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技术手册中内容摘要:
,什么钓底、什么钓浮。 全玩过,但总的感觉不够爽。 到现在,我的抛竿技术也很老道。 这都是 那时练出的技术。 大概 2020 年吧,有个小朋友劝我学钓 “荡肚 ”。 他是在钓鱼时认识陈波的,就随陈波学钓鱼技术。 陈波号称是他的师傅。 他告诉我,此鱼钓起来很爽,一是中钩速度快,鱼获多,二是此鱼拉力绝对够劲。 禁不住他的诱惑,试玩了几次,感觉就是不一样。 一个字 “爽 ”。 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一般高手的收获, “荡肚 ”可钓到百条左右。 我这位小朋友那时已能钓到 80 条左右。 一开始,由于这种鱼体小、口小,我平时钓惯了大钩,很难钓得起来。 连续好几次,收获都在 30~40 条之间徘徊。 经过几年的磨练,加上自己用心学习。 从 2020 年 起,我在西湖的收获开始稳定在 200 条以上。 后来的陈波、张欣、朱根荣、莫之光等一大批高手,都不在我之上。 我的鱼获数量稳稳上升, 200 条、 300 条,最多一次竟达到 300 多条。 我记得回家剖鱼往往要花好几个小时,有次,一边剖鱼一边睡觉。 实在太累了。 现在我将自己的学习台钓的体会说出,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则心有甘也。 我认为,学习钓鱼,首先应该端正思想,此话听起来有点别扭。 但当我将话说完,也许你就会不觉得别扭。 我们钓鱼的目的不是为了吃鱼,假如你觉得自己钓鱼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就是为了尝鲜。 那就当我没说。 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买不起鱼的人家几乎没有。 有的只是生活的重担,工作的压力和身体的臃肿。 我们应该将钓鱼视做亲近大自然、释放心 11 情和锻炼身体。 同时,和鱼斗勇斗智将会使我们得到满足,找到成就感。 其次,才是技术和工具。 有了明确的目的,利用优良的工具,加上娴熟的技术。 那真是如虎添翼。 在这方面,我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1。 选竿 竿子是工具的第一要物。 一个好竿子,可以为你增添乐趣,减轻体力的付出。 否则,你可能产生厌倦心理。 一般说,竿子要轻,腰力挺括,直径要细。 轻至 60~70 克最好,如果更轻当然好。 但 生产的技术性要求就要高。 所谓腰力挺括,指在起鱼时感觉竿子能发挥人手上向上的力,不发软,有劲。 直径细,指好掌握,钓鱼人只需如抓筷子般捉竿,手上只需虚握,不必发很大的劲道。 将来万一中钩的鱼发威,钓鱼人可以随即采取其他应变措施。 我现有一根日本 SHIMANO 公司的 “魁舟 ”3。 6 米长节竿。 此竿完全符合上述要求。 坛子上很多 DX 都见过的,其实,坛子里也有 DX 拥有此竿。 感觉如何,他们最有发言权。 2。 配线组 我的看法,如果真的使用 “魁舟 ”这样高价位的竿子,就要适当考虑保护你的竿子。 线组宜细不宜粗。 鱼钩可考虑 0。 5 号 ~1 号秀钩。 主线可考虑 0。 6~0。 8 号优质线,子线可考虑 0。 4~0。 6 号同质线,有人说,子线线径宜为主线的一半,那也未尝不可。 但我坚持我的观点。 会有人担心拉不住鱼,其实,我们干吗一定要拉住鱼呢。 我们只要享受了搏斗的乐趣,干吗非得致之死地。 再说,细线照样可以博大鱼,西湖里我曾用 0。 6 号主线, 0。 25 号子线, 0。 5 号 “大一针 ”秀钩,成功擒获一条 3 斤重的青鱼。 3。 选浮漂 现在市场上的浮漂很多,良莠不齐。 比较优良的当推 “达摩 ”漂。 除此之外,上海 “海狮 ”的鳞影系列,深圳钓鱼郎的钓鱼郎系列,湖南岳阳名昶的水之 峰、白雪公主系列,最近,北京丛杰、陕西刘树森、湖北翟少明等大批钓鱼名家也在出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我们已选高档竿子的前提下,浮漂也要适当高级点。 根据季节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号数中挑选。 一般的,春 天和冬天,宜选小号数漂如 3 号,夏天和秋天,宜选 6 号浮漂。 由于浮漂还有软尾和硬尾之分,还要根据鱼的吃口来定浮漂。 