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要点施工表格(最后定稿)内容摘要:
宜为 ~。 壁孔 注浆宜从隧道两腰开始,注完顶部再注底部,当有条件时可多点同时进行。 注浆后应将壁孔封闭。 同步注浆时各注浆管应同时进行。 以达到防水和防止隧道结构及地面沉降的目的。 每环压浆量应保证地表沉降控制在各工程环境保护要求的规定内。 压浆机压力以控制地表变形为原则,压力应均匀以免损坏管片。 隧道防水 盾构法施工的隧道防水包括管片本体防水、管片接缝防水和隧道渗漏处理三项内容。 隧道防水的质量验收合格标准 为:不得有线流、滴漏和漏泥沙,隧道内面平均漏水量不超过 ( )。 12 接缝防水密封垫的构造形式、密封垫材料的性能与截面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混凝土管片粘贴防水密封条前应将槽内清理干净,粘贴应牢固、平整、严密、位置正确,不得有起鼓、超长和缺口等现象。 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前应逐块对粘贴的防水密封条进行检查,拼装时不得损坏防水密封条,当隧道基本稳定后应及时进行嵌缝防水处理。 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接缝连接螺栓孔之间应按设计加设防水垫圈。 必要时,螺 栓孔与螺杆间应采取封堵措施。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接缝(一次衬砌)必须用设计规定的材料完成嵌缝及堵漏工作,以确保现浇内衬混凝土浇捣的防水质量。 管片衬砌的所有预埋件、手孔、螺栓孔等应按图纸要求进行防水、防腐等处理工作。 遇有变形缝、柔性接头等特殊结构处,除按图进行结构施工外,还必须严格按图纸的防水处理要求落实。 竖井与隧道结合处,宜采用柔性材料处理,并宜加固竖井洞圈周围土体。 在软土地层距结合处一定范围内的衬砌段落,宜增设变形缝或采用适应变形量大的密封条。 所采用的防水材料,都应检查和保存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合格证书或检验报告,按设计要求和生产厂的质量指标分批进行抽查,特别是水膨胀橡胶制品必须进行抽检。 采用水膨胀橡胶定型制品防水材料,其出厂运输和存放须做好防潮措施,并设专门库房存放,以免失效。 遇变形缝、柔性接头等处,管片接缝防水的处理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实施。 管片防水密封垫粘贴后,在运输、堆放、拼装前应注意防雨措施并逐块检查防水材料(包括传力衬垫材料)的完整和位置,发现问题及时修补。 管片拼装时必须保护防 水材料不被破坏,并严防脱槽、扭曲和位移现象的发生,必要时使用减摩剂、缓膨剂。 如发现损坏防水材料,轻则修补,重则重新调换,以确保管片接缝防水质量。 13 施工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 根据盾构类型、地质条件和工程实际,应制定盾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确保施工作业在安全和卫生环境下进行。 施工作业环境气体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得小于 20%; 2 瓦斯浓度应小于 %; 3 有害气体浓度: 1)一氧化碳不得超过 30mg/m3; 2)二氧化碳不得超过 % (按体积计 ); 3)氮氧化合物换算成二氧化氮不得超过 5mg/m3。 施工通风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取机械通风(通常选用压入式通风); 2 按隧道内施工高峰期人数,每人需供新鲜空气不得小于 3m3/min,隧道最低风速不得小于。 监控量测 盾构掘进施工必须设专人负责监控量测,开工前拟定方案,施工前按规定进行量测;工程竣工后,应将量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 监控量测项目应在盾构机掘进前测得初始读数。 并监控量测取得数据,应采用 随时间变化曲线表示,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盾构掘进机在软土地层中进行隧道施工,当水文地址复杂、地层含有有害气体的情况时,必须监测土体应力、地下水压力、有害气体量的变化,以防止其涌入隧道;当隧道洞有高耸建筑物、桥梁、堤坝、道路、地下管线等要求重点保护的场合,必须进行地表变形、土体变形、构筑物变形等的监测。 