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手册内容摘要:
风险的分级管理 公司的风险根据《公司风险评价准则》进行评价分级。 各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作业风险:巨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安全生产科复检签字后,报公司领导终审批准;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安全生产科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终审批准。 岗位(装置、部位等)风险: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所在岗位(装置、部位等)由所在部门作为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按照《公司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 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所在的岗位(装置、部位等)应由所在部门采取隔离、防护、制定操作规程等措施降低风险。 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15 风险评价、分析的范围及职责 ,设计前应由有资质的机构做安全预评价; ;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丢弃、废弃、拆除、处置与开停车等)风险,应由各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d. 设备新增或拆除的风险应由安全生产科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部门进行评价,并做好控制记录;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风险,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风险由所在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控制记录; 、产品的运输、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储存和使用过程的风险由综合科进行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应由有评价资质的机构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直接作业的风险评价方法为工作危险分析法( JHA); 岗位、部位、装置等风险评价方法首选工作危险分析( JHA),其次为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LEC); 经生产副总批准的其他风险分析法。 评价准则 公司定性风险评价采用《公司风险评价准则》,需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价由风险评价小组采用合适的评价准则。 外部评价由相关资质机构自行选用评价准则。 风险评价活动的实施步骤 生产副总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小组。 组织成员由有安全评价工作经验和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 评价组织编制评价大纲。 各相关部门收集、整理风险评价所需资料,提交评价组织。 危险源辨识。 实施现场检查,识别危 险有害因素。 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控制措施。 得出评价结论。 风险评价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16 ; ; 、窒息和触电; 、气体的泄漏; 、物理性危害因素; ; 、缺陷;。 在确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 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风险发生 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公司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 风险控制的内容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及公司的经营运行情况;。 控制措施应包括: ,实现本质安全; ,规范安全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减少职业伤害。 风险信息更新 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 查风险控制结果。 风险评价的频次一般每年一次,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公司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 ; 、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17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20)等有关规定,识别公司生产区域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 公司现无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按照《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执行。 风险管理的 宣传、培训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方法、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所在岗位的风险,并掌握控制风险的技能。 5 相关 /支持文件 《公司风险评价准则》 《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公司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18 第 6 章 风险评价准则 1 目的 为加强作业风险和岗位风险控制,便于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作业活动、岗位、部位、装置等的风险 评价和风险分级。 3 术语 风险:风险( R)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 L)及后果( S)的结合。 风险 R=可能性 L后果严重性 S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 职责 法人代表 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生产副总协助风险评价工作,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 安全生产科负责风险评价归口管理;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价。 5 控制程序 作业风险等级判定 危害发生的可能性 L 判定准则 表 1:危害发生可能性 L判定 L 值 判定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就可判定为该级) 5 、监测、保护、控制措施 (没有监测系统) 4 ,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没做过任何监测;或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 3 2 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19 现 1 、监测、保护、控制措施 危害后果严重性 S判定准则 表 2:危害后果严重性 S判定 S值 人 员 财产损失(万元) 停 车 其 它 5 造成人员伤亡 50 公司停车 重大环境污染 4 造成人员重伤 25 部分关键装置停车 公司形象受到重大负面影响 3 造成轻伤 10 降低生产负荷 造成环境污染 2 造成人员轻微伤 10 影响不大,几乎不停车 造成轻微环境污染 1 无人员伤亡 无损失 无停车 无污染、无影响 风险等级 R判定(表 3) 表 3:风险等级 R判定 风险等级 风险( R=L S) 控制措施 巨大风险 20— 25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措施进行评估 重大风险 15— 16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中等风险 9— 12 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交流 可接受风险 4— 8 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定期检查 可忽略风险 4 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保存记录 岗位(部位、装置等)风险等级判定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 LEC)评价法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 3个: L; 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20 E; C。 用公式表示危险性,则为: D=L E C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L判定准则(表 4)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 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 0,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 1。 