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项目工程管理智能大厦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复位 → 放线 → 柱钢筋绑扎、接头 → 验筋 → 专业管线、盒、箱、洞预埋预留 → 钢筋内杂物清理 → 合模 → 隐检 → 验收 → 柱砼浇筑 → 拆模 → 柱砼修整 → 顶板支模 → 验收清理 → 板底钢筋绑扎 → 专业管线、盒、洞预埋预留 → 绑扎板负弯筋 → 清理、隐检 → 顶板砼浇筑 → 养护 → 进行下一循环。 (三)钢筋工程: 1、原材料: (1)钢筋的采购和进场检验应严格按《采购程序》、《顾 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等有关程序的要求执行。 (2)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物资人员应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 (3)使用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及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4)用于框架梁、柱、暗柱的纵向受力筋要核算其屈强比,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2、钢筋加工配料: (1)钢筋在场外集中加工配料,运至施工现场后绑扎成型。 (2)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铁锈、漆污等杂物清除干净。 (3)Ⅰ级钢筋末端需做 180176。 弯钩。 (4)箍筋弯钩角度为 135176。 ,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5)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型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其不同部位、不同种类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表 31 结构部位 钢筋分级 锚固长度 搭接长度 一般梁板 Ⅰ级光圆钢筋 30d 35d Ⅱ级螺纹钢筋 35d 40d 全部钢筋混凝土墙、柱及与墙柱相连的主梁 Ⅱ级螺纹钢筋 40d 45d (6)钢筋配料前认真核算柱纵向钢筋配筋率,当超过 3%时,箍筋应用焊接封闭环式。 (7)钢筋加工应严格按钢筋料表进行加工,其 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8)加工完的钢筋半成品堆放在指定的范围内,并按我单位《程序文件》规定进行明码挂牌标识,防止使用时发生混乱。 3、钢筋连接: (1)钢筋连接分竖向和水平向钢筋接头。 对 ф 22 的水平筋采用锥螺纹连接接头;ф 22的竖向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ф 22 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2)用于焊接型钢、钢板和Ⅰ级钢筋时,采用 [43179。 179。 焊条;用于焊接Ⅱ级钢筋时,采用 [50179。 179。 焊条。 4、钢筋接头位置: (1)框架梁上筋在跨中 L/3 范围内连接,下筋在支座处或弯矩较小处连接,且应避开梁端箍 筋加密区。 (2)框架柱钢筋接头断面应按要求错开,其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 35 d,且不小于 500 mm。 (3)钢筋混凝土墙竖向钢筋第一批接头设在距楼地面上 36 d 以上,每批接头距离不小于 36 d,且不小于 500 mm,详见图3-1。 (4)板面负筋在跨中搭接,板底钢筋在支座处搭接,搭接长度为 36 d,相邻接头截面间的最小距离 45 d,且应大于 500 mm。 详见图3-2。 5、接头比例: (1)框架梁中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机械连接接头不得超过 50 %,绑扎搭接接头不 得超过 25%,详见图3-3所示。 在受压区绑扎搭接接头不得超过 50 %。 (2)框架柱、钢筋混凝土墙中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 50 %。 (3)同一截面板筋搭接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筋总数量的 50%。 6、钢筋焊接: (1)钢筋焊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7、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前应先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 、形状、数量、长度是否正确,并按预先确定的绑扎顺序将钢筋运至指定地点。 (2)钢筋保护层:基础底板为 35 mm 厚,采用 50179。 50179。 