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源技术规范书_通用部分内容摘要:
选取需要综合考虑系统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系统的规模、客户的要求等因素。 若有特殊的技术检测配置,要求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和环境温度的测量装置,在技术文件中应给出方案描述。 系统所配置的主要部件及辅助材料必须是厂商原装及全新产品,规格型号、性能参数符合或优于相关国标文件提出的有关 技术、质量、安全等标准。 必须在技术文件中标明系统配置部件的品牌、型号及规格等相关详细资料。 9 系统在投入运行时应列出详尽的日常维护保养计划书。 并应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熟悉整个系统的功能、运行、操作、维护,达到独立上岗之目的。 光伏电池组件阵列 及 支架 基础技术要求 太阳能电池方阵由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 如果组件不止一个,组件的电流和电压应基本一致,以减少串、并联组合损失。 依据当地的太阳能辐射参数和负载特性,确定太阳 能电池方阵的总功率。 依据所设计系统电压电流要求,确定太阳能电池方阵串并联的组件数量。 太阳能电池方阵支架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方阵的结构设计要保证组件与支架的连接牢固可靠,并能很方便地更换太阳能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方阵及支架必须能够抵抗 120 km/h的风力而不被损坏。 支架可以是倾角可调节的,或是安装在一个固定的角度,以使太阳能电池方阵在设计月份中 (即平均日辐射量最差的月份 )能够获得最大的发电量。 方阵的支撑结构应牢固、可靠, 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以便 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可靠地固定在方阵支架上。 太阳能电池方阵可以安装在屋顶上。 但方阵支架必须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相连接,而不能连接在屋顶材料上。 对于地面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距要在 m以上。 立柱的底部必须牢固地连接在基础上,以便能够承受太阳能电池方阵的重量并能承受设计风速。 支架应有防锈、防腐措施,结构表面的涂料涂复层应符合《涂料涂复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金属镀层应符合《电工产品的电镀层和化学复盖层》的要求。 方阵输出端与支撑结构间的绝缘电 阻在相对湿度小于 80%时,用 500兆欧表测量不应低于 100兆欧。 方阵输出端与支撑结构间应具有良好的耐压强度,在外加直流电压 1500V持续 1min条件下不得有击穿或闪络现象。 方阵排列方式应能便于安装维护以及具有强的抗风能力组件间隔不应小于 5mm;方阵容量较大时宜将其分为几个子方阵 或以其输出峰值功率为负载功率两倍为宜。 地面和屋顶的方阵混凝土基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单方阵基座应朝南排成前后两列; 10 ( 2)多方阵排列时,前后两个方阵维护走道宜大于 60cm,后方阵最低高度应高于前 方阵最高高度。 ( 3)基座数量、间距应按电源厂家或设计单位的要求设置。 ( 4)基座基础应根据承载量由土建部门负责设计。 基座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地面基座高度应不低于 50cm,或按用户要求设置。 ( 2)屋顶基座平面应高于屋面或隔热层 20cm。 ( 3)基座横截面尺寸应根据承载量和地脚螺栓规格进行设计,不应小于 200 300mm2。 ( 4)基座其他要求以及地面基座埋设深度应由土建设计单位负责设计。 ( 5)基座中心应预埋不锈钢地脚螺栓,螺栓规格应按当地方阵最大风压力载荷计算,螺栓直径不应小于 14mm。 ( 6)地脚螺栓外露长度应为方阵机架底座所采用的糟钢或角钢的厚度再加上两个螺母厚度的总和或根据设计需要确定。 ( 7)地脚螺栓应与平台钢筋相连(焊接或钩连)。 ( 8)基座高度偏差不应大于 5mm,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 3mm/m。 3. 3 电气连接及安装技术要求 电缆的选取 系统中电缆的选择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1)电缆的绝缘性能; 2)电缆的耐热阻燃性能; 3)电缆的防潮,防光; 4)电缆的敷设方式; 5)电缆芯的类型(铜芯,铝芯); 6)电缆的大小规格。 光伏系统中不同的部件之间 的连接,因为环境和要求的不同,选择的电缆也不相同。 以下分别列出不同连接部分的技术要求: 1) 组件与组件之间的连接 必须进行 UL 测试,耐热 90℃,防酸,防化学物质,防潮,防曝晒。 11 2) 方阵内部和方阵之间的连接 可以露天或者埋在地下,要求防潮、防曝晒。 建议穿管安装,导管必须耐热 90℃。 3) 蓄电池和逆变器之间的接线 可以使用通过 UL 测试的多股软线,或者使用通过 UL 测试的电焊机电缆。 4) 室内接线(环境干燥) 可以使用较短的直流连线。 电缆大小规格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蓄电池到室内设备的短距离直流连接,选取电缆的 额定电流为计算电缆连续电流的 倍。 2) 交流负载的连接,选取的电缆额定电流为计算所得电缆中最大连续电流的 倍。 3) 逆变器的连接,选取的电缆额定电流为计算所得电缆中最大连续电流的 倍。 4) 方阵内部和方阵之间的连接,选取的电缆额定电流为计算所得电缆中最大连续电流的 倍。 5) 考虑温度对电缆的性能的影响。 6) 考虑电压降不要超过 2%。 7) 适当的电缆尺径选取基于两个因素,电流强度与电路电压损失。 完整的计算公式为: 线 损 = 电流 电路总线长 线缆电压因子 式中线缆电压因子可由电缆制造商处获得。 设备安装布置 1)控制箱柜、逆变装置、蓄电池等设备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方阵及用电设备。 置于室内的控制箱柜、逆变装置、蓄电池等设备安装布置应按(邮电通信电源安装设计规范)等相关条文规定执行。 