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二知识点与实验现象总结(全)内容摘要:
== Cl2↑ ☆ 规律总结: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判断规律 ( 1)若无外接电源 ,又具备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 ① 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② 两极用导线互相连接成直接插入连通的电解质溶液里; ③ 较活泼金属与电解质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时是与水电离产生的 H+作用),只要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即为原电池。 ( 2)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当阴极为金属,阳极亦为金属且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属同种元素时,则为电镀池。 ( 3)若多个单池相互串联,又有外接电源时,则与电源相连接的装置为电解池成电镀池。 若无外接电源时,先选较活泼金属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子输出极), 有关装置为原电池,其余为电镀池或电解池。 ☆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比较 性质 类别 原电池 电解池 电镀池 定义 (装置特点)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侧层其他金属 反应特征 自发反应 非自发反应 非自发反应 装置特征 无电源,两级材料不同 有电源,两级材料可同可不同 有电源 形成条件 活动性不同的两极 电解 质溶液 形成闭合回路 两电极连接直流电源 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 形成闭合回路 1 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接负极; 2 电镀液必须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 电极名称 负极:较活泼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金属(能导电非金属)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名称同电解,但有限制条件 阳极:必须是镀层金属 阴极:镀件 电极反应 负极:氧化反应,金属失去电子 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的电子或者氧气得电子(吸氧腐蚀) 阳极:氧化反应,溶液中的阴离子失去电子,或电极金属失电子 阴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 阳极:金属电极失去电子 阴极:电镀液中阳离子得到电子 电子流向 负极 → 正极 电源负极 →阴极 电源正极 → 阳极 同电解池 溶液中带电粒子的移动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同电解池 联系 在两极上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极的得失电子联系图: 阳极 (失 ) e 正极(得) e 负极(失) e 阴极(得) 金属 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 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 1)金属腐蚀内容: ( 2)金属腐蚀的本质:都是金属原子 失去 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 ( 3)金属腐蚀的分类: 化学腐蚀 — 金属和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 — 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 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与电化腐蚀的比较 电化腐蚀 化学腐蚀 条件 不纯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金属与非电解质直接接触 现象 有微弱 的电流产生 无电流产生 本质 较活泼的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关系 化学腐蚀与电化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但电化腐蚀更加普遍,危害更严重 ( 4)、电化学腐蚀的分类: 析氢腐蚀 —— 腐蚀过程中不断有氢气放出 ① 条件:潮湿空气中形成的水膜 ,酸性较强(水膜中溶解有 CO SO H2S 等气体) ② 电极反应:负极 : Fe – 2e = Fe2+ 正极 : 2H+ + 2e = H2 ↑ 总式: Fe + 2H+ = Fe2+ + H2 ↑ 吸氧腐蚀 —— 反应过程吸收氧气 ① 条件:中性或弱酸性溶液 ② 电极反应: 负极 : 2Fe – 4e = 2Fe2+ 正极 : O2+4e +2H2O = 4OH 总式: 2Fe + O2 +2H2O =2 Fe(OH)2 离子方程式: Fe2+ + 2OH = Fe(OH)2 生成的 Fe(OH)2 被空气中的 O2 氧化,生成 Fe(OH)3 , Fe(OH)2 + O2 + 2H2O == 4Fe(OH)3 Fe(OH)3 脱去一部分水就生成 Fe2O3 x H2O(铁锈主要成分) 规律总结: 金属腐蚀快慢的规律: 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腐蚀的快慢规律如下: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腐措施的腐蚀 防腐措施由好到坏的顺序如下: 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牺牲负极的正极保护法>有一般防腐条件的腐蚀>无防腐条件的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利用原电池原理进行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原理:原电池反应中,负极被腐蚀,正极不变化 应用:在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上装 上若干锌块,腐蚀锌块保护钢铁设备 负极:锌块被腐蚀;正极:钢铁设备被保护 ( 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原理:通电,使钢铁设备上积累大量电子,使金属原电池反应产生的电流不能输送,从而防止金属被腐蚀 应用:把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为阴极,惰性电极作为辅助阳极,均存在于电解质溶液中,接上外加直流电源。 通电后电子大量在钢铁设备上积累,抑制了钢铁失去电子的反应。 改变金属结构:把金属制成防腐的合金 把金属与腐蚀性试剂隔开:电镀、油漆、涂油脂、表面钝化等 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 利用历史 性质 一次能源 常规能源 可再生资源 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不可再生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 可再生资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不可再生资源 核能 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①光能→化学能 ②光能→热能 ③光能→电能 生物质能的利用 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贮存的能量。 生物质能 源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其具有以下特点: ①可再生性 ②低污染性 ③广泛的分布性 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 ① 直接燃烧 缺点 :生物质燃烧过程的生物质能的净转化效率在 20- 40%之间。 ( C6H10O5)n +6n O2 → 6n CO2 +5n H2O 用含糖类、淀粉( C6H10O5) n 较多的农作物(如玉米、高粱)为原料,制取乙醇。 ② 生物化学转换 ③热化学转换 氢能的开发与利用 氢能的特点: ① 、是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 ② 、发热值 高③ 、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 ④ 、氢本身无 毒⑤ 、氢能利用形 式⑥ 、 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 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 有机化合物 ,简称有机物。 