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二 、 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 :《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也是 一门 重要的基础 课程 , 模拟电子技术 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 既 为后续课程打基础 ,也能在工作中能应用。 课程任务 : 通过本课程及其实践环节教学 ,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元器件和功能电路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电子技术发展的形势,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形成职业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三、 课程教学目标 熟悉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的性 能特点及其应用常识,具有查阅手册、合理选用、测试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掌握常见模拟功能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分析方法,具有阅读和应用能力。 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测电参数 掌握 电路常见故障排除 方法。 四、 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理论教学 第一部分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 内容要点: 半导体结构 ; PN 结 即 二极管特性 及其应用; 三极管结构 及其对电压和电流的 放大作用 ; 三极管 的 三种 放大电路 及其特点 ; 二极管 和 三极管 的 电路符号、特性曲线 及主要参数。 教学要求: 了解半导体的结构和特性、本征半 导体的特点、导电原理、杂质半导体特点、 PN结的形成。 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熟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电路符号、伏安特性、主要参数、温度对特性的影响、简单应用。 熟悉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电路符号及主要参数。 了解三极管结构,熟悉电路符号、电流放大作用、特性曲线、主要参数及温度对特性的影响。 掌握三极管三种工作状态及其特点。 第二部分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 内容要点: 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 组成 和 工作原理 及分析方法 教学要求: 熟悉共射基本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其分析方法。 了解多级放 大电路的 耦 合方式及其特点,熟悉多级放大电路 Au、 Ri 、 Ro 计算方法。 12 了解常用组合放大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 第三部分 集成运放基础及负反馈电路 内容要点: 直接 耦 合电路。 零点漂移。 差分放大器 工作原理及 电路组成 ; 反馈 和 深度负反馈 ; 教学要求: 了解直接 耦 合电路存在问题、零点漂移产生原因及其抑制措施。 掌握差分放大器组成、抑制零漂原理。 熟悉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及其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概念。 会对任意信号进行分解。 熟悉反馈、反馈深度和深度负反馈的概念。 掌握反馈的分类及其判别方法。 熟悉负反馈对放 大电路性能影响。 了解负反馈电路产生自激震荡条件及其消除方法。 第四部分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内容要点: 集成运算放大器 和 理想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 特性 ; 集成运算放大器 应用条件 ;“ 虚短 ” 、 “ 虚断 ” 的概念; 求和、积分、微分运算电路 ; 集成运算放大器 的其他 应用 ; 教学要求: 了解 运放特性、线性应用条件。 了解运放主要参数。 掌握运放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性能、特点。 掌握求和、积分、微分运算电路的组成及其输入输出关系。 掌握集成运算非线性应用条件及其特点。 了解集成电压比较器基础知识。 了解由运 放组成的方波、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发生器电路及其性能特点。 了解特殊集成运放及其应用。 第五部分 功率放大电路 内容要点: 功率放大电路 工作原理 ; 功率放大 电路类 型( OCL、 OTL); 交越失真 ; 复合管 ; 教学要求: 了解功放电路特点、分类。 熟悉低频功放电路主要技术指标。 熟悉 OCL、 OTL 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估算方法。 第六部分 正弦波振荡电路 内容要点: 振荡电路振幅平衡条件。 振荡电路的组成。 文氏桥式振荡电路。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三点式振荡电路。 石英谐振电路。 教 学要求: 掌握振荡电路和自激振荡电路的振幅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熟悉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 会用振荡电路起振条件判断电路是否起振。 了解 RC 串并联网络频率特性。 熟悉文氏桥式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组成。 掌握振荡频率估算方法。 熟悉起振条件,稳幅措施。 了解 RC 稳相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振荡频率估算及起振条件。 了解 LC 并联回路频率特性,熟悉变压器反馈式、电感三点式、电容三点式及其改进的 LC 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且会估算振荡频率。 了解石英晶体结构和晶体压电效应,熟悉石英谐振器电路符号、性能参数。 熟悉晶体振荡电 路组成、石英晶体使用注意事项。 第七部分 直流稳压电源 13 内容要点: 桥式单相半波整流。 电容滤波电路。 稳压电路。 集成稳压器。 