35 的混凝土垫块;顶板、楼梯、墙分别为 15 mm、 10 mm 厚;梁、柱分别为 25 mm、 30 mm 厚,墙体采用专制硬塑钢筋保护层卡,其他部位均采用混凝土垫块。 (3)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弹钢筋位置线 → 铺设底层钢筋 → 放垫块 → 敷设专业管线 → 安放支架 → 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 → 铺设上层钢筋 → 锥螺纹节点连接 → 二次放线确定插筋位置 → 墙、柱插筋 → 申报隐检 → 隐检签证 → 转入下道工序。 2)底板钢筋底筋从消防水池、集水坑处开始向四周辐射进行绑扎,上筋自东向西依次进行。 3)底板采用Ф Ф 25 钢筋,直径粗,重量大,由塔吊运送到底板作业面,边吊运边按线铺放钢筋,布置Ф 20钢筋支架,间距为 m,确保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在底板四周立钢管,固定钢筋端头定位筋。 4)钢筋接头:底板下铁接头在跨中,上铁接头在支柱。 5)为防止墙、柱插筋及甩出上层的搭接筋在浇筑砼过程中位移,墙、柱立筋下端附加Ф 12 水平筋与底板上层筋绑扎连接,上端用Ф 14 临时定位箍 固定。 (4)墙体钢筋绑扎: 1)墙体钢筋绑扎技术要点: ① 钢筋混凝土墙钢筋应逐点绑扎,水平钢筋在外,竖向钢筋在内,双排钢筋之间设拉筋和钢筋梯进行绑扎就位。 ② 钢筋混凝土墙水平筋要锚固在框架柱内,锚固长度要符合表3-1要求。 ③ 钢筋混凝土墙开洞时,当洞口边长或直径≤ 300 mm 时,钢筋不切断而绕洞口而过;当洞口边长或直径在 300- 800 mm 或直径≤Ф 800 mm时,墙筋应切断,洞口周边设加强筋,其面积不得小于被切断钢筋的面积,且每边不小于 2Ф 18。 ④ 修整合模以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 ,并绑一道临时定位筋,墙体浇灌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5)梁、柱钢筋 : 1)在基础底板进行柱插筋施工时,要严格核对图纸,确保钢筋型号及位置准确无误,所有插筋下端平直弯钩均应伸至底板底筋处绑扎牢固。 2)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过轴线的长度要符合表3-1要求。 主次梁相交处,次梁纵筋应置于主梁受力纵筋之上。 3)为防止柱插筋及甩出上层的搭接筋在浇筑砼过程中位移,柱立筋下端附加Ф12水平筋与底板上层筋绑扎连接,上端用Ф 14 临时定位 箍固定。 4)梁、柱箍筋要按设计要求及《建筑抗震构造详图》 97G329(一)中的有关规定对加密区、搭接长度范围内进行局部加密绑扎。 5)框架柱修整合模以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定位箍筋,浇灌框架柱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6)楼板钢筋 : 1)工艺流程: 核验模板标高 → 弹钢筋位置线 → 绑扎底层钢筋 → 安放垫块 → 敷设专业管线 → 安放马蹄铁 → 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 → 绑扎上层负弯筋钢筋 → 申报隐检 → 隐检验收 → 转入下道工序。 2)楼板钢筋绑 扎技术要点: ① 楼板负弯筋直径较小,加设铁马蹬间距为 600 mm,梅花型布置,确保上层钢筋不产生挠度。 ② 板筋遇洞口时,当 D< 300 mm 时钢筋绕过洞口不截断;当 D= 300- 600 mm 时,钢筋遇洞口处截断,每边配置 2Ф 12的加强筋;当 D= 600- 1000 mm 时,钢筋遇洞口处截断,每边配置 2Ф 16 的加强筋。 ③ 绑扎完楼板钢筋后,及时搭设人行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直接踩踏钢筋上,使钢筋产生位移及变形。 ④ 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 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7)钢筋绑扎完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进行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锥螺纹连接: (1)一般要求: 1)操作工人应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钢筋应调直后再下料,并严禁用气割下料,切口应与钢筋轴线垂直。 3)锥螺纹连接套应备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进行复检。 (2)锥螺纹加工: 1)加工的钢筋锥螺纹丝头的锥度、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的锥度、牙形、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2)要认真做好钢筋丝头的逐个自检工作,并抽取 10%的试件进行试验。 