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20xx年度工作总结-人事管理办公室-合肥工业大学内容摘要:

文(篇) 〉 50; 研究生获专利(项): 〉 1 (五)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引进(智)人才工作 :正式引进“千人计划”一名,选留国内高水平大学博士 3人。 团队建设工作 :形成科研团队约 13 个,课程团队 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新进青年教师的 “ 导师制 ” 和 “ 四助 ” 工作 : 新进青年教师 全部落实,100%。 12 国内大中型企业挂职 3 人, 1 名优秀教师赴基层挂职锻炼。 公派出国研修 3人,按期回国 3人。 岗前培训到课率 95%,参训人员均通过结业考试。 青年教师参加科研项目的比例大于 85%。 新近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参加院内初赛的比例 100%;参加观摩全校复决赛的比例 100%。 (六)学生工作情况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7 项 校级创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43 项。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60; 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省级以上获奖数量 : 18; 13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020 年度工作总结 2020 年电气学院在校党委及行政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落实学校、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为契机。 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共谋发展,经过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 2020 年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学位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完成了学院阶段任期目标。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学习 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水平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自觉把学习纳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利用网络平台,坚持在线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意识;同时学院坚持双周三下午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各教工党支部党员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 用 ( 1)、院党委发挥二级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组织保障作用。 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委集体领导,积极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党委与行政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商议学院事务。 ( 2)、学院党委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坚持标准,严格考察,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倾听群众意见,切实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 坚持班级民主推优、支部考察培养、参加学校业余党校培训等程序发展学生党员,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发展质量。 2020 年共发展 党员 283 名,预备党员转正 185 人。 院党委根据学院实际,依据学生各年级学生党员人数的实际情况,设置党支部,现全院共设15个本科生党支部, 13 个研究生党支部 ,6 个教工党支部。 各党支部书记经过广泛的民主推选和学院党委的严格考察,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14 ( 3)、结合学院实际,全面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各项工作。 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推进 “三亮、三创、三比、三评”活动的开展。 在学院机关党员中大力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活动,加强效能建设; 开展“创一流业绩、创一流服务、创一 流队伍”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当标兵、树榜样、作表率,在本职岗位上创一流业绩,彰显先锋模范作用; 以“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为活动主题,在教职工党员中开展教学标兵、服务标兵、科研标兵评比。 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当表率、树标杆,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技能,改进工作作风,创造一流业绩; 学院领导班子深入联系点对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情况适时进行点评、指导,并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设置意见箱、网上投票等方式,接受师生和服务对象评估,及时掌握群众意见,整改存在的问题,推动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 此外,学院积极创 新创先争优活动形式,在院内开展“四个共建”活动,即组织党员教师与新进教师结对共建,提升业务水平,传承先进工作理念;组织党员教师与学生班级结对共建,增进师生友谊,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组织党员学生与后进学生结对共建,解决学业困难,努力实现共同进步;组织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党支部共建,推进思想交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学院通过“四个共建”活动的开展,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形成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 4)、深入开展党支部(小组)特色活动。 进一步做好立项的党支部( 小组)特色活动的结题工作,注重总结经验、凝练特色、提升层次,发挥典型示范效应,辐射和带动全院党支部(小组)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 院党委持续、深入地推进党支部(小组)特色活动,不断扩大覆盖面,通过特色活动开展,在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有新的进展,在创新党支部(小组)工作模式上有新突破。 2020 年我院立项 3 项方案圆满结题。 2020 年新申请获批立项 4 项,其中教工党支部 1 项。 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勤政廉政 (1)、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学院党政班子 的整体合力,做到勤政廉政。 大事集体商量,群策群力,工作有分工,有合作,互通信息,配合默契,相互支持。 院党委积极支持院行政领导自主开展工作,注意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注意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了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科学决策、驾驭 15 全局和开拓进取的能力,顺利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2)、学院领导班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视了解师生的思想和要求,尊重和维护师生员工的民主政治权益,努力为师生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学院严格执行院务会、教职工大会等制度,有关学院的重要事宜均交付会议讨论,确保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 权。 在工作中尽力体现民主治院、院务公开的理念,发挥系、所、室基层单位的作用。 及时在全院教职工大会上,通报上级及学校的政策精神,凝心聚力谋发展。 (3)、重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 “三重一大”制度。 院领导自觉加强作风建设,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 能够认真开展反腐倡廉的学习,不断加深对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能够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有关会议,认真学习相关学习材料,参加有关测试,接受相关方面的检查,按时报送干部廉洁自律情况报告。 