项目 消化池与设备相连接的管道位置及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消化池使用的各种仪表和闸阀应预先检验合格后安装。 检验方法:检查合格证、复试报告。 消化池保温与防腐 主控项目 消化池外壁保温层材质及内壁防腐材料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材质合格证及配合比报告。 一般项目 保温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保温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保温层厚度 板状制品 177。 5%b 且 ≯ 4 钢针刺入 化学材料 +8%b 注: b 为设计保 温层厚度。 消化池内壁防腐材料的涂料基面应干净、干燥,湿度应控制在 85%以下。 涂层不应出现脱皮、漏刷、流坠、皱皮、厚度不均、表面不光滑等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板状保温材料施工时,板块上下层接缝应错开,接缝处嵌料应密实、平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现浇整体保温层施二时,铺料厚度应均匀、密实、平整。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 消化池气密性试验 消化池必须在满水试验合格后做气密性试验。 检验方法和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 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41)的规定执行。 检验方法:检查气密性试验报告。 8 泵房工程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进水、回流污泥、回用水、污泥、雨水泵房等工程。 泵房工程验收应检查下列文件: 1 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 原材料产品合格证书及复试报告; 3 检查施工记录与监理检验记录; 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要求或做完防水层的部位严禁凿洞、打孔。 混凝土墙、底、工作缝、沉降缝等部位不得渗漏。 工程施工中受地下水影响时,施工全过程应采取降水措施。 泵房工程的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41)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主控项目 泵房工程的混凝土结构与进出口连接部位必须保证不渗漏,其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泵房工程的混凝土结构验收必须符合第 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试验报告。 满水试验 泵房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必 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41)的规定。 9 管线工程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 污泥、空气、投药、放空、沼气、热力等工艺管线及厂区给排水等管道工程。 管线工程验收应检查下列文件: l 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复试报告; 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 施工记录与监理检验记录; 5 试验记录。 施工前应掌握厂区管道沿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 质及地下、地上障碍等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