3)检验合格的丝头要戴 上保护帽,并分类架空码放,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4)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应对正轴线将钢筋用力距板手拧入连接套,确保轴向受力,拧紧值应满足规范要求,严禁超拧。 (四)模板工程: 1、模板体系: 主体工程要达到清水混凝土的目标,主要依靠模板设计合理,安装精度高,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方法正确。 (1)墙体模板: 地下室导墙支模:根据图纸要求,基础底板与 500 mm 高的混凝土外墙必须一起连续浇筑,故 500 mm 高外墙模采用吊模支护,吊模用小钢模组装。 墙体模板面板采用 5 mm 钢板,横肋采用 [8 槽钢,间距为 300~350 mm。 竖龙骨采用 [8 槽钢成对放置,两槽钢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便于穿墙螺栓通过,间距为 1000~1200 mm。 模板的两端焊接角钢边框,使板面结构形成一个封闭骨架,加强整体性。 外墙模板用Ф 48179。 钢管将外墙内侧模板拉、顶在满堂红架子上,内墙模板支撑利用满堂红架子。 穿墙螺栓 T30179。 4 水平间距同竖龙骨间距,竖向间距离地面 600 mm,距顶面 400 mm,中间距为 1000 mm 左右。 地下室外墙穿墙螺栓为防水型。 外墙阳角处配制成阳角模板,采用子口搭接,板面平整 一致,阳角模板用 M16 螺栓与大模板相连。 阴角处用 3 mm 厚钢板制成阴角模板,用螺栓与连接杠相连,阴角模板为盖口模板,凸出大模板面 3 mm。 (2)柱模板 : 1)柱模板采用钢覆面竹胶板可变截面模板,根据柱净高按标准长度配置,采用螺栓连接成整体,无需另设柱箍。 施工时,可根据柱子尺寸调节模板尺寸,先两两拼装,然后用塔吊吊装,板缝间贴单面胶条,检查完垂直度及截面尺寸后,拧紧全部螺栓。 2)基础底板及楼面浇筑混凝土时,柱子四边预埋Ф 12 钢筋环,用来调节柱的垂直度及固定模板。 3)施工缝处模板处理:柱子根部在楼面混凝土 浇筑后,弹出柱子中心及外皮线,木工用水泥钉在柱子四周外返模板板厚度处钉∠ 40179。 4角钢条。 柱子混凝土浇筑后,木工在柱顶施工缝处弹出水平线,然后用云石机切齐,再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缝处理。 (3)梁、顶板模板 : 本工程梁、顶板为井字梁格,井字梁格采用定型模板,梁底采用胶合板,梁底支撑采用碗扣架快拆体系。 井字梁模板根据井字格尺寸整体配置,支设模板时,要求拉通线调整模板位置,保证梁顺直。 本快拆体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50%(约浇筑 3天后)即可拆模,只要松动快拆头下面支撑木方子的水平托即可,支撑梁底立柱按规范要求时间拆 除。 (4)梁柱节点模板 : 梁柱节点模板用定型模板。 (5) 800179。 2020 mm 梁模板 : 大梁模板侧板采用一层δ =18 mm 的防水胶合板。 底板采用两层。 见示意图 (6)门、窗洞口模板 : 门、窗洞口使用工具式模板。 (7)楼梯间模板 : 楼梯踏步板模板采用定型大槽钢作骨架, 5 mm 厚钢板作踏步板,用Ф 12以上钢筋作支杆焊接牢固。 (8)电梯井模板 : 为确保电梯井模板的施工质量,保证电梯井内壁的垂直平整,故此部位模板采用整体特制筒模。 电梯井外模同墙体模板,筒模与外侧模板用穿墙螺栓拉接。 2、支模质量要求 : (1 )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的接缝不大于 mm。 模板的实测允许偏差如表所示,其合格率严格控制在 90%以上。 项 目 名 称 允许偏差值( mm) 轴线位移 5 标高 +5, 5 截面尺寸 +4, 5 垂直度 3 表面平整度 5 3、技术措施: (1)由于该工程工期紧,施工进度快,模板数量按施工部署要求进行配备,满足流水作业。 (2)柱模的下脚必须留有清理孔,以便清理垃圾。 (3)梁跨度大于 4 m 时应起拱,起拱高度应 符合规范要求。 (4)模板工程验收重点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外围模板、柱模、电梯井模板、楼梯间等处模板轴线位置正确性。 4、模板拆除: (1)非承重模板(墙、柱、梁侧模)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 (2)承重模板(梁、板底模)的拆除时间如表所示。 结构名称 结构跨度( m) 达到混凝土标准强度的百分率 % 板 ≤ 2 50 2 且≤ 8 75 梁 ≤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2 75 2 100 (3)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 重模板。 (4)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5)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五)混凝土工程: 1、各部位框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