开关电源 . 教学要求: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及相关元器件的选择 掌握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电路组成和基本应用;熟悉扩大输出电流、电压电路组成及使用注 意事项。 了解 开关电源电路 的基本 原理。 第八部分 选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基本共射电路交流负载线作法 熟悉场效应管自偏压式、分压式自偏压电路组 成及适用条件;了解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了解场效应管简化微变等效模型,并用其估算放大电路 Au、 Ri、 Ro。 了解 BTL 电路原理和由 LM4860。 TDA7050T 组成 BTL 电路原理。 了解功效管二次击穿及其保护方法。 了解热致击穿产生原因;熟悉热阻概念、结温和最大功耗 PCM 关系;学会散热器的初步估算和选择方法。 (二)实践教学 项目 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内容: 掌握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毫伏表使用方法 要求: ( 1) 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 2) 熟悉示波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面板, 控制旋钮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项目 2: 二极管、三极管特性测试 内容: 用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试 二极管 正向特性和测试三极管输出特性 要求: ( 1) 初步掌握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基本功能和一般使用方法 ( 2)通过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画出 二极管 正向特性和测试三极管输出特性图 项目 3: 共射放大电路调试 内容: 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或晶体管毫伏表对 共射放大电路 技术指标进行测试 要求: 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了解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对 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动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项目 4: 差动放大电路调试 内容: 测量静态工作点; 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14 要求: 熟悉 差动放大电路 工作原理; 掌握 差动放大电路 的基本 测试 方法; 项目 5: 负反馈电路性能测试 内容: 负反馈放大电路 放大倍数 测试 ; 负反馈 对失真的改善; 要求: 熟悉 负反馈 对 放大 器性能的影响; 掌握 负反馈放大 器性能的 测试 方法; 项目 6: RC 振荡电路组装与调试 内容: 测量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频率和电压; 要求: RC 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项目 7: 集成功放电路组装调试 内容: 通过对 集成功放 接不同数值 VCC对输出电压进行测量 要求: 熟悉 集成 功率放大器的 工作原理; 掌握 集成 功率放大器性能指标的 调试方法; 项目 8: 晶体管串 联稳压电路测试 内容: 测量调整三极管 VT 的 Q 点; 串 联稳压电路 的动态 测试 ; 要求: 掌握 晶体管串 联稳压电路 的 工作原理; 掌握 晶体管串 联稳压电路 的 调试及 测试 方法; 项目 9: 集成稳压器电源电路组装与性能测试 内容: 观察单相桥式整流的输入、输出波形,了解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 观察电容滤波的作用,了解电容负载对整流输出电压的影响。 三端集成稳压器 性能测试 ; 要求: 掌握单相桥式整流 的 工作原理及电容滤波的作用; 掌握三端集成稳压器使用方法; 五 、 学时分配建议 ( 1)理论教学学时分配 序号 理论教学提要 必讲 /选讲 参考学时 1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 必讲 10~ 12 2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 必讲 14~ 16 15 3 集成运算基础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必讲 12~ 14 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 用 必讲 10~ 12 5 功率放大电路 必讲 6~ 8 6 正弦波振荡电路 选讲 8 7 直流稳压电源 必讲 8~ 10 总计 68~ 80 ( 2) 实践教学学时分配 序号 实践课题(项目) 必做 /选做 参考学时 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必做 2 2 二极管、三极管特性测试 必做 2~ 3 3 共射放大电路 安装与 调试 必做 2~ 4 4 差动放大电路调试 选做 0~ 2 5 负反馈电路性能测试 必做 2~ 3 6 RC 振荡电路组装与调试 必做 2~ 4 7 集成功放电路组装调试 选做 0~ 2 8 晶体管串 联稳压电路测试 选做 0~ 2 9 集成稳压器电源电路组装与性能测试 选做 2 总计 12~ 24 六 、 教学方法 本大纲适用于电类专业。 弱电类专业在开设高频电路的情况下, 可以选讲 正弦波振荡器一章。 对通信技术专业 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可适当加强频率特性部分等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加强实验和课程设计的教学,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课外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动手的机会。 为重视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建议课程设计成绩单列,并设两周,要求完成 大纲 所 列 内容;如只有一周,可提前布 置任务,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任务。 