这也有一个原则,吃口好的,宜用硬尾漂,吃口差的,为了抓住有效讯号,宜用软尾漂。 4。 观漂相 此点最难。 光有一个好漂,不认识它,不去理解它。 那这个浮漂也只能是个死的工具,没有灵魂。 好 漂不好漂,并不决定于价格。 社会上很多人,有误区,认为价钱高就是好漂。 那还不如用黄金作漂,价钱绝对高,但那能用吗。 还有人认为,名人做的浮漂或者名人用过的浮漂就是好漂。 这简直在混淆视听,说这话的人,要么纯粹不懂浮漂,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浮漂在台钓中的表现,一般或者通常情况下,都体现为下挫现象,偶尔也有上送。 到底是哪 12 一种漂相,主要在于主人调漂的观念。 有些人喜欢钝的,有人喜欢灵敏的。 我偏好灵敏。 调漂过去有种说法,先从调 4 钓 2 开始。 我认为,那倒未必。 调几钓几要随当时当地的鱼情作选择。 有时,还要考虑所钓鱼种。 因为鱼有适合的泳层。 如果当天气温气压适当,鱼口较旺,随你调几钓几,都能钓上鱼来。 反过来讲,如果当天天气、气压不利于鱼儿的摄食,那又成了另外的情况,随你怎么钓,鱼儿就是不上钩。 你急,如果旁边有人在观看,他可能比你还急。 这个时候,能钓上鱼来,那就显示出水平来了。 大家不知有没有这样的感觉,钓鱼钓鱼,越钓越糊涂,越钓越不会钓鱼。 不是鱼长聪明了,而是我们自己将自己打败了。 工具越来越先进,但对鱼类的认识又增加了多少呢。 靠一个水族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非也。 只能说,建立水族箱为我们观察鱼类活动提供了一条思路而已。 大自然 和人工建立的环境即使模仿的再像,也不完全是一回事。 我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底钓,通常调 2 钓 2。 此种状态当属不灵不钝。 我认为,此种调法在于水中的状态较自然,鱼类往往丧失警惕,敢大胆就饵。 我想早点收尾,现就对有关情况作个总结: 1。 明显顿感 我们调漂的目的就是为了是钩线坠和浮漂达到一种平衡。 当我们将钓组甩入钓点,整个钓组以浮漂为圆心,做钟摆运动,最后逐渐趋于平衡。 此时,我们会看到,浮漂也从平躺趋于直立。 先有一个加速向下的运动,然后有一顿的现象。 这不是鱼的吃口,那是铅坠在向下运动过程中,由于惯性所做的反映。 在 瞬间,浮漂站直,形成平衡。 此时,任何外来的力量,都会破坏这种平衡。 如鱼的吃口,当鱼啜饵时,鱼钩随饵受到副压的作用,做朝向鱼口的运动。 此运动通过整个线组向上传递,产生向下的拉力,再牵动浮漂,使浮漂形成明显下顿的漂相。 这时,是起竿中鱼的绝佳机会。 从理论上讲, “漂沉手扬 ”成功的概率应该最大。 但实际上并没有预期的的那么理想。 这是因为人们在从眼睛看到浮漂下沉,反映到大脑,大脑再指挥手运动。 在瞬间要完成那么复杂的过程,因人而异产生作用时间。 年纪轻的反应快,脑到手到,几乎一气呵成。 年纪大的,反应要慢半拍甚至一拍。 因此, 年纪较轻的钓鱼人,可以采用调灵浮漂的做法,漂一有明显顿感,就扬竿没错。 即使此举未中鱼,也会由于突然的抽动,拉掉了钩上的残饵,形成窝底。 不用担心会惊鱼,鱼类不象人类那么有智慧,它们逃走还会受饵料的强烈的诱惑而再回来。 至于年纪大的钓 鱼人,可以采用调钝浮漂的办法来弥补由于反应迟钝而导致的迟滞,也就是说,只有很大的动静,浮漂才会有反应。 此时提竿,命中率就高。 2。 非明显顿感 所谓非明显顿感,是指漂相不沉反升、浮漂有下顿但幅度微小、浮漂横移等不同于总结中的前一点的其他漂相。 上面说过浮漂通常情况下会下顿,但在特 殊情况下,却会出现上升的漂相。 A。 如水下暗涌的流动,推动线组随之移动,尤其是从水深位移向水浅位。 13 B。 水下鱼类无序活动,尤其大量鱼儿积聚争抢食物,所造成擦线或突然的尾鳍煽动导致浮漂无规则的上升(甚至下降)。 C。 由于调漂过 “灵 ”,比如 5 目、 6 目甚至更多目,饵料受水的浸泡、水流的冲刷、鱼类的啃咬,浮漂也会比原钓目露出更高。 这些上升的漂相,一般不宜起竿钓鱼,但要重新提竿上饵,为下次中鱼打基础。 浮漂有顿感,但幅度非常非常之小,稍不注意很容易错失的漂相,很难把握。 这种情况的出现,有这样几种可能: A。 当天气压较闷,鱼儿不思进食,即使进食可能也是有气无力; B。 进行比赛的后几场,由于前几场中鱼、放鱼,池中鱼儿几乎都遭过罪、吃过亏,一时疼痛,在池中乱窜,它们对线组恐惧而退避,但鱼类也有好奇心,又想探个究竟;这就是所谓的猾鱼。 