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烟气脱硝(scr)装置运行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取样点取样分析 应 达到合格。 系统启动步骤 系统启动步骤如下: a) 氨区系统吸收设备(氨吸收)及管线充水应完成,氮气瓶备用到位; b) 启动废液吸收系统; c) 液氨输入氨 气储存 罐; d) 开启液氨蒸发器的加热系统; e) 手动开启氨罐的液 氨排出阀门; f) 先开启液氨蒸发器入口的气动阀,然后再徐徐打开氨蒸发器的液氨入口手动阀门,使气氨缓冲罐内达到预定的压力; g) 先开启稀释风机,再开启氨混合器的气氨入口阀门; h) 根据分析仪检测的浓度,调整相应参数。 卸氨操作 卸氨操作包括 : a) 液氨系统置换合格应确认,氨罐具备进氨条件; b) 氨区氨稀释系统应投入自动; c) 氨区废水排放系统应投入自动; d) 氨罐降温喷淋系统应投入自动; e) 氨区氨泄漏报警系统应投入自动; f) 按照操作票对系统阀门状态进行应确认,阀门处于正确位置; g) 检查液氨槽车,允许合格槽车进入现场 ,并接地; h) 把气、液相金属软管与液氨槽车气、液相接口进行连接 ,连接 应 可靠; i) 打开氨系统气相管路上阀门; j) 打开氨系统液相管路上阀门; k) 微开液氨槽车液相阀门,检查无泄漏后,缓慢打开至设计卸氨流量; l) 当槽车压力与液氨储罐 A 压力相差 ~ 时,微开液氨槽车上气相管路阀,检查确认金属软管与法兰连接处无液氨泄漏后,缓慢全开此阀门; m) 按照卸料压缩机正常启动步骤,启动氨卸料压缩机,并调整压缩机出口压力; n) 当液氨槽车液位指示为 0 或氨罐液位达到设计规定的装填液位,应关断氨罐上液相阀门和气相阀门,同时停止氨卸料压缩机,并关闭氨卸料压缩机进出口阀门; o) 关闭液氨槽车上气相截止阀; DL/T — 8 p) 关闭液氨槽车上液相截止阀; q) 吹扫卸氨气相、液相管路; r) 取下连接液氨槽车与液氨储罐的气、液相金属软管,确认分离完全后,启动槽车。 液氨蒸发系统启动 液氨蒸发系统启动包括: a) 向液氨蒸发器 加 蒸汽或 热水 ; b) 加热蒸发器 的蒸汽或 水温应至设计温度,将温度控制投入自动; c) 液氨蒸发器进氨; d) 缓冲罐压力调节应投入自动,压力设定为设计值。 尿素 配料系统的 启动 a) 开启配料池热水来水门进行注水,配料池液位达到 设定值 关闭热水来水门 ; b) 启动搅拌器 ; c) 向配料池中加尿素 ; d) 开启配料池热水来水门,注水至配料池液位达到 设定值 后,关闭配料池热水来水门 ; e) 配料池内溶液搅拌 以上,查池内尿素完全溶解。 f) 开启尿素溶液罐入口门(根据需要只开启一个罐的入口门) ; g) 开启配料泵, 检 查泵出口压力升起至正常值 ; h) 配料池液位降为 设定值 时停止配料泵、搅拌。 尿素热解 喷氨系统的 启动 a) 开启炉前喷氨系统雾化蒸汽手动门 ; b) 投入某层喷枪 ; c) 开启雾化蒸汽电磁阀,开启调门 , 控制就地调门后压力 ,蒸汽吹管 5min; d) 开启稀释泵出入口门 , 主控启动稀释泵,查压力正常 ; e) 开启尿素泵出入口门 ,主控启动尿素泵,查压力正常; f) 调整尿素调节门和稀释水调门,根据锅炉负荷调整尿素及稀释水流量(浓度控制在 10%左右 )。 稀释风机启动 稀释风机系统启动包括: a) 将系统阀门应置于正确位置; b) 启动稀释风机; c) 投入稀释风加热系统,稀释风温度应控制在设计值。 吹灰器启动 蒸汽吹灰器启动包括: a) 将系统阀门应置于正确位置; b) 吹灰蒸汽压力投入自动; c) 投入吹灰控制系统( PLC),启动吹灰。 SCR 反应器投入 DL/T — 9 SCR 反应器投入包括: a) 打开 SCR 出口挡板 和 SCR 入口挡板 , 慢关 SCR 旁路挡板 (若有) ,应保证催化剂温升要求; b) 核实烟气分析仪已投入运行; c) 启动循环取样风机系统; d) 启动吹灰系统; e) 启动液氨蒸发系统; f) 核实氨切断阀是关闭的,将氨流量控制器切换到“手动”模式,关闭氨流量控制阀。 