能够全面落实“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 资金使用”(“三重一大”)制度,杜绝乱收费及违反财经制度等违规违纪行为。 支持指导学院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 ,围绕中心工作独立开展工作 (1)、学院部门工会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了学校各项活动。 组织学院教职工积极参演庆祝党的十八大教职红歌演唱比赛,开展本学院师生联谊乒乓球,羽毛球比赛。 学院部门工会不定期慰问生病离退休老同志、生病住院老师、去世老师亲属、生育女教师,协助亲属办理去世教师丧事。 (2)、支持学院团委、学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3)、精心指导研究生会工作,大力开展学术交流、文艺 娱乐活动,培育和繁荣研究生校园学术文化。 [( 2) 、 (3)详见学生工作。 ] ( 4)、关心离退休教职工。 学院的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离不开曾经建设过电气学院老教工、老前辈,这部分老教师、老前辈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学院党委组织离退休教职员工到学院座谈,并参观学院发展情况,与在职教职员工联谊等活动,表达了全院师生员工对老教工、老前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还密切关注老教工、老前辈的生活,切实为老教工、 16 老前辈解决实际困难。 ( 5)、切实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教学督导、关心下一代等方面作用。 学院邀请离退休老教师对教学基本功的培养进行指导;学院二级关工委,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做好党委布置的统战、保密及其他工作 ( 1)、学院党委积极做好统战工作。 加强与民主党派成员及无党派人士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学科学位建设及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大力支持他们参政、议政,为学校及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定期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学院重大决策听取其意见。 ( 2)、根据学校党委保密办的要求,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保密法》,及时传达学校各种专项保密规定,无失泄密事件发生。 二、学 科学位建设与国际学术交流 完成 2020 计划“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 协同创新中心 ”的申报 ,在该计划中学院与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针对电动汽车 控制、动力传动、电池、故障检测诊断、充放电变流、移动储能与电网调度、电能质量控制、现代电网健康管理、微网规划设计运行与控制等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进行联合协同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及其关键总成产品。 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5大平台,我院主要建设“支持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能量交换与信 息交互技术”、“支持电动汽车接入的分布式能源与电网监控调度技术”两大平台,同时也是学校首批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 2020 计划“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 协同创新中心 ”的建成将实现学院国家级科研平台的零的突破。 同时学院在积极与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谋求战略合作,以 学院为主拟申报“智能节能家电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相关工作在稳步推进。 完成了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的学科评估工作,完成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 2020 年度学科建设白皮书。 通过这两项工作,看到了学科建设的短板,拟定了电气工程一级 学科建成国家重点学科以及控制科学与工 17 程一级学科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战略方针,出台了相关措施。 完成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完成了电气工程专业博士、硕博连读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 出台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实施细则,本着公开、公平原则顺利完成了国家奖学金的评定工作,在研究生中营造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良好学风。 出台了博士研究生毕业条件,抬高了门槛,要求在满足学校的毕业要求前提下,必须在国外高水平期刊发表一篇论文或者获得一项授权发明专利,或者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方才提出答辩申请。 完善了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度 ,鼓励导师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重大横向课题的研究,所指导的研究生数量与导师的科研经费挂钩,同时所指导的研究生中保送生数量也作了限制,从而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现优质生源共赏,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科研生力军作用。 完成了“ 211”三期建设任务,进行绩效评估,发挥建设成效,积极准备“ 211”四期建设项目的预选与前期准备工作。 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以“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为依托,组织和接待了国内外专家 60 余人次来访交流,日本 神奈川大学教授松井 正之( Masayuki Matsui) 、 美国、 日本富士电机公司高级工程师Tatsuhiko Fujihira 博士、 Hideaki kakki 先生、 Li 、 清华大学杨士元教授、 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 、 中国电科院博导李建林教授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晓维教授、三菱电机应用技术部长岛好克部长等来我院进行了学术交流 ;学院共有 40 人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会议,同时选拔 3位教师到国外知名高校进行访问、学习、进修。 成功举办了第 13 届全国电力电子学术年会。 2020 年 10 月 12~ 15 日第13届全国电力电子学术年 会在合肥召开,这次年会是我院首次承办电力电子全国年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为了办好这次年会,学院组成了以科研副院长挂帅的会议筹备领导小组,并得到了院长、书记和院班子成员的大力支持,同时协助学会领导进行会务策划、考察,学会领导对我院的准备工作以及大会期间的组织、服务工作做了高度评价。 成功举办了华东六省自动化学术年会 , 安徽省科协王海彦副主席和学会部田 18 万龙副部长出席了开幕式,王海彦副主席向大会表示了祝贺,希望进一步加强华东六省一市之间的学术交流。 会议围绕与自动化学科紧密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邀请了北京大学 教授张海霞、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技术经理秦李伟、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为,分别作了“微纳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实践与探索”“光伏发电系统控制技术应用探讨”三个学术报告。 报告会气氛热烈,报告中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自动化技术的新需求和新课题,引起参会者的极大兴趣。 同时召开了 首届安徽省高校自动化系主任 /院长论坛。 成功申请获得了 2020 年的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学术年会暨青年科学家论坛的举办权,成功地获得了 2020 年第 8 届国际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学术会议( IPEMCECCEASIA) 的承办权,该系列学术会议由中、日、韩三国轮流举办( 4 年轮换一次),是目前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在亚洲召开的最高级别和水平的国际电力电子学术会议。 成功获得了中国电机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