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场地工程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重量系指一个临空面情况,当有 2个及 3个临空面时应分别乘系数。 E、 预裂、密眼法处理边坡参数的确定 a、本工程边坡 线应沿边坡设计轮廊线进行预裂处理。 b、预裂孔和光面爆破必须按设计要求控制孔距、孔深,钻孔要求垂直,间距以 ,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效果。 c、预裂爆破采用不耦合装药,自行加工药卷,且必须固定在竹片上或采用分段装药。 装药结构图如下: a ld lg1 lk lg2 预裂爆破装药结构图 F、 起爆方式及电爆网络 起爆方式采用电力起爆,采用 100 发以上的起爆器,为确保起爆的效果及电爆网络联接的合理性,其电爆网络可选用简单的串联或并串联方式,其电阻平衡在允许范围内。 4) 机械化挖运出渣方法 220 推土机先进场,清除表层 土,为爆破开挖创造良好的工作面。 根据工程环境条件和岩石特性选用松动控制爆破,为加快工程进度,开挖阶梯高度为 2- 3m,钻爆和挖运作业拟相互交叉进行。 工程尾期用推土机对基底进行平整,使之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区排水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内有雨天加之场内局部有水,所以要采取防、排水措施。 A、工区外有计划地挖沟槽引导地表水排出施工现场。 B、施工区内的积水,应用集水坑用机械强制抽排水入管网。 计划抽水泵 20台。 C、炮孔内有积水应排除后才能装药或用防水袋装药。 5) 爆破安全距离的确定 A、 个别飞石飞散距离 按公式: Rf= 20KfN2W 式中: Rf 个别飞石飞散的距离 (m) N 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破作用指数 W 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 (m) Kf 安全系数,取值 - 取 Kf= ; W= ; N= : Rf= 20179。 179。 179。 = 按照爆破操作规程要求,采用浅孔爆破的安全距离为 20m,鉴于现场环境,为保证周边 (构 )筑物和行人、车辆安全,在控制钻爆操作和加强覆盖的情况下 ,根据公司经验和实际情况,确定安全距离范围为。 不同环境和现场以及同一现场的不同部位还应进行调整,以保证安全为准。 B、 爆破地震波安全距离 按公 式 : V= K [3 Q ]α R Q= R3(V/K)3/α 式中: Q —— 一次起爆药量 (Kg) V —— 质点垂直震速,取 3cm/s R —— 爆破几何中心到计算点的距离 (m) K —— 与爆破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 取 K= 150, R=。 根据上述可得出不同距离一次起爆 药量 R(m) 8 10 20 30 40 Q(Kg) 该工程若采用毫秒微差电雷管,在保持每段药量几乎相等,但每段药量控制不超出上表之限定条件下,从理论上讲毫秒雷管微差爆破一次用药量,可为上述用量的 5倍。 但为确保安全组织爆破,采用毫秒雷管按 2- 3倍控制。 三 、 场平 土石方 机械施工 场地挖方施工技术要求 1) 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上一级台地开挖支护完成后,才能开挖下一级台地,同一台地应分段开挖分段支护。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开挖 顺序和排水方案。 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 2) 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 3) 采用机械开挖时,边坡坡度应适当减缓,然后用人工修整,修整后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 当因气候条件使挖出的材料无法用于填方区时,应停止开挖,直到气候条件转好。 5) 应根据地形、地址、开挖断面,配合合适的施工机械配备,采用能保证边坡稳定的方法施工。 6) 石方爆破作业应先进行预裂爆破后,采用小型松动爆破,严禁因爆破引起场坪内需保留岩体开裂。 由于爆破引起的松动岩石,必须清除。 7) 石方边坡应平顺稳定, 无险石,悬石。 开挖与 处理 ⑴ 本工程土石方工程主要为挡墙基槽的开挖、护坡坡面开挖,基础换填及填筑、挡墙后方回填等。 开挖时,原则上应根据施工作业需要的场地进行,开挖坡度应按设计要求。 本工程个别断面开挖量较大,堤基开挖应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并正确选定降、排水措施,开 挖边坡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降低地下水位措施和施工条件等情况,经稳定验算后确定,且不小于设计要求最小施工断面,并制定保护边坡稳定措施。 软基开挖应避开雨季施工。 开挖中顺水流方向可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开挖成台阶状,并与上部挡墙分缝位置一致,挡墙 在垂直水流方向不允许开挖成台阶状。 当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合时,应会同有关单位及时研究处理。 施工开挖中发现文物古迹、化石以及测绘、地质、地震、通讯等部门设置的地下设施和永久性标志时,应妥善保坊,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开挖弃渣不得影响边坡稳定,避免二次出渣。 边坡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当堤脚施工与 边 坡开挖同时进行时,应确保施工安全。 对开挖或处理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应及时详细记录,按有关要求作好地质编录,经分部工程验收合格方能进行堤身填筑。 若不能立即施工时,应做好基面保护,复工前应再检验,必要时须重新清理。 