为提高教学质量,建议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电子教 案 和课件进行教学。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 平时成绩(作业和考勤)占 20%,实验加课外制作占 20%,期末考试占 60%。 八 、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模拟电子技术》 (第二版) 胡宴如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 刘仁宇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 (第二版) 周雪 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 陈梓 城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 杨碧石 主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6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0210024 参考学分: ~ 学分 参考学时: 58~ 80 学时 (理论学时: 50~ 62 学时;实践学时: 8~ 18 学时) 课程管理系部:电子电气工程系 适用专业: 电类各专业 二、教学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电类各专业重要的基础 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任务: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熟悉数字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初步掌握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 三、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有关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并对数字电路系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熟练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掌握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多路选择器;多路译码器;多位数字比较器等的应用。 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17 熟练掌握典型电路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等的电路结构、原理及应用。 熟练掌握由 555 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 器、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了解 DAC、 ADC 电路形式及工作原理; 了解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应用。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部分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内容: 数字电路概述 数制与码制 逻辑代数基础 要求: 了解数字电路特点、研究范围和发展概况。 掌握二进制、十进制、二 — 十进制数码的有关知识。 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并熟练掌握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方法。 第二部分 组合逻辑电路 内容: 集成门电路 组 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及应用 要求: 了解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开关特性。 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大纲
相关推荐
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以及学校的各种科技竞赛等多项竞赛活动。 通过该层次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 3) 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 建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 2020 年的坚果销 售额超过 3 亿元,三只松鼠正在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互联网电商食品领导品牌。 网络销售的传播 好产品会说话,这个道理谁都懂,但三只松鼠通过对网购人群的研究,设计产品和服务,真正利用了这一法则,让产品成为传播的载体。 可记忆互联网最具标志性的特点就是信息海量、信息碎片,如果品牌名不易记忆,企业的传播成 3 本是很高的,所以,“三只松鼠”的名字出来了,好记
5 在此电路中,对于 74LS148 的输入有6个,分别为1-6号选手,故只需对其1-6号管脚进行应用,其余的(0、7)接高电平 (悬空也可以) 使其总是处在无效状态。 S 端为 选通输入端,只有在 S =0 的 条件先 ,编码器才能正常工作。 EXY 为芯片扩展端,只有当所有的编码输入端都是高电平(即没有编码输入),且 S =0,即为低电平。 因此, 的低 电平输出信号表示“电路工作
时间。 试验期间宜采用井下压力计测量地热流体压力变化 , 条件不具备只能从孔口测量水头压力时 , 应同时测得孔内地热流体温度 , 换算准确反映压力的水头。 测试资料应满足确定流体运动方程 , 计算储层渗透系数、有效空隙度或弹性释水系数、压力传导系数 , 评价单井合理产量的要求。 : 指带有一个或多个观测孔的主孔降压试验 , 在地热田可行性勘查中采用 , 一般做 12次降压的稳定流或非稳定流试验
10 立码头,考虑到工程实施需要。 三、材料配备计划 材料供应计划要求 ( 1)材料供应按月、旬、周落实施工中材料的实际消耗量,从而调整月、旬、周材料供应计划。 ( 2)进场施工前,调查落实材料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材料质量及信誉度。 ( 3)施工现场储备一定数量的材 料。 材料采购要求 ( 1)水泥、钢筋、钢绞线、砂石料等主要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批入场。 ( 2)其它临时设施用材,按需落实。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