2)置于室外的控制箱及蓄电池组,应设有防雨水措施;在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极限温度时,蓄电池组应设置防冻增温或防晒隔热措施。 3)置于室外的蓄电池组应装在铁壳或硬质塑料壳的箱体内,箱体空间留有一定余量以备保温或散热作用。 4)置于室外的蓄电池组箱体及控制箱柜,应用螺栓紧固在地面上或平台上,且控制箱柜外壳应与接地系统可 靠相连。 5)管道与槽道设计可参照相关标准的规定。 安装场地及 机房 技术 要求 安装场地要求 ( 1)太阳电池方阵应设置在四周无遮挡障碍物、无污染源(如烟雾粉尘)、无腐蚀性气体等安全可 12 靠的场所; ( 2)方阵平面方位正常情况应朝向正南方,若由于地理条件和周围环境限制或气象条件的关系方阵面应向东或向西偏转,小于当地地理纬度的适当角度; ( 3)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可在环境温度- 30℃- 60℃范围内使用,在严寒或高温地区太阳电池组件应选用相适应的产品; ( 4)方阵安装点的当地最大风力大于 10级的场所应 采取加固措施; ( 5)地面及屋顶的方阵四周应采用围墙或栏杆等类型的保护设施; 机房条件要求 1)施工前必须按设计技术文件对机房建筑提出的工艺要求及有关情况进行检查,符合技术条件方可开工。 2)与机房有关的土建应具备安装条件。 3)预留洞孔,走线地槽,预埋穿线管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4)具备通风条件,保证室内氢气浓度 1%。 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建设 1)基础建设包括太阳电池组件地基和控制机房的建设。 太阳电池组件可以安装在地面上,也可以安装在屋顶上。 如果光伏方阵安装在地面上,在设计施工的 时候需要考虑建筑抗震设计(参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 1189) 2)选择建筑场地时,应尽量选择坚硬土或者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 同一结构单元 不宜设置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 3)地基油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者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宜采取措施加强基础 的整体性和刚性。 4)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中砌块不宜低于 MU10,小砌块不低于 MU5,砌块的砂浆强度 等级不宜于 M5。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0。 5)地基基础抗震验算: FsE=ζ sfs FsE―为调整后的地基土抗震承载设计值 ζ s―为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 1189 fs―为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 89 13 6) 对于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地基的液化等级采取一定的措施 : ● 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地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涂层中的深度不应小于 500mm。 ● 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且处 理后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应大于相应的临界值。 ● 挖出全部液化土层。 7)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建设。 在西藏,青海和新疆,都存在大量的冻土地区。 太阳电池组件地基的设计应针对季节性冻土地基和多年冻土地基分别进行设计计算,可参考《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GJ 11898。 接地及防雷系统技术要求 接地和防雷设计 太阳能光伏电站为三级防雷建筑物,防雷和接地涉及到以下的方面:(可参考 GB50057 94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1) 电站站址的选择。 2) 尽量避免将光伏电站建筑在雷电易发生的和易遭受雷击的位置。 3) 尽量避免避雷针的投影落在太阳电池组件上。 4) 防止雷电感应:控制机房内的全部金属物包括设备、机架、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都要可靠接地,每件金属物品都要单独接到接地干线,不允许串联后再接到接地干线上。 5) 防止雷电波侵入 :在出线杆上安装阀型避雷器,对于低压的 220/380V 可以采用低压阀型避雷器。 要在每条回路的出线和零线上装设。 架空引入室内的金属管道和电缆的金属外皮在入口处可靠接地,冲击电阻不宜大于 30 欧姆。 接地的方式可以采用电焊,如果没有办法采用电焊,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 6) 接地系统的要求 所有接地都要连接在一个接地体上,接地电阻满足 其中的最小值,不允许设备串联后再接到接地干线上。 光伏电站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较严格,因此要实测数据 ,建议采用复合接地体,接地机的根数以满足实测接地电阻为准。 7)光伏电站接地接零的要求 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 R≤ 4 欧姆,满足屏蔽接地和工作接地的要求。 在中性点直接 接地的系统中,要重复接地, R≤ 10 欧姆。 防雷接地应该独立设置,要求 R≤ 30 欧姆,且和主接地装置在地下的距离保持在 3M 以上。 14 光伏系统的接地包括以下方面。 1)防雷接地 :包括避雷针、避雷带以及低压避雷器、外线出线杆上的瓷瓶铁脚还有连接 架空线路 的电缆金属外皮。 2)工作接地 :逆变器、蓄电池的中性点、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 3)保护接地 :光伏电池组件机架、控制器、逆变器、以配电屏外壳、蓄电池支架、电缆外皮、穿线金属管道的外皮。 4) 屏蔽接地 :电子设备的金属屏蔽。 5) 重复接地 :低压架空线路上,每隔 1 公里处接地。 