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工挖孔桩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经常检查电线和漏电保护是否完好。 从孔中抽水时排水口就距孔口 5 米以上,并保证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当天挖孔,当天浇注护壁。 人离开施工现场,要把孔口盖好 ,设立 警示红灯等警戒标志。 孔盖打开施工前,排除有害气体并检测后方可作业。 挖孔 610 米深,每 1 小时至少向孔内通风 1 次,超过 10 米用专用通风设备向孔内保持通风。 爆破时严格控制炸药用量,防止震动过大造成流塑状态淤泥的流动,挤压破坏护臂造成塌孔,在淤泥层护臂加大厚度,增加护臂钢筋,在爆破时采用钢管支撑支护。 对淤泥层间水进行引排,在护臂设置排水孔( 泄水孔外倾坡度不宜小于 5%, 间距 宜为 2~ 3m,并宜按 梅花 形布置 ),孔底设置积水坑,及时排除积水。 如淤泥层较厚、流动性较大,可采用混凝土预制承插管进行护臂,管壁间用水泥浆或树脂水泥浆填隙,其预制管下口设置排水孔,以消除孔壁处的水压力,有基底积水坑排除,防止由于震动过大造成淤泥流动造成的塌孔。 ● 防止坍塌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① 按土质放坡或护坡施工中,要按土质的类别,较浅的基坑,要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 HTGS6 标施工项目部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方案 第 20 页 共 74 页 采取放坡的措施,对较深的基坑,要考虑采取护壁桩、锚杆等技术措施,必须有专业公司进行防护施工。 ③ 基坑边堆土要有安全距离,严禁在坑边堆放建筑材料,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 ④ 土方挖掘过程中,要加强监控。 ⑤ 杜绝 “三违 ”现象。 ● 防止基坑坍塌的措施 ① 加强对土方开挖的监控 开挖前,应根据基坑坑壁形式、降排水要求等制定开挖方案,并对机械操作人 员进行交底。 开挖时,应有技术人员在场,对开挖深度、坑壁坡度进行监控,防止 超挖。 开挖及爆破后及时支护 ,不得在上一段护壁未施工完毕前开挖下一段土方。 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 层高 不宜超过。 ② 加强对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监督 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是保证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质量检验的对象包括支护结构所用材料和支护结构本身。 对支护结构原材料及半成品应遵照有关施工验收标准进行检验,主要内容有:( 1)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查;( 2)材料现场抽检;( 3)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强度等级检验。 ③ 加强对地表水的控制 在基坑施工产前,应摸清基坑 地质及 管网情况,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管网造成损害,出现爆或渗漏。 同时为减少地表水渗入坑壁 土体 ,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 HTGS6 标施工项目部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方案 第 21 页 共 74 页 基坑顶部四周应用混凝土封闭,施工现场内应设地表排水系统,对雨水、施工用水、进行有组织排放。 对采用支护结构的坑壁应设置泄水孔,保证护壁内侧 土体 内水压力能及时消除,减少 土体 含水率 ,也便于观察基坑周边土体内地表水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泄水孔外倾坡度不宜小于 5%, 间距 宜为 2~ 3m,并宜按 梅花 形布置。 ④ 搞好支护结构的现场监测支护结构的监测是防止支护结构发生坍塌的重要手段。 在支护结构设计时编制监测方案。 监测项目的内容有:基坑顶部水下位移和垂直位移、基坑顶部建(构)筑物变形等。 监测项目的选择应考虑基坑的安全等级、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地质和支护结构的特点。 监测方案可根据设计要求、护壁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确定。 监测单位应定 期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通报监测情况,当监测值超过报警值时应立即通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五、文明施工: ( 1)组建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使全体职工认识到本工程不但质量要求高、工期要求紧、施工难度大,同时还是当地的重点工程,各方面都比较关注,政治性强。 ( 2)激发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在不同工种、不同班组、不同岗位之间加强信息沟通,进行必要的协调,使工地始终洋溢在团结协作、平等竞争、和谐向上的气氛中。 ( 3)抓好施工宣传鼓动工作,促进施工现场 文明建设,工地要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 HTGS6 标施工项目部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方案 第 22 页 共 74 页 作到:有固定施工安全、技术标语,有工程牌,施工进度计划表。 尊重监理工程师,热情接待监理工程师的检查指导,主动汇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情况。 ( 4)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和水库。 严禁排入引用水源。 施工中保持场地清洁卫生,施工垃圾及时清理。 ( 5)施工机械应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或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直接排放。 ( 6)挖孔桩挖出弃渣应选择植被稀疏的荒地,弃渣的下部和边角宜砌筑拦渣坝或墙,以防水土流失。 弃渣应尽量避免破坏或掩埋下侧的林木、农 田。 ( 7)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偷猎和随意砍伐树木。 六、人工挖孔安全管理 : ( 1)开工前准备工作到位: 1)研究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并掌握第一手资料 2)编制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3)有预知性地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4)其它部门通力合作,如机电设备,材料等。 ( 2)新工人进场时,三级安全教育到位: 1)由项目经理主持,对新进场工人进行对本工种具有针对性的三级安全教育,让每个工人掌握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使工人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基本原则。 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 HTGS6 标施工项目部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方案 第 23 页 共 74 页 2)发安全知识 测试考卷进行考核,确认安全教育效果,另外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特别培训,要求全部持证上岗。 ( 3)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到位: 1)除了班组自行组织的班前安全活动外,负责该工种的工长(施工员)还用书面形式对班组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2)项目专职安全员总结教育和交底内容,再次详细讲解给班组的每个组员,要求做到人人会操作,人人都必须遵守安全纪律、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 ( 4)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再教育、考核工作到位: 1)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员、工长起到监督 作用,发现那里出现事故苗子,及时组织人员消除,并强调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2)在施工期间,除要求施工班组例行每天的班前自检外(主要检查漏电保护器是否失灵,摇架架体与绳索、保险钩、制动开关是否破损或失控,潜水泵电机和电缆是否正常或破皮、断裂等)。 安全员还进行不定期复查并仔细观察井下作业情况,工长对作业小组的每米进深情况作好原始记录,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勒令班组进行定人、定期限、定措施整改,并落实其整改内容。 3)对有些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淡化的工人进行再教育。 4)在施工过程中对作业小组进行每天一考核,并实施 奖罚制度,主要考核内容为: ① 预防高处坠落 ② 预防物体打击 ③ 潜水泵抽水安全用电 ④ 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绳、保险钩的正确使用 ⑤ 施工机具的检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 HTGS6 标施工项目部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方案 第 24 页 共 74 页 查验收情况等。 ( 5)班后总结和改进工作到位: 1)通过每周的项目部安全例会对整体所做工作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明确责任目标,将事故隐患消除于无形。 2)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加大预防力度。 3)集思广益,接纳各方面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并采取实际行动。 七、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备措施 (一)人工挖孔桩常见安全事故 ( 1) 地面或高空坠物 ( 2)施工用电 ( 3)起重工具失灵 ( 4)起重工具及渣土掉落、塌孔 ( 5)爆破 ( 6)桩孔内出现有毒气体致使人员窒息。 (二)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备措施 针对本工程常见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井内,措施如下 救护工具:在施工井口配备安全绳,人工摇架,吊篮,安全带,安全帽,防毒用具,通风管、工具车。 成立安全救护小组:选择 24 名年青力壮青年,工地医护人员和施工现场 专职安全员组成救护小组,所有施工作业人员为备用人员。 以安全员为救护小组组长,对安全事故救护全权负责。 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 HTGS6 标施工项目部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方案 第 25 页 共 74 页 救护:事故发生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井内发生坠伤或井内护壁坍塌事故时,用上下对讲机联络探明伤势重度,组织人员立即进行施救,停止其它井口作业,移走井口设备,安置人工摇架,吊篮,放入安全绳,通知医护人员和车辆到井口,必要通知救护车到选择年青力壮人员下井,在下井途中,时刻保持联络,观察周围护壁是否有继续坍塌危险,如有,应采取紧急防护措施,逐一将伤重人员救护井口,伤员上岸后,进行简单止血救护,用车辆紧急 送往就近医院。 井内发生中毒事故时,立即停止就近井口作业,将邻近井口的鼓风机,通风管调至事故井内通风,立即组织人员戴好防毒面具,下井施救,人员救离上岸后,进行人工呼吸,并用备急车辆紧急送往就近医院。 井内发生触电事故时,紧急断掉电源,组织人员将井内人员救离上岸,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用备用车辆迅急送往就近医院。 塌孔应急处理措施 ① 一旦发生坍塌、滑坡事故,首先应由疏散组进行疏散,清点人员,确定有无人员失踪、受伤。 了解事发前该区域施工人员情况,作业人数,如有施工人员失踪 或被埋,立即组织有效的挖掘工作。 挖掘应采用人工挖掘,禁止采用机械挖掘,防止及机械对被埋人员造成伤害。 人工挖掘尽量避免使用尖锐性工具。 对于大块沉重物体,应合理组织搬运,尤其是压在被埋人员身上的大块物体,必须组织好足够人力方可搬运,搬运前明确职责,由专人负责将被埋人员移动出。 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 HTGS6 标施工项目部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方案 第 26 页 共 74 页 抢救挖掘人员应分班组,合理按照工作面安排人力,及时换班,保障抢救挖掘人员体力,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埋人员抢救出来。 ② 如有人员失踪、受伤应立即报警。 并有车辆引导员做好救助车辆引导。 ③ 划定危险区域,安排测量人员进行坡面位移变形观测,并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做好监控工作,如坡面不能稳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④ 必要时合理组织卸掉坡顶堆载,坡面组织有效支撑,防止坡面破坏扩大。 ⑤ 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救助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 ( 1)争分夺秒抢救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畅通。 ( 2) 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 ( 3) 伤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带。 ( 4)切忌对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 (三)安全 事故紧急处理预备方案 为做好本桩基人工挖孔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险情及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特制定如下方案(具体见《安全生产预急预案》)。 事故应急处理: ( 1) 救人高于一切; ( 2) 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就近施救; 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 HTGS6 标施工项目部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方案 第 27 页 共 74 页 ( 3) 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 ( 4) 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 5) 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 项目部各部门可以根据险情事故处理工作的需要,紧急征用项目部 和各施工作业组车辆、设备和人员,项目部和各施工作业组各成员必须无条 件地服从调度和征用。 参与应急处理工作的施工作业组和个人可依照有关规定,向项目部请求给予适当补偿。 险情事故发生后,作业班组负责人和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人应立即赶至事故地点,及时向项目部主要领导汇报,项目部接到险情后应立即成立险情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并立即奔赴现场。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成: ( 1)组长: 邹均平 (项目经理) ( 2)副组长: 李培 (常务副经理)、 张平( 项目 总工) 谢英云 (副 总工 ) ( 3)组员:项目部职能部门及临时指定有关人员。 应急处理 领导小组,应急处理协调小组主要职责: ( 1)落实项目部工作处理,提出应急处理具体措施,负责相关情况上报工作。 ( 2)指导监督应急处理工作,协调解决应急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 3)掌握应急处理动态状况,及时调整部署应急工作措施。 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 HTGS6 标施工项目部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方案 第 28 页 共 74 页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可视安全事故程度。海南人工挖孔桩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3) 真空干燥的作业顺序: ① 真 空干燥(第一次):将万能测量仪接在液管和气管的注入口,使真空泵运转(真空度在 756mmHg 以下) 若抽吸 2h 仍达不到 756mmHg 以下时,则管道系统内有水分或有漏口存 13 在,这时要继续抽吸 1h。 若抽吸 3h 仍未达到 756mmHg,则检查是否有漏气口。 ② 真空放置试验 达到 756mmHg 即可放置 1h ,真空表指示不上升为合格
................................................................... 62 甲板机 械和设备 ......................................................................................... 63 门、窗及舱口盖 ..................
页 ○ 2 半闸板防喷器是防喷器的主要部分,在出现井喷溢流时,它可以抱紧钻杆本体,封闭钻杆外环形空间。 通过上下两个半封闸板防喷器的配合,可以在井喷溢流情况下,强行起钻。 ○ 3 切闸板防喷器在井内有钻柱,遇到台风或其他紧急情况,需要立即撤离平台时,又来不及 起钻,这时使用剪切闸板迅速将井内钻柱剪断,平台即可撤离;或者发生井喷事故,防喷器只能封闭环形空间,井喷流体从钻柱内孔喷出,此时为了紧急控制
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 N·mm) ; wk — 风荷载标准值 (N/mm2), 按 条的规定计算; la — 立杆纵距 (mm); h — 立杆步距 (mm)。 考虑风荷载产生的附加轴力,验算边梁和中间梁下立杆的稳定性,对单层支架按下式重新验算: ut iHNNfAK () 对两层及两层以上支架,考虑叠合效应,按下式验算: iHNN fAK () 式中: Ni
18 2 观感质量 建筑物及地下结构 、不均匀沉降、结构裂纹 、地面、屋面不渗水、不漏 水 1 处 1 处 渗 /漏 5 5 测量控制点和 沉降观测点 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与布置图一致 ,且防护完好 ,标识规范 ,记录齐全 1 处 1 验证单位工程 观感质量 、内容应符合规定 、立面垂直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不符 不符 1 处 1 处 1 处 1 1 混凝土工程 、色泽均匀,表面无严重缺陷
0余篇,其中被SCI和 EI收录 40余篇,出版教材 4部,专利 3项,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项;先后完成科研项目 10 项,目前在研纵向项目 3项,横向项目 4项。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2)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 3)电力 信息技术。 联系电话: 03127522754; 13832282030 Email: 19 / 46 刘教民 ,男,生于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