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改造升级10kv及以下工程作业指导书内容摘要:
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现象 B 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a 1V 以下电 缆用 1V 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10MΩ b 3~ 10V 电缆应事先作耐压和泄漏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必要时敷设前仍需用 25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c纸绝缘电缆测试不合格者应检查芯线是否受潮如受潮可锯掉一段再测试直到合格为止检查方法是将芯线绝缘纸剥下一块用火点着如发出叭叭声即电缆已受潮 d 电缆测试完毕油浸纸绝缘电缆应立即用焊料铅锡合金将电缆头封好其它电缆应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黑包布包好 C 放电缆机具的安装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应将机械选好适当位置安装并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人力放电缆时将 滚轮提前安装好 D 冬季电缆敷设温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应将电缆提前加温 E 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 a 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滚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切不可反缠绕方向滚运以免电缆松驰 b 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应选好以敷设方便为准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架设时 52 直埋电缆敷设 A 清除沟内杂物 B 电缆敷设 a 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采用机械牵引可用电动绞磨或托撬旱船法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b 电缆在沟内敷设应有适量的蛇型弯电缆的两端中 间接头电缆井内过管处垂直位差处均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C 铺砂盖砖 a 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作隐蔽工程验收 b 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电缆上下分别铺盖 10cm 砂子或细土然后用砖或电缆盖板将电缆盖好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 5cm 使用电缆盖板时盖板应指向受电方向 D 回填土回填土前再作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土并进行夯实 E 埋标桩电缆在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方位标桩直线段应适当加设标桩标桩露出地面以 15cm 为宜 F 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室内过管口低于室外地面者对其过管按设计或标准图册做防水处理 G 有麻皮保护层的电缆进入室内部分应将麻皮剥掉并涂防腐漆 3 挂标志牌 A 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 B 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 C 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电缆井及两端应挂标志牌 D 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牌 4 各工种的技术要求 A 保证项目 a 电缆的耐压试验结果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b 电缆敷设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B 基本项目 a 坐标和标高正确排列整齐标志桩和标志牌设置准确防燃隔热和防腐要 求的电缆保护措施完整 b 在支架上敷设时固定可靠同一侧支架上的电缆排列顺序正确控制电缆在电力电缆下面 1KV及其以下电力电缆应放在 1KV以上电力电缆下面直埋电缆埋设深度回填土要求保护措施以及电缆间和电缆与地下管网间平行或交叉的最小距离均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c 电缆转弯和分支处不紊乱走向整齐清楚电缆标志桩标志牌清析齐全直埋电缆的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10 的规定 表 10 项 次 目 曲 半 径 验 方 法 1 缆 最 小 允 许 弯 曲 半 径 油浸纸绝缘 电力电 缆 单芯 ≥ 20d 尺量检查 多芯 ≥ 15d 橡皮绝缘电力 电缆 橡皮或聚乙烯 护套 ≥ 10d 尺量检查 裸铅护套 ≥ 15d 铅护套钢带铠装 ≥ 20d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10d 控制电缆 ≥ 10d 注 d 为电缆外径 D 直埋电缆铺砂盖板或砖时应防止不清除沟内杂物不用细砂或细土盖板或砖不平有遗漏部分施工负责人应加强检查 E 电缆进入室内电缆沟时防止套管防水处理不好沟内进水应严格按规范和工艺要求施工 F有麻皮护层的电缆进入室内防止不作剥麻刷油处理 G沿桥架或托盘敷 设的电缆应防止弯曲半径不够在桥架或托盘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考虑满足该桥架或托盘上敷设的最大截面电缆的弯曲半径的要求 H 防止电缆标志牌挂装不整齐或有遗漏应由专人复查 106KV 油纸绝缘电缆户外型终端头制作 1 电缆终端头制作按以下制作程序进行 62 设备点件检查及准备工作 A 