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相位差测量仪的设计内容摘要:

序子模板、用户库子模板、应用控制子模板和仪器驱动子模板。 利用这些模板来构成程序框图,从而实现一定的算法。 所有 LABVIEW 的应用功能都是通过这些功能子模板实现的。 图 22 工具模板 图 23 控件模板 图 24 函数模板 数据采集卡介绍 数据采集 (DAQ),是指从 传感器 和其它待测设备等 模拟 和 数字 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 上位机 中进行分析,处理。 数据采集系统 是结合基于 计算机 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 测量系统。 数据 采集卡 ,即实现数据采集 (DAQ)功能的 计算机 扩展卡,可以通过 USB、 PXI、 PCI、 PCI Express、火线 (1394)、 PCMCIA、 ISA、 Compact Flash、 48 23 以太网 、各种 无线网络 等总线接入 个人计算机。 8 数据采集卡的技术参数 ( 1) 通道数:就是 板卡 可以采集几路的信号,分为单端和差分。 常用的有单端 32 路/差分 16 路、单端 16 路 /差分 8路。 ( 2) 采样频率:单位时间采集的数据点数,与 AD 芯片的转换一个点所需时间有关,例如: AD 转换一个点需要 T = 10uS,则其采样频率 f = 1 / T 为 100K,即每秒钟 AD 芯片可以转换 100K 的数据点数。 它用赫兹( Hz),常有 100K、 250K、 500K、 800K、 1M、 40M等。 ( 3) 缓存的区别及它的作用:主要用来存储 AD 芯片转换后的数据。 有 缓存 可以设置采样频率,没有则不可以。 缓存有 RAM 和 FIFO 两种 :FIFO 应用在数据 采集卡 上,主要用来存储 AD 芯片转换后的数据。 做数据缓冲, 存储量 不大,速度快 ,RAM 是 随机存取内存 的简称。 一般用于高速 采集卡 , 存储量 大,速度较慢。 ( 4) 分辨率: 采样数据 最低位所代表的 模拟 量的值,常有 12 位、 14 位、 16 位等,( 12 位分辨率 , 电压 5000mV) 12位所能表示的数据量为 4096( 2 的 12次方),即 177。 5000 mV 电压 量程内可以表示 4096 个电压值,单位增量为( 5000 mV) / 4096= mV。 ( 5) 精 度: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标称数据 采集卡 的测量准确程度,一般用满量程 (FSR, full scale range)的百分比表示,常见的如 %FSR、 %FSR 等,如满量程范围为 0~10V,其精度为 %FSR,则代表测量所得到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在10mv 以内。 ( 6) 量程:输入信号的幅度,常用有 177。 5V 、 177。 10V 、 0~5V 、 0~10V ,要求输入信号在量程 内进行。 ( 7) 增益:输入信号的放大倍数,分为程控增益和硬件增益,通过数据 采集卡 的电压放大芯片将 AD 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固定倍数的放大。 由两种型号 PGA202 ( 100、1000) 和 PGA203 ( 8)的增益芯片。 ( 8) 触发:可分为内触发和外触发两种,指定启动 AD转换方式。 3 相位差测量原理 相位差概念 对于简谐振荡的正弦信号: E = E 0 sin( Xt + U0 ) ( 1) 式中 , 0E 是振幅 , U= Xt + 0U 是振荡的幅角 ,称为瞬时相位。 式 (1)表明 ,相位是时间t的线性函数 , 0U 则是当 t=0时相位 , 称为初始相位。 对于相位这个变量的 测量是非常困难 9 的,它而且这样做也没有实际意义。 相位测量通常是比较两个频率相同的振荡信号 , 测量它们之间的相位差 , 即相对相位。 例如有两个正 弦振荡 E 1 = E 01 sin ( Xt + U01 ) 和 E2 = E02 sin( Xt + U02 ),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为 $U= ( Xt+ U01 ) ( Xt+ U02 ) = U01 U02 , 由此表明 $U是与瞬时时间无关的相对量值。 相关法 相关法原理 两个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在延时  = 0 时的互相关函数值与其相位差的余弦值成正比,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先测得自相关函数,然后算出相位差。 假设有两个同频 率并且伴有噪声的信号,其描述如下: ( 2) 式( 2)中  为信号的角速度, 1 为信号 x( t)的初始相位, 2 为信号 y( t)的初始相位, ()xNt,()yNt为噪声信号。 两个信号的互相关函数为 ( 3) 可以很容易发现,噪 声和信号相关的机率很小,并且两个噪音是随机的,它们之间相关的机率更小。 取  = 0 时,可以得到如下式子: ( 4) 1212( ) si n( ) ( )( ) si n( ) ( )xyx t A t N ty t B t N t          xy 01021( ) ( ) ( )1s i n ( ) ( )s i n ( ( ) ) ( )TTxyR x t y t d tTA t N tTB t N t d t             xy。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