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泵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取 Z=6 * sn 3045 4560 60120 120300 Z 810 78 67 46 二.精算叶轮外径 第一次 对于 D2的精算,过程如下: 由  11221 uut vuvugH  ;2222 tgmu vuv  得:11222222 2 t g2 t g utmm vugHvvu   ;  nuD /60 22  注意:精算时,一般先选择β 2,然后确定 D2。 计算 Ht∞时,要用到滑移系数,而此时 D2尚未知,故要迭代 此处 取 β 2= 25176。 , D2=165mm 进行迭代精算如下: 有限叶片数理论扬程修正系数: 22RP ZS ; 毕业设计说明书 14 式中:静矩 22212RRS  ; 经验系数  ; 无穷叶片 数理论 扬程:  1ttH P H  叶片出口排挤系数: 22222511 s i n 9 0Z ctgk D     1. 理论扬程 tH tH =H/ =32/= 2. 修正系数  2(1 )60 = *(1 )60  = 3. 静矩 S S= iiSR 4. 有限叶片数修正系数 P 221 si n bpkZ = k=1 5. 无穷叶片数理论扬程 tH (1 )ttH P H  =(1+)* = 6. 叶片出口排挤系数 2 2 26 * 4 c o t 51 * 1 ( ) 0 . 8 9* 1 6 5 s i n 9 0    7. 出口轴面速度 2m 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2 2 2 2 2. 41 /* 0. 16 5 * 0. 01 3 * 0. 89 * 0. 97m Q msDb        8. 出口圆周速度 2u 22222222 . 4 1 2 . 4 1 9 . 8 3 8 . 5 5( ) ( )2 2 2 * 0 . 8 2 5 2 * 0 . 8 2 5 0 . 8 0m m tgHu p t g p t g p t g t g          = 9. 叶轮外径 2D 22 60 60 * 25 .2 0 0. 16 6 16 6* 29 00uD m m mn    (与假定值接近,不再重算 ) 三.叶轮出口速度 1. 出口轴面速度 2m 22222 c o t 6 * 4 c o t 2 51 * 1 ( ) 1 * 1 ( ) 0 . 8 9s i n * 1 6 5 s i n 9 0Z D           2 2 2 2 2. 41 /* 0. 16 5 * 0. 01 3 * 0. 89 * 0. 97m Q msDb        2. 出口圆周速度 2u 22222222 . 4 1 2 . 4 1 9 . 8 3 8 . 5 5( ) ( )2 2 2 * 0 . 8 0 2 5 2 * 0 . 8 0 2 5 0 . 8 02 5 . 2 0 /m m tgHu p tg p tg p tg tgms         3. 出口圆周分速度2uv 2 2 * / gHv m su   4. 无穷叶片数出口圆周分速度2uv 毕业设计说明书 16 2 29 .8 * 6 9 .3 92 6 .9 9 /2 5 .2 0tu gHv m su    四.绘制叶轮轴面投影图 叶轮各部的尺寸 22JD D b、 、 确定之后,画叶轮轴面投影图。 画图时,参考相近比转速、性能良好 的叶轮图作为参考。 (关醒凡编《现代泵技术手册》第二十三章 泵性能(几何)和水力模型)轴面投影图形状力求光滑通畅。 轴面投影图1 所示。 绘制好轴面投影图后,检查流道的过水断面变化情况。 过流断面面积 F 2 cF Rb 其中: cR ——— 轴面液流过流断面形成线重心的半径 b——— 轴面液流过流断面形成线的长度 各流道面积计 算如下 序号 L/ mm cR / mm b / mm F/mm2 1 0 2 3 毕业设计说明书 17 4 5 6 7 8 9 10 85 13 叶轮流道面积检查图如下 : 五 .流线分点(作图分点法) 在轴面投影图旁,画两条夹角等于△ θ 的射线(△ θ=3176。 ~5176。 )。 本设计中△θ=5176。 从出口开始,沿轴面流线试取△ S,若△ S 中点半径对应的两条射线间的弧长△ u,与试取的△ S 相等,则分点正确。 如果不等,另取△ S,直到△ S=△ u。 根据上述方法将前后盖板流线及中间流线分点。 用方格网保角变换方法绘型圆柱叶片,既简单又保证角度的合理变化。 本设毕业设计说明书 18 计,不在轴面图上分一条中间流线,直接对后盖板进行流线分点。 确定进口边,叶片进口边的平面投影图在同一轴面上,在叶轮的轴面投影图上作叶片进口边,应尽量使三条流线 (前盖板流线、中间流线、后盖板流线) 上进口边的坐标点相差不太大,而且有规律。 六.确定进口角 1 1)、叶片进口安放角β 1与液流角β 1 ’ 的关系 β 1根据β 1 ’ 来 确定,一般选β 1β 1 ’ ,即: Δβ= β 1-β 1 ’ 2)、冲角Δβ的选择 Δβ= 3~ 15176。 选择 +Δβ,对汽蚀性能较有效,而对效率影响不大,理由是: ( 1) +Δβ,↑ β 1 ,↑过流面积,↓排挤,∴ ↓ v1 和 w1 ( 2) +Δβ,在设计工况下,将使背面脱流。 而背面是低压侧,旋涡不易向高压 、侧扩散,稳定、局部,对汽蚀影响不大。 相反,-Δβ,将使工作面脱流。 因为工作面是高压区,因此易向低压侧扩散,毕业设计说明书 19 这样旋涡不稳定,对汽蚀影响大。 ( 3) +Δβ,能改善大 Q下的工作条 件。 若泵常在大 Q下运转,则应↑ Δβ。 此处暂取 +Δβ= 3176。 ,以后随图可再调整。 3)、确定β 1的过程 (1) 确定叶片进口边位置,原则如下: ① 进口边一般由圆弧或直线构成 ② 进口边和前盖板大致成 90176。 (除非在同一轴面) ③ 前后盖板流线长度不要相差很悬殊 ④ 叶片进口边适当向吸入口延伸,可↓ D2,↓圆盘损失,↑叶片重叠度。 对抗汽蚀和消除驼峰有利,但过大后进口堵塞严重,铸造困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