开箱点件检查有施工单位与供货单位或建设单位共同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B 电缆终端盒点件应根据设备技术资料或说明书进行配件齐全无损伤 C 电缆端头盒的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各配件相吻合 D 铜压盖及出线铜杠挂锡拆下铜压盖将封铅部分及出线铜杠接线孔内壁挂锡 E 将电缆终端盒内部用钢丝刷除去污物及铁锈然后用布沾汽油连同瓷套管内外均擦拭干净 F 准备好电缆终端盒全部垫料大盖采用垫或鸡毛纸垫瓷套管及加剂孔均采用鸡毛纸垫 G 三只套管进行试装合格后取下一只待电缆穿出套管后再装第三只 H 瓷套管与大盖结合缝处涂上黄铅粉甘油胶以便密封 I 加工好防扭抱箍电缆固定支架和油浸黑漆带 3 摇测电缆绝缘和校验潮气 A 将电缆封头打开用 2500V 摇表摇测绝缘电阻合格后进行校潮 B进行校潮自电缆末端锯下 100mm的电缆内外层撕下几条统包纸和芯线绝缘纸分别 140~ 150℃的电缆油内如充电缆油可用变压器油及 25松香混合剂如有潮气油中将泛起气泡和发出嘶嘶的声音 C 电缆绝缘纸有潮气侵入时应逐段切除直对校潮合乎要求为止在校潮前将加工好的黑漆葛带放入 140~ 150℃电缆油内赶净潮气放在漏勺内待用 4 剥去电缆的保护层 A 剥麻皮或塑料护套距离电缆末端 900mm 处用φ 2mm 的裸铜线扎一道三匝绑线然后用电工刀割去保护层 B 剥钢带 a 距离末端 830mm~ 880mm 处同样用φ 2mm 的裸铜线绑扎二道每道三匝的绑线或用电缆本身钢带三分之二宽作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固定两道卡子以防钢带松开 b 绑扎或打钢带卡子时同时将不小于 10mm2 c 锯钢带时必须在第一道卡子向上 3~ 5mm 处锯一环形深痕其深度不得超过钢带厚度匠三分之二不得锯透用螺丝刀将钢带尖端撬起然后用钳子将钢带夹紧撕掉将钢带锯口处用锉刀修理钢带毛刺使之圆滑 5 剥铅胀铅和套入铜压盖 A 用喷灯均匀地烘热铅包须防止损伤铅包在把铅包外表面的衬层剥除掉剥掉后用棉纱蘸汽油或干棉纱擦净铅包然后套上铜压盖 剥铅在电缆末端 530mm 处在铅包上用电工刀刻一环形深痕其深度不得超过铅包厚度的二分之一然后用剥铅刀在电缆的末端至环形痕间进行剥铅具体做法用电工刀从 环形痕处往末端划两条平形深痕其深度为铅包厚度的二分之一两线距离约 10mm 然后从末端将铅条撕去再将铅包剥除 C 胀铅顺统包纸的缠绕方向与胀铅口成 30176。 ~ 45176。 角将铅包胀成 45176。 喇叭口要光滑对称无毛刺胀喇叭口 D解除统包绝缘纸从胀铅口往外在统包纸上包缠 25mm长的临时油浸纱带约 5层从终端至油浸纱带边缘用手撕去统包绝缘纸其后用电工刀割去填料注意下刀方向应使刀滑脱时不致损伤芯线绝缘纸 E 掰芯线一只手用力握住总线根部另一只手轻轻掰开芯线不得用力太猛以免损伤芯线芯线分开后用干净的手拆棉线丝蘸酒精擦去电缆油顺电缆芯绝缘纸缠 绕的方向用油浸纱带以半重叠方法包缠一层临时保护包布油浸纱带包至电缆末端的距离等于出线铜扎孔的深度 加 10mm 在三芯分开处至统包再缠一层油浸纱带 6 压接出线铜杠排潮气和包缠绝缘层 A 切去各芯线末端的绝缘纸切去的长度等于出线铜杠孔深度加 10mm 切时不可伤坏线芯然后用纱布除掉芯线上的氧化层用棉丝蘸汽油擦去污物再用去用的缩经油压接线钳压牢 C 包缠油浸黑漆葛带在各芯线上顺电缆纸绝缘缠绕的方向以半重叠方法包缠四层在三芯分叉处向上 200mm 处以半重叠方法再包四层 D 排除潮气将统包纸上的临时油浸纱带拆除换用黑漆葛带共八层使之 平滑并扎紧在三芯根部用加温电缆油从电缆根部往芯线末端浇进行排潮 7 装配电缆终端盒与封铅 A 装配电缆终端盒将终端盒大盖上的橡皮垫表面涂上一层酚醛胶合漆把终端盒下半只套入电缆根据相位分别套入上盖与瓷套管中出线铜扎头分别穿出瓷套管后将下半只终端盒用螺丝拧紧须注意垫料的确位置把出线铜扎的橡皮垫圈铜垫圈及铜帽装紧 B 封铅摆好电缆终端并封铅使电缆终端盒中心与电源的中心线重合并放平稳打开加剂孔螺帽进行封铅先用喷灯烘烤封铅处并用脂肪精去污封铅滴铅层用喷灯将封铅烤化均匀地镀在铅包和铜压盖上然后把封铅烤成糊状并用揩布使铅成型光滑 然后用脂肪精又叫硬脂酸冷却去污 C 封铅时间不得过长必须在 15~ 70min 内完成 D 封铅焊料配比铅 65 锡 25 E 密封在电缆终端头起吊前用黄铅。农网改造升级10kv及以下工程作业指导书
相关推荐
2 各类毛坯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3. 3 铸件的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 3. 3. 1 铸件的尺寸公差( GB64141986)规定:铸件尺寸 代号为 CT,分 16 级 造型材料 公差等级 CT 灰铸铁 自硬砂 11~13 表 16 3. 3. 2 铸件加工余量表 16 用于成批和大量生产与铸件尺寸公差配套使用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和表 17
(二)露采: 露天采矿较井下采矿劳动条件为好。 根据矿体的埋藏与分布 ,一般采用选剥离覆盖在矿体上的岩石,待见到矿体后,再分台阶进行深孔爆破采矿。 简要生产过程如下: (三)选矿:采用磁选法 注: 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①矽尘;②噪声;③振动;④一氧化碳 填 表 人: 刘晓龙 联系电话: 13947737554 填表日期: 2020 年 4 月 28 日 切割回采 运输提升 运输储矿仓
)必要时 18 分、合闸速度测量 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1) 6 年 2) 必要时 应由厂家提供传感器、测试仪、测试标准及速度定义 19 外传动部件检修 1)各传动、转动部位应进行润滑 2)拐臂、轴承座及可见轴类零部件无变形、锈蚀 3 ) 拉杆 及连 接头 无 损伤、锈蚀、变形,螺纹无锈蚀、滑扣 4)各相间轴承转动应在同一水平面 5)可见齿轮无锈蚀,丝扣完整,无严重磨损;齿条平直
课本 P43 常用加工软件 : windows 自带的图像和传真查看器、 windows 的画图程序、 Photoshop等。 二 、计算机获取图像的方法 1.获取图像的途径 师:借助计算机和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对图像进行处理。 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的前提是把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让计算机获取图像 ? 教师在黑板中心位置板书“计算机获取图像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