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新编放射科技术操作规范内容摘要:

较轻。 但成本较高,价格贵,使其应 24 用受到限制,必要时使用。 非离子型对比剂的使用,一般要考虑病人情况和造影的种类。 根 据病史与病情,属于高危因子的病人应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如过敏体质、糖尿病、心脏病、严重的肺与支气管疾病、肾功能衰竭、 65 岁以上, 1 岁一下病人。 动脉内注射、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注射均应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 4)对比剂的导入 对比剂导入的方法有:①内服:经口法 (消化道、胆囊等 )。 ②注射:主要用于血管。 ③穿刺:用于经皮穿刺等造影。 ④注入:直接注入管腔器官和体腔。 上述四种导入方法可归纳成二种导入方式:直接导入 (如硫酸钡对比剂经口服直接到消化道,经导尿管导入对比剂的逆行肾盂造影等 )和生理排泄法 (如静脉肾盂造影、 口服胆囊造影等 )。 ( 1)对比剂使用前的注意事项 由于对比剂的使用可能会引起对比剂反应,因此使用前应注意一下事项: •了解过敏历史; •必须在造影前进行作碘过敏试验,通过静脉试验来确认有否过敏反应; •严格掌握禁忌征。 对碘过敏、甲亢、心肾功能代偿部足应 25 禁忌造影。 •应根据造影部位、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对比剂,并注意对比剂的浓度。 剂量。 ( 2)对比剂反应与对策 对比剂反应指的是碘过敏症 (注射用 )。 对比剂反应在临床上分为四类: •一般反应:头疼、恶心、呕吐、发烧、痒、麻疹出现。 一般为一过 性,平卧休息即可恢复。 •轻度反应:出现喷嚏、结膜充血、面部红肿。 须卧床休息、吸氧、观察血压、脉搏、呼吸。 必要时肌肉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10mg,或肌肉注射非那根 25mg。 •中度反应:面色苍白、呕吐、出汗、气促、胸闷、眩晕、喉干痒。 须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20mg 或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 50mg- 100mg,同时吸氧。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对症处理。 •重度反应:呼吸困难、意识不清、休克、心率不齐、心跳骤停。 应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瞳孔对光反应,并立即组织有关科室抢救。 此外,放射科应事先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药 品、氧气吸入装置、吸引器、除颤器等。 4. X 线造影检查方法 X 线造影检查方法很多,应用广泛。 但是,由于新技术的不 26 断出现,如超声、 CT、 MRI、 DSA、 EPCT等技术的应用广泛,是一些 X线造影检查方法不再应用。 因此,在这本《分册》X 线造影检查规范中,我们只列出了最常用的胆系造影、泌尿系统造影。 而 X 线造影检查技术中的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将另辟一章叙述。 ( 1) X 线胆系造影的技术要点 •造影检查方法:包括口服胆囊胆管造影、静脉胆道造影、 T管造影、术中胆道造影、静脉点滴胆道造影 (DIC)、经皮穿刺胆道造影 (PIC)、 内窥镜逆行胆道造影 (ERCP)。 在胆系造影检查的技术中,我们建议要在造影检查前进行胆囊平片摄影。 •胆囊平片摄影临床意义:胆囊平片摄影检查,不仅是造影前的初步检查方法,而且对一些胆囊疾患有特殊的意义。 它可以观察到该区域的软组织肿块,显示异常的气体形态,肝的大小,特别是阳性结石及钙化阴影。 石,约占各种结石的 20%左右。 这种含钙质的阳性结石,在造影片上反而容易漏掉。 此外对 Oaai 氏括约肌松驰症,胆道结石穿孔合并肠梗阻等疾患,也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胆囊不显影的意义: 系统的疾患,有一定价值,但对急性发作的病例则意义不大。 胆囊不显影,说明对比剂无法进入胆囊或浓度极低,可因下列原因而造成。 如技术上无问题, 97%不显影的病例有胆囊病变。 27 此外,还考虑以下因素:未服药,剂量不足或服后呕吐;对比剂未吸收。 可因胃肠疾患如胃肠炎、腹泻、营养不良等。 此时可改行静脉造影法;十二指肠病人,胆囊本身正常,因十二指肠内酸度增高,而使 Oaai 氏括约肌松驰,对比剂直接排到肠内,胆囊不充盈或充盈不佳;肝功能明显受损。 如肝硬变,萎缩等不能排泄,造影往往失败。 