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供热工程试题库内容摘要:
B、温控阀 C、循环水泵 D、锅炉 10高温热水采暖系统是指供水温度为( A )的采暖系统。 (一般 ) (专业 ) A、 ≥100℃ B、 95℃ C、 70℃ D、 50℃ 10在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 ,下列哪一个参数应该满足规范的要求 ?(B ) (较难 ) (相关 ) 结构的结构热阻 10关于室外综合温度的表述中 ,不正确的为 (D )。 (较难 ) (专业 ) 24h 为周期波动 不同而不同 度随建筑物的高度不同而不同 10散热器如果采用落地安装,超过 14片的每组应至少有( B )个足片。 (较难 ) (专业 ) A、 2 B、 3 C、 4 D. 5 10在卫生间里,采暖管道穿楼板的套管上部应高出装饰地面( B ) mm。 (中等 ) (专业 ) A. 25 B. 50 C. 70 D. 80 10通行地沟的净高不得小于( C ) m。 (中等 ) (专业 ) A. B. C. D. 2. 10采暖系统中我们常读的压力表的数值,为( A )。 (一般 ) (专业 ) A、相对压力 B、绝对压力 C、 真空压力 10室外采暖管道采用中支架敷设,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的净高为( B ) m。 (较难 ) (专业 ) A. B. ~ C. ~6 D. 大于 6 10下列阀门中,不具有安装方向性的阀门是( C )。 (较难 ) (专业 ) A.截止阀 B. 止回阀 C. 闸阀 D. 安全阀 1分户热计量装置采用热量表时,系统的公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应设于何处。 ( B ) (较难 ) (专业 ) A 明装于楼梯间 B 设于邻楼梯间 或户外公共空间的管道井 C 明装于每户厨房间 D 设于卫生间 C )等于工作压力的 2倍。 (中等 ) (专业 ) A.温度 B.工作压力 C.试验压力 D.压力 11蒸汽供暖系统,当室外蒸汽压力高于室 C A.截止阀 B.闸阀 C.减压阀 D.止回阀 11供暖管路安装时,一般要求预留孔洞直径比套管外径大 ( D )左右。 (中等 ) (专业 ) )。 A. 25 mm B. 32mm C. 40 mm D. 50 mm 11蒸汽采暖系统是靠( D )放热。 (一般 ) (专业 ) A 蒸汽降压 B 水降温 C 蒸汽降温 D 蒸汽凝结放热 11运行时、停止运行时,定压点的压力 ( C )。 (中等 ) (专业 ) B. 停止时大 时大 11低压蒸汽采暖系统中,为了保证散热器的正常工作,除了保证供汽外,还要解决排出空气和 ( A )两方面问题。 A 疏水 B 蒸汽压力 C 蒸汽温度 D 回水压力 11( B )是指根据热网和热用户需要,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分配、控制、集中计量及检测供给用户热量的场所。 A 热网 B热力站 C 热源 D热用户 11无地下室的住建筑每个门栋设置( B )热力入口。 (中等 ) (专业 ) A 不需要 B 一个 C 两个 D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1 ( D )是以住宅建筑的户(套)为单位,计量采暖热用户实际消耗热量的供暖方式。 A 热水供暖 B 双管系统 C 单管跨越式系统 D分户热计量 1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对于每一对共用立管而言,为了避免每层所负担的户数过多而导致热分配不均,每一对共用立管每层所负担的户数不宜大于( C )户。 (中等 ) (专业 ) A 1户 B 2户 C 3户 D 4户 12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对于每一对共用立管而言,为了避免每层所负担的户数过多而导致热分配不均,每一对共用立管所负担的总户数不宜超过 ( B )户。 (中等 ) (专业 ) A 30户 B 40户 C 50户 D 60户 12 ( B )是通过测定用户散热设备的散热量为确定用户用热量的仪表。 (较难 ) (专业 ) A 热水流量计 B 热量分配表 C 散热器温控表 D 恒温控制器 12对于新建的分户热计量系统, ( D )采用热量分配表的热计量方式。 (中等 ) (专业 ) A 推荐 B 可以 C 必须 D不宜 12散热器温控阀的恒温控制器,其核心部件是 ( B )。 (较难 ) (专业 ) A 传感器 B 控制器 C 感应器 D 执行机构 12对于新建住宅,热力入口装置应设置在 ( C )。 (中等 ) (专业 ) A 建筑外地面 B 雨蓬 C 建筑物 D 门栋 12建筑物热力入口的总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宜设在 ( B )上。 (较难 ) (专业 ) A 供水总管 B 回水管 C 水泵出口 D 视具体情况确定 12保温地面是指组成地面的 ( A )材料是保温材料。 A一层 B 所有 C 其中几层 D二层 12集气罐上的排气管一般管径 为 DN15mm,其上 ( B )。 (中等 ) (专业 ) A 闸阀 B截止阀 C 止回阀 D排气阀 12 ( D )可用来截留、过滤管路中的杂质和污物,保证系统 B过滤器 C 排水管 D除污器 1当外网压力超过允许压力时,可设置 ( A )来减少建筑物入口供水干管上的压力。 (一般 ) (专业 ) A 减压阀 B截止阀 C 排气阀 D止回阀 13 ( B )是一种自动控制进入散热器热媒流量的设备。 (中等 ) (专业 ) A 热流量计 B 自动温控阀 C 热量分配表 D 流量调节阀 13经常有人停留的地面辐射板表面的平均温度一般不应超过 ( C )。 (中等 ) (专业 ) A 2830℃ B2224℃ C 2426℃ D 1822℃ 13采用热分配表计量时,所选用的 ( D )应具备安装热分配表计的条件。 (一般 ) (专业 ) A 水平支管 B 立管 C 入户管 D 散热器 13热力入口涉及的干管阀门宜采用 ( A )。 (较难 ) (专业 ) A 球阀 B截止阀 C 蝶阀 D止回阀 13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 ,应 ( SA )。 (一般 ) (基础 ) A 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 B 设置集中热计量 C 设置室温控制装置 D设置分户热计量 13分户热计量户 A ) 管材。 (一般 ) (专业 ) A 塑料 B 钢制 C 铸铁 D 铝制 13集中供热系统以热电厂为热源时,设计供水温度可取 ( B ),回水温度可取 7080℃ 或更低一些。 (中等 ) (专业 ) A 100110℃ B 110150℃ C 110120℃ D 120130℃ 13以区域热水锅炉房为热源,当供热规模较小时,常用的供水温度为( C )。 (一般 ) (专业 ) A 110℃ /70℃ B 130℃ /70℃ C 95℃ /70℃ D 150℃ /80℃ 13 ( D )的主要作用是为用户分配、转换和调节供热量。 (一般 ) (专业 ) A 热计量表 B 热力站 C 加热站 D 用户引入口 1供热管道保温的目的是减少热量损失,保温结构一般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其中保护层的作用是 ( A )。 A 保护保温层不受外力机械损伤 B 减少能量损失 C 防潮 D防腐 14对于埋地管道,应专门设置 ( B )。 (一般 ) (专业 ) A防潮层 B 绝缘防腐层 C 隔离层 D 保温层 14室 B )。 A15m B 20m C 25m D 30m 14对生产饱和蒸汽的锅炉,一般只需标明 ( A )。 (一般 ) (专业 ) A 蒸汽压力 B 蒸汽温度 C 蒸汽流量 D给水量 14通常,把用于动力、发电方面的锅炉称为 ( C )。 (一般 ) (专业 ) A 蒸汽锅炉 B 热力锅炉 C 动力锅炉 D电力锅炉 14通常,把用于工业及采暖方面的锅炉称为 ( B )。 (一般 ) (专业 ) A 蒸汽锅炉 B 供热锅炉 C 动力锅炉 D电力锅炉 14热水锅炉回水温度过高,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 A )。 (较难 ) (专业 ) A.锅炉供水温。建筑供热工程试题库
相关推荐
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认识。 在思想上切实把项目评估、测算作为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堵塞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来认识。 自觉地搞好评估和测算。 二要加强评估、测算的组织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领导 小组,有专人负责.有科学的评估、测算指标体系。 三要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上缴风险保证会、委派主办会计。 四要认真进行项目运行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 帮助项目经理及时纠正经营管理偏差,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发表有如电影剧本 四﹑不学习的品管圈 ,相互启发 (1)专业知识 (2)QC手法 (3)活动方法 如何解决问题 一﹑问题形成的过程 不好的结果 吾人不满意 称为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对策概分两类 四﹑解决问题的密诀 结果 现象 效应 原因 发现 问题真象 推测 造成可能原因 对策 验证 发现真因 转动 QC的解决问题步骤 一﹑解决问题的七步骤 二﹑ QC STORY的优点 ﹑共鸣
前、最后素线的投影,也是圆锥面左、右分界的转向轮廓线。 ( a) ( b) ( c) 图 34 圆锥的投影分析与作图 ( a) ( b) ( c) 图 35 用辅助纬圆法求 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作图方法: 如图 34b。 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图 34c。 如图 35, 为辅助纬圆法。 (三)圆球 21 圆球的表面可看作由一条圆母线绕其直径回转而成。 投影分析 从图 36 可看出
监测和现场测量。 8.在轴向拉压状态下, 外设补偿片 的 半桥 测试方案布置应变片的形式和测量桥路的特点是:消除了温度的影响,使用的应变片较 少,不能消除偏心荷载的影响和 不能提高测量灵敏度。 9.在轴向拉压状态下,测量 应变片互相补偿 的 半桥 测试方案布置应变片的形式和测量桥路的特点是:消除了温度影响,使用的应变片较少,测量灵敏度提高了 ( 1+v) 倍,不能消除偏心荷载的影响。
五号字,宋体,外文、数字用 Time New Roman 体,行距 倍 ,两端对齐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报告 5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报告 6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报告 7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报告 8
形式 形体轮廓要有高中低的变化(例如交通体可高起)立面上要有凹凸变化、材质变化 采用 单元式凹凸组合结合虚实材质对比(玻璃、实墙),阴影辅助表达形体关系 剖面形式 采用转折剖的方式在一个剖面中将特色空间(中庭等)交通体(楼梯)都表达出来 重点、正确突出主要承重体系,即梁、板、柱的关系,其余部分可不做重点刻画 透视典型 依据设计特点确定采用鸟瞰(立面无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