g) 启动锅炉,观察烟气温度和燃烧工况。 h) 启动稀释风机,开始供应足够的稀释空气; i) 核实氨气压力为设计值; j) 如果以下条件满足 ,打开氨切断阀: 1) 进口烟气温度大于 设定值 ; 2) 氨设备和所有仪表都准备好投入运行。 k) 达到喷氨温度后 , 启动喷氨系统,逐渐提高喷氨量和脱硝效率,防止氨逃逸率超标; l) 通过手动调节流量控制阀,为氨 /空气混合器供应氨气,并将氨 /空气混合气通向氨喷射格栅。 (在氨喷入烟气前,氨 /空气 分配支管上的节流阀应处于全开状态) ; m) 增加氨流量以达到设定的脱硝率,然后将氨流量控制器切换到“自动”模式 ; n) 确认 SCR 系统运行稳定; o) 至少纪录如下数据: 1) 氨供应的数据(压力、储罐液位等); 2) 氨喷射流量; 3) SCR 反应器进出口 NOx 浓度; 4) SCR 反应器进出口 O2 浓度; 5) SCR 反应器进口烟气流量; 6) SCR 反应器进口烟气温度; 7) 锅炉负荷。 6 运行调整 运行调整的主要原则 在 烟气脱硝装置正常运行的条件下,为尽可能提高脱硝 性能,并确保运行安全 , 满足 GB13223 规定和当地 环保 部门的 要求, SCR 脱硝系统需要进行调整。 脱硝装置 运行调整 应 遵循 以下 主要原则: a) 脱硝装置 相关的所有设备与管路系统正常稳定投入运行,所有监测参数准确可靠 ; b) 脱硝装置 投运所需的条件满足工艺设计范围 ; c) 脱硝装置 的运行调整服从于机组负荷的变化,且宜在机组负荷稳定运行的条件下进行调整 ; d) 脱硝装置 的运行调整宜采取顺序渐进方式,避免 出现 较大 的波动。 液氨蒸发系统主要运行调整内容 DL/T — 10 液氨蒸发器的运行调整目的是产 生合适压力和流量的氨气,相应的调整项目主要包括 液位、加热蒸汽流量、蒸发气氨压力等。 当液氨蒸 发器采用蒸汽盘管式加热时,蒸汽盘管与液氨盘管外的加热媒介常采用除盐水或乙二醇,需要监测媒介液位,并根据需要经常补充媒介。 对于蒸汽采用喷射式直接加热液氨盘管外的媒介时,可通过溢流阀门控制媒介液位。 液氨蒸发器正常运行过程中,通过调节加热蒸汽的流量来控制加热媒介的温度,媒介温度通常控制在 30~60℃ 之间,且维持稳定。 当加热媒介温度过低时,应关小或切断蒸发器的液氨供应阀门;当加热媒介温度过高时,应关小蒸汽流量阀门。 从液氨蒸发器出来的气态氨减压进入氨气缓冲槽,在缓冲槽内维持设定压力(通常为 ) 尿素热解系统主要运行调整内容 尿素热解制氨系统的运行调整内容主要包括:尿素公用系统和尿素溶液雾化热解系统。 尿素公用系统 需要监测与调整的参数包括:尿素溶解罐液位与温度、尿素溶液储罐液位与温度、疏水箱液位、尿素循环泵回流溶液温度与压力,尿素溶液浓度。 在尿素溶解罐中,用除盐水或冷凝水配置 40~50%的尿素溶液,溶液浓度可根据需要调节。 当尿素溶液温度过低时,蒸汽加热系统启动,使溶液的温度保持在 82℃ 以上(与尿素溶液浓度相关),防止特定浓度下的尿素结晶,影响尿素溶解。 尿素溶液进入溶液储罐后, 溶液浓度约 40~50%。 为防止尿素溶液低温结晶,需要控制溶液温度高于 26℃。 溶液温度越高,相应的溶液维持温度越高。 通过变频式尿素溶液给料泵与压力控制回路,调节尿素溶液供应管道上的尿素溶液流量、压力与循环回路的回流量,以维持尿素热解炉的溶液供应量平稳。 尿素溶液雾化热解系统 调节尿素溶液压力、流量及雾化空气的压力与流量,控制尿素溶液雾化喷入热解炉后的液滴粒径在合适的范围。 调节尿素溶液雾化液滴上游的加热媒介温度与流量,使雾化液滴能够完全蒸发热解成气态含氨产物。 加热媒介采用冷空气时,需要采用 燃烧天然气或柴油方式,首先将空气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然后与稀释空气混合,混合后的媒介温度控制在 500~600℃。 当采用高温一次风做加热媒介时,需要采用电加热(或燃烧天然气、柴油)方式,将一次风温度提高到 500~600℃。 媒介加热升温过程需要调节稀释风与助燃风比例、燃油(天然气)量或电功率。 