在对土体、构筑物等环境保护监测的同时,应对盾构开挖面土压力、推力、推进速度、出土量、注浆量、盾构姿态等施工参数进行同步采集。 盾构隧道施工及环境保护监测的项 目和计算,应根据工程、地质、环境情况研究制定。 隧道施工监测所采用的测试仪器、仪表和监测技术应选用成熟技术和产 14 品,仪器、仪表应选择满足测试精度要求、抗干扰性强、适应现场长期测试的可靠产品。 地表变形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测量频次应根据盾构施工和沉降速率来确定。 对重要构筑物、地下管线的测量频次应根据监测保护的要求特点来确定。 盾构隧道穿越铁路的监测内容应包括路轨、轨枕、路基和地表的隆沉测量。 在穿越铁路施工中必须进行连续监测,并将数据及时反馈和指导施工。 路轨的沉降速率按 铁路养护的有关要求进行控制。 构筑物的隆沉宜采用水准测量监测,测点设置应根据构筑物的保护要求和盾构掘进施工的影响范围来确定。 在影响范围内的承重墙、桩、基础是重点监测对象,所选测点应具备可视条件。 构筑物裂缝观察,应在未受盾构施工影响前,对需要观察的构筑物重要部位进行刷白,并将原有裂缝标出,裂缝宽度用裂缝观测镜测读。 成型隧道验收 盾构掘进法施工,应对下列项目进行中间检验,并符合有关规定: 1 管片制作、模板、钢筋、混凝土、制作成型的单块预制管片检漏测试和水平拼装检验 ; 2 盾构掘进及管片拼装:隧道的平面及高程;管片接缝的防水材料及密封条的粘贴质量;管片的拼装及连接。 隧道结构竣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混凝土管片结构抗压强度、抗渗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 ; 2 结构表面无裂缝、缺棱、掉角、管片接缝严密。 工程竣工验收应提供下列资料: 1 原材料、预制管片等成品、半成品质量合格证; 2 各种试验报告和质量评定记录; 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 工程测量定位记录; 5 隧道衬砌轴线高程、平面偏移值; 15 6 隧道衬砌渗漏水量检测值; 7 图纸会 审记录、变更设计或洽商记录; 8 监控量测记录; 9 开竣工报告; 10 竣工图。 各类盾构机掘进控制的要点 土压平衡盾构 推进过程中依靠开挖面切削面板的临时挡土效果、充满于密封仓内的切削土土压,以及 螺旋输送机 排土机构的综合作用,保持开挖面的稳定状态。 土压平衡系列盾构推进施工时,采用控制螺旋排土机转速和其出土量大小的方法来控制土仓内的平衡压力值。 土压平衡盾构切口平衡压力值大小与盾构的埋深、土层中土的重度、土层中的内摩擦角有关。 泥水加压盾构 在开挖面和泥水室充满加压的泥水 ,通过加压作用和压力保持机构,保证开挖面土体的稳定。 泥水盾构是通过调节泥水压力、泥水流量、泥水浓度来达到开挖面的稳定。 盾构正面的稳定 盾构正面稳定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地层变形,平衡压力过大、过小、进土量过多、过少、平衡压力大小波动过多等情况将导致正面稳定不佳的现象产生。 正面土体稳定控制包含着推力、推进速度和出土量的三者的相互关系,对盾构施工轴线和地层变形量的控制起主导作用。 应在盾构施工中根据不同土层和覆土厚度、地面建筑物,配合监测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平衡点,同时控制每次纠偏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 及时调整注浆量,有效地控制轴线和地层变形。 盾构掘进过程中做到三有序、三平衡、三平稳 三有序:施工组织管理有序;机械保养有序、信息管理有序。 三平衡:泥水压力平衡;注浆压力平衡;注浆量与进尺平衡。 三平稳:盾构掘进姿态平稳;管片拼装姿势平稳; 推进速度平稳。 舱 压控制 16 1 控制模式: 1)压力控制; 2)掘削土量控制。 2 土压平衡盾构:采用模式⑴,辅以模式⑵。 3 泥水平衡盾构:同时采用⑴ +⑵模式。 盾构掘进施工参数 1 土压取值范围: 180~ 200KP; 2 盾构推力一般为 : 10000KN~ 30000KN; 3 推进速度: 15mm/min~ 60mm/min; 4 注浆压力一般采用: ~ MPa。 盾构穿越粘质粉土、粉质粘土掘进施工: 1 易出现的问题: 粘性土较易黏附在刀盘表面造成切削效率低下,刀盘扭矩增大。 