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中参与主体的行为 ............................................................................. 36 协调发展各级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 37 V 7 结论与展望 ............................................................................................................................ 38 致 谢 ....................................................................................................................................... 39 参考文献 ............................................................................................................................. .......... 40 附 录 ....................................................................................................................................... 42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2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42 VI 1 绪 论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将行美政,必先择人 ”。 古今中外,国家管理者无不重视挑选什么样的人从事 国家管理活动。 我国自古便有考试任职的传统,特别是以考试为核心的科举制, 更是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基本机制。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一理念甚至传到 了西方国家,影响着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以及公务员考 试录用制度的建立。 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认真总结中外人事改革经验,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980 年邓小平同志做了《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拉开了干部人事 制度改革的帷幕,行政机关开始试行考试录用制度。 1987 年我国提出了以建立国 家公务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系统设想和法规草案,党的第十三次代 表大会决定建立干部分类管理体制,在国家行政机关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经过 几年的试点和法规形成, 1993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管理的第一个基本行 政法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随后, 原人事部先后制定了录用、考核、职务升 降等十多个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配套的单项规定和实施办法。 比如 1994 年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在录用方面实行面向社会、公开考试、严格考 核、择优录取,这也标志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比如《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考试 录用内容、方式和程序的不断改进,公务员考录制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 了较好的成就。 它让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优化了公务员的结构, 提高了公务员的整体素质。 但是,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起步晚,发展快,缺乏足 够的经验积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认真梳理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 的问题与不足,按照《 2020—2020 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要求, 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既要积极探索创新,又要稳妥有序推进,在借鉴 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 研究意义 ① 研究的学术意义 中国古代有 “为政之要,在于择人 ”之说。 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也认为考试是一 个很好的选官手段,指出 “至于考试之法,尤为良善 ”,只有经过公开竞争、 择优录 用的考试制度才能选择出好的人才。 邓小平在 1982 年时指出,选贤任能也是革命。 在我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历史源远流长。 兴起于隋唐的科举制,曾是当时世 界上最先进和最完备的国家公职人员选拔制度。 而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则是顺应改革的历史潮流和我国人事管理体制发生深 1 刻变革的产物。 因此,研究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历史演变,以及公务员考录制 度的现状,对于理顺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古代选官制度对现代 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影响 和借鉴有重要的意义。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在公共部门得到应用与发展,逐渐形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这样一个研 究领域。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也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 重视。 学者们将人力资源理论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及观念介 绍并运用到公共部门。 招聘与录用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重要的研究方 面,对于公务员系统来说,更是重要的入口,因此研究公务员考录制度,分析其 现状与问题,对拓宽人力资源理论视域,充实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理论有 重要意义, 同时也对完善公务员制度及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有重要意义。 ② 研究的实用意义 一个国家的人才观决定考试的观念,通过调整用人政策指导考试的发展方向, 反过来,则通过确定或改变考试的内容与方法来实现一个国家人才选拔的意图。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推行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和突破口。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实施,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单一性和封闭性, 拓宽了选人的渠道和视野,体现了人才选拔的 “民主、透明、公正 ”原则。 公平公正 公开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使招录机关摒弃出身、地域、身份的限制,唯 才是举。 因此研究公务员考录制度,深化公务员考录制度改革,有利于推进公务员考录制 度的创新,营造出良好的用人环境,进而培养一支廉洁、高效、公正、诚信的公 务员队伍。 纵观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历程,最成功的领域就是公务员考录制度,也是 实行公务员制度过程中最大的亮点。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是一个发现、选拔与任 用人才的过程,公务员考录制度的设计是为了 “知人善用 ”,它的发展与完善对于公 正地选拔人才,建设 “高素质、专业化 ”的公务员队伍,提高管理国家事务的效率具 有重要意义。 研究科学有效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还有利于 从制度上、措施上 保证制度绩效,节约招录成本,寻求政府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保证公务员录用工 作科学、健康地进行。 从 1993 年至今,国家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与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考录制度有 关的法律法规。 如 1993 年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1994 年的《国家公务员录 用暂行规定》, 2020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 2020 年的《公务员录用 规定(试行)》。 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报考条件、招考程序 和方法以及纪律监督等做出了规定,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相 关的法制建设仍然欠缺,因此,研究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问题,提出合 理的法律制度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建设的进程。 