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与设备重点知识内容摘要:
长轴垂直于黑板布置,这样引起的直接眩光较小 106. 航空障碍 标志灯的水平、垂直距离 不宜大于 45 米 107. 灯具与图书等易燃物的距离应大于 米 108. 应设 应急照明 的场所有: 面积大于 200 平方米的演播室 、面积大于 1500 平方米的 营业厅和展厅 热 学 1. 热流密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等温面上单位面积的热量,单位为 W/点的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成正比。 2. 白体:能将外来辐射全部反射的物体。 黑体是能将外来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 一般建筑材料均可看作灰体。 9 3. 黑度: 灰体的辐射本领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本领的比值。 4. 材料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与外来辐射的波长、材料的颜色、材性、材料的光滑和平整程度有关。 5. 对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长波辐射,材性(导体非导体)起主导作用。 6. 常温下材料对辐射的吸收系数可取其黑度值,太阳辐射时,材 料吸收系数不等于黑度值。 7. 玻璃属于选择性辐射体,易于透过短波不易透过长波。 8. 辐射换热系数取决于表面温度、表面发射和吸收辐射的能力,表明几何尺寸及相对位置。 9. 维护结构传热过程:表面吸热、结构传热、表面放热。 10. 表面换热由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两部分组成。 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流换热系数主要与气流状况、结构所处部位、壁面状况和热流方向有关。 11. 单位:材料 导热系数: W/(m178。 k),换热系数(辐射换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表面换热系数): W/(m2178。 k),内外表面换热阻: (m2178。 k)/W. 12. 相对湿度为一定温度 及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饱和空气绝对湿度的百分比。 也等于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之比。 13. 与室外热环境相关的因素:太阳辐射、室外气温、空气湿度、风、降水。 14.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又分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 15. 同一时刻,建筑物各表面的太阳辐射照度不相同 16. 太阳辐射在不同的波长下的单色辐射本领各不相同 17. 红砖墙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大于水泥墙面、灰色水刷石墙面、白色大理石墙面 18. 室外气温指距地面 米处的百叶箱内空气温度。 19. 风向频率图示一定时间内各方位刮风次数的统计图。 风速分为 12 级。 20. 降雨 强度: 10mm 为小雨; 1025mm 为中雨; 2550mm 为大雨; 50100mm 为暴雨; 21. 建筑热工分区 气候 分区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热工设计要求 最冷月平均温度 最热月平均温度 日均气温 ≤ 5℃ 天数 日均气温 ≥ 25℃ 天数 严寒 地区 ≤ 10℃ ≥ 145 天 充分满足 防寒, 一般不考虑防热 寒冷 地区 10— 0℃ 90— 145 天 满足冬季保温,兼顾夏季防热 夏热冬冷地区 0— 10℃ 25— 30℃ 0— 90 天 40110 天 充分满足夏季防热,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夏热冬暖地区 > 10℃ 25— 29℃ 100— 200 天 必须满足夏季防热,一般不考虑冬季保温 温和 地区 0— 13℃ 18— 25℃ 0— 90 天 部分地区注意冬季保温,一般不考虑夏防 22. 决定室内热环境的物理客观因素有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室内风速、室内环境(壁面)平均辐射温度。 23. 单一指标室内热环境评价:仅空气温度,不全面。 例如冬季采暖设计温度:居住建筑18 度,托幼建筑 20 度。 24. 有效温度 EP 没有考虑热辐射变化的影响。 25. PMV 指标 6 个要素(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速度、人体活动强度、衣服热阻) 7 个等级 .(热 — 暖 — 稍暖 — 舒适 稍凉 — 凉 — 冷) 10 26. 一维稳定传热特点;通过平壁内各点的热流强度处处相等。 同一材质内各界面温度分布呈直线关系。 通过热量 =温差 /热阻 27. 当稳定传热条件下,若室内气温高于室外气温时 围护结构内部各材料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围护结构内部的温度从内至外逐渐减小 围护结构各材料层内的温度分布为一条直线 围护结构内部各材料的的热流量强度处处相等 28. 维护结构传热阻为各层材料热阻之和加上内外表面换热阻。 单位: (m2178。 k)/W. 29. 墙面、地面及平整顶棚内表面换热阻 (m2178。 k)/、屋顶,与室 外空气接触的表面外表面换热阻 (m2178。 k)/W. (冬季), (m2178。 k)/W. (夏季) 30. 