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教案电子教案内容摘要:
前、最后素线的投影,也是圆锥面左、右分界的转向轮廓线。 ( a) ( b) ( c) 图 34 圆锥的投影分析与作图 ( a) ( b) ( c) 图 35 用辅助纬圆法求 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作图方法: 如图 34b。 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图 34c。 如图 35, 为辅助纬圆法。 (三)圆球 21 圆球的表面可看作由一条圆母线绕其直径回转而成。 投影分析 从图 36 可看出,圆球的三个投影都是等径圆,并且是圆球表面平行于相应投影面的三个不同位置的最大轮廓圆。 正面投影的轮廓圆是前、后两半球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线;水平投影的轮廓圆是上、下两 半球面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线;侧面投影的轮廓圆是左、右两半球面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线。 ( a) ( b) ( c) 图 36 圆 球 的投影分析与作图 作图方法:如图 36b。 圆球表面上点的投影: 图 36c 所示。 三、相贯型组合体 立体相贯:两立体相交。 相贯线:相贯体的表面交线。 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 共有线 ,相贯线上的点都是两立体表面的 共有点。 相贯体实际上是一个 整体。 ( 一 ) 两平面立体相贯 两平面立体的相贯线,在一般情况下是封闭的空间折线。 求作两平面立体的相贯线常采用两种方法: ( 1)分别求出立体的各轮廓线与另一立体的贯穿点,然后把即位于一个立体的同一表面上、又位于另一立体同一表面上的两点,依次连成相贯线; ( 2)求出两立体有关表面的交线。 当立体表面的投影有积聚性时,就可直接利用积聚性作图。 22 [例 ] 求作高低房屋相交的表面交线,如图 37 所示。 图 37 高低房屋的 表面交线 分析:高低房屋相交,可看成两个五棱柱相贯,由于两个五棱柱的底面(相当于地面)在同一平面上,所以相贯线是不封闭的空间折线。 两个五棱柱中的一个五棱柱的棱面都垂直于侧面,另一五棱柱的棱面都垂直于正面,所以交线的正面、侧面投影为已知,根据正面、侧面投影求作交线的水平投影。 作图结果如图313 所示。 二、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贯 在一般情况下,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的相贯线由若干段平面曲线或直线段组合而成。 求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的相贯线,可归结为求平面立体的表面与回转体的截交线,以及求平面立体的轮廓线与回转体的 贯穿点。 三、两回转体相贯 两曲面体表面的相贯线,一般是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可能是平面曲线或直线。 求作两曲面体的相贯线时,通常是先求出一系列共有点,然后依次光滑连接相邻各点。 四、组合体画法和步骤 (一 )组合体的构成 组合体的主要部分是由若干个基本形体叠加而成为一个整体,该组合体被称为叠加型组合体。 23 从一个基本形体上切割去若干基本形体而形成的组合体被称为切割型组合体。 叠加型组合体 切割型组合体 (二 )形体分析法 假想组合体是由一些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 ,通过对这些基本形体的研究 ,间接地完成对复杂组合体的研究。 目的是为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意义: ( 1)利用形体分析的成果及基本立体的投影特性 ,可以迅速、准确地绘制出组合体的视图; ( 2)以形体分析法指导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 3)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制图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应用形体分析法可帮助 我们逐部分读图并最终读懂全图。 (三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叠加型组合体绘制实例 ) ( 1)物体的形体分析 如图所示为一室外台阶,把它可以看成是由边墙、台阶、边墙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两边的边墙是两个棱线水平的六棱柱;中间的三级台阶可看成是一个棱线水平的八棱柱。 ( 2)物体摆放位置的确定 24 物体的摆放位置应以表达方便为前提,既应使物体上尽可能多的线(面)为投影面特殊位置线(面)。 对一般物体而言,这种位置也即物体的自然位置。 ( 3)正视图的选择 正视图是基本视图中最重要的一个视图,应重点考虑。 其选择的原 则为: 1)应使正视图能较多的反映物体的总体形状特征; 2)应使视图上的虚线尽可能少些。 3)应合理利用图纸的幅面。 ( 4)视图数量的确定。 视图数量指准确、清晰地表达物体时所需的最少视图个数。 通过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确定各组成部分所需的视图数量,再减去标注尺寸后可以省去的视图数量,从而得出最终所需的视图数量及其名称。 ( 1)选比例、定图幅、布置视图、画作图基准线; ( 2)绘制视图底稿; ( 3)检查,描深; 例:台阶的画图步骤 五、基 本形体、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 平面立体的尺寸数量与立体的形状有关 ,只要将其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标注清楚、完整即可。 25 由回转体的形成可知 ,回转体的尺寸标注应分为径向尺寸标注和轴向尺寸标注。 其中圆柱、圆锥、圆台的尺寸最好集中标注在非圆视图上,此时组合体的视图数目可以减少一个 ,对于圆球只需标注径向尺寸,但必须在直径符号前加注 ” s”。 (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 1)组合体上的尺寸标注要齐全 ,它包括三种尺寸 : 定形尺寸 :用来确定各基本形体大小形状的尺寸。 定位尺寸 :用来确定各基本形体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总体尺寸指组合体的总长、总宽、总高尺寸。 ( 2) 采用合理的标注方法 (以台阶为例 ): 第一 、 标注总体尺寸。 ⑴⑵⑶ 第二 、 标注各部分的定形尺寸。 ⑷⑸⑹⑺⑻⑼ ,⑽⑾⑿ 第三 、 标注各部分间的定位尺寸。 ⑽ 第四 、 检查、调整。 补其遗漏,除 其重复。 26 2. 尺寸标注注意事项 ⑴ .为了保证图形的清晰 ,尺寸应尽量标注在视图以外 ; ⑵ .定形尺寸应尽量标注在形状特征明显处 ; ⑶ .同一方向的尺寸不相互重叠时,最好画在一条线上,重叠时 ,小尺寸要在内,大尺寸在外 ,尺寸应尽量避免相交 ; ⑷对于回转体的定位尺寸,必须直接确定其轴线的位置 ; ⑸ .为了保证尺寸的清晰 ,虚线上尽量不标注尺寸 ; ⑹ .应合理地选择定位尺寸的尺寸基准。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时,常用的尺寸基准有物体的对称面、中心线、底面和一些端面等; ⑺ .截交线与相贯线的合理标注。 在标注这类组合体时,对于那些可 自然获得的尺寸,则不应标注。 图 336 截交线与相关线的尺寸标注 六 、 小结 该节课程重点 讲述 了基本形体、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基本形体、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等,这些知识是投影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内容,属形体表达的范畴,非常重要,实际上施工图就是建筑形体在图纸上的一个表达过程,所以这节课讲述了施工图的形成原理和绘制的过程。 27 七、作业 第 70 页课后习题第 1 1 1 1 15 题 第 五 节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轴测投影图的特点:用一个图形直接表示建筑物 的整体形状,图形立体感强,易于识别。 在建筑工程图纸中,一般把轴测图作为辅助性图,以帮助读图,便于施工。 一 、 基本概念 (一)轴测投影图的形成 轴测投影属于平行投影中的斜投影 三面正投影的两个条件: ( 1)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 ( 2)形体的主要面平行于投影面。 轴测投影的概念: 如果把正投影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去掉,即保持投影线垂直投影面,而使形体倾斜于投影面;或者保持形体的一个主要面平行于投影面,而使投影线倾斜于投影面。 这样按比例尺寸画得的投影图能同时反映形体的长、宽、高三个方面的立体形象,并可 按比例在轴上量取尺寸,这种投影图称为轴测投影图。 简称轴测图。 轴测图主要有两类(按投影方向): ( 1)当投影线垂直投影面,形体倾斜于投影面得到的轴测投影图,称为正轴测图。 ( 2)当投影线倾斜投影面,形体平行投影面得到的轴测投影图,称 为斜轴测图。 二)术语 ( 1)被选定的投影平面称为轴测投影面。 ( 2)形体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称为轴测投影。 28 ( 3)形体上的立体坐标轴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称为轴测投影轴,简 称轴测轴。 ( 4)轴测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 ( 5)物体上线段的投影长度与其实长之比,称为轴向变形系数(或称轴向缩短率)。 ( 6)令线段μ为物体上的直角坐标系上各个轴的长度单位,则 i、 j、 k 即为单位长度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长度。 它与单位长度之比称为轴向变形系数或轴向缩短率。 如 p=i/u 称为 X 轴向变形系数; q=j/u 称为 Y 轴向变形系数; r=k/u 称为Z 轴向变形系数。 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是画轴测图的两个基本参数。 二、轴测投影图的分类 按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之间的关系,轴测投影可分为正轴测投影和斜轴测投影两类。 ( 1)正轴测图 当轴测投影的投射方向 S 与轴测投影面 P 垂直时所形成的轴测投影称为 “正轴测投影 ”,如右图所示。 ( 2)斜轴测图 当投影方向 S 与轴测投影面 P 倾斜时所形成的轴测投影称为“斜轴测投影 ”,如右图在每一种轴测图里,根据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以上两类轴测图又可以分为两种: ( 1)正(斜)等测 p=q=r(p=q=r=1); ( 2)正(斜)二测 p= q≠ r(p=q=1, q= 在建筑制图中常用的轴测图有三种 : 正等测 、正面斜二测、水平斜等测。 三、正等轴测图 (一)正等测图的特点 当物体的三个坐标轴和轴测投影面 P 的倾角相等 时,物体在 P 平面上的正投影即为物体的正等测图,简称正等测。