2 美国政治哲学大师罗尔斯指出,程序正义 “要这样设计社会系统,以便它无论 是什么结构都是正义的(至少在某一范围而言)。 ”考试的出现和运用使得人类历 史上出现的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文官制度成为正义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 公务 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政务公开、民主监督、廉政建设的需要, “凡进必考 ”深入人心, 它对于加强公共部门的廉政建设,杜绝不正之风,防止公务员录用过程 中腐败的 现象,密切政府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政府公信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深远的政治意义。 研究内容与框架 本文研究内容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包括研究的背景、研 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目标与方法;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借 鉴,包括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综述和可借鉴的相关理论,如人力资源理论、新公共 管理理论等;第三章是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现状与特征,包括新中国成立 以前我国考试思想与选官制度的演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 产生与发展、我国公务员考录制 度的方法、内容、组织、实施、取得的成就以及 体现的特征等;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 分析原因;第五章阐述了部分发达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情况及比较借鉴,主要 列出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内容与经验;第六章对我国公务 员考录制度提出对策设计和改革构想。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综述与理论借鉴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现状与特征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 原因分析 国外公务员考录 制度的比较借鉴 完善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对策建议 总 结与展望 图 论文框架结构 The frame construction of paper 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 将中外政府特别是我国政府关于考试录用制度的相关法规文件, 省市关于考录的文献资料,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文章和著作等有关公务员制度,特 别是公务员考录制度方面的资料加以收集整理,全面梳理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 情况。 对比分析法。 把两个以上的同类事物如中国与外国、外国与外国之间 的公务 员考录制度进行比较研究,还将古代中国与近现代中国考任制度的发展进行了对 比,通过分析制度之间的异同、优劣和特色,结合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立足我国考试任职的传统,参考和借鉴国外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可取之 处,寻求改革和发展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新思路。 系统分析法。 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 的有机整体,本文将公务员考录制度看成一个系统,充分考虑公务员考录制度的 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对其发展的环境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研究和改进, 实现系统的有序进行。 创新之处 运用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等学科知识,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社会公平理论等,对国内外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实践和理 论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改变以往仅以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某个方向作为 公务员考录制度研究方向的做法,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因素、结构和功能等 方面进行系统地分析,建立全面的研究体系。 梳理我国从古至今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阐述我国考试选官的传统以及隋朝 出现的科举制对我国甚至是英美国家选拔官员制度的影响,总结出传统选官制度 中的精华,并期望能将其转化为 现代公务员考录制度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介绍国 外主要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改革重点,根据自身的传统和基本国情, 吸取其他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精华,辨证地借鉴国外主要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 的内容和方式,改善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单一借鉴国外选官制度的状况,建立 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考录制度。 利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心理学知识,探讨用更科学更完备的公务员笔 试和面试方法考察应试者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在考录方法上为公务员考试录用 部门提供更多人力资源管理学理论、心理学和人才测评理论方面的最新理论。 并 提 出通过制度规范建设和机构设置等对策将最新的方法和手段落到实处,直接有 效地为公务员考录服务。 4 2 理论借鉴与文献研究综述 基本概念 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 ① 公务员的含义与范围 公务员一词来源于英语,原文为 Civil Servant,中文翻译有 “公务员 ”、 “文职 人员 ”、 “公职人员 ”、 “文官 ”等。 文官是英国的叫法,它的解释,主要在于 Civil 一词,它意味着将行政管理部门的文职官员、军事将领与司法部门的法官区别开 来,而且 Civil 一词有事务、 办事但不是决策的意思,是相对于政务( political)而 言的。 而对公务员(法国的叫法)的解释源于罗马法的公务概念,是相对私务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
打分 ,最终得出各项目的综合品质指标。 2 2 2 2 价格定位 根据公式特点 ,公司选取了以下几个竞争对手 ,并通过对绿城青竹园、岳麓山公馆、保利阆峰云墅、南山苏迪亚诺、香格里麓山别墅 、星语林汀香十里、碧桂园威尼斯城进行打分 ,最终得到独栋别墅的价格。 选取的参照指标是区域环境、产品品质、社区品质、销售状况 ,其中区域环境包括地段、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活配套。 产品品质包括户型、规划
点击“添加角色”。 8. 在出现的选择服务器角色对话框,选中“文件服务”,点击“下一步”。 9. 在出现的选择角色服务对话框中,选中“ FDS 命名空间”,点击“下一步”。 10. 在出现的对话,点击“下一步”。 11. 在出现的创建 DFS 命名空间对话框,选中“立即使用此向导创建命名空间”,输入“常用文件”,点击“下一步”。 12. 在选择命名空间类型对话框,选择“基于域的命名空间”
.........................................413 载卡架 装载 .........................................................................................................414 监控卡处理 ................................
施工机械、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令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逐级汇报; 督促施工单位定期、不定期地对其用电情况、消防安全设施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 要求施工单位对分项工程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 监督施工单位下达任务时应同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应根据任务特点、现场环境、人员情况、设备状况等提出具体的安全措施; 施工重点区域或重要工序应有安全监护人或安全员在场
]刘红玲 ,赵梅主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3]彭虎主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指导》第二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4]朱金钧,麻新旗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城 [5]陈立元,范逸之,廖锦棋 .Visual Basic2020 与自动化系统监控 [M].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20 常熟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17 课程设计独创性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