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内容摘要:

3. 7 闸墩工程可单墩或多墩同步滑升。 其操作平台宜采用平台梁或桁架梁,并与提升架组成整体稳定结构。 4. 3. 8 对于布设扇形钢筋的闸墩,宜采用竖向导轨式滑模施工,导轨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8 系统的设计应遵照以下规定: ( 1)导轨系统应包括底座、导轨柱、水平撑、对拉螺栓、风缆等; ( 2)可采用组合型钢作导轨柱,其高度超过设计墩顶高程 ~; ( 3)导轨柱的间距 宜为 4~ 5m,其间应以水平撑与交叉斜拉筋连接,柱顶与操作平台横梁应组成稳定结构。 4. 3. 9 液压提升系统的布置及设备选配,按 4. 2. 10 条及 4. 2. 11条之规定。 4. 3. 10 滑模装置的部件设计、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4. 3. 10. 1 模板: ( 1)圆弧模板及墩头模板的配板,应满足工程结构体形精度要求; ( 2)模板的设计、制作应遵守 4. 2. 12. 1 款的规定。 4. 3. 10. 2 围圈: ( 1)围圈转角应设计成钢结点; ( 2)其他规定见 4. 2. 12. 2 款。 4. 3. 10. 3 提升架: ( 1)提升架应由立柱、横梁和围圈支托构成; ( 2)可采用单横梁“Ⅱ”型或双横梁“开”型结构作提升架。 提升架横梁宜用槽钢制作,立柱宜用槽钢或角钢制作; ( 3)横梁与立柱的结点必须是刚性连接。 立柱最大侧向变形量不应大于 2mm。 4. 3. 10. 4 外挑平台: ( l)外挑平台应由桁架或三角架、铺板组成,应与提升架连成整体。 外挑宽度不宜大于 1500mm; ( 2)吊脚手架的铺板宽度,宜为 800mm。 圆钢吊杆的直径不宜小于16mm。 4. 3. 10. 5 支承杆的选材、制作见 4. 2. 12. 5 款。 部件制作的允许偏差见表 4. 2. 12。 4. 3. 11 精度控制系统的规定见 4. 2. 13 条。 4. 4. 面板。 4. 4. 1 面板工程的滑模装置应具有模板系统(包括模体、行走机构抹面架)、牵引系统和轨道系统(包括轨道及支架)等部分。 4. 4. 2 模体的结构设计,应遵守以下规定; 4. 4. 2. 1 模体应由主梁、面板和轮架(包括滚轮或滑块)等构成。 ( 1)可用组合型钢梁或桁架作主梁,宜将其设计成分 节组合结构; ( 2)宜用 4~ 6mm 厚的钢板焊接成整体面板,模板高度宜为 1000~1500mm。 4. 4. 2. 2 滑行坡面较平缓时,可采用配重方式平衡混凝土上托力,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SL 3292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9 滑行坡面较陡时,宜在轮架上增设反向轮承受混凝土上托力。 反向轮缘与轨道上翼缘间隙不应大于 3mm;兼有横向坡度时,还必须设侧向阻移滑轮。 4. 4. 2. 3 圆形、马蹄形隧洞底拱衬砌的模体,宜采用桁架式主梁。 桁架下弦及面板轮廓,应根据底拱型体设计。 模体尺寸应根据洞径、混凝土塌落度、模体滑动速度等确定。 4. 4. 2. 4 溢流面、泄槽等滑模的抹面架,应设调平机构。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0 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SL 3292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1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2 上敷钢垫板或描钢筋以焊接固定钢轨。 钢轨的设计布置应具有足够刚度,其最大变形量不应大于 1/ 500 计算跨度。 4. 5. 13 混凝土下料系统的设计必须保证混凝土不分离及施工安全。 4. 5. 14 沿斜洞上下交通运输系统的布置,必须安全可靠、方便施工。 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SL 3292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3 5 各类建筑物的滑模施工 5. 1 一般规定 5. 1. 1 滑模施工各工种必须密切配合,各工序必须衔接,以保证连续均衡施工。 5. 1. 2 现场安装滑楼前, 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1)清理建筑物的基础,检查其尺寸和标高,处理遗留问题,并经验收合格。 ( 2)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放样,标出建筑物的设计轴线、边线、滑楼装置主要构件的位置; ( 3)核对滑楼装置各类部件的规格、数量,并检查其质量; ( 4)搭设安装平台或临时施工支架。 5. 1. 3 安装完毕的滑模,应经总体检查验收后,才允许投入生产。 5. 1. 4 滑模施工的混凝土,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规定外,尚应满足以下要求: ( 1)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速度,必须适应模板滑动速度; ( 2)混凝土塌落度应与滑模施工工艺相适应; ( 3)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或粉煤灰的品种、数量,应经试验确定。 5. 1. 5 滑模混凝土的浇筑,应遵守以下规定: ( 1)应分层、平起、对称。 均匀地浇筑混凝土,各层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允许间歇时间; ( 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将振揭器触及支承杆、预埋件、钢筋和模板、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直为 50mm 左右,模板滑动时严禁振捣混凝土; ( 3)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及时把粘在模板、支承杆上的砂浆、钢筋上的油渍和被油污的混凝土清除 干净; ( 4)对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必须及时修整。 5. 1. 6 对脱模后的混凝土,应避免阳光曝晒,必须及时养护,养护期不应少于 14 天,溢流面不应少于 28 天。 采用喷水养护时,应防止冲坏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采用喷刷养护液封闭养护时,应防止漏喷、漏刷。 5. 1. 7 不应使预埋件超出混凝土浇筑体表面,其位置偏差应小于 20mm,必须安装牢固,出模后应及时使其外露。 5. 1. 8 每次滑升前应严格检查并排除妨碍滑升的障碍物。 采用液压千斤顶提升机具时,应保证所有千斤顶均能充分进油、回油。 5. 1. 9 滑模起滑后,因故中途停滑时,必须执行停滑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4 5. 2. 4 工程结构为竖直面混凝土的脱模强度应控制在 ~ ,拱坝等有倒悬坡部位混凝土的脱模强度必须经专门论证后确定。 5.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