像 CO、 CO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烃 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烃的分类: 饱和烃→烷烃(如:甲烷) 脂肪烃 (链状 ) 烃 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 芳香烃 (含有苯环 )(如:苯) 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 烷烃 烯烃 苯及其同系物 通式 CnH2n+2 CnH2n —— 代表物 甲烷 (CH4) 乙烯 (C2H4) 苯 (C6H6) 结构简式 CH4 CH2= CH2 或 (官能团 ) 结构特点 C- C 单键, 链状,饱和烃 C= C 双键, 链状,不饱和烃 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 空间结构 正四面体 六原子共平面 平面正六边形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难溶于水 用途 优良燃料,化工原料 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催 熟剂 溶剂,化工原料 有机物 主 要 化 学 性 质 烷烃: 甲烷 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 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 (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 5 种) CH4+Cl2―→ CH3Cl+HCl CH3Cl +Cl2―→ CH2Cl2+HCl CH2Cl2+Cl2―→ CHCl3+HCl CHCl3+Cl2―→ 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 不能 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 高温分解 烯烃: 乙烯 ①氧化反应 (ⅰ)燃烧 C2H4+3O2――→ 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 ,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本身氧化成 CO2)。 ②加成反应 CH2= CH2+ Br 2-→ CH2Br- CH2 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 H Cl HCl、 H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 CH2+ H2――→ CH3CH3 CH2= CH2+ HCl-→ CH3CH2Cl(氯乙烷) CH2= CH2+ H2O――→ 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 乙烯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ⅲ)加聚反应 nCH2= CH2――→-〔 CH2- CH2〕 - n(聚乙烯) 苯 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 15O2―→ 12CO2+ 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 Br 2――→ + HBr + HNO3――→ H2O ③加成反应 苯 不能 使酸性 KMnO4 溶液、 + 3H2――→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r — NO2 +H2O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2 原子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 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子式可不同 —— 结构 相似 不同 不同 —— 研究对象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原子 烷烃的命名: (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 “ 某烷 ” ,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 1- 10 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11 起汉文数字表示。 区别同分异构体,用 “ 正 ” ,“ 异 ” , “ 新 ”。 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 饱和一元 醇 饱和一元 醛 饱和一元 羧酸 通式 CnH2n+1OH —— CnH2n+1COOH 代表物 乙醇 乙醛 乙酸 结构简式 CH3CH2OH 或 C2H5OH CH3CHO CH3COOH 官能团 羟基:- OH 醛基:- CHO 羧基:- COOH 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俗名酒精,与水互溶,易挥发 (非电解质) ——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俗称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用途 作燃料、饮料、化工原料;用于医疗消毒,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75% —— 有机化工原料,可制得醋酸纤维、合成纤维、香料、燃料等,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有机物 主 要 化 学 性 质 乙醇 ①与 Na 的反应 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乙醇与 Na 的反应(与水比较):①相同点:都生成氢气,反应都放热 ②不同点:比钠与水的反应。化学必修二知识点与实验现象总结(全)
相关推荐
2. 南京工程学院 陈于萍 主编 沈阳大学 周兆元副主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3. 孙本绪 熊万武 编。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 4. 倪森寿 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0。 5. 胡家秀 主编。 简明机械零件设计实用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6. 王启平 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 哈尔滨
单位的主要职责: ( 1) 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的工程建设任务,接受和服从 业主工程指挥 部的监督和管理; ( 2) 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手段对项目进行 *** 项目管理和控制,建立 WBS 编码系统,派出符合要求的项目管理人员,配备必 要的计算机管理软、硬件系统; ( 3) 认真贯彻 ISO9000( 2020 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根据合同的质量相关条款,开展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几双眼睛正齐刷刷地盯着我,让 我感到十分地不自在。 短暂的犹豫之后,我剩下来的只有微笑,因为我想起了那句话 ......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五篇 :初中教师顶岗实习教学总结 选择顶岗实习是我从上大一就决定了的事情,如今实习已经结束,回想这四个多月的经历发现自己收获了很多。 顶岗生活丰富多彩也充满了酸甜苦辣。 但是选择它我无悔。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 3 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暴露控制 /个体防护 最高允许浓度: 中国 MAC(mg/m3): 50 前苏联 MAC(mg/m3): 5 美国 TLV – TWA: OSHA 200ppm
......................... 98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 98 一通三防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