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工艺学全教案内容摘要:

渣特性分类: 1)、酸性焊条:熔渣成分主要是酸 性氧化物。 2)、碱性焊条:熔渣成分主要是碱性氧化物或氟化物。 三、焊条的选用及保管 在选用焊条时应遵循下列原则:(举例:焊条选用不当造成的事故) ( 1)、按焊件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选用。 ( 2)、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的选用。 ( 3)、按简化工艺,生产率和经济性来选用。 ( 1)、焊条的烘干 酸性焊条由于药皮中含有结晶水物质和有机物,烘干温度不能太高,一般规定为 75~150℃ ,保温 1~2 小时。 碱性焊条一般为 350~400℃ ,保温 1~2 小时,焊条累计烘 干次数一般不宜超过 3 次。 ( 2)、焊条的储存、保管 课后总结:重点:焊条的组成及作用 难点:焊条的分类 布置作业:习题册填空题 2—10 题 课尾师生互动:讨论大家都见过那种焊条,都是什么样的,什么件 注:黑体为重点、此部分为板书 第二节 焊接接头类型及焊缝形式 课前提问: 1)焊条的组成 2)焊条的焊芯和药皮的作用 导入新课:板材之间焊接完成后有不同的形式,这节课我们就来给这些形式起个名 一、焊接坡口的类型与尺寸 坡口: 保证电弧能深入接头根部,便于清渣,调节焊缝金属在 母材与填充金属比例的作用。 1)、基本型: I 形坡口、 V形坡口、单边 V形坡口、 U形坡口、 J 形坡口。 2)、组合型: Y形、双 Y形、带钝边 U形、双单边 V形、带钝边单边 V形坡口。 1)、坡口面角度( β)和坡口角度( α) 2)、根部间隙( b) 3)、钝边( p) 4)、根部半径( R) 5)、坡口深度( H) 坡口的选择原则: 选择坡口时应考虑以下几条原则: 1)、保证焊接质量 2)、便于焊接施工 3)、坡口加工简单 4)、坡口的断面面积尽可能小 5)、便于控制焊接变形 二 、焊接接头的类型及特点。 三、焊缝形式及形状尺寸 按焊缝结合式可分为: 按施焊时焊缝在空间所处位置分为: 按焊缝断续情况分为: 2. 1)、焊缝宽度( c) 2)、余高( h) 3)、熔深 4)、焊缝厚度 (δ) 5)、焊脚尺寸( K) 6)、焊缝成形系数( φ=c/H) 四、焊接位置 焊接位置可用焊缝倾角和焊缝转角来表示,有 课后总结:重点:焊接接头的类型 难点:坡口的类型及焊接位置 布置作业:习题册填空题 1—20 题,判断题 6—20 题,选择题 2—20 题,名词解释 14 课尾师生互动:讨论大家见过的坡口形式 注:黑体为重点、此部分为板书 焊缝符号和焊接方法代号 一、焊缝符号 焊缝符号一般由基本符号、辅助符号、补充符号、焊缝尺寸符号和指引线组成。 见表 4—13,表 4—14,表 4—15,表 4—16,表 4—17,表 4—18. 二、焊接方法代号 常用焊接方法代号见表 4—19. 三、焊缝符号和焊接方法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位置。 指引线的标注位置 基本符号的标注位置 辅助符号、补充符号的标注位置:见表 4—15,表 4—17. 尺寸符号的 标注位置 焊接方法代号的标注位置 注:黑体为重点、此部分为板书 第三节 焊接工艺参数 课前提问: 1)焊接坡口的类型有哪些。 2)焊缝的形状尺寸符号有哪些。 导入新课:在焊接过程中我们怎样来确定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呢。 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 焊接工艺参数,是指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各物理量的总称 一、焊条直径 直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焊件的厚度 焊缝位置 焊接层次 接头形式 搭接接头、 T 形接头因不存在全焊透问题,所以应选用 较大的焊条直径以提高生产率。 二、电源种类和极性 电源种类 直流电源、交流电源 极性 直流电源(直流正接、直流反接) 三、焊接电流 选择焊接电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焊条直径 可根据经验公式来选择 Ih=( 35~55) d Ih:焊接电流( A) d:焊条直径( mm) 焊缝位置 焊条类型 焊接层次 可根据下列几点来判断电流是否合适: 1)、看飞溅 2)、看焊缝成形 3)、看焊条熔化状况 四、电弧电压 在焊接时应力求 使用短弧焊接,相应的电弧电压为 16—25V。 所谓短弧一般认为电弧长度是焊条直径的 ~ 倍。 五、焊接速度 六、焊接层次 每层厚度约等于焊条直径的 ~ 倍时,生产率较高,并且比较容易保证质量和便于操作。 焊条电弧堆焊 一、堆焊及其特点 目的:不是为了连接焊件,而且在焊件表面获得耐磨,耐热,耐蚀等特殊性能的熔敷金属层,或是为了修复磨损或增加焊件尺寸。 注:黑体为重点、此部分为板书 二、堆焊工艺 缓冷,预热温度一般为 100~300℃。 