2 措施:向 螺旋输送机 和土舱内注入润滑泥浆或泡沫剂。 3 主要施工参数:土舱压力 200KP,推力 10000~ 20200KN,掘进速度 40~60mm/min。 盾构穿越粉细砂、圆砾及卵石层掘进施工 1 易出现的问题:停推时土舱压力消散快 ,刀具磨损快,易崩刀。 2 措施:向 螺旋输送机 和土舱内注入泡沫剂、润滑泥浆和压缩空气,改善土砂的流性和止水性。 3 主要施工参数:土舱压力 150~ 200KP,推力 26000~ 33000KN,掘进速度20~ 30mm/min。 盾构穿越粉细砂、中粗砂及圆砾层掘进施工 1 易出现的问题:与卵石层类似。 2 措施:向螺旋输送机和土舱内注入泡沫剂和润滑泥浆。 3 主要施工参数:土舱压力 150~ 200KP,推力 16000~ 24000KN,掘进速度30~ 45mm/min。 近距离施工控制原则 慢 慢的推,分小段推。 慢慢的转,均匀的转。 顶住正面,调整压力。 封住盾尾,合理注浆。 信息化施工实现技巧 17 实现过程控制,一环内分小步。 缩小监测时步,减少反馈时间。 遵守增量法则,尽早实现目标。 盾构施工的风险源分析及规避措施 地质、水文、边界条件方面 1 地质 ⑴ 岩土层次分布规律; ⑵ 不同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⑶ 岩土切削搅拌后的流动性、粘性; ⑷ 埋深; ⑸ 不良地质情况。 2 水文 ⑴ 水的腐蚀性; ⑵ 水的补给来源; ⑶ 岩土的渗透性、含水量; ⑷ 水位、压力的确定。 3 地层中的障碍物 ⑴ 建筑基础; ⑵ 各种管线; ⑶ 废弃构筑物; ⑷ 其他,如孤石等。 4 地面构筑物的类型和基础特性 ⑴ 构筑物的使用年限; ⑵ 框架结构; ⑶ 是否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⑷ 基础结构类型,如条基、桩基等; ⑸ 基础与隧道的空间关系。 盾构的选型 选型的依据是地质、水文和地面、地中的边界条件,设计要求等。 认真确定 18 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刀盘、刀具的适用性; 2 主轴承对地质反力的适用性; 3 推力和扭矩对地质反力的适用性; 4 螺旋输送器对弃碴状态和进度要求的适用性; 5 系统压力对地层反力的适用性; 6 使用寿命(经济性)。 盾构施工管理 1 始发安全。 防止始发方向失控,掌子面土体失稳,门洞涌水。 2 管片选型。 防止盾尾卡死,保证衬砌质量。 3 压力控制和出土量控制。 防止地面下沉或隆起,造成建筑物损坏。 4 根据掘进地层的稳定区段情况,有计划地对刀盘进行检查和刀具更换,前方若有异物,则防止刀盘、刀具损坏。 5 盾构机施工状态过程监测,防止机械系统故障和损坏。 盾构施工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 水文、地质条件和边界条件调查不清。 2 盾构机与水文 、地质条件、边界条件不匹配。 3 施工管理、决策、操作、换刀不当引起地层变形过大,造成地下管线和地面构筑物损坏等事故。 风险规避措施 1 项目决策必须到位,对项目的各种风险要有充分认识,确定符合实际的参数,而且要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2 人是第一要素,企业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既懂机械又懂土木,又有应变能力的技术、管理、技工队伍。 3 地址及边界条件调查。 必须详细进行地质及边界条件调查,复杂地带按5~ 10m 一个钻孔进行勘探,这是盾构机选型、采购的前提条件。 需在现有地下工程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有针对性 的项目,如岩土在破碎、搅拌条件下的流动性和粘性分析、管线位置的探测、超前地质预报或在特殊地段加密钻孔等。 4 盾构选型 19 ⑴ 选型、设计、制造必须以工程为依托,以施工单位为主体,在充分考虑盾构生产厂家建议的基础上进行。 ⑵ 充分了解不同地区各种盾构项目的经验教训。 ⑶ 建立适应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自己的刀盘、刀具、主轴选型的技术平台。 ⑷ 对不同刀具切削不同岩土的机理进行研究。 5 施工管理的各项标准 : 总结经验,建立适用不同地层的操作标准,维护标准、机况监测标准和特殊工况下的作业标准,达到标准化管理。 这是成熟 企业的重要标志。 