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试车、条件不具备不试车、事故处理方案不落实不试车。 3)所有安全设施应与主体生产装置同步试车。 4)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出现异常情况,项目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难以及时消除并对安全有影响的,应中止运行。 ( 1) 加强系统设施检修、维修作业的管理工作。 1)要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操作人员要掌握设备检修、维修方面的安全知识。 2)严禁各种用火和产生火种的活动。 应制订并执行严格的动 火作业规程和安全用火管理制度。 3)加强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及报警装置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定期校验和标定,若发现缺陷或故障,应及时排除,确保其运行状态完好。 **************8 安全技术规程 17 第五章 环境保护 废气 废水 废渣 噪声 第六章 事故应急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现场消气防设施完好。 ,并且在火灾情况下,有些物质燃烧产物及受热分解后具有的危害性比原有物质大的多,火灾爆炸事故预案 中都考虑 了 灭火救灾人员的防中毒伤害。 ,下风向及危险范围内的人员应及时撤离危险区,并确保人员全撤离,做好警戒和报警。 并及时通知周边单位进行撤离或增援。 公司配备的主要应急物资和装备、设施 如下: 应急物资和装备、设施的要求表 序号 物资和装备、设施 要求 1 通信设备(包括消防、救护报警) 具有中毒、火灾爆炸危险的岗位、场所必须设置 2 应急车辆 3 4 5 6 7 **************8 安全技术规程 18 8 警戒设施 9 管道、容器泄漏时堵漏设施 10 清消用物 质 11 事故应急池 12 防护服 13 防护手套 14 防护靴 15 防爆工具 **************8 安全技术规程 19 第七章 消防、气防设施 总体消防 公司位于 全部四个消防站共有消防车辆 21辆,其中泡沫消防车 10辆。 消防水系统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范的要求, 公司 设置了稳高压消防水系统,以满足公司在事故状态下 使用。 消防水系统的水源来自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的工业水( IW)系统, 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满足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20》要求 ,消防水补水时间不超过 48h。 消防水池形式为半地下式,地下 2米,地上 米,占地面积为 35m 40m,有效容积量为 4620m3, 分为 两格,可满足消防流量 200L/s。 持续 6h 的最大水量要求。 消防管道出消防泵房后分两路进水,形成环状室外消防管网,干管直径 14”。 室外消防管网上设置室外消火栓及消防炮。 每具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为 120m,生产区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超过 60m,生产辅助区内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超过 120m。 全公司共有室外消火栓 16个,型号 SS100/,消火栓系统试验水压采用。 ,分隔管段用的闸阀共 6 个。 每具室外消**************8 安全技术规程 20 火栓配一个水带箱,没个水带箱内设 2根 25m水带, 2个直流 /水务喷头。 为保护 LPG 罐区及主生产车间,消防总管网上设置了 5台直流 水雾消防水炮,流速 40L/s,额定工作压力为 ,最大射程为 60m。 洗眼器 考虑到生产物料的泄漏或生产事故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生产区内 、装卸站 设置了洗眼器为员工提供急救措施。 洗眼器水源来自生活水。 第八章 危险化学品性质和消 防、安全措施 **************8 年产 50000 吨乙酸 仲 丁酯项目 主要原料、产品有 : C1丁烯、 2丁烯、 `物料 危险性 分析 本项目所用的。 ( 4)遇火易燃爆 液化石油气 的爆炸极限约为 %~ %, 自燃点 约为 446℃~ 480℃,最小引燃 (爆 )能量约为 0. 26mJ。 就是说, 液化石油气 在空气中的浓度处在1. 7%~ 0. 7%的范围内,只要受到 点火能量的作用或受到 446,480℃点火源的作用即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1kg 液化石油气 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 4%(化学计量浓度 )时,能形成 ,爆速可达 2020~ 3000m/s,爆炸威力相当于 10~ 20kgTNT(炸药 )爆炸的当量。 在标准状况下, 1m3 液化石油气 完全燃烧大约需要 30m3的空气,产生 100760kJ的热量,形成 2100℃的火**************8 安全技术规程 21 焰温度。 可见, 液化石油气 一旦燃爆,将会造成严重危害。 ( 5)含硫易腐蚀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1. C4 性能指标 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比空气重,易扩散,与空气混合后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约为%。 产品经压缩后能形成液体储于钢瓶中,其临界温度较低,受热膨胀率较大。 2.应用说明 本品由于易燃、易爆,应用及储运时,须远离明火、热源,加强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以免发生意外。 