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内容摘要:

肿瘤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4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1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1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 30DDDs 以下。 [芆蚂蚆肈腿薈蚅膀莄蒄蚄袀 ] 儿童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2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5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 20DDDs 以下(按成人规定日剂量标准计算)。 [ 罿节蚃袆肈膁蚅羂袄蒃薈 羇] 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5%,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1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 5DDDs 以下。 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 40DDDs 以下。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 30 分钟至 2 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 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 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 24小时。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 医疗机构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有条件的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 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及时调查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 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医疗机构按照要求 向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九)严格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 二级以上医院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 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 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每个月组织对 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 50 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 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 医疗机构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 10 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前 10 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 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薄薅羆腿莀袇袈膅蕿蚆袁芀 ]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 3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