机 械施工 ( 1)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 地表清理 挖掘机机位平台成型 自卸汽车装土平台成型 挖装、运输土石方 边坡整修 ( 2)施工方法 1)作业条件 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地上高压、照明、通讯线路,电杆、树木、原有建筑物及地下给排水、煤气管道、电缆、沟渠、基础、坟墓等,对古墓应报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对附近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有效防护加固措施。 制定好现场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基底标高、边坡坡度、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深基坑开挖应提出支护、边坡保护和降水方案。 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 对建 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设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在施工区域内做好排水设施,或疏通原有排水系统,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应做成不小于 ,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或排洪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开挖区域。 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机械设备进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机进行端退开挖装车, 18t自卸汽车运卸。 弃渣、弃土一起运送至弃料堆场。 当一次开挖深度超过挖土机最大挖掘高度 (5m以上 )时,宜分二至三层开挖,在一面修筑 10%15%坡道,作为机械和运土汽车进出通道。 挖出之土方运至弃土场堆放,最后将斜坡道挖掉。 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经范围内,再用机械运走。 机械开挖应由深而浅,基底应预留一层 200mm 厚土,将来用人工清底找平,以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 施工注意事项 1)弃土的堆置 不允许在开挖范围的上侧弃土,必须在边坡上部堆置弃土时应确保开挖面的稳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在冲沟内或 沿河岸岸边弃土时,应防止山洪造成泥石流或引起堵塞,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 2)边坡面渗水排除 在开挖面上遇有地下水渗流时,在边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 3)开挖线的变更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土方明挖及基础准备所揭示的地质特性,需要对施工图纸所示的开挖线作必要修改时,按监理工程师签发的设计修改图执行。 因施工需要变更施工图纸所示的开挖线,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4)开挖渣料的利用和弃渣处理 对本工程开挖获得的可利用渣料进行统一规划,渣料专用于本工程永久和 临时工程的填筑及场地平整等。 进行工程开挖时,将可利用渣料和弃置废渣分别运至指定地点分类堆存。 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所规定的堆渣地点、范围和堆渣方式进行堆存,保持渣料堆体的边坡稳定,并有良好的自由排水措施。 对监理工程师己确认的可用料,在开挖、装运、堆存和其它作业时,采取可靠的保质措施,保护该部分渣料免受污染和侵蚀。 ( 3)成品保护 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定位桩、轴线桩及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破坏。 基坑四周应设排水沟 、集水井,场地应有一 定 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场地。 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坡超挖。 ( 4)安全应急措施 土方明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工程师。 必要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当山坡坡度陡于五分之一,或软土地基,不能在挖方上侧堆土。 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必要时,底部应铺设枕木、钢板或路基箱垫道,防止作业时下陷,在饱和软土地段开挖土方,应先降低地下水位 ,防止设备下陷或基土产生侧移。 机械挖土应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淹埋等事故。 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挖掘机工作回转半经范围内不能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 土石方爆破时,人员及机械设备应撤离危险区域。 挖掘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能将铲刀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时任何人都不能停留在装土车上。 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车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冬期 、雨期施工,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四 、 土 石 方 填筑 施工 在施工准备期,根据总挖方量和设计高程,计算出需要填方的量,在保证挖填平衡的原则下,就近回填,减少运输次数。 