严重的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增厚不能收缩,陈旧胆 汁长期淤积不能排出,对比剂无法进入;长期素食忌脂肪者,胆囊为胆汁充盈,而对比剂无法进入;妊娠,腹压增高对比剂不易进入胆囊,哺乳期对比剂易排入乳汁内;胆囊管因结石或肿瘤阻塞,严重糖尿病,先天无胆囊。 ( 2) X 线泌尿系统造影的技术要点 •X 线检查的临床意义与方法: X 线检查已成为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特别是 X线机设备及造影技术的发展,为泌尿疾病的检查,开辟了更广阔的途径。 X 线检查对泌尿系的结石、结核、肿瘤及先天畸形的诊断有其特殊的价值。 但对于炎性病 (如肾盂肾炎 )和功能性病变帮助不大。 泌尿系的 X 线检查分, X 线摄影检查(平片)和造影检查两种。 X 线摄影检查(平片)简便易行,病人无痛苦,但因其与周围组织缺乏对比,更多的诊断还是依靠造影。 X 线摄影检查(平片)最大的诊断价值,在于确定有否泌尿系阳性结石或病理性钙化。 此外,在肠内容及积气排除下,摄影条 28 件掌握很好的立位及卧位对照的平片,还可以诊断肾下垂和先天畸形,这就可以免受造影的痛苦。 泌尿系 X 线检查方法有: X 线摄影检查 (平片 );造影检查:静脉肾盂造影、逆行造影、静脉点滴肾盂造影、肾穿刺造影、肾实质造影、腹膜后注气造影、膀胱造影、尿道造影、肾动脉造影等。 本《 分册》只收集了静脉肾盂造影、逆行造影和膀胱造影,其中静脉肾盂造影为技术规范的重点。 •静脉肾盂造影的技术选择 ①肥胖体或下腹部大肿块,无法施加腹压者:造影时的体位,可取头低 30176。 5′或 8′、 10′拍第一片,或者采用点滴静脉肾盂造影效果较好。 ②导位肾:在照片质量好的平片上,可以做出诊断,明确诊断应做造影检查。 造影检查的第一片,就应使用较大面积的胶片包括全尿路,以免漏掉异位的肾。 为了与游走肾鉴别,应取立位和卧位对照。 ③合并肾:最常见为马蹄肾。 合并肾多有位置变移,其在下腹或骶骨水平。 因此造影片的第一张 就应使用较大面积的胶片。 ④游走肾 (肾下垂 ):摄影应取卧位和立体对照。 立体腹压要解除,以示肾的自然下垂位置。 但要注意解除应是曝光前全部技术操作的最后一步,否则对比剂下溢很快,而立位下的肾盂显影不佳。 29 ⑤双输尿管双肾盂畸形:以静脉肾盂造影最可靠,因逆行造影可因导管插入某一输尿管或肾盂而将另一个漏掉。 解除腹压后的照片要设法使全尿路显影。 关键是掌握好曝光的时机,一般以解除腹压 30″后曝光为宜。 ⑥泌尿系结石:此病是泌尿系的常见病之一,形成结石的地方主要是肾盂和膀胱。 输尿管和尿道的结石,是在其上器官形成后,进 入这两部分的。 90%以上结石,为可吸收 X 线的盐类组成,故 X 线检查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价值。 95%的阳性结石可以借平片诊断,它比造影更为有利。 造影往往由于对比剂的重叠,而被漏掉。 在右上腹出现结石或钙化阴影时,可取右侧位或多轴体位摄影,以与胆石鉴别。 肾石一般不超出椎体前缘。 ⑦肾盂、输尿管积水:尿路下端狭窄阻塞造成上端的积水,积水是症状不是病种。 其原因可以是结石、结核、输尿管先天狭窄或扭曲瘢痕弯缩等。 必须做造影检查,一般先做静脉肾盂造影,它可以测定肾功能,还可以与健侧比较。 在摄影技术上,严重的积 水可以不加腹压,因下端狭窄、阻塞本身就起到了压迫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积水的原因。 因此,要求输尿管显影。 可取俯卧位投照。 因输尿管比肾盂解剖位置靠前,对比剂可以流入输尿管而显影,或者采取延迟照片方法,即病人可下床活动,推迟照片时间,以透视密切观察其显示情况,当阻塞上段的输尿管充盈时拍片。 30 严重的积水,逆行插管困难,可做肾穿刺造影。 ⑧肾结核:平片检查应做为常规,以观察有否结核性钙化阴影,而且也能显示不规则的肾外形及骨骼部分有否结核病变。 肾轮廓内的大面积散在钙化灶,可考虑为肾自截。 肾结核的造影检查,以静脉造 影有利,它还可以了解肾功能情况。 ⑨肾肿瘤:肾的肿瘤多为恶性或转移瘤。 肾肿瘤的 X 线检查以造影为主。 包括肾动脉造影。 平片只是观察肾外形,位置、大小、腰大肌阴影的改变以及有无肿瘤的钙化阴影。 静脉肾盂造影,可以推断肾功能,另外对一些肾盂显影良好的病例,可做出解剖诊断。 逆行造影,在分析肾盂肾盏的改变等解剖诊断上,具有决定意义。 肾动脉造影,对肾实质恶性肿瘤与囊肿有决定意义。 体位取正位及左右斜位对照。 ⑩肾上腺肿瘤: 20%的肾上腺肿瘤有钙化,因此可在平片 上显示,但不能确诊,应作 CT 或 MR 进一步确诊。 五. X 线特殊检查 应当说在 CT、 MRI 检查技术出现后, X 线特殊检查技术的应用明显减少,其中高电压摄影已成为胸部 X 线摄影的常规,体层摄影也只在没有 CT 检查的地区应用。 而乳腺摄影却成为 X 线特殊检查技术的重点内容。 31 1.体层摄影 ( 1)体层摄影的临床应用 普通 X线摄影获取的影像是人体组织结构在 X线投影中影像重叠的总和。 