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工艺流程内容摘要:

解 冻 捣 固 配添加剂 配煤槽 装 炉 干 燥 洗 选 煤 槽 配 合 粉 碎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8 配煤原理 配煤原理是建立在煤的成焦机理基础上的,迄今为止煤的成焦机理大致归纳为 三类即: 胶质层重叠原理、互换性配煤原理、共炭化原理。 配煤的目的和意义 所谓配煤就是将两种以上的单种煤料,按适当比例均匀配合,以求制得各种用途所要求的焦炭质量。 采用配煤炼焦,即可保证焦炭质量符合要求,又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同时增加炼焦化学产品产量。 配煤方案是焦化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焦化厂设计的基础。 原料煤的粉碎 煤的粉碎细度的确定:配合煤是由各种不同牌号和不同粒度的煤料组成的,炼焦前必须经过粉碎处理,使煤质和粒度组成比较均匀,才能保证焦炭质量。 煤的粉碎细度应根据煤质和焦炉装煤方式等因素综合 考虑,一般将配合煤粉碎到小于 3 毫米占 76~86%[2]。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9 第三章 炼焦炉及其设备 焦炉各部位概述 焦炉构成及相互关系 焦炉炉体由炭化室、燃烧室、斜道室和蓄热室组成,炉顶区蓄热室以下为烟道与基础。 炭化室和燃烧室相间布置,蓄热室位于其下方,内放格子砖以回收废热。 斜道室位于蓄热室顶和斜道室底之间,通过斜道使蓄热室和燃烧室相通。 炭化室和燃烧室之上为炉顶。 整座焦炉砌在坚固的平整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烟道一端通过废气开闭器与蓄热室连接,另一端与烟囱连接,烟道埋在基础内或基础两侧。 焦炉各部位概述 1. 炭 化室 煤隔绝空气平馏的地方,由两侧炉墙,炉顶炉瓦和两侧炉门合围起来的。 有效容积是装煤炼焦的有效空间部分,其值等于炭化室有效长度,平均宽度及有效高度的乘积。 2. 燃烧室 炭化室是煤隔绝空气干馏的地方,燃烧室是煤气燃烧的地方,两者依次相间,其间的隔墙要严格防止平馏煤气漏泄,还要尽快传递平馏所需热能。 为了顺利推焦,炭化室的水平截面呈梯形,焦侧宽度大于机侧,两侧宽度之差称锥度,燃烧室的机焦宽度恰好相反,故机焦两侧炭化室中心距相同。 3. 斜道室 蓄热室斜道分为长短斜道双号由北向南,一长一短,单号由南向北,一长一短,长短斜道 分别供煤气和空气,北斜道为煤气,南斜道为空气。 进入燃烧室的高炉煤气,空气及排出的废气均通过斜道。 斜道区的温度在生产时为 1000~1200℃。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4. 蓄热室 蓄热室上面是焦炉加热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位,蓄热室分为煤气室和空气室。 5. 炉顶区 炉顶区有装煤孔,上开管孔,看火孔烘炉孔,拉条沟等。 6. 烟道和基础 蓄热室下部设有分烟道,来自各下降蓄热室的废气流经各废气盘,分别汇集到机侧或焦侧分烟道,进而在炉组端部的总烟道汇合后导向烟囱根部,借烟囱抽力排入大气。 焦炉基础包括基础结构与抵抗墙购架两部分。 现代焦炉的基本要求 [3] 1. 焦饼均匀成熟,焦碳质量好,块度均匀而适当,化学产品二次裂解损失少。 2. 生产能力与相关工业要求相适应,劳动生产力和设备利用率高。 3. 加热系统阻力小。 4. 热工效率高,能耗少。 5. 炉体坚固,严密,炉龄长。 6. 生产操作可靠,热工调节简便,劳动环境好,便于维护与检修。 炉体主要尺寸 1. 炭化室 [3] 全长: 15980mm 有效长: 15140mm 高: 6000mm 有效高: 5650mm 机侧宽: 420mm 焦侧宽: 480mm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平均宽: 450mm 锥度: 60mm 有效容积: 炭化室装干煤量: 炉顶砖厚: 1250mm 炭化室中心距: 1300mm 墙厚: 100mm 加热水平 1000mm 2. 燃烧室 机侧宽: 880mm 焦侧宽: 820mm 平均宽 850mm 立火道数: 32 个 立火道中心距: 480mm 立火道循环孔: 343 235mm 斜道高: 800mm 斜道口 第 3 32 火道: 120 201mm 第 3— 30 火道: 96 170mm 3. 蓄热室 高: 4100mm 宽: 390mm 墙厚: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2 单墙: 230mm 主墙: 290mm 格子砖层数: 17 层 小烟道高: 650mm 全炉总高: 12150mm 焦炉生产能力的估算与静力强度 焦炉生产能力 焦炉炉组生产能力是根据焦炭或煤气需要量而定的。 为了合理利用焦炉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一个炉组多为两座或以上焦炉构成,炉组的生产能力可按下公式计算: Q = 8760   , t/年 式中: Q一个炉组生产全焦的能力, t/年; M每个焦炉组的焦炉座数; N每座焦炉的炭化室孔数; B每孔碳化室装干煤量吨,( ); K 干煤产全焦率, %; ( ~ ) ; 考虑到检修炭化室的减产系数; 按湿焦含水 6%计算的湿焦的换算系数;  周转时间, h。 其中 干 为裝炉煤堆密度(干基), t/年。 