课后总结:本 节课的重、难点:是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的选择 布置课后作业:习题册本章剩余习题全部做完 课尾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选配不当造成的焊接缺陷 注:黑体为重点、此部分为板书 第五章教案 第一节焊缝结晶过程 课前提问: 1)焊条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有哪些。 2)怎样选配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 导入新课:焊条与焊件都被电弧给融化了,那它变成焊缝这一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一、焊缝金属一次结晶 一次结晶包括生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焊接熔池结晶过程(举例 :一盆水冻成冰的例子)。 二、焊缝结晶过程中的偏析 焊缝金属中化学成分分布布均匀的现象称为偏析。 偏析也是产生裂纹、气孔、夹杂物等焊接去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显微偏析(包括:晶 C:焊缝宽度; H:焊缝有效厚度 焊缝成形系数小,焊缝窄而深。 焊缝成形系数大,焊缝宽而浅。 层状偏析 三、焊缝金属的二次结晶 高温的焊缝金属冷却到室温时,要经过一系列的相变过程,这种相变过程称为焊缝金属的二次结晶。 冷却速度越快,珠光体含量越多,焊缝的硬度和强度随之增加,而塑性和韧性则随之降低。 四、 焊缝中夹杂物 焊缝金属中的夹杂物主要有硫化物和氧化物。 硫化物是使焊缝产生热裂纹的主要愿意之一。 课后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焊缝结晶过程中的偏析 难点:焊缝金属的一、二次结晶 布置作业:习题册填空题 7—15 题,判断题 1—10 题,选择题 1—10 题,名词解释 1—5题 课尾师生互动:讨论水结成冰与焊缝金属结晶过程有哪些相似之处 注:黑体为重点、此部分为板书 第二节 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 焊接接头的组成: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 一、熔合区的组织和性能 熔合区是指在焊接接头中,焊 缝向热影响区过渡的区域。 熔合区温度处于固相线和液相线之间。 晶粒非常粗大,韧性、塑性很差,是焊接接头中性能最差的区域。 二、焊接热循环 概念:在焊接热源作用下,焊件上某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称为焊接热循环。 三、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 概念:在焊接过程中,母材因受热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区域。 过热区 塑性。 韧性很低,是热影响区中性能最差的区域。 正火区 其力学性能略高于母材,是热影响区中综合力学性能最好的区域。 不完全重结晶区 由于晶粒大小不同,所 以力学性能也不均匀。 再结晶区 经过再结晶,塑性、韧性提高了,但强度却降低了。 一般来说,热影响区越窄,则焊接接头中对于耐热钢和不锈钢,其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应与母材大致相同。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为提高抗裂性,防止热裂纹,常在焊接材料中获得双相组织。 二、控制熔合比 被熔化的母材在焊缝金属中所占的百分比,称为熔合比。 不开坡口,熔合比最大。 坡口越大,熔合比越小。 三、焊接工艺方法的选用 气焊 焊条电弧焊 埋弧焊 手工钨极氩弧焊 CO2 气体保护焊 四、焊接热输入及焊 接工艺参数的选用 焊接工 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控制 焊接热输入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控制 五、焊接工艺措施 课后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是焊接热循环 难点:焊缝的熔合比 布置课后作业:习题册剩余部分全部做完 课尾师生互动:讨论熔合比大好还是小好。 注:黑体为重点、此部分为板书 第一节 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形成 课前提问: 1)什么叫做焊缝金属的融合比。 2)什么叫焊接热循环。 导入新课:由于热胀冷缩焊件会变形,那这种变形时什么原理呢。 它的分类有哪些呢。 一、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 在焊接对接接头 、 T 形接头、搭接接头及堆焊时,都可能产生角变形。 4. 波浪变形。 又称失稳变形,常在 5. 扭曲变形。 6. 错边变形。 二、影响焊接残余变形的因素 1. 焊缝在结构中的位置 2. 焊接结构的刚度。 3. 焊接结构的装配及焊接顺序。 4. 其他因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