难钓之至。 C。 久晴初雨或久雨初晴时节; D。 深冬初春时节等。 对付此类漂相的鱼类,最绝的办法是风线不入水,手掌朝上半握鱼竿,轻拽线组,也就是轻抬竿先,当线组有下拽力时,轻带竿子给鱼钩一向上的穿刺力,不能猛起,否则容易飞线,招致麻烦。 总之,常规之中不正常,如该降不降,该升不升 ,都应视做鱼类的吃口,当果断起竿。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找到台钓的感觉。 3 台钓到底是什么。 朱乃涛 台钓传到大陆已经有 10 多年了,但对台钓的定义,即台钓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是台钓,人们的解释和理解并不一致,因此在交流中难免产生误解。 由于台钓是通过竞技钓鲫渠道传入大陆的,而钓鲫比赛往往由于公平的需要和条件的限制,对竿长、线长、钩型、饵料等做了硬性的规定。 因而有人就把这些规定的因素作为台钓的基本内涵,凡与之有点差异,便不敢说是台钓,所以最近又出了个名词叫 “统台 ”(即 传统和台钓的结合,但到底在那些方面结合,各不相同,不好理解),概念就更加复杂了。 又由于台钓最早主要是悬坠底钓,随着拉饵术的发明和竞技钓中钓浮的普遍使用,以及在多种比赛情况下的变化(如底坠跑铅等技术),与台钓很相似的竞技钓鲫法,逐步有了专有名词 “竞技钓 ”。 我认为,概念多、分得细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是进步,但概念要明确、准确。 所以就希望首先能把 “台钓 ”这个概念定义好。 其他概念的定义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我先谈谈我的看法,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 到底怎么定义台钓。 我认为,把属于台钓特有的、关键的、区别于其他钓 法的属性归纳出来, 14 台钓概念的定义就基本明确了,凡是具备这些属性的,就是台钓。 那么哪些是台钓最基本的、最有特色的、区别于其他钓法的因素呢。 一是可调整重量的坠;二是分主线和子线,双子线绑钩;三是灵敏度高的立漂;四是将前三者统一在一个钓组中,根据需要调整坠、线、漂、钩、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样归纳,因为我认为 “一 ”、 “二 ”、 “三 ”在传统钓中很少见,即使有也是个别独立的出现,所以再加上 “四 ”。 至于短竿、细线、商品粉状饵等,我认为在传统钓中使用是比较普遍的。 如我小时候钓鱼就听大人说,钓滑鱼线越细越好、钩越小越 好;又如传统钓需要钓边钓浅就用短竿,需要钓远钓深就用长竿;又如传统钓也用面饵,只是早期商品粉状饵没有卖的,自己做,也讲究软硬、扩散等状态;而台钓的人现在也不局限于粉状商品饵,冬季用红虫、蚯蚓也很普遍。 至于支竿架、敞口鱼护、钓箱等,我认为都是附属品,根本不应该纳入台钓的范畴,传统钓都可以用。 另一方面,只要基本的东西不变,台钓可以根据施钓的具体情况做一些变通(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这样做了),如鱼稀少,好不容易才能碰到一条大的,为稳妥起见,用倒刺钩;必要时竿长些、线短些,便于钓远和准确定位等 …… 如果这样归纳能够 成立,那么其他问题就好办了。 只要具备了上述四个条件,就是台钓,而在这个基础上,由于其他因素有所区别,可以作为 “台钓 ”这个大概念下的小概念(即逻辑学上的种概念和属概念之间的关系),用不同的分类法可以产生 “长(中、短、矶)竿台钓 ”“固(虫、粉)饵台钓 ”“有(无)刺钩台钓 ”等; “休闲台钓 ”“野水域台钓 ”“竞技台钓 ”等 …… 3 六个一台钓钓组 竿竿在握得心应手 福州 官钟华 我的 “革新的传统钓组 ”出行垂钓,收获甚丰,我仍兴致勃勃对台钓钓组变革,名曰 “六个一台钓钓组 ”成为我又一得心应手之作 …… 广义上垂钓 区分淡水与海钓、休闲与竞技比赛的格局,力争竿竿在握绝非易事,就以淡水又细分为 “传统 ”钓组, “台钓 ”钓组以及民间五花八门的各种行之有效的钓鱼方法。 