在加热媒介作用下,雾化成液滴状的尿素溶液被分解成氨气混合物,需要根据尿素溶液浓度调节加热媒介的流量与压力,以控制尿素热解炉出口分解产物的压力、温度、氨气浓度及氨气流量。 其中压力应不低于 (主要取决于热解炉 与喷氨 AIG之间的管道阻力),温度不低于 350℃ (主要取决于热解炉与喷氨 AIG之间的保温,使进入 AIG的氨气混合物温度不低于 175℃ ),氨气体积浓度不大于 5%。 脱硝 装置主要运行调整内容 SCR 装置运行过程中需进行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运行烟气温度、氨喷射流量、稀释风流量、AIG 喷氨平衡优化、吹灰器吹灰频率等。 运行烟气温度 SCR喷氨最低连续运行温度通常为 300℃ ,受锅炉燃煤硫含量及 SCR入口 NOx浓度影响而变化。 DL/T — 11 在最低设计运行烟气温度下,喷入烟道内的 NH3易与 NOx反应生成硫酸铵盐,氨 盐沉积在催化剂中会引起催化剂失活,且大量没反应的氨气会造成空预器低温段严重积灰堵塞。 在机组低负荷下,当 SCR入口烟气温度低于最低设计烟气温度时,如果设计了省煤器烟气旁路,可通过调整省煤器烟气旁路与省煤器出口烟道挡板的开度,使 SCR入口烟气温度高于最低连续喷氨温度,保障 SCR正常运行。 当 SCR入口烟气温度低于最低设计烟气温度时,如果没有设计省煤器烟气旁路,则需要停止氨喷射。 否则,在低温下喷氨短暂运行一段时间后,应根据催化剂供货商的要求,尽快提高机组负荷,通过高温烟气来消除硫酸铵盐的影响。 SCR入口烟气温度大于 450℃ 时,容易引起催化剂烧结,降低脱硝性能。 通常,锅炉满负荷运行时的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小于 400℃ , SCR设计连续运行的最高温度在此基础上增加 30℃。 在脱硝系统运行中,还应注意烟气温度过高的问题。 氨喷射流量 注氨流量是通过锅炉负荷、燃料量、炉膛出口 NOx浓度及设定的 NOx去除率的函数值作为前馈,并通过脱硝效率或出口 NOx浓度作为反馈来修正。 当氨逃逸浓度超过设定值,而 SCR出口 NOx浓度没有达到设定要求时,不要继续增大氨气的注入量,而应先减少氨气注入量,把氨逃逸浓度降低至允许 的范围后,再查找氨逃逸高的原因,把氨逃逸率高的问题解决后,才能继续增大氨气注入量,以保持 SCR出口 NOx在期望的范围内。 喷氨流量的调节的前提是 SCR反应器进出口的氮氧化物分析仪、氨气分析仪、氧量分析仪工作正常,测量准确。 如有问题,需及时处理。 稀释风流量 稀释风流量通常是根据设计脱硝效率对应的最大喷氨量设定,以使氨空气混合物中的氨体积浓度小于 5%。 在氨 /空气混合器内,氨与空气应混合均匀,并维持一定的压力。 对于喷嘴型氨喷射系统,当停止氨喷射时,为避免氨喷嘴飞灰堵塞,应一 直伴随锅炉运行而投运稀释风机。 AIG 喷氨平衡优化 当脱硝效率较低,而局部氨逃逸浓度过高时,应考虑对喷氨格栅 AIG的手动流量控制阀门进行调节。 机组负荷的变化对 SCR入口烟气 NOx浓度有一定影响, AIG的优化调节应在机组习惯运行负荷下进行。 AIG喷氨平衡优化调整易采取顺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首先将脱硝效率调整到设计值的 60%左右,根据 SCR出口截面的 NOx浓度分布调节 AIG阀门;然后,在 SCR出口 NOx浓度分布均匀性改善后,逐渐增加脱硝效率到设计值,并继续调节喷氨支管手动阀,最终使 SCR出口 NOx浓度分布比较均匀。 吹灰器吹灰频率 在 SCR注氨投 运 后,要注意监视反应器进 出口 压损 的变化。 若 反应器的 压损 增加较 快 ,与注氨前比较增加较多,此时要 加强 催化剂的吹灰。 对于声波式吹灰器,通常每 个吹灰器 运行 10s后,间隔 30s后运行下一 个吹灰器 ,所有的吹灰器采取不间断 循环运行。 DL/T — 12 对于爬式蒸汽吹灰器,为大幅度改善 SCR系统阻力,需要检查耙的前进位移是否能够到达指定位置,并适当增加吹灰频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