盾构出洞条件节点验收 施工现场已完成设计、勘察交底; 工作井已通过结构验收,其标高、轴线、结构 强度等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能满足盾构施工各阶段受力要求(端头井结构尺寸和洞门中心已复核且符合设计要求); 盾构推进、测量、监测施组已审批并组织了各方讨论,监理细则已编制审批; 施工现场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已按要求完成; 设计要求的出洞区地基加固完成,各项加固指标经检测达到设计要求; 洞门经探孔未发 现异常情况并满足出洞要求; 洞门经探测掘进层内有害气体含量在规范的允许范围之内; 后座反力架经验算,强度和刚度满足施工工况; 已调查盾构推进沿线的保护构筑物、管线等现有状况,以及能承受变形的能力,并已制订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周围环境监测控制点已按监测方案布置完成,且已测取初始值; 井下控制点已布设且固定; 人员(按合同)、机械(按方案)、材料(满足进度。地铁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要点施工表格(最后定稿)
相关推荐
加防抖动电路产生稳定的 0/1 输出。 ⑵ 启 /停控制电路 当 Q1=1(开关置于启动位置)时,秒 CP可加进秒计数器; Q1=0(开关置于暂停位置)时,秒 CP被封锁; CP 为固定 “1” ,则秒停走。 Q2 为 每 节 比 赛 时 间 结 束 是 发 出 的 控 制 信 号 : 当 Q2=0( 每节比赛尚未结束 )时 ,计数器计时;当 Q2=1( 每节比赛结束 )时 ,计时器停止计数。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 2.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 中中性线的作用 13 第 1 20 学时 课题 供电与用电 教学 目的 1. 了解触电的种类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了解接地和接零保护的作用和使用 条件。 3. 了解静电保护和电器防火防爆的常识。 重点 难点 1. 触电的种类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接地和接零保护的作用和使用 条件。 教学方法 多媒体(为主)
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我在村委会主要是负责管理日常信件的工作,这个工作看似轻松,却是责任重大,来不得办点马虎。 一封信件没有及时收发,很有可能造成工作的失误、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很感谢村委会对我这个实习生的信任,委派了如此重要的工作给我。 在实习过程中,在信件收发管理上,我一直亲力亲为,片刻都不敢马虎。 为
状态的数值sys=mdlUpdate(t,x,u); case 3, %当 flag 等于 3 时调用 mdlOutdate 函数计算输出信号的数值 sys=mdlOutputs(t,x,u)。 case 4, %当 flag 等于 4 时调用 mdlGetTimeOfNextVarHit 函数计算下一个抽样时刻 sys=mdlGetTimeOfNextVarHit(t,x,u)。 case 9
全数字调节控制装里、多 PLC 网络控制系统、操作台和上位机、装卸载控制装置和液压站控制装置 , 如图 1 所示 . 该系统由 2台 德国西门子 公司制造 直流电机 ( 电机为 2500KW,电枢额定电流 2985A, 额定电压 917V) 直接轴联作为提升机的驱动源。 在全数字调节系统的控制下 , 主回路是通过 电枢转接柜和励磁转接柜将主电源变换为适于主电机的供电电源 , 两台电机可
改变夹紧作用力方向,但是其夹紧行程小,效率低,适用范围于机动夹紧装置中 ( 2)螺旋夹紧装置结构简单 ,制造容易 ,夹紧可靠但是夹紧动作慢 ,效率低,适用于手动夹紧装置。 ( 3)偏心夹紧装置也是由楔块夹紧装的一种变形 . 偏心夹 紧与螺旋夹紧相比 ,夹紧行程小 ,夹紧力小 ,自锁能力差 ,但夹紧迅速 ,结构紧凑 ,所以常用与切削力不大 ,振动较小的的场合 ,常与其他夹紧元件联合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