带入已知数据,即: 180410 =  N 解 得: N= 孔 所以三座焦炉取 60、 60、 60。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将 N=60 代入上式中得: τ =19h。 焦炉静力强度 图 炉体静力强度计算尺寸示意图 一、单元燃烧室静力强度的确定 [2] 已知条件: 立火道中心距: 48S cm 立火道隔墙厚度: 15K cm (150 152 )mm mm 加热高度: cm 炉顶厚度: 125B cm 炭化室墙厚度: 10G cm 炭化室中心距: 130A cm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4 33R S K cm   炭化室高度: 565L cm 燃烧室宽度: 85D cm 跨越孔高度: 33H cm (33 0 33 2 )mm mm 炭化室全高: 1 600L cm 21 4 9 9 .5L L C cm   1 1 3 0 4 5 8 5D cm   21 2 6 5D D G cm   炉体墙的极限侧负荷: /p kg cm 炉顶砌体重度: 331 1 .4 1 0 /kg cm  炉墙砌体重度: 332 10 /kg cm  砌体重量度: 332 10 /kg cm  看火孔断面积: 21 169Fm 装煤车重: 51 10q kg 装煤量: 42 10q kg 根据已知条件: 1. 转动惯性: 33 33 4 4 4 412 4 8 8 5 3 3 6 5 1 7 0 . 1 2 8 1 0 1 7 0 . 1 3 1 01 2 1 2 1 2 1 2S P R DJ c m c m        2. 断面抗弯矩: 4 4312 2 1 7 0 . 1 3 1 0 4 . 0 0 3 1 085JW c mD     3. 静力矩: 31 2 2 8 5 1 0 6 5 6 54 8 1 0 1 5 2 5 9 2 1 .8 22 2 4 2 2 4J D G D DM S G K c m            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4. 横断面积 222 2 4 8 1 0 1 5 6 5 1 9 3 5F S G KD c m        5. 砌体本体负荷: 2 1 1 1[ ( ) ( ) ]2Lf F C S D F B A S F      3 10 [ 19 35 10 0. 5 ( 48 85 19 6) 13 0 ( 13 0 48 19 6) ]2            6. 设裝煤车(包括煤重)的负荷由两个燃烧室承受,每个燃烧室有 32 个立火道( N=32) , 则每个火道承受的裝煤车(包括煤重)的负荷为 : kg312 ( 1 3 5 2 8 . 5 ) 1 0 25552 2 3 2qqQ N   火道 7. 炉墙侧负荷取 20 .0 7 5p kg cm ,则单元燃烧室每米高的炉墙侧负荷为: 100 48 336P p kg    8. 燃烧室顶与底两支点的弯矩: kg2 21 3 3 6 6 151288pLMm    体 中 弯 曲 应 力 kg2 241 5 1 2 1 06 = 4 . 0 54 . 0 0 3 1 0Mw c mW     直 应 力 kg    2min 22max 1 . 7 1 519353 3 1 8 . 6 6 2 5 5 56 3 . 0 3 51935f k g k g c mF cmf Q k g k g cmF 11. yb砌 体 的 抗 压 强 度 ( 压 应 力 ) 和 抗 拉 强 度 ( 拉 应 力 ) 为 :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6 2m a x2m in= + 3. 78 3. 03 5 6. 81 53. 78 1. 71 5 2. 06 5ybk g c mk g c m              12. 砌 体 的 抗 剪 强 度 ( 剪 应 力 ) 为 21 43 3 6 6 0 0 2 5 9 2 1 .8 2 1 0 2 .3 92 2 1 7 0 .1 3 1 0 1 5JP L M k g c mJK     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7 第四章 焦炉热工计算 焦炉蓄热室计算 十二孔格子砖的计算 ` 图 十二孔格子砖 1. 每块格子砖的传 热面积 [4]: aF 1) 左右面 F1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8 20    2355 20212097952181207621mm  2)前后面 F2 小曲面面积: 图 按图 计算小曲面面积: L= 2202020 22  m Sinα = 40210 = 42  α = S= 22 77403 60 mm  , 总面积:   271202020410220202021 mm 小曲面面积: 2020( 1+ 7 ) = 则前后面面积为:       5 4mm  3)上表面 F3         2246174141496814149724721217637012133mm  4)下表面 F4 20 L 40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9 由前得曲面弧长: 28 60 mm  曲面面积:    1 7  则下表面面积 :        2241 9 3 8 4161498168217213398215279mmF。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