考虑一个系统的危险性,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确切的,即概率为 0 情况不确切。 所以,以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打分”参与点,定 其分数值为。 人为地将极少可能发生的情况定为 1;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分值规定为 10。 表 4:事故或危害发生可能性 L 判定 L 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L 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10 完全会被预料到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 6 相当可能 极不可能 3 不经常 实际上不可能 1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暴露频率 E判定(表 5) 表 5:暴露频率 E判定 E 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E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10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2 每月暴露 一次 6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3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发生事故或危害的可能结果 C判定准则(表 6)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故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规定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分值规定为 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 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 在 1— 100 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 表 6:事故或危害的可能结果 C 判定 C值 可能结果 C值 可能结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7 严重,严重伤害 40 灾难,数人死亡 3 重大,致残 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21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危险性 D 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表 7) 确定了上述 3 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分值。 据此,要确定其危险程度时,则按下述标准进行评定: 表 7:危险性 D判定: 风险等级 风险( D=L E C) 可能结果 巨大风险 320 极其危险 ,不能继续作业 重大风险 160— 320 高度危险 ,需要立即整改 中等风险 70— 160 显著危险 ,需要整改 可接 受风险 20— 70 可能危险 ,需要注意 可忽略风险 20 稍有危险 ,或许可以接受 工作危害分析( JHA)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 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识别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危害,对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严重性也应识别。 识别现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很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 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 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的评价单元,其每一步骤均需判定风险等级,控制措施首先针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步骤加以控制。 频繁进行的类似作 业,可事先制定标准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22 第 7 章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范围内,按《重大危险源辩识》( GB182182020)等有关规定,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3 职责 安全 部 负责建立重大危险源的档案。 车间负责所辖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 4 控制程序 按照《重大危险源辩识》( GB182182020)等有关规定,公司现无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辩识重大危险源后,应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辩识和评价后,公司应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 格控制和管理。 确定为公司重大危险源后,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 每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检测、评估,并将检测评估报告存入档案。 将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进一步采取措施,以降低风险等级。 法人代表 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车间对所属重大危险源一年进行两次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根据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并将修订情况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设施与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应符 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及国家有关安全防护距离的规定。 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23 5 相关 /支持文件 《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重大危险源辩识》 GB182182020。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手册
相关推荐
燃料油石脑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石油沥青石油焦液 化 石油气炼厂干气其 它 石油制品2122232425262728293031续表三天然气液 化 天然气秸秆薪柴沼气热力电力合计其它能源合计当量值等价值当量值等价值3233343536373839404142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20 年 月 日说明:,省统计局负责报送。 报送时间为5月底前,电子邮件报送。 :列平衡关系
形式 形体轮廓要有高中低的变化(例如交通体可高起)立面上要有凹凸变化、材质变化 采用 单元式凹凸组合结合虚实材质对比(玻璃、实墙),阴影辅助表达形体关系 剖面形式 采用转折剖的方式在一个剖面中将特色空间(中庭等)交通体(楼梯)都表达出来 重点、正确突出主要承重体系,即梁、板、柱的关系,其余部分可不做重点刻画 透视典型 依据设计特点确定采用鸟瞰(立面无特色
五号字,宋体,外文、数字用 Time New Roman 体,行距 倍 ,两端对齐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报告 5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报告 6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报告 7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报告 8
长轴垂直于黑板布置,这样引起的直接眩光较小 106. 航空障碍 标志灯的水平、垂直距离 不宜大于 45 米 107. 灯具与图书等易燃物的距离应大于 米 108. 应设 应急照明 的场所有: 面积大于 200 平方米的演播室 、面积大于 1500 平方米的 营业厅和展厅 热 学 1. 热流密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等温面上单位面积的热量,单位为 W/点的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成正比。 2. 白体
为当前业务日期为进入系统时输入的登录日期,可修改为上一次月结后的任意日期。 通过按右键帮助参照日历;也可以手工录入,录入必须符合日期格式,即“ YYYYMMDD”。 【存货业务日期】:是指存货实际业务发生的日期,由此决定了,该笔业务必须在业务日期所在的会计期间记账,相关的查询也是按照业务日期进行查询的。 【单据日期】:即制单日期,系统默认为当前财务日期,指定了该笔业务实际录入的日期,可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