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经验总结内容摘要:

立项 资助 教材《生物工程大实验》、《生物工程工厂工艺设计综合实训》,出版学术专著 1 部(科学出版社)和教学指导 1 部(中南大学出版社)。 业务水平精湛 , 结构合理。 通过近三年的建设,生物工程专业 共有教师 40 人 ,其中 教授 11 人,副教授9 人;博士 12 人,硕士 24人。 教授和副教授占教师总人数的 50%;博士和硕士占总教师人数的 90 %; 30 岁以下教师占 %、 40 岁以上教师占 35%;最后学历为综合性院校的教师占 45%、师范院校的教师占 25%、农林院校的教师占 30%。 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合理,且拥有 湖南省高校教学团队和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近 3 年来,生物工程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科基金、省自科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 余项,和省教学研究课题 3 项,发表科研论文 2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5 篇、EI 收录 8 篇;获 怀化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 1 项;产学研合作开发初显成效,先后与芷江县合作进行野生甜茶的深度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洪江市合作进行柑桔落果残次果综合开发利用的发酵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与会同县合作进行 名优兰花快速扩繁和种质创新的细胞工程技术研究,前后共获得研发经费近 300万元;申请国家专利 3 项、开发出多穗柯野生甜茶保健胶囊、申请鉴定获批 3个四棱豆新品种。 建设成绩显著。 在原有基础上,我们建立并建设了一批与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相关的建设平台,拥有 近 8000 平方米的生物实验大楼,建设了 基础生物学湖南省高校示 范实验室、生物科学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 2 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以及 万佛山自然保护区湖南省优秀实习教学基地等 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6个 ; 建设有植物学、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 3 个校级重点学科; 建设了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学科建设平台。 同时,建设了面向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 1 个校级开放性实验室和 2个创新性实验点。 坚持以研究的态度进行专业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实践平台、提升质 量工程。 3 年以来,围绕生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取得《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培养应用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生物工程专业‚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其管理机制探索》共 4 项省教育厅立项资助课题,以及《生物工程大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等校级教研立项课题。 先后在《高教论坛》、《当代教育论坛》、《实验技术与管理》、《怀化学院学报》、《成才之路》等刊物公开发表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相关教研论文 10 余篇,获 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一项,和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 3 年来,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立项主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省级课题 5 项、校级课题 20 余项、系级课题 50 余项, 80%以上的学生都参与了相关项目的研究;主持立项开放性实验项目和创新性实验点培育项目 30 余项;公开发表基础研究论文 50 余篇,其中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近 40 篇; 2020年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有 2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