6) 接闪器可以采用 12mm 圆钢,如果采用避雷带,则使用圆钢或者扁钢,圆钢直径≥ 48mm,厚度不应该小于等于 4 mm2。 7) 引下线采用圆钢或者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直径≥ 8mm,扁钢的截面不应该小于 4mm。 8) 接地装置 :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者圆钢。 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者圆钢。 圆钢的直径不应该小于 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100 mm2,角钢厚度不宜小于 4mm,钢管厚度不小于 35mm。 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需要热镀锌防腐处理,在焊接的地方也要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全部图纸应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 图中字体不得小于 3mm。 提供最终修改图的 USB 接口存储优 盘 (图形文件能够被 PC 机 AutoCAD for windows 2020 版支持 )。 并提供一份可供修改的最终图纸电子文件。 供确认的图纸及资料 在合同签字后 2 周内,卖方应提供 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 资料和图纸。 1) 光伏系统电气图及说明。 2) 汇流 箱、控制柜 等内部器件连接图。 3) 光伏系统支架结构及基础图及说明。 4) 光伏组件排布图、组串连接图 、导线连接图 及说明。 5) 监控系统原理图及说明。 6) 防雷、接地系统图纸及措施说明。 7) 主要设备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 8) 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表。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图纸和资料分送 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15 设计联络会议 若有必要,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 2 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 1) 卖方应对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卖方应提供验收标准,工程施工方案。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 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厂家资质证明和产品认证证书 卖方应提供包括但不仅限于各主要设备制造厂家的资质证明及产品认证证书等证明文。太阳能电源技术规范书_通用部分
相关推荐
不是品牌服装的主导消费者。 (二 )不同区域消费者分析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华北及华东地区的人均服装消费额分别为 920 元及 790 元,高于全国的 521元平均水平。 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人均服装消费能力最高,上海的人均服装消费额更达到 1,587元,北京则达 1,387 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衣着类支出占总支出约 10%左右,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衣着类支出占总支出约 6%左右。
3。 30 附录 A:外文文献原文 31 附录 B:外文文献译文 37 附录 C:部分程序清单 42 附录 D:元器件清单 46 附录 E:实物图 47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第 1 页 共 46 页 引言 物换星移,几多腾飞,世界已不再是油灯烛火的时代,射灯、玄关灯、霓虹灯等各种灯光充斥于世界的每个角落,展示着她们妖娆的身姿和炫丽的色彩。 现如今,虽然低碳生活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
要在继续为行业主管部门及交通行业企业提供培训、科研、咨询等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交通行业企事业单位联系、参与各项学术活动和行业会议,及时交流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交流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为专业开发、调整和优化提供准确的思路和方向,为服务浙江交通三大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校企合作育人才 进一步增强与企业的联姻力度,继续探索和实践多种层次和方式的校企合作
柱头钢筋及插筋 ⑥ 二次放线确定梁 、柱插筋位置⑦申报隐检签证 、转入下道工序 。 首先对已加工好的基础钢筋的成品及半成品认真检查和检测 ,对合格的钢筋按加工单核对后 ,按施工的进展顺序运至施工现场 。 上部柱子插筋位置必须校对好 ,一并绑扎和焊接牢固 ,搭接长度和箍筋加密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在 交接位置的钢筋穿插应符合规定 ,安放插筋时 ,经校核无误后 ,在插筋上下各设一层平网片 (不小于
、 主体构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备、器材、管路及电气必须质量可靠,运行稳定。 工艺分析 高 氟废水先入调节池,由污水泵提升至一级反应池反应,在反应池中加入熟石灰和 碱 ,废水中 F- 和部分重金属元素在碱性条件下形成难溶物质,污水自流至一级沉淀池,沉淀大部分难溶物质,上清液自流作用入二级反应池;分别 调节废水中 PH、向污水中加 PAFC、 PAM,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100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