体层摄影则是通过特殊的影像设备和操作而获得人体某一选定层面上组织结构的影像,选定层面以外的组织结构则在投影中被模糊掉。 体层摄影多用于了解病变内部结构 有无空洞、破坏或钙化;显示气管、支气管腔有无狭窄、堵塞或扩张;配合造影检查以观察选定层面的结构与病变。 ( 2)体层摄影检查的技术要点 •体层摄影检查的准备:详细阅读会诊单和相关的 X线照片、确定体层部位、体位及中心定位层面、 X 线体层设备的准备、向病人做好必要的解释争取配合、做好必要的照片标记和体层层面的测量工作; •体位的选择:应保持病人体位舒适,一般取仰卧正位。 为保证病变最大径显示在同一层面上,该层面应保持同一水平面上。 •体层面的选择:层面的选择可通过一下方法中的一个: ①体层摄影检查前,病人必定有 X 线摄 影的照片(即所谓的平片)。 从侧位平片上可测出正位的体层面深度;从正位平片上可测出侧位的体层面深度; ②直接测量法:某些部位的体层面深度可用直尺在病人身上 32 直接测量,如鼻窦、髋关节、内耳道等; ③解剖学选层法:由人体解剖结构的大体固定位置来选层,如肺的上叶尖段,其体层深度一般距体表 6- 9 作为体层面深度。 •体层摄影轨迹与照射角的选择:体层摄影轨迹与照射角选择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模糊选定层面以外的组织结构的影像。 体层摄影轨迹与照射角选择的依据是被照组织结构或病变的形态和厚度。 如中耳、乳突、蝶鞍、椎体等采用多轨迹方 式或直线大角度照射;含气的管腔和较厚的病灶可采用小角度照射。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 X 线管轨迹运动方向最好与被照体部位的长轴相垂直或最大角度的交叉。 •层间距的选择:为使层面上的病灶或组织结构尽可能全部显示,应根据病灶大小来选择层间距。 2.乳腺 X 线摄影 ( 1)乳腺 X 线摄影的临床应用 乳腺 X 线摄影的临床应用主要在于乳腺癌的普查和诊断。 近期,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女性癌谱中仅次于肺癌列为第二,部分地区已列为第一。 乳腺癌的死亡率列为女性全部恶生肿瘤死亡率的第六位。 我们认为,要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推广自查和体检普查,在体检中发现可疑病变时,应立即进行 B 超或 X 线摄影检查。 X线摄影检查的正确率可达 81~ 97%。 年龄较大、 33 大乳房或脂肪性乳房的 X 线摄影检查优于触诊,可发现临床触诊模不到的肿块。 但是,对年龄较轻、小乳房或致密腺体型乳腺,相对较差。 以上所述表明,乳腺 X 线摄影检查仍是当前乳腺癌早期诊断很重要的手段之一。 因此,掌握、控制和规范乳腺摄影的技术要点,并加以惯性运行的质量管理,是提高 X 线摄影在乳腺检查利用率的前题条件。 ( 2)乳腺摄影体位选择 统计表明,双侧乳腺同时对照,取侧斜位也称内、外侧斜位(MedioLateral ObliqueMLO) 和 轴 位 也 称 头 尾 位(CranioCaudalCC)可满足临床诊断者占 93%,仅 7%需要辅加另外体位或放大摄影。 因此, MLO 位与 CC 位可做为乳腺摄影的常规体位选择,其中 MLO 位是最有效的摄影体位,能更清楚地看到乳房上外 侧 1/4 位置内的组织,这个部位是乳癌最好发的位置。 ( 3)乳腺摄影照片的标记 乳腺摄影照片的标记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资料。 它必须有一个明确、统一、完整、规范的标记。 这些标记必须能使诊断医生清楚的读到。 乳腺摄影照片上的必须标记为:每张乳腺摄影照片上 应有一长久的证明标记,其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病人姓名、病人 X 线编号、检查日期,体位英文缩写、左、右侧标志。 这些标记应放置在暗盒的顶部,以便医生和技术人员直接从上面读取。 34 同时我们建议,乳腺摄影使用的增感屏也应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以便于鉴别、确定增感屏的伪影或缺陷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医学检查技术分册》( 2)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 第 3 届委员会 第二节 血管造影检查 现行的血管造影大部分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的检查技术。 数字 减影的方式、具体操作技术等主要是由医生来完成。 因此, DSA的内容将会在《临床诊疗指南》中加以叙述和规范。 本《分册》第五章的血管造影检查技术仅就放射技术人员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