封闭空气间层热阻与层间表面温度、间层厚度、间层放置位置(水平、垂直或倾斜)、热流方向及间层表面材料的辐射系数有关。 31. 对于一般的封闭空气间层,若使热阻取值最大,厚度应确定为 50mm 最合适(> 50mm无效果)。 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在其间层内贴上铝箔后会大量增加,是因为铝箔减小了空气间层的辐射换热 , 铝箔宜设在温度较高的一侧。 空气间层的辐射换热占比例 70% 32. 平壁在简谐热作用下的三个传染基本特征: 、平 壁表面温度和内部任一截面处的温度都是同一周期的简谐波动。 ,温度波动的振幅逐渐减小。 ,温度波动相位逐渐向后推进,即温度波出现最高温度的时间向后推迟。 33. 蓄热系数 S 为材料迎波面上接受的热流振幅与该表面温度波动的振幅比。 蓄热系数越大,表面温度波动越小,反之波动越大。 34. 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表示了材料层抵抗温度波动的能力。 D=R178。 S 35. 某层材料的热惰性指标 D≥ 1 时,材料层表面的蓄热系数 Y 可近似按该层材料的蓄热系数取值。 及 Y=S 36. 围护结构总衰减度:室外温度谐波的振幅与由其引起的平壁内表面温度谐波的 振幅比。 37. 建筑热工设计中,习惯于用 总延迟时间 来评价围护结构的 热稳定性。 38. 应进行保温验算的部位:外墙、屋顶、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等围护结构。 39. 确定最小传热阻 的步骤。 a 确定 室内计算温度 : 一般民用建筑取 18 度 ,托幼医疗及福利建筑取 20 度。 b 查表求室内空气与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 c 当围护结构外表面不直接接触室外空气,需 查表 进行温差修正。 d 确定室外计算温度。 e 对热稳定性有要求的建筑物使用轻质材料或复合轻质材料时,要进行最小传热阻的附 加修正。 (如居住建筑、医疗、托幼、办公 楼学校等) 40. 室外计算温度的取值应根据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 D 值的大小进行调整。 类型 热惰性指标 D Te 的取值 1 重型 > 6 等于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Tw 2 中型 Te=+,min 3 轻型 Te=+,min 4 超轻型 ≤ 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 Te,min 41. 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当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 低于46 时( 2 型), 应对其屋顶和东、西外墙进行 夏季隔热验算。 传热阻应取保温和隔热中 11 的大者。 42. 绝热材料是 导热系数 λ ≤ ( m178。 k)的材料。 材料的导热系数λ的单位为 W/( m178。 k) 43. 导热系数由小到大排列岩棉板( 80kg/m3)、加气混凝土( 500)、水泥砂浆 44. 材料的导热热阻 R=d/λ =材料的厚度 /导热系数 45. 材料层热阻的法定单位是 (m2178。 k)/W 46.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47. 有些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干密度减小,导热系数先减小后增大 48. 对导热系数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材料的湿度和密度。 49. 严寒地区各向窗户的保温性能不应低于 Ⅱ 级,传热系数 ≤ W/(m2178。 k), 寒冷地区 北 向窗户保温性能 不应低于 Ⅳ 级 , 传热系数 ≤ W/(m2178。 k), 其他各向不应低于 Ⅴ 级 , 传热系数 ≤ W/(m2178。 k) 50. 窗户保温性能共分为 10 个等级, 1 级 传热系数 K≥ (m2178。 k), 10 级 传热系数 K≤(m2178。 k),以 递减。 51. 阳台门肚板传热系数,严寒地区 K≤ (m2178。 k), 寒冷地区 K≤ (m2178。 k)。 52. 居住建筑窗墙面积比要求: 热工规范考虑: 北向≤ 20%;东西向≤ 25%(单层窗) 30%(双层窗) %;南向≤ 35% 节能上考虑:北向≤ 25%;东西向≤ 30%;南向≤ 35% 53. 当两侧空气压差为 10pa 时,窗户的气密性 16 层不低于 Ⅲ 级水平,每米缝长空气渗透量 ≤ 4m3/(m178。 h) , 730 层不低于 Ⅱ 级水平 , 每米缝长空气渗透量 ≤ (m178。 h)。 54. 地板面层吸热指数分为三档,小于 17, 1723,大于 23。 指数越小越好。 55. 对地板的保温处理应沿地板的周边作局部保温比较合理 严寒地区建筑物周边无采暖管沟时,在外墙内侧 米范围内铺设 保温层,热阻值不应小于外墙热阻值。 56. 热桥部位应进行保温验算,保证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室内空气 相 对湿度取 60%。 57. 非贯通热桥应尽量设置在室外一侧。 58. 热桥宽度小于墙厚时,保温层长度大于等于 倍墙厚。 热桥宽度大于墙厚时,保温层长度大于等于 2 倍墙厚。 59. 外墙转角低温影响带的长度为墙厚的 倍。 若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则应做附加保温层。 二维墙角时, l=()δ ,三维墙角时, l=()δ ,δ为墙厚。 60. 蒸汽渗透强度、渗透阻与传热定义类似。 61. 多层平壁材料层内水蒸气分压力的分布与稳定传热是材料层内的温度分布 相同,即同一材料层内直线分布,多层折线分布。 62. 