场地填方施工技术要求 1)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层的垃圾、树根、淤泥、耕植土表层泥浆和腐植土等杂物。 基面开挖成台阶状,并分层压实。 2) 填筑前,应按先完成现场生产性碾压试验,通过碾压试验优化和确定填筑的碾压参数。 初试参数:分层厚 300mm,含水量 1215%, 18t压土机,碾速 2km/h,碾压 1012遍。 3)应逐层 水平填筑,逐层碾压,分层厚度 300mm,层面如出现明显的不平整时,必须先进行整平,才允许进行碾压。 4) 应 采取分层分段进行 填筑 、 碾压, 在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状, 碾迹至少重叠 , 同时上下层错缝不应小于 1m。 5) 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铺料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分离,不允许从高坡下卸料,要求粗细骨料铺料均匀,且碎石类土和爆破石渣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 2/3(当使用振动碾时,不得超过铺填厚度的 3/4)。 6) 填方中采用两种透水性不 同 的填料分层填筑时,上层应 采用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应采用透水性较大的填料,填方基土表面应作成适当的排水坡度,填方边坡不得采用透水性较小的填料。 7) 回填区应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不大于 ,建房区密实度不低于,表层 3m厚度的密实度不应小于 ;非建房区密实度不低于 ,表层 3m厚 的密实度不应小于。 余土石回填及压实施工 场地回填应从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层摊铺厚度不得大于 30cm,用推土机分层推平,采用 5t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 重叠宽度至少 30cm,碾速不超过每分钟 30m。 并经检测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填筑。 当土 石混合填筑时,应分层填筑碾压,确保压实度符合压实标准。 根据石块含量多少,分别按技术规范施工,当石块含量多于 75%时,将石块大面向下,小面向上分开摆平放稳,缝隙内填满土或石屑,每层厚度不超过 30cm,大致调平后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当石块含量小于 75%时每层填筑厚度不大于 30cm,石块最大尺寸应小于层厚的 2/3,底层 100cm厚度内不采用含有大石的混合料。 在填方中有较大石块,应采用矿山碎石机对石料进行二次破碎。 场地填方分层铺筑、均匀压实,使之达到设计标高。 场地填方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填筑时,填筑面应保留 2%4%的排水坡度,以避免集水。 地面高低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向高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 当地面横坡小于 1: 5 时,经清除草皮、草根浮土后 (至少 50cm 厚 ),再按设计要求进行铺填;当横坡 1: 51: 时,应挖成水平台阶,阶宽不小于 1m,阶高 米,台阶顶面做成向内倾 2%左右坡度以防滑动;当基底有地下水时,需在基坑中拦截或排除地下水;当基底为耕地或松土,应清理压实。平整场地工程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 3)基础或管沟的现 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 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要求干土质量密度、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护士与护送护士交班 专人护送病人至病区,与护士做好病人的病情、皮肤及药物的交接班工作并在转出病人交接班本上签字 终末消毒:呼吸机管道、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管道送消毒供应中心; 吸痰器瓶浸泡消毒; 呼吸机和监护仪擦拭消毒;床单位 含氯消毒
数据库 数据库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数据中心开发中互联网数据库平台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在实现基本的数据存储的基础上,网络数据库还需要具备数据备份,容错,群集支持,数据仓库,并行处理,联网分析处理等功能。 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同样是数据中心建设中所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数据的经常性备份有利于服务器软硬件的升级及灾难恢复。 数据备份主要涉及文件系统备份,数据库备份,灾难恢复,存储管理
按照 OEM 规范制造的,由 OEM 为 服务件应用而采购或放行的替换件,包括再制造件。 35 现场 发生增值制造过程的场所。 36 特殊特性 可能影响安全性或产品法规符合性、可装配性、功能、性能、要求或产品的后续处理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37 特殊状态 一种顾客识别分类的通知,分配给由于重大质量或交付问题,未能满足一项或多项顾客要求的组织。 38 支持功能
开口,距离端 30cm处,为右心房容量压力监测开口,在距顶部 4cm有一热敏电阻探头,用于测定心脏每分输出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目前已开始使用五腔气囊漂浮导管。 第二节 适应症及禁忌症 漂浮导管临床主要适应症: 1)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连续监测; 2)心源性休10 克、非心源性水肿,体外循环后流失的平衡处理; 3)判断机械呼吸; 4)血管活性药物治疗;5)血液透析和辅助循环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