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上海市宛平中学学校章程内容摘要:

导纲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不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创造性地开展适合青少年成长的各项活动,建立学生管理责任制、目标奖励机制,形成团结进取、勤奋好学、求真务实的学习风气,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6 (二) 优化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健全德育领导小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有效的德育研究,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育人机制。 充分发挥政教处的职能作用,健全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 加强对德育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决策和管理,不断完善培训、考核、激励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三) 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在各学科中积极、主动地渗透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工作的各项内容,努力实践德育评价的各项要求,结合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深入探索、挖掘学科德育的工作特色。 (四)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以班主任的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为重点,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例会,组织班主任学习育人经验,交流工作心得,探讨工作方式。 完善学校“育人奖”的评选方案,表彰和奖励优秀班主任,做好新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培养工作,发挥骨干班主任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做好“老带新”的带教工作,整体提高班主任师德修养和工作能力。 (五) 突出实践体验,促进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基本途径,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建立和完善中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落实课程安排,结合各种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 构建班级、年级、学校三级表彰体系,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以尊重和关爱为核心,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注重过程性和情感性评价;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素质、有利于促进 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班级考核机制,发挥评价考核机制的导向功能,发挥文明班、示范班级的榜样和辐射作用。 积极鼓励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各种渠道表彰和鼓励学生发挥才干。 (七) 加 强德育课题研究,做好市区级德育课题的申报,鼓励德育工作创新,开发基于常规工作能结合我校实际又领先常规教育的德育研究工作,积累教育个案和随笔,围绕教育目标,构建具有宛平特色的德育校本教材。 第二十四条 教学管理: (一)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上海市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并结合本地和学校实际,编写校本教 7 材,开设校本课程,校本化地实施基础型课程,加强拓展型课程,完善活动课的课程建设。 (二) 严格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校历安排工作 ,实行 40 分钟课时制, 不随意加课或停课。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合理布置课外作业;节假日、课余时间不得组织全班补课或收费上课。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教师在教学上提倡“六认真”:即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四) 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 认真组织、务实开 展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活动,遵循教学规律,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提高合格率。 (五) 深化教学改革,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探索科学且适合我校学生实情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宛平杯教学节”为载体,开展教学研讨,进行教学展示,在专家和集体的引领下,提高教研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六)建立和完善以行政蹲点和年级组、教研组蹲点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管理跟踪体系。 丰富蹲点内容,改进蹲点方式,使蹲点工作形成教学管理的长效机制。 ( 七)建立校际合作交流机制,积极为教师外出参观、交流学习创造条件, 搭建平台,不断吸收新的教育信息,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手段,促进队伍发展。 (八)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确立符合我校教师实际的培训项目,采取激励措施,奖励教师,完成相关的培训要求和高一学历的学习进修任务。 (九)坚 持教育、教学、科研相结合,在 教科研室的指导下,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围绕课堂教学,深入钻研, 落实市、区和校三级课题研究项目,逐步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科研队伍,保证必要的教育科研经费。 (十)加强学校各类教学功能室的管理,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教学作用,开足实验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