应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的构造:外侧有卷 材或密闭防水层的平屋顶,保温层外侧有密实保护层而内侧墙体为加气混凝土和砖等多孔材料的墙体。 63. 出现冷凝:内部某处的水蒸气分压力大于同温下对应的饱和蒸气压。 分别绘制蒸气压分布曲线,相交即出现冷凝。 64. 冷凝一般出现在蒸汽渗透系数由大变小的界面且温度较低时。 如 沿蒸汽渗透方向的绝热材料和其后密实材料的交界处。 65. 设置隔汽层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量超过增量允许值。 (或界面内侧蒸汽渗透阻小于所需要的最小蒸汽渗透阻) 66. 隔汽层应设在蒸汽流入一侧,即高温侧。 将水蒸气渗透系数大的材料 放在靠近室外一侧 12 67. 冷侧(保温层外侧)设置密闭空气层,或设置通风间层或泄气通道。 68. 赤纬角是太阳光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 春秋分时 =0;冬至日 =23176。 27′夏至时 =23176。 27′ 69. 时角是太阳所在的时圈与通过当地正南方向的时圈构成的夹角 时角 =15178。 ( Tm12) , Tm为地方平均太阳时。 正午 =0;下午> 0;上午< 0 70. 夏至日中午 12 时,太阳的赤纬角和时角分别为 23176。 27′和 0176。 71.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 , 在建筑日照设计中,太阳高度角与赤纬角、时角、地理纬度有关。 日出、日没时太阳角高度为 0,正午时最大。 72. 太阳 方位角是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线所夹的角 , 下午> 0;上午< 0 73. 室外综合温度不仅和室外气温、太阳辐射有关,还与外围护结构的朝向和表面材料的性质有关。 74. 隔热标准:屋顶、东、西墙内表面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 夏季计算温度 最高值。 75. 隔热侧重次序:屋顶 西墙 东墙 南墙 北墙 76. 通风屋顶间层 高度以 200240 左右为宜。 77. 蓄水屋面的水深宜为 150200 78. 外墙隔热时, 复合墙体内侧宜采用厚度 100 的混凝土和砖等重质材料;使用多排孔的空心砌块墙体;使用带铝箔的封闭空气间层,使用单面铝箔空气间层时 ,应设置在 高温一侧。 79. 遮阳板应 离开墙面 一定位置安装,百叶宜装在外侧。 水平 式遮阳适用于 南向 附近的窗口 综合式 遮阳适用于 东南 向或 西南 向附近的窗口 垂直式 遮阳主要适用于 北向、东北 向、 西北 向窗口 挡板式 遮阳主要适用于 东、西向 窗口 80. 风向投射角为风向投射线与墙面法线的夹角。 风向投射角 30 度 ,屋后漩涡区为 3H, 45度时 为 , 0 度时为 . 81. 我国已颁布三个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一个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82. 居住建筑节能标准要求 采暖、空调 能耗与未采取措施前比节约 50%,公共建筑要求是供暖、通风、空调、和照 明 的总能耗与未采取措施前比节约 50%。 83. 集中采暖的新建居住建筑,应采用 双管 系统,可调控室温, 并预留户用热表的位置。 分室控温并按户计量收费。 84. 严寒和寒冷地区,以 稳态计算方法 计算建筑物的 耗热量指标 及 采暖耗 煤 量指标 ,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85. 耗热量指标与耗煤量指标计算条件为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室内为计算温度( 住宅 16度 )。 单位分别为 W/m2 及 kg/m2。 8。建筑物理与设备重点知识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手册
风险的分级管理 公司的风险根据《公司风险评价准则》进行评价分级。 各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作业风险:巨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安全生产科复检签字后,报公司领导终审批准;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安全生产科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终审批准。 岗位(装置、部位等)风险
p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精品-doc】
燃料油石脑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石油沥青石油焦液 化 石油气炼厂干气其 它 石油制品2122232425262728293031续表三天然气液 化 天然气秸秆薪柴沼气热力电力合计其它能源合计当量值等价值当量值等价值3233343536373839404142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20 年 月 日说明:,省统计局负责报送。 报送时间为5月底前,电子邮件报送。 :列平衡关系
ps100采购业务操作手册浪潮erp、gs、ps等
为当前业务日期为进入系统时输入的登录日期,可修改为上一次月结后的任意日期。 通过按右键帮助参照日历;也可以手工录入,录入必须符合日期格式,即“ YYYYMMDD”。 【存货业务日期】:是指存货实际业务发生的日期,由此决定了,该笔业务必须在业务日期所在的会计期间记账,相关的查询也是按照业务日期进行查询的。 【单据日期】:即制单日期,系统默认为当前财务日期,指定了该笔业务实际录入的日期,可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