我国沿海及内地渔民祖祖辈辈主要还是靠传统钓组捕捉鱼虾,钓具简便、适用、经济,经久不衰相传到如今,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得心应手的大众普及的钓鱼技巧,但随着台钓的融入,钓具的更新,促进钓鱼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通过学习推广转向用台钓到江河、湖泊、山塘、水库等地垂钓,通过多年实践,我觉得台钓虽好有它的不足,传统钓虽然简易却有其长处,我扬长避短地将台钓与传统钓组 “合 而为一 ”进化为 “革新的传统钓组 ”,通过反复实践总结编写的 “革新的传统钓组技高一筹 ”被《海峡钓鱼》编辑部录用,文章于 2020 年第一期,“钓技争鸣 ”栏目刊出,革新的传统钓组的优点比较突出: 第一,鱼吸饵后不愁脱钩; 第二,不必时刻握竿在手,且一人可用多把手竿,提高中鱼概率; 第三,垂钓遇风浪、急流不愁钓点漂移;第四钓组入水进入垂钓状态可避开鱼的警觉,鱼吸饵线上拉力几乎接近于零,鱼觅食大胆,每钓必得; 第五适应性强,不论水的深浅,淤底砂地等特殊环境都不会影响钓绩钓效; 第六到达目的地垂钓,只要按水深浅插漂 挂饵即可开竿垂钓等等,它已成为出行垂钓得心应手的一种钓组。 我靠 “革新的传统钓组 ”出行垂钓不但得心应手,收效甚丰,尽管如此,我仍然兴致勃勃地对 15 台钓继续深入探讨与研究,对台钓钓组又作了小小的变革,名曰 “六个一台钓钓组 ”,投入实践,它成为我又一个得心应手的钓组。 现将 “六个一台钓钓组 ”的操作过程及其特点概述如下:。台钓技术手册中
相关推荐
工程序 这样就算今后跑水也不会弄湿墙里面); 式的热效率高),当然如果实在没地方放就只能架在承重墙上了 1)水、电线路的改造和调整(卫生间墙面挖槽走线的地方要作防 2)上水管路应尽量改为暗管(用 PPR 管) , 改完之后要做打压实门,将需要打压的管路各出口用堵头封好,只留一个进口。 然后 压机就是一个简易的手摇水泵,打到一定压力后持续一定时间即可 )
半精铣四周台阶面 工序 160 半精镗孔 150 及其内端面,粗镗孔 170 和孔 110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页 共 页 工序 170 精镗孔 150、孔 170 和孔 110 工序 180 半精车外圆 426 端面、孔 410 内圆面和内端面 工序 190 半精切环槽 460 和 430 工序 200 半精镗输入轴孔 130
内容、工作地点、施工负责人必须重新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 c.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队技术员填写,施工队长和安全员负责审查,施工队长负责签发。 施工结束后,施工负责人应将安全施工作业票交回施工队技术员处,粘到存根上,作为资料保存。 d. 每天工作前,必须坚持“站班会”,由施工负责人向施工人员宣读工作票,技术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工作票内容和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分工明确, 指出危险点和控制措施
同进线时,可能导致甲醇装置区断电,失去照明,引起踩踏事件或高空坠落等人身伤亡事件;如若变压器事故比较严重,尤其是发生火灾时,则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3. 应急 工作 职责 . 应急 工作 组织机构 主变压器事故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应由甲醇电气负责人 、热动力站主管、甲醇电气维运工、调度 等组成。 . 应急 工作 主要职责 . 值 班人员: 采取紧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扩大,及时隔离故障设备和区域
24 6 氮 气 压力 MPa Nm3/次 500 间断 开 车 置换用 7) 装置的控制功能 基本控制功能 顺序控制 本装置的顺序控制功能要求对全部程控开关阀进行可靠的开关控制,保证各程控开关阀按照工艺给定的条件和顺序开关,实现 PSA 装置的正常切换工作。 所有程控开关阀均由进口防爆电磁阀驱动,所有程控阀均带阀位传感器。 计算机可随时监控、显示所有程控阀的动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