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轴间角: ∠ XOZ=∠ XOY=∠ YOZ=120176。 轴向伸缩系数 p=q=r=,作图时为了简化作图 ,制图标准规定 p=q=r=1 画图时,规定把 OZ 轴画成铅垂位置,而 OX、 OY 轴的方向可以互换。 29 轴向伸缩系数为 p=q=r=1,这样便可按实际尺寸画图,但画出的图形比原轴测投影大些,各轴向长度均 放大 1/≈ 倍。 (二)平面体正等测图的画法 : 国家标准规定:在轴测图中不可见轮廓线不画。 平面立体轴测图的作图方法有 坐标法、特征面法、叠加法、切割法 四种。 坐标法 是最基本的方法,它是根据立体表面上各顶点的空间坐标,分别画出其轴测投影,然后通过依次连接各顶点的轴测投影,来完成平面立体的轴测图。 特征面法 是一种适用于柱体绘制轴测图的方法。 当柱体的某一端面较为复杂且能 够反映柱体的形状特征时,可先画出该面的正等测图,然后再 “扩展 ”成立体 图。 叠加法 是一种适用于叠加型组合体绘制轴测图的方法。 对于由几个基本体相加而成的物体,我们可以逐一画出其轴测图,然后再将各部分叠加起来,这种方法称为叠加法。 切割法 是一种适用于切割型组合体绘制轴测图的方法。 可先画基本体,然后按切割顺序来画轴测图。 1. 坐标法 坐标法是按物体的坐标值确定平面体上各特征点的轴测投影并连线 ,从而得到物体的轴测图 ,这种方法即为坐标法,它是所有画法中最基本的一种。 【例 37】作图 339 所示四棱锥的正等测图。 ( 1)分析 图 339 30 Z X Y S o A B C D Z X Y o 四棱锥的底面水平,先画出四棱锥底面各顶点的正等测图,然后找出顶点 S的位置,依次连接底面各点及棱锥顶点即可。 ( 2)作图 1)确定原点和坐标轴 :该步骤应在物体视图上进行 ,如 右图( a)所示,原点的 位置设在物体的可见点上 ,并尽量位于物 体的对称中心。 2)作底面的正等测图 OX、 OY、 OZ 轴的方向 ;。 2.特征面法 特征面法是一种适用于柱体的绘制轴测图的方法。 一般先画柱体的某一端面(该端面较复杂且能反映柱体的形状特征),然后再 “扩展 ”成立体,这种方法叫特征面法。 【例 38】作图 340 所示物体的正等测图。 ( 1)分析 由三面投影图可知:该物体为五棱柱体其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形状特征,画图时应先画出 该面的正等测图,然后向长度方向延伸即可。 ( 2)作图 1)确定形体上的坐标原点和坐标轴,如图 340( a); 2)先画轴测轴 OX、 OY、 OZ; 3)作物体左端面的正等测图,注意该面上斜线不能直接量取。 4)过物体左端面上的各顶点作 X 轴的平行线,并截取物体的 长度 x,按顺序连接各点的物。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教案电子教案
相关推荐
身安全,办理 安全施工许可证。 (四)、 参加公司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并做好记录入档。 (五)、负责检查项目部入场新工人三级教育,职工变换工种、安全教育,特种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并作好检查记录入档。 (六)、每月对项目部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评分,年终进行评比,并作好检查评定记录入档。 (七)、负责公司省、市级文明工地的申报
质的企业,除上述资料外,还应提供企业具有本类别相关的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标准要求的设计专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证书、注册证书、身份证和社会保险证明的扫描件。 2.管理人员册(附件资料二第二册)应包括以下内容: ( 1)目录(名单); ( 2)企业为有有职称管理人员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及生育等社会保险证明的扫描或复 印件。 社保证明应至少包括缴费单位、参保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社会保障号
,发表有如电影剧本 四﹑不学习的品管圈 ,相互启发 (1)专业知识 (2)QC手法 (3)活动方法 如何解决问题 一﹑问题形成的过程 不好的结果 吾人不满意 称为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对策概分两类 四﹑解决问题的密诀 结果 现象 效应 原因 发现 问题真象 推测 造成可能原因 对策 验证 发现真因 转动 QC的解决问题步骤 一﹑解决问题的七步骤 二﹑ QC STORY的优点 ﹑共鸣
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认识。 在思想上切实把项目评估、测算作为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堵塞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来认识。 自觉地搞好评估和测算。 二要加强评估、测算的组织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领导 小组,有专人负责.有科学的评估、测算指标体系。 三要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上缴风险保证会、委派主办会计。 四要认真进行项目运行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 帮助项目经理及时纠正经营管理偏差,确保项目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