3.包装及标识 包装和贮存:本产品散装,贮存于球罐中。 4.安全、贮存、运输须知及应急处理 毒性:属微毒到低毒类。 碳四中有丁烷、丁烯、丁二烯等成分,其中:丁烯:小鼠吸入 LC50: 42020 mg/m3( 2 小时)。 丁二烯:大鼠经口 LD50: 5480 mg/kg, 大鼠吸入 LC50: 285 mg/m3 ( 4 小时)。 对皮肤、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液体可引起冻伤。 人吸入对中枢神经系统有 麻醉作用。 急性健康影响:吸入较高浓度气体后可出现咳嗽、嗜睡,也可有有头痛、头晕等症状。 吸入高浓度气体后可引起昏迷、窒息。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碳四气体,有头痛、头晕、睡眠不隹、易疲倦、情绪不稳等。 对人体侵入途径:以呼吸道吸入为主。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本品无规定。 预防方法:要密闭,室内要通风。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防用品。 浓度高接触时,应戴防毒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护手套,要有人监护。 工作后洗澡、更衣。 安全操作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穿相应的防护服(静电服)、鞋和手套。 必要 时戴防毒具(或防护眼镜) 严禁明火、金属碰撞 ,远离火种,严禁穿钉鞋。 要用防爆工具。 专用槽车、专用钢瓶灌装时 ,先要接好静电接地线。 要密闭灌装,控制流速。 充装完毕后,金属软管内的物料要用氮气吹入放空系统。 阀门开、关要缓、稳。 不得就地排放。 要轻装、轻卸。 严禁超压和超装。 (充装系数为 )。 要经常巡回检查,防止泄漏。 运输须知 运输时要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危险品运输规定,须有“危险品准运证”、“危险品车辆驾驶证”和“危险品押运证”。 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 槽车安装的防爆器(火 星熄灭器)必须完好。 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 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堵漏或灭火。 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 槽车和运输卡车上要备有二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机和防爆工具。 要有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 专用钢瓶运输时要固定在卡车上,要保证运输过程不移位。 卡车要安装防爆器。 不能和碱、酸、氧化剂等同车混运。 要有危险品运输标志,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押运员要随身携带“危险品押运证”。 **************8 安全技术规程 22 储存须知 储罐储存夏季要降温措施。 储罐要有消 防喷淋措施。 系统要防爆、必须密闭,严禁泄漏。 专用钢瓶仓储要干燥、阴凉,仓库内要通风。 温度不宜超过 30℃。 钢瓶阀门要关严,不准泄漏。 露天储存要有遮阳、降温措施。 现场要配有固定泡沫消防设施和小型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机。 不能和碱、酸、氧化剂混储。 应分开仓库储存。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储存间内照明、通风机、开关等要防爆,开关设在仓库外。 经常巡回检查,严防泄漏。 应急处理 抢救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须穿防化服、鞋、手套。 戴好防毒面具。 泄漏处理: ( 1)要用防爆工具。 排除一切 引火源。 ( 2)管道输送泄漏时,首先关闭上、下游阀门,切断物料来源。 ( 3)灌装时发现泄漏,立即停止进料,用泵转移物料,木楔或快速密封胶堵漏。 ( 4)钢瓶阀门泄漏时,把阀门关紧,移至安全位置(场地),再转移物料。 室内加强通风。 ( 5)封闭下水道口,防止物料流入下水道。 ( 6)对泄漏区进行通风,或用喷雾水趋散蒸气,防止蒸气在低洼处积聚。 ( 7)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火灾处理: 火灾时首先关闭上、下游阀门,切断物料来源。 发生小火时,可用泡沫、干粉、雾状水、二氧化碳灭火。 人要站在上风向。 消防车从上风向进入,要停在安全距离外。 发生大火时,又不能切断物料来源时,宜让其烧完。 避免熄灭后复燃爆炸。 对着火处周围的设备用大量水进行冷却保护。 灭火时,灭火人应处于安全距离,并要保护。 阴井和下水道口要用泥土围堵,防止污水污染河道。 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中毒急救: 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安全地带,让其呼吸新鲜空气,脱去污染衣服,用清洁被等保暖。 呼吸困难时给予输氧,呼吸停止者,要立 即做人工呼吸。 中毒者要立即送医院就医。 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再涂抹冻伤软膏。 送医院就医。 眼接触液态物料时,立即用大量清洁水洗 15 分钟,就医。 环境处理:物料不准排入下水道。 泄漏后的物料可用喷雾水趋散,要防止流入下水道。 防止对周围水体污染。 废品处理 废物要认真收集后,送到经环保、消防、劳动部门批准有资质 “废品处理单位”处理。 **************8 安全技术规程 23 第九章 安全设施 、措施 一览表 本项目所采用(取)的 安全设施见